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現代化

商場現代化

《商場現代化》雜誌於1972年創刊(原名:商業科技)。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管,中商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

基本信息

(圖)商場現代化《商場現代化》logo

《商場現代化》雜誌(1972年創刊原名:商業科技)。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管、中商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主要探討國內外現代商業管理經驗和介紹現代科技在商業行銷管理中的套用,並且刊發精選的國內外現代商業流通領域理論研究成果與現代貿易經濟理論的科研論文。其嚴格化,標準化及權威性在業界均享有顯著的聲譽和地位。《商場現代化》雜誌常年被國內外重要學術文獻檢索系統收錄,是學科文獻高被引用和高影響因子科技核心期刊,是中文科技期刊文獻檢索資料庫來源核心期刊,是學科新理論與新觀念的大型核心學術雜誌旗艦。

基本信息

(圖)《商場現代化》雜誌《商場現代化》雜誌

主管:中國商業聯合會

主辦:中商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社長/總編 翟小川(曉川)

副社長:李凡

主編:劉春浦

執行總監:李文娟

總策劃:曉川

國內總發行:北京報刊發行局

國內統一刊號 CN11-3518/TS

國際標準刊號 ISSN1006-3102

宗旨及範圍

(圖)《商場現代化》雜誌《商場現代化》雜誌

辦刊宗旨:專業性 實效性 權威性 嚴格化 標準化 國際化

發行範圍:黨政機關:(全國人大常委會圖書館、國家信息中心等)。

軍隊:(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法國國防部等)。

科研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社會科學院等)。

醫院:(北京協和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等)。

企業:(中國石油集團等大中型企業及商場)。

公圖:(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香港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等)。

高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理工大學、英國劍橋大學、日本中央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

主要欄目

流通論壇、商業科技、商業IT、商業研究、商業視角、市場調研、行業新知、資本運營;
經營管理、行銷策略、品牌戰略、電子商務、區域經濟、海外連結、國際經貿、熱點分析;
物流平台、企業文化、人力資源、投資分析、財會探析、財經論壇、經濟與法、學術研討;

刊物榮譽

(圖)《商場現代化》雜誌《商場現代化》雜誌

《商場現代化》雜誌常年被《中國學術期刊網》全文收錄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

科技部《萬方資料庫》全文收錄

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版)》全文收錄

入選2000年版、200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全國貿易經濟類核心期刊

2007年榮獲《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精品資料庫》全文收錄證書

2007年榮獲《中國經濟與管理科學期刊文獻總庫》收錄證書

2008年榮獲《中文期刊網路傳播國內分類閱讀管理財經類期刊第一名》

《中國信譽企業聯合會》顧問單位

斂財事件

有舉報者聲稱《商場現代化》雜誌4年內版面費收入就以數千萬元計,從2004年起就開始瘋狂斂財。據悉,在該雜誌的每頁上刊登論文要花600元左右。舉報者指出,如果只是為了賺錢而不顧學術道德,整天搞錢稿交易見文就發,這樣斂財就讓人無法接受了。

投稿交錢後論文就可發表

按照《商場現代化》網站提供的信箱,調查者以在校研究生的身份,向《商場現代化》的數名編輯投了一篇論文。

兩天內,調查者共收到該社王編輯、魯編輯等5封“可以在本刊發表”的郵件回復。5封回復均提到了發表論文的收費標準:“經濟類文章每版600元2400字(以字元數不計空格為準,不含圖表);非經濟類文章(涉及教育、教學、高職、師生類文章)每版800元2400字。開發票另交8.5%的稅。”

3月27日,調查者以在校研究生的身份,以直接到編輯部交錢為由,與《商場現代化》的王海濤編輯取得聯繫,暗訪了位於北京三里河東口中商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院內的《商場現代化》雜誌社。

“一個版面600元,你的文章要用兩個版面,一共1200元。如果現在交錢,就可以把發表通知單給你。”王海濤將一個蓋有“商場現代化”印章的“發表通知單”遞了過來。調查者表示版面費太高,詢問降價的可能性。王海濤說,現在已經夠便宜的了,以前是全國核心期刊的時候,收費標準是每個版面1200元,“如果我們以後有機會再成為核心期刊的話,我們的價格還是會升回去的。”

當被問及為什麼會有這么多人投稿時,王海濤稱:“這些作者大都是研究生和年輕教師,這些論文不是為了研究,而是為了畢業和評職稱,很多人也就是湊合著弄一篇意思意思。”調查者在暗訪之前,從論文網隨便搜尋了一篇關於房地產發展的論文,直接複製傳送到了王海濤的信箱,3月25日8時40分發出郵件,當天9時50分就收到了“論文已通過審核,可以在本刊發表”的回覆。

錢稿交易被堵在核心期刊外

對於《商場現代化》是否通過2008年核心期刊評審的問題,該雜誌社的王海濤先是稱:“評審結果原應在2008年9月發布,可能受奧運會的影響而推遲了,現在結果還沒有出來。”隨後他又說:“北大那邊的一審二審我們都通過了,三審是邀請全國各地知名度較高的專家、教授、院長進行評審,在這一環節我們的希望就不大了。”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評選項目主要負責人、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主編蔡蓉華教授向調查者證實:“《商場現代化》沒有被收錄到最新的核心期刊目錄。它是被專家評審拉下來的,理由就是錢稿交易,見文就發。”儘管沒有入選2008年版《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但2009年出版的10期《商場現代化》的封面上仍都有“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的醒目標識。

代理者拉到論文可獲提成

一位編輯在《商場現代化》的新浪部落格上發表了“雜誌社誠徵兼職代理”的日誌,並留下了即時通訊聯繫號碼。在與調查者的網路聯繫中,此人表示:“雜誌對外公開的版面收費標準是700元一個頁面,能拉到論文在《商場現代化》發表,代理者就可以取得一定的提成。”

與此相印證的是,5名《商場現代化》編輯在郵件回覆中提供的匯款賬號各不相同。而如果通過郵局匯款,各個編輯也強調一定要把收款人填寫為指定的某個編輯。對此,該期刊黎編輯稱,“雜誌實行的是編輯負責制,誰給你審稿誰就收你錢,而在雜誌封面公布的銀行賬號只是留作廣告業務用的。”

這種收取版面費的行為是否合理?

在《商場現代化》的網站上,調查者看到,其中列有一個名為“我國關於論文發表費的部門規章及政策檔案例證”的欄目。點擊進去以後,調查者發現,裡面一共列舉了6個檔案,收取版面費相關條款也一一羅列在表格中。

調查者隨後與《商場現代化》副社長李凡取得聯繫,當得知記者採訪的是版面費問題時,李凡說:“收版面費的現在不是很多嗎?你應該去新聞出版總署了解一下,現在很多學術期刊,包括學報什麼的,都收版面費。”

“月刊變旬刊和增加頁碼是怎么考慮的?”“期次增多這是新聞出版總署批的呀,我們是正刊,又不是非法期刊……旬刊也是新聞出版總署批了的。”李凡說。 調查者問:“新一期的‘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沒有你們,為什麼還標註在封面上?” “那個書沒出版呢,你看到那個書了嗎?你沒有拿到書不就行了嗎……現在我們從內部打聽的結果,沒有我們。” 當被問及2008年《商場現代化》的整體收入時,李凡說“這個你管得了嗎?這個你也問啊?”隨即掛斷了電話。

每期刊發論文達兩三百篇

調查者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的中國期刊區找到了《商場現代化》的最新一期———2009年4月上旬刊(總第571期),即該刊2009年的第10期。刊物的封面上註明該刊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管”,“中商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3518/TS”。

調查者翻閱幾本《商場現代化》2006年和2007年的期刊發現,頁碼數量存在較大變化。如2006年5月中旬刊(總第467期)299頁,但當年同月的下旬刊(總第 468期)有319頁。

調查者隨後從中國知網的學術期刊論文庫查詢發現,2003年之前,《商場現代化》為月刊,全年12期,每期50頁以內,論文20篇左右。2004年,全年15期,每期138頁,刊登論文80篇左右。到2005年,《商場現代化》全年出版30期,當年第一期204頁,刊登論文136篇;當年第30期395頁,刊登論文274篇。此後,論文數量基本固定在200篇至300篇之間。此外,各欄目的先後順序和論文數量在不同刊次間也多有不同。

相關評論

“當學術期刊的版面可以用錢來買,學術就沾染了銅臭,這樣的期刊已經和學術沒有任何關係了。核心期刊用出賣版面來收斂錢財,用一句話說就是斯文掃地,不顧廉恥。我對這種現象深惡痛絕。”南京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任東來說。任東來說,目前最厲害的是地方社科院的雜誌,因為缺乏經濟來源,將雜誌轉包出去,就出現了雙月刊變月刊,月刊變旬刊,甚至變成周刊的怪狀,“完全變成了學術垃圾,沒有任何可信度,這損害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學術聲望。”

《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室主任、副研究員蔣永華認為,由於學術期刊的經費投入太少,甚至有的單位讓其進入市場,不可避免地使這些期刊的經濟狀況捉襟見肘。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否收取版面費,而在於要統一收取的標準,版面費面前,人人平等。”蔣永華說。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李孝弟認為,應該對那些置國家政策於不顧,一味以辦刊經費不足為由收取版面費的學術期刊予以警告,甚至整頓或停刊,“這從表面上來看是給學術發展帶來了損失,實質上卻是從根本上遏制學術腐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