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陝西省商洛市轄下行政區域]

商州[陝西省商洛市轄下行政區域]
商州[陝西省商洛市轄下行政區域]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商州區,是陝西省商洛市轄區的建制。其前身是商州市、商縣、商州、洛州、上洛侯國、上洛縣、上雒、上鄀、鄀方。 [1-2] 其政府、治所所在地分別在今州城和商州古上洛(寒川佛誕公園孝義古城村)。地處陝西省東南部的秦嶺南坡,西鄰西安,東通鄂豫,全區轄30個鄉鎮辦事處,轄域面積2672平方公里,全區總人口56.62萬(2016年),是商洛市經濟、政治、文化中心。7000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西周為若方國,春秋時為上鄀、上雒(晉、魏)、秦、漢、隋唐宋均有上洛建制。全區宜林地500萬畝,林木覆蓋面積200萬畝,草坡可利用面積61萬畝,以核桃、柿子、板栗等為主的經濟樹160多種,“商州核桃”、“孝義柿餅”在中國久負盛名。天麻、木耳等食用菌和藥用菌產量名列全省前茅。全區野生中藥材多達140餘種,是陝西省天麻、桔梗、黃芪、二花等名貴藥材的主要產地。全區已探明的礦產有金、銀、鉛、鋅、鉬等21種,產地65處;水資源蘊藏量646萬千瓦;野生動物50餘種,其中國家二、三類保護動物12種。2017年12月,被評選為首批陝西省全民健身示範區

基本信息

簡介

商州歷史悠久,古有商鞅封邑、四皓隱居、闖王屯兵,是革命戰爭年代鄂豫陝根據地的中心區域;商州區交通便捷,是西北與東南的交通要道,312國道、福銀高速、滬陝高速和西南鐵路貫通全境;商州區生態環境優美,生物資源豐實,森林覆蓋率58.7%,是一片山綠水清的土地;商州文化底蘊深厚,既有北方之粗獷,又兼南國之靈秀,商於古道自古到今曾留下了無數文人墨客的不朽詩篇。商州區地處陝西東南部,秦嶺南麓,丹江源頭。面積2672平方公里,人口54萬人,轄30個鄉鎮、辦事處,409個行政村,是商洛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既是全國生態環境建設重點試點示範區,又是國家南水北調重要水源涵養區。商州區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生態環境優美,境內350餘處自然、人文景觀多姿多彩。全區宜林地500萬畝,其中有林地200多萬畝。有核桃、柿子、板栗等經濟樹種160多種,天麻、木耳等食用菌和藥用菌產量居全省前列。中藥材多達140餘種,是陝西省天麻、桔梗、二花、黃芪等名貴藥材的主要產地。

仙鵝湖風景仙鵝湖風景
商州老君山商州老君山

社會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堅持以開放促開發、以開發促發展,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初步形成了以中藥材、桃核、板栗、蔬菜、烤菸、食用菌為主的農業主導產業,以醫藥化工、礦產開發、建築建材、食品加工為主的四大工業體系,以生態旅遊、餐飲服務、勞務開發為主的第三產業,以道路交通、流域治理、扶貧開發、城鎮建設等為主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十五”末全區完成生產總值17.01億元,年均增長10.9%,順利實現了翻一番經濟發展目標。“十一五”期間,我們將積極實施“生態立區、工業強區、產業富區、科技興區、開放活區”五大戰略,強力推進“穩定農業調結構、主攻工業上項目、強化基礎抓三產、改善環境爭投入”四項工作重點,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突破發展,力爭全區生產總值達到43億元,實現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工業增加值四個翻一番的目標,為建設小康商州、和諧商州奠定堅實基礎。

農業

近年來,商州區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農產品質量、保護生態環境為目標,以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為載體,依託種植、畜牧、旅遊等重點生態產業開發,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著力打造國道沿線百里“綠色長廊”。至2003年,全區建立了劉灣中藥材示範園、楊峪河丹參、張村桔梗等18個無公害藥源基地,劉灣大蒜、沙河子胡蘿蔔、楊峪河雙孢菇等6個無公害蔬菜、食用菌基地,孝義、沙河子、牧護關、大荊等9個無公害畜產品基地。全區發展中藥材10萬畝,總產值達1億元;蔬菜6.5萬畝,總產值達7875萬元;食用菌袋料栽培550萬袋,天麻200萬平方米,總產值達5300萬元;高農業,健康發展肉、蛋、奶類產量分別達到17800噸、5000噸、900噸,畜牧總產值達1.1億元。同時,以牧護關避暑山莊等生態旅遊項目為龍頭,促進當地紫豆角、水雜果等天然無公害農產品的發展。目前,“商山桔梗”“孝義黃芩”“商州天麻”、“孝義柿餅”、“黑龍口白條肉”、“黑龍口豆腐”、“大荊畜禽”等農產品已在省內外有了一定的品牌效應。

藥業

商州地處秦嶺腹地,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是中草藥最佳適生地。境內現有野生中藥材800餘種,掛牌出售140餘種,素有“天然藥庫”之稱,是陝西天麻、桔梗、二花、黃芪等名貴藥材的主要產地。近年來,商州大力實施“產業強區”戰略,結合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中藥材生產,全區中藥材產業初具規模。2003年,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產量3.5萬噸,產值1億元,比2000年分別增長25%、13倍和16%。建成了劉灣百畝中藥材示範園,楊峪河丹參基地,大趙峪梁鋪、白楊店唐寨子、於塬3個千畝黃姜基地,大荊硯川千畝丹參基地,孝義千畝黃芪、千畝板蘭根基地,張村千畝桔梗基地等18個有一定規模的藥源基地。黃姜、丹參、天麻、桔梗、黃芪、柴胡、板蘭根、黃芩、丹皮、白朮、二花、五味子、山茱萸等13個骨幹品種得到了長足發展,其中丹參已於2003年通過國家級GAP認證,柴胡、桔梗、黃芩GAP項目開發正在爭取國家認證。全區成立了10箇中藥材產業協會,在藥農培訓、中藥材推銷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物產

商州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商州地處我國南北自然分界線——秦嶺的腹地,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氣候溫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境內山清水秀,風光迷人,大雲寺、仙娥湖、秦王山、靜泉山、硯池河溶洞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多姿多彩,自古就是文人墨客會集勝游之地。唐代詩人白居易曾三游商州,由衷發出了“我有商州君未見,清泉白石在胸間”的詠嘆。商州近省城而未染塵囂,處深閨而不衍靚麗,是大自然賜予的天然“氧吧”。目前,國家已把該區確定為全國生態建設試點示範區,國家南水北調重要水源涵養區。商州物華天寶,資源豐富。全區宜林地500萬畝,林木覆蓋面積200萬畝,草坡可利用面積61萬畝,以核桃、柿子、板栗等為主的經濟樹160多種,“商州核桃”、“孝義柿餅”在全國久負盛名。天麻、木耳等食用菌和藥用菌產量名列全省前茅。全區野生中藥材多達140餘種,是陝西省天麻、桔梗、黃芪、二花等名貴藥材的主要產地。全區目前已探明的礦產有金、銀、鉛、鋅、鉬等21種,產地65處;水資源蘊藏量646萬千瓦;野生動物50餘種,其中國家二、三類保護動物12種。

行政區劃

商州區轄4個街道、16個鎮、10個鄉:城關街道、大趙峪街道陳塬街道劉灣街道、孝義鎮、夜村鎮白楊店鎮、張村鎮、沙河子鎮、楊峪河鎮金陵寺鎮、黑山鎮、楊斜鎮麻街鎮黑龍口鎮牧護關鎮、大荊鎮、腰市鎮、板橋鎮、北寬坪鎮、上官坊鄉硯池河鄉麻池河鄉閻村鄉、三岔河鄉、紅門河鄉西荊鄉李廟鄉蒲峪鄉、龍王廟鄉。

行政區劃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

北周置商州,1913年改縣。據《太平寰宇記》:“取古商於之地為名。”1987年設市。2001年8月3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1]94號):撤銷商洛地區和縣級商州市,設立地級商洛市。商洛市設立商州區,以原縣級商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商州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南大街。轄:城關鎮、夜村鎮、金陵寺鎮、大荊鎮、黑龍口鎮、楊斜鎮、北寬坪鄉、碾子凹鄉、廣東坪鄉、韓子坪鄉、大河面鄉、黑山鄉、上官坊鄉、閻村鄉、藥王坪鄉、硯池河鄉、松樹嘴鄉、兩岔口鄉、孝義鄉、張墹鄉、兩水寺鄉、白楊店鄉、會峪鄉、鐵爐子鄉、牧護關鄉、火神廟鄉、引龍寺鄉、三岔河鄉、韓峪川鄉、肖塬鄉、紅門河鄉、麻街鄉、三十里舖鄉、土門庵鄉、管家坪鄉、仁治鄉、陳塬鄉、劉灣鄉、楊峪河鄉、硯川鄉、腰市鄉、馬角山鄉、李廟鄉、西荊鄉、東峪鄉、沙河子鄉、張村鄉、梁鋪鄉、三賢鄉、西墹鄉、看山寺鄉、板橋鄉、水道河鄉、龍王廟鄉、郭村鄉、蒲峪鄉、麻池河鄉、林岔河鄉、東嶽廟鄉、牛槽鄉。2000年,商州區轄4個街道、13個鎮、17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530883人,其中:城關街道79055人、大趙峪街道18096人、陳塬街道14421人、劉灣街道17688人、孝義鎮14376人、夜村鎮16699人、白楊店鎮19170人、張村鎮16296人、沙河子鎮16495人、揚斜鎮11626人、麻街鎮16826人、黑龍口鎮20157人、牧護關鎮9789人、大荊鎮27994人、腰市鎮17056人、板橋鎮14332人、北寬坪鎮10675人、西澗鄉10244人、三十里舖鄉5778人、上官坊鄉7007人、硯池河鄉3741人、松樹嘴鄉6714人、麻池河鄉11838人、牛槽鄉6377人、東嶽廟鄉4621人、閻村鄉6321人、三岔河鄉13836人、紅門河鄉8933人、西荊鄉13024人、李廟鄉11916人、馬角山鄉3902人、蒲峪鄉5714人、龍王廟鄉6693人、大河面鄉4447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