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天閣

問天閣

問天閣,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公寓名稱,總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主要包括航天員飛行任務準備設施、訓練設施、生活設施和專用會見廳,是航天員在飛船發射前進行短期生活、訓練、醫監醫保、隔離檢疫、登艙準備等活動和工作的場所。

基本信息

簡介

問天閣問天閣

問天閣,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公寓名稱,坐落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內,是中國航天員在發射基地的工作生活區。名稱源於屈原《天問》蘇東坡的名句“把酒問青天”,寓意航天人不斷探索宇宙奧秘的理想追求。

問天閣建於2001年3月,2003年9月投入使用。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飛船發射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問天閣為航天英雄楊利偉出征壯行;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飛船發射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問天閣為英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出征壯行。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飛船發射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問天閣為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出征壯行。

2012年6月10日,神舟九號航天員梯隊隊員在位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航天員公寓“問天閣”舉行了隆重的升國旗儀式。

建築布局

總體布局

問天閣總體布局問天閣總體布局

問天閣主要包括航天員飛行任務準備設施、訓練設施、生活設施和專用會見廳,其所在的院落稱做“圓夢園”,按中國傳統園林風格設計。坐落在院落正中的問天閣由兩組二層建築構成:其中,淡藍色牆體的建築,專供航天員居住;橘紅色外牆的房子用於接待中央首長和來賓。其中航天員居住的樓房呈八字形,有寬展的雙翼,雙翼之上,有高到低分別排列著3道弧形造型,如同梳理整齊、剛剛打開的羽毛。整棟建築,看起來就像是展翅待飛的大鵬。

問天閣前,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旗桿後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一塊巨石上鐫刻的“中國航天員紀念林”紅色大字格外顯眼。其中,包括航天員楊利偉、費俊龍和聶海勝等人親手栽種的紀念樹。

休息大廳

進入問天閣,首先是個寬敞的休息大廳,一座盤鏇而上的階梯上面,掛著“向航天員學習致敬”的條幅。旁邊擺放幾組圓桌椅,每天吃過晚飯,航天員在“圓夢園”散步後,會到大廳一起聊聊天。然後回房間休息。大廳後方是航天員餐廳,房間不大,只有兩張長條桌。

航天員宿舍

大廳休息大廳

二樓是航天員的宿舍,航天員的住宿條件並不像外界想像的那么奢侈,3名航天員住在一個大套間裡,共用客廳,房間裡有一個3人公用的電視機等。航天員每人有單獨的小房間,裡面有個小小的衛生間。

二樓的201套房曾住過楊利偉、聶海勝、翟志剛,套房的門後還留下了他們3人的簽名,並標註了日期:2003年10月15日凌晨3點。3人的題字已被塑膜封了起來,自他們3人離開後,201房間就未再住人。

會見廳

問天閣內上鏡率最高的地方是航天員會見廳,這裡是專供航天員出征前與領導人和媒體記者見面的地方。大廳被一面半弧形的玻璃分成兩間。裡間較小,擺放著3把座椅,航天員在會見廳參加完出征儀式後,從旁邊的側門走出問天閣,開始他們的飛天之旅。

設施功能

航天員餐廳航天員餐廳

問天閣是航天員在飛船發射前進行短期生活、訓練、醫監醫保、隔離檢疫、登艙準備等活動和工作的場所。

這裡的安全檢疫非常嚴格。入口處,有兩名戰士專職警衛。航天發射前,會在入口正中間用椅子和警戒線設定一道專門的航天員通道,工作人員只能從側門進入。警衛旁邊是檢疫室,每個進入航天員公寓的人都要從檢疫室進行消毒。牆上貼著消毒檢疫流程,共有6個步驟:先套鞋套,再測體溫,然後噴灑消毒水,在“健康申明”簽字後,換上工作服,消毒雙手。

建築分類導航

建築 是人們用土、石、木、鋼、玻璃、蘆葦、塑膠、冰塊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構築物。建築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築的目的是獲得建築所形成的“空間”。廣義上來講,園林也是建築的一部分。在建築學和土木工程的範疇里,建築是指興建建築物或發展基建的過程。
各國建築 建築材料 建築構件景觀建築
建築獎項建築規範建築節能建築藝術
建築師建築學建築施工設備 建築工程測量

航天分類導航

航天又稱空間飛行或宇宙航行,泛指太空飛行器在地球大氣層以外的航行活動,分為載人航天和不載人航天兩大類。
飛船太空飛行器太空人載人航天
航天技術太空遊客航天機構太空探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