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震遺址公園

唐山地震遺址公園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位於唐山市岳各莊路北側,占地40萬平方米。公園以機車車輛廠原有的鐵軌為縱軸,以正在建設的紀念大道為橫軸,劃分為遺址區、水區、碎石廣場區和樹林區四個區。

基本信息

建造原由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發生芮氏7.8級地震,造成24萬人遇難。2007年5月,唐山市政府有關部門宣布,將在40公頃地震遺址上建設地震遺址紀念公園

基本介紹

紀念牆

為更好地保護地震遺址,為唐山市民提供一個祭奠地震罹難者的場所,唐山市決定在原唐山機車車輛廠鑄鋼車間地震遺址處,闢建“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其中將建一座長三百多米的地震紀念牆,用以鐫刻祭文和罹難者姓名。

地震罹難者紀念牆位於遺址公園東西主軸線紀念大道的北側。整個紀念牆長度為三百多米,由五面大理石紀念牆組成,上面鐫刻24萬地震罹難者名單和紀念碑文。每面牆厚度為1.5米,平均高9米左右。12塊有字紀念牆已經被分為四組,三塊為一組。每塊紀念牆的序號都用醒目的黃色大字標出,分別為一A、一B、一C,二A、二B、二C,三A、三B、三C,四A、四B、四C。

相關新聞

備受關注的“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目前正在緊張建設中,公園內地震罹難者紀念牆等基礎工程於2008年7月28日前完工。

6月30日,記者在“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的工程現場看到,儘管剛下過大雨,地上一片泥濘,但滿載沙石、物料的大貨車照舊進進出出,壓路機、大鏟車、小叉車也是隆隆作響。一排新建的鋼筋混凝土骨架像一道巨大的屏障,將整個工地截成南北兩塊。在它的西側,已經保存了32年的原唐山機車車輛廠鑄鋼車間地震遺址,在一層霧氣的籠罩中依舊桀驁地挺立在那裡。

正在把幾塊大理石運到“骨架”前的一名工人介紹說,這就是地震紀念牆的框架,這些鐫刻著32年前唐山大地震罹難者姓名的黑色大理石,將被陸續裝進紀念牆框架。目前,紀念牆主體框架已完成近八成,背面已經開始掛石,他們正在晝夜施工趕搶工期,預計在“7·28”前建成紀念牆。

在紀念牆南側,計畫占地三萬餘平方米的水區目前已建成一個巨大的水槽;北側與水區相對的樹林區內,已經有部分樹木移栽過來,這個占地14萬平方米的區域將是公園中最大的一片區域;緊鄰紀念牆西側的科普展覽館地基也已開挖成形;與原機車車輛廠地震遺址同屬公園遺址區的萬人集會廣場地面也在鋪設當中,該廣場在公園西南部占地近三萬平方米,地面由黑白相間的大理石鋪就;位於公園西北方向的碎石廣場占地近6萬平方米,這個區域將全部由黑色煤矸石鋪成。據了解,萬人廣場和碎石廣場也將在7月28日前完工。

方案徵選

2007年5月,唐山市規劃局與中國建築學會合作,面向全球展開“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概念設計國際競賽”,共收到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設計方案276套。經過專家評審,最終清華大學李久太、袁野設計的方案獲得一等獎。

該方案利用固有的鐵軌和新引入的紀念大道,將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劃分成遺址區、水區、碎石廣場、樹林區四個區。其中,利用舊廠房改造成規則純粹的長立方體地震科普館,一座396米長的玻璃紀念牆作為24萬地震死難者的墓碑,上刻24萬死難者名字;在水區的設計中,通過水麵給人一種可望不可即的感覺,表達逝者與現實人之間的距離。並運用一片巨大的水池,與天空及中間的人造空間形成一個強烈的主題,即大地、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樹林的設計則是用樹表現生命和一種紀念意義。

有關專家指出,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的建設,將充分體現出“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關愛、對科學的探索、對歷史的追憶”這一設計宗旨。

名字快查

清明節臨近,記者從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管理處獲悉,為方便親友查找地震罹難者姓名,公園管理處提供了多種查詢方法。市民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登錄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網站或唐山防震減災信息網進行查詢或進行網上祭掃、網上獻花留言。不方便網上查詢的市民可到公園服務中心現場查詢。此外,公園管理處還在每面牆體的下方張貼了編碼說明,方便市民查找罹難親友的姓名。

為方便市民祭掃,公園對紀念牆牆體進行了維護修繕,對地震遺址採取了進一步保護措施,清整了紀念廣場和紀念道路,服務中心準備了鮮花、絹花及花籃等祭掃用品,還將免費為市民題寫輓聯、提供引導服務。

清明節期間,來自河北聯合大學等單位的40餘名志願者將在公園內為市民提供服務,市民如有問題,可向志願者進行諮詢。

方案解讀

為更好地保護地震遺址,為唐山市民提供一個祭奠地震罹難者的場所,唐山市決定在原唐山機車車輛廠鑄鋼車間地震遺址處,闢建“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其中將建一座長三百多米的地震紀念牆,用以鐫刻祭文和罹難者姓名。

唐山市規劃局與中國建築學會合作,面向全球展開“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概念設計國際競賽”,共收到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設計方案276套。經過專家評審,最終清華大學李久太、袁野設計的方案獲得一等獎。

該方案利用固有的鐵軌和新引入的紀念大道,將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劃分成遺址區、水區、碎石廣場、樹林區四個區。其中,利用舊廠房改造成規則純粹的長立方體地震科普館,一座396米長的玻璃紀念牆作為24萬地震死難者的墓碑,上刻24萬死難者名字;在水區的設計中,通過水麵給人一種可望不可即的感覺,表達逝者與現實人之間的距離。並運用一片巨大的水池,與天空及中間的人造空間形成一個強烈的主題,即大地、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樹林的設計則是用樹表現生命和一種紀念意義。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的建設,將充分體現出“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關愛、對科學的探索、對歷史的追憶”這一設計宗旨。

唐山地震遺址公園主體完工,記者在“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的工程現場看到,儘管剛下過大雨,地上一片泥濘,但滿載沙石、物料的大貨車照舊進進出出,壓路機、大鏟車、小叉車也是隆隆作響。一排新建的鋼筋混凝土骨架像一道巨大的屏障,將整個工地截成南北兩塊。在它的西側,已經保存了32年的原唐山機車車輛廠鑄鋼車間地震遺址,在一層霧氣的籠罩中依舊桀驁地挺立在那裡。

正在把幾塊大理石運到“骨架”前的一名工人介紹說,這就是地震紀念牆的框架,這些鐫刻著32年前唐山大地震罹難者姓名的黑色大理石,將被陸續裝進紀念牆框架。目前,紀念牆主體框架已完成近八成,背面已經開始掛石,他們正在晝夜施工趕搶工期,預計在“7·28”前建成紀念牆。

按照規劃,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位於唐山市岳各莊路北側,占地40萬平方米。公園以機車車輛廠原有的鐵軌為縱軸,以正在建設的紀念大道為橫軸,劃分為遺址區、水區、碎石廣場區和樹林區四個區。地震罹難者紀念牆位於遺址公園東西主軸線紀念大道的北側。整個紀念牆長度為三百多米,由五面大理石紀念牆組成,上面鐫刻24萬地震罹難者名單和紀念碑文。每面牆厚度為1.5米,平均高9米左右。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公園內的其他區域也在緊張施工,目前已初現雛形。在紀念牆南側,計畫占地三萬餘平方米的水區目前已建成一個巨大的水槽;北側與水區相對的樹林區內,工人們正在平整地面,已經有部分樹木移栽過來,這個占地14萬平方米的區域將是公園中最大的一片區域;緊鄰紀念牆西側的科普展覽館地基也已開挖成形;與原機車車輛廠地震遺址同屬公園遺址區的萬人集會廣場地面也在鋪設當中,該廣場在公園西南部占地近三萬平方米,地面由黑白相間的大理石鋪就;位於公園西北方向的碎石廣場占地近6萬平方米,這個區域將全部由黑色煤矸石鋪成。據了解,萬人廣場和碎石廣場也將在7月28日前完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