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女

啞女

啞女,活動於宋神宗元豐(1078~1085)前後,有贈進士周鍔應舉《醉落魄·風波未息》一首。《寧波府志》卷四十一:啞女者,莫詳其氏族,亦不知何許人。熙寧中,(1068,北宋神宗趙頊)見於鄞之戒香寺,婉孌廾角,年若及笄,啞不能言。惟日持帚,垂臂跣足,晨粥午飯,每拾菜渣啖,人以為顛痴。歷人家,預知凶吉,以為欣戚。里士周鍔舉子業,女屢至其家,鍔知其非常,至則必廷以素飯。一日,末及食,忽起書偈於壁曰:“三界火宅,眾苦俱備,汝諸人求早出離。”後又造鍔,值鍔趣裝將應舉,女笑不止。鍔疑焉,再三叩之,遂索筆作長短句《醉落魄·贈周鍔應舉》。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啞女,活動於宋神宗元豐(1078~1085)前後。有贈進士周鍔應舉《醉落魄·風波未息》一首。詞見《全宋詞》第五百一十一卷。

史籍文載

古文

啞女啞女
《寧波府志》卷四十一:啞女者,莫詳其氏族,亦不知何許人。熙寧中,(1068,北宋神宗趙頊)見於鄞之戒香寺,婉孌廾角,年若及笄,啞不能言。惟日持帚,垂臂跣足,晨粥午飯,每拾菜渣啖,人以為顛痴。歷人家,預知凶吉,以為欣戚。里士周鍔舉子業,女屢至其家,鍔知其非常,至則必廷以素飯。一日,末及食,忽起書偈於壁曰:“三界火宅,眾苦俱備,汝諸人求早出離。”後又造鍔,值鍔趣裝將應舉,女笑不止。鍔疑焉,再三叩之,遂索筆作長短句《醉落魄·贈周鍔應舉》:
風波未息,虛名浮利終無益。
不如早去備蓑笠,高臥煙霞,千古企難及。
君今既已裝行色,定應雁塔題名籍。
他年若到南雄驛,玉石休分,徒累卞和泣。
鍔襲而藏之。一日,露臥鎮明嶺下,或訶以不檢,遂起歸寺,長吁坐逝,時三月三日也。鍔為具棺櫬,痊之柳亭。後鍔見女於京師,追問之,不就。歸發其痊,則空棺也。

白話文

宋朝寧熙年間(1068~1077)明州城南戒香寺里有一個啞女,年齡約十七、八,形貌忸醜,曳手跣足,行市街上,見人以喜慘之表情來定人吉凶,無不靈驗。她在寺內則掃地、添柴之類的簡單活。當時居於月湖的周鍔,將要赴省考取舉人,啞女至周家大笑,並寫下偈語為周餞行,偈曰:“風波未息,虛名浮利終無益;不如早去陪蓑笠,高臥煙霞,千古難企及。君今既已裝行色,定應雁塔題名籍。他年若到南雄驛,玉石休分,徒累卞和泣。”啞女回到寺里長嘆而逝。周鍔備棺將啞女葬於柳亭庵附近。數年後,周鍔在京城的開封府見到啞女還活著。是時問她:“您是啞女否?”她不答,轉身就走。周回明州後,掘開墓穴,僅存一具空棺。

後續

之後,周鍔於政和四年(1114)與偈語所言果然到了廣東南雄做知府,頗多政績,南雄父老稱周為“視民如子,居官如家”的好官。因言邊事而得罪了當時朝庭丞相而受到迫害,這又應驗了啞女偈文中的“玉石休分”預言。後來周鄂碰到一位道士,與道士聊及關於啞女的偈語時,道士對周鄂說:“你家鄉那個啞女,就是維衛佛”。她是毗屍婆佛的化身,亦維衛佛,是佛祖中的第一佛,所以她的道行很高,具有多種常人不具備的功能。

相關傳說

其一
據說,明州有一個叫衛開的文人,在洛陽遇上了一個道士。道士對衛開說:“您家鄉的啞女是維衛佛,您若回鄉,可前去朝拜。”衛開回家後,啞女早已歸葬。第二年衛開去錢塘陳式家中,見有數十個兒童擁著一個小尼姑進門。衛開很驚奇,此尼姑竟是一個婭女,她“啞……”作手勢索要紙筆。衛開遞給她紙與筆後,她寫了“須彌山上擺鐸,大洋海底搖鈴,若問啞女姓字,只此便是真名。”寫完就走,衛開回頭欲問兒童,忽然十個兒童都不見了。
其二
據傳,廣東有一家銅鑄佛像店,一天傍晚,有一女子背著一包銅料到了他家。她說要鑄一尊銅佛,送到浙東明州府戒香寺供奉,說完她就離去。家人將銅放在桌上。第二天清晨,桌上的銅料竟變成了銅佛,而且此佛相與送來的女子長相一模一樣,他感到很驚奇,於是就按此女子所言,將銅佛送到了明州戒香寺。
其三
據講,有一次,戒香庵里的灶上斷了燒火的柴禾,此時啞女正在添柴燒火,她一看沒有了柴禾,一急之下,竟把自己的腳伸進了灶膛,只聽她的腳燒得辟趴作響,灶膛里火越燒越旺……。等到燒好了東西,啞女把腳抽出灶膛,旁人一看,居然她的腳完好無損,不由大家極為驚異。從此,便有了流傳寧波老話中“有柴燒柴,嘸柴燒腳”的俚語。之後寧波地區的善男信女們在念“阿彌陀佛”時念成了“婭彌陀佛”,南無改念“拿麻”。整句念經時成了“拿麻婭彌陀佛”以展示寧波地區在佛教界的榮耀地位。

同名電影

啞女啞女
影片名:Sargam
中文名:啞女
年代:1979
地區:印度
語言:北印度語
類型:愛情、音樂
劇情簡介:
黑瑪的父親欽特瑪尼,原是一位知名的舞蹈家,因一次車禍,傷了腿而忍痛告別舞台。母親則過早地離開了人世。黑瑪自己也因一場大病突然失聲,成為了啞巴。從此在繼母的辱罵聲中生活。黑瑪長大後,繼母和小外甥瞞著父親準備將黑瑪嫁出,乘機撈一筆彩禮,用以供給自己的親生女兒薔芭去孟買尋找製片商。這時,流浪藝人拉裘來到這裡,尊欽特瑪尼為師。他知道師妹黑瑪就要成婚,特意進城買禮物相送。在半途中,他打擊逼良為娼的普拉卡什。。。。。。
獲得獎項:
本片曾獲1980年印度孟買電影獎最佳音樂指導獎
片中女主角賈亞.普拉達亦獲當年該獎的最佳女主角提名獎

同名電視劇

基本信息

啞女啞女
導演:林兵
主演:王勁松王海地李琳
上映地區:中國
對白語言:國語
上映年份:2010
電視簡介
由《馬大帥》的導演林兵執導,知名演員李琳、王勁松主演的勵志情感劇《啞女》講述了一位命運悲苦的農村啞巴女孩自強不息的悽美人生,劇中,女主人公“啞妹”一生都在與命運孜孜抗爭,先後與三個男人發生纏綿悱惻的情感糾葛,令人動容。
《啞女》根據著名作家姚傳華同名小說改編。該劇主要講述了“啞女”從一個被別人買賣的苦孩子,自強不息與苦難命運抗爭,終成為一個帶著村里人奔向小康生活的女村長的故事。為了能塑造好“啞妹”這一人物,劇組特地邀請了素有“苦情女王”之稱的演員李琳擔綱女一號。
在本劇中,李琳飾演的“啞女”是一個從小沒了爹娘,孤苦無依的農村啞巴女孩。“啞女”雖然身有殘疾,但是心地善良、純潔,雖歷經苦難坎坷卻從不低頭。在身邊好心人們的幫助下,她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苦難,成為一個堅強不屈、自強不息的女性,而劇中李琳與深愛著“啞女”的三個男主人公之間愛情、命運的相互勾連,也使故事更加牽動人心。對於出演“啞妹”一角,李琳表示:“接這部戲最根本的動機還是對啞妹這個人物的感動。啞妹是一個重情重義、知恩圖報、自強不息的女人,因為說不了話,所以在做很多事情時都比平常人多出了難度,但她從不會向困難低頭。整部作品十分有看點,啞妹辛苦創業的歷程一定會惹人淚下。”
從電視劇《倚天欽差》中的和珅到《血色湘西》里的瞿先生,王勁松一路走來,被眾多觀眾認識和喜愛。這次,他在《啞女》中扮演的姜雲陽,是個讓啞妹愛得痛了哭了的文弱書生,由於聽任市儈母親的擺弄,懦弱的他最終拋棄了出身卑微的啞女,做了愛情的叛徒。而劇中另外兩個男人則為了啞妹不惜付出生命和代人入獄的代價,感人肺腑。

電視看點

故事裡眾多人物的命運,交織、碰撞、分裂、融合……而總的趨向則是人性的復歸,呼喚已經失落了的人性精魂!奏響的是一首中華民族曾經擁有但現在正漸漸消融了的,仁、德、信、義、善傳統美德的時代頌歌。
啞妹和她的女兒雪娃,兩代人的命運與性格在變化中展示,是該故事的中心線索。一個出生在山寨子裡的啞巴女人,被拐賣到一個更窮的山村,開始了她坎坷多劫的人生之路;這裡交錯著她和一個愚昧家族的衝突;和一位“卡西莫多”式的好心男人感情糾葛,人性的碰撞;和兩個年輕人之間陰差陽錯的愛情;而之中,始終貫串著、堅持著、追求著,她無法用語言表白的人生理想。
女兒雪娃,在大雪紛飛的夜晚裡誕生,這是一種命運的象徵。母親被一個男人拋棄了,卻頂著人生的風雪,把女兒生了下來;她發誓要把女兒培養成人,實現自己不能實現的夢想。而女兒就這樣在“大雪紛飛”的世界上闖蕩,經歷了一個農村少女隻身在五光十色的都市中拼搏和沉浮。她要報復,懲罰給母親帶來厄運的男人;她要出人頭地,為母親創造幸福的生活;但都市的迷茫中,她也墮落過,幾乎瀕臨毀滅;而她最終仍像母親那樣,執拗地追求人性的理想,最終還是回到了自己故土,實現了自己夢想。
劇中“卡西莫多”式的醜男人,醜陋其外,金玉其中。他就是時代所迫切需要的“人性精魂”!光棍一輩子,四十多歲,仍娶不起老婆;而啞妹雖美,卻是天生的殘疾,於是,被金氏家族廉價“收購”,塞進了和金柱配對的洞房。這種“癩蛤蟆吃天鵝肉”的戲劇將會發生,但是,相反,奏起的卻是崇高、美好的人性道德頌歌。觀眾會獲得對這個世界最大的欣然:現實中數不清的人性淪喪的醜劇中,人類仍在艱難中保護和張揚人性之美,奮發開闢人性真善美的發展空間。
故事中還有兩個關鍵人物——當年知青國大偉和姜雲陽。
他們都是啞妹那純潔與美麗的痴迷者,是啞妹喚起了他們美好的初戀之情。而怎么對待愛情,怎樣在愛情的聖地上耕耘、收穫,卻不僅是愛情,而是整個人性的選擇。在這裡又凸現出國大偉這個具有時代特質的人物。雖說他沒有得到啞妹的愛情,但他對啞妹的付出卻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由此,又一個“時代精魂”人物展現在觀眾面前。
這裡不僅有具體的農村和城市,更有農村和城市在這一具體的歷史階段特有的發展形態。而愛情的恩恩怨怨、悲歡離合以及在愛情跌宕起伏中,或美、或醜的人性展示,莫不和這個具體的歷史階段的時代特徵息息相通。沒有無人的時代,沒有與時代無關的人。
於是,觀眾將在該劇中看到時代、社會和人,看到人、社會和時代。同時,也將和作者一樣,感受什麼才是真、善、美!將和作者一起呼喚:已經失落了的——人性精魂!該劇的創意和閃光點。

幕後製作

該劇要做的是一種對中華民族的優秀品德:自強不息、忠貞不移、血濃於水情重於山、寬宏大量以德報怨等美好品德和價值觀做一次弘揚和呼喚,是想讓人們相信生活是美好的、相信人!而要讓觀眾們相信,該劇所要講述的故事雖然悽苦但是不能沒有溫暖,塑造的人物雖然有錯誤但是不能沒有善良、設定的情境雖然充滿艱難但是一定要有希望。
生活需要溫暖!因為溫暖是苦樂人生不可缺少的支柱,溫暖是真、溫暖是善、溫暖是美、溫暖是愛、溫暖是陽光是希望!
我們想用啞妹的故事給人們以引導,我們想讓人們在啞妹的故事裡感覺到溫暖之後,也能在自己艱辛的生活中——看見真、看見善、看見美、看見光明和希望,感覺到愛和溫暖!
這是一部關注弱勢群體,謳歌殘疾人奮發圖強,勵志有為,弘揚時代主鏇律的電視劇。
這是我國第一部聾啞人可以看得懂的電視劇。創作者匠心獨到地採用每一個畫面的右下角疊印畫面的方式,聘請專業聾啞手語老師向聾啞人做故事講解。
一個命運悲苦的農村啞妹,16歲被賣進窮山村和一個相貌醜陋的40歲男人成為“夫妻”。這樣悽苦的人生讓人動容,但啞妹的自強不息卻在這種悽苦中奏出了盪氣迴腸的人生最強音。
在和兩名下放男知青的相識、相遇中,啞妹也曾遇人不淑,被男人背叛,但也遇到了世間最真摯的感情。於是,三個男人圍繞著一個殘疾女人唱出了一台真善美的人生大戲。
啞妹雖然身有殘疾,但是心地善良、純潔,雖歷經苦難坎坷卻從不低頭。三個深愛著啞妹的男主人公之間愛情、命運的相互勾連,也將使故事更加牽動人心。
在《啞女》中,演員李琳首次嘗試沒有對白的表演方式。一個演員不說話,卻要表達更為豐富的情感,這無疑是對演技的巨大挑戰。李琳表示:“就像默片時代,許多著名的演員都是靠表情和動作表演,這對演員來說才是個考驗。一個成熟的演員,即使不用聲音,也能把人物塑造好、把戲演好。”
《啞女》是一部關注弱勢群體,謳歌殘疾人奮發圖強的主鏇律電視劇。“我們想用啞妹的故事給人們以引導,我們希望人們在啞妹的故事裡感覺到溫暖之後,也能在自己艱辛的生活中看見真、看見善、看見美、看見光明和希望,感覺到愛和溫暖。”該劇原著姚傳華如是說。
《啞女》中的情感樸實、樸素,堪稱重磅催淚彈。演員李琳擅長拿捏這樣的苦情戲,演起來絲絲入扣,相信可以讓很多女性觀眾產生共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