喀拉

喀拉

喀拉級是前蘇聯海軍 70 年代前期建成的大型水面艦艇。該級艦共建 7 艘,已全部入役。喀拉級的主要任務是在編隊中充當主體,配以飛彈驅逐艦和護衛艦,組成飛彈巡洋艦編隊,或在航空母艦編隊中為航空母艦護航。

結構特點

雙聯裝SA-N-3“高腳杯”防空飛彈安裝在前甲板艦橋前方; “頭燈”C火控雷達指示裝置安裝在艦橋根部煙囪後方; 前三角式桅桿位於艦橋後方,裝有對空/對海搜尋雷達天線; 大型金字塔形主桅位於艦舯部,安裝有方形“平網”對空搜尋雷達; 2門3英寸火炮分別安裝在左右舷前後桅桿之間; 大型煙囪橫截面呈方形,略傾,位於主桅後方。

研製歷程

冷戰期間,蘇聯為了建構遠洋海軍與美國爭霸,曾經組建龐大的巡洋艦隊。喀拉級便是前蘇聯海軍 70 年代前期建成的大型水面艦艇。該級艦共建 7 艘,已全部入役。對於這樣一個全球性海軍,蘇聯海軍二戰以來就一直有保有巡洋艦的傳統,總計建造了7個級別、總數高達43艘的巡洋艦,這些巡洋艦包括20世紀50年代的“斯維爾德洛夫”(Sverdlov)級、60年代的“肯達”(Kynda)級和“克列斯塔”(Kresta)Ⅰ級、70年代的“克列斯塔”Ⅱ級和“喀拉”(Kara)級、80年代的“基洛夫”(Kirov)級和“光榮”(Slava)級。

使用情況

承襲蘇聯大部分軍事資產的俄羅斯,由於經濟狀況無力支撐龐大的軍費開支,被迫大幅裁減傳統軍力,其中開銷龐大的俄羅斯海軍巡洋艦隊被列為重點削減項目。蘇聯解體之初,當時的蘇聯海軍總計擁有3艘“肯達”級、3艘“克列斯塔”Ⅰ級、10艘“克列斯塔”Ⅱ級、7艘“喀拉”級、3艘“基洛夫”級和3艘“光榮”級在服役,不過才經過10年的光景,目前的俄羅斯海軍僅剩下3艘“基洛夫”級、3艘“光榮”級和1艘“肯達”級仍然在服役,巡洋艦數量被削減將近八成,是各艦種中削減幅度最高者。

2014年11月4日凌晨5點半左右,泊靠在塞瓦斯托波爾港的俄黑海艦隊黑海艦隊的第二大艦喀拉級大型反潛艦“刻赤”號艦艉部分突然起火,過火面積達80平方米。

型號演變

•“尼古拉耶夫”號

•“亞速夫”(Azov)號

•“塔什乾”號(57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