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陶器

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種精美陶器。盛唐時代發達的政治經濟文化使當時的制陶業十分繁榮,唐三彩陶器是這種制陶工藝繁榮的重要標誌。

簡介

中國陶瓷珍品之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種精美陶器。盛唐時代發達的政治經濟文化使當時的制陶業十分繁榮,唐三彩陶器是這種制陶工藝繁榮的重要標誌。在全世界的許多博物館閏術館私人藏家手中,保存著許多造型優美、釉色斑斕的唐三彩作品,有立體陶塑,有各種形制的器具。當我們看到那些奔騰的駿馬、被譽為“沙漠之舟”的駱駝、看到那些形態各異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形態各異的動物、禽鳥等唐三彩精品時,會從心底里發出對唐代發達制陶工藝的讚嘆。這些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以普通的黏土製成,運用火的藝術使之成為不朽的藝術品,這是唐代無數不知名的陶藝家藝術和智慧的結晶。

介紹

唐三彩的製作,使中國古代陶瓷發展史翻開了新的一頁,它的製作是人類制陶史上的一個閃光點。
什麼是唐三彩呢?
唐三彩實際上是唐代彩色釉陶的總稱,由於它燒制於唐代,所燒作品用得最多的色彩是黃、綠、白三種顏色,所以得到了唐三彩的名稱,實際上,它所用的色彩還包括藍、赭、紫、黑等。這種彩色釉陶是在漢代低溫鉛釉陶工藝的基礎上,通過長期實踐,對含有有色金屬元素的各種原料有了新的認識而製作成功的。之間歷經了一個由粗到精的緩慢燒造發展過程,到唐供時,終於燒成了著名的唐三彩陶器。
唐三彩一詞,不見於古代文獻,最早的記載是民國時期。而世人對唐三彩的重視大約在本世紀初,1905-1909年,隴海鐵路修築期間,洛陽北邙山一帶因工程而毀損了一批唐代墓葬,發現了為數頗多的唐三彩作品。這批唐三彩被運到了北京市場上,受到了國內外古器物研究者的重視和古玩商的垂青,從此,世人皆知唐三彩之名。建國以來,唐三彩之名長期沿用至今,當然,專業研究者則多以“唐彩色釉陶”之名稱呼,從嚴格意義上說,後者更具科學性,因為從工藝上看,唐三彩是“釉”而算不上“彩”,但唐三彩是約定俗成的名稱,有廣泛的影響,因而保持這一名稱具有普遍意義。唐三彩在唐代的盛行並予以大量製作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和現實意義。7世紀至世紀的唐朝,政治相對穩定,經濟空前繁榮,文化藝術昌盛,國賓的強大促使了各方面的發展。陶瓷業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從另一角度看,唐三彩的出現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經濟的發展,也進一步導致了唐代統治階級生活走向奢侈和豪華。這種追求奢華、講究排場的生活方式,集中反映於等級森嚴的典章制度在殉葬品的使用方面,亦即唐三彩陶器方面。在唐代,自上而下形成了一種厚葬之風,上自王室成員,下至士大夫階級乃至平民百姓,都流行以唐三彩陶器陪葬。厚葬之風使唐三彩的燒造數量及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商品經濟的發展也大大刺激了唐三彩陶器的生產。對外貿易的發達使唐三彩陶器有了十分廣闊的海外市場。至公元9世紀,唐三彩陶器開始向外輸出。由於政治經濟的發達,致使各國商賈有的遠涉重洋、有的沿著“絲綢之路”來到長安、洛陽和揚州等地,把包括唐三彩在內的商品運回自已國家。根據外國考古發掘資料,在不少國家的許多地方已發現了唐三彩的蹤跡。較重要的地區如埃及開羅南郊的福斯特、伊拉克巴格達北面的薩馬拉和伊朗的內沙布爾等。另外在朝鮮半島和日本也有大量唐三彩陶器發現,尤其是日本奈良的大安寺遺址,福岡縣宗像郡玄海町沖之島、御坊山古墳和福岡大牢府遺址等發現了唐三彩壺、瓶、罐、枕等不同造型的器物和陶片。一些國家在輸入了唐三彩陶器後,仿燒了類似的風格的三彩陶器,如伊朗的“波斯三彩”、朝鮮的“新羅三彩”、日本的“奈良三彩”等。這些國家製作的三彩陶器,在風格上與唐三彩陶器各有不同,但從這些陶器上還是可以看到唐三彩的基本風格。
唐三彩從唐初開始製作,其間經歷了初創走向成熟時期、高峰時期和衰退時期三個歷史階段,這三個階段與通常劃分的唐代三個重要歷史時期即初唐、盛唐、晚唐大致相同。公元7世紀初到8世紀即武德年間至武則天執政以前,是唐三彩在唐代漫長燒造過程中的初創時期。其在量製作的多為單一色釉而不是色彩斑斕的三彩陶器,品種較為單一。這個時期的產品以陝西禮泉縣唐太宗時代的名將張士貴墓出土的釉陶器和鄭仁泰墓出土的彩繪釉陶器為代表。但這兩墓出土的陶器還不能算是典型的唐三彩陶器,當然,這時期唐三彩肯定已經開始燒造了。第二階段為武則天上台到唐玄宗統治時期,即公元8世紀初到8世紀中葉,這一階段包括了開元天寶和整個盛唐時代。隨著唐朝國力的強盛,唐三彩陶器也隨之進入鼎盛時期。因為經濟的發展,厚葬之風隨之滋漫,無論皇親國戚、文武大臣還是平民百姓,都有唐三彩陪葬。現今所見的唐三彩陶器,大量的都出於這一時期,其燒制數量之多,質量之精,代表了唐三彩燒造的最高水平。公元8世紀中葉到10世紀初,“安史之亂”的出現導致了唐王朝政權的動搖,政治經濟嚴重衰退,唐三彩的製作也隨之進入了衰退期,典章制度和厚葬之風一去不復返。唐三彩的燒造已成了強弓之末,隨著唐政權的減亡,唐三彩也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洛陽唐三彩”是今人十分熟悉的一個概念,顧名思義,洛陽是唐三彩的產地,其實,這可能是一個不十分確切的概念,因為洛陽只出土了大量的唐三彩陶器,但至今未找到燒造唐三彩的窯場,倒是離洛陽不遠的河南鞏縣卻是唐三彩的故鄉。從現有考古資料來看,唐三彩陶器窯場較多的分布於北方地區,主要有河南鞏縣、陝西銅川耀州、河北內丘和臨城。除此之外,還有四川邛崍。其中最有名的要屬河南鞏縣的唐三彩窯場。
唐三彩的品種很多,有器物、有立體塑像、有明器、也有生活用具。從現存的各種唐三彩看,它反映了唐代社會生活最完整的手工藝品,幾乎沒有一種唐代手工藝品的種類可以超過唐三彩的品種。概括起來,唐三彩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人物塑像(包括人首獸身的鎮墓獸)
人物塑像亦即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俑類,唐三彩的俑也有多種,大型作品如文官俑、武士俑、天王俑,還有人首獸身的鎮墓俑或鎮墓獸。中小型作品如男立俑、女立俑、騎馬男俑、騎馬女俑、戲弄俑、胡俑等。文官俑、武士俑、天王俑、及鎮墓獸通常出土於身份很高的皇親國戚和官吏墓中,這些作品一般身材很高,有的七八十厘米,有的可達一百多厘米。
二、動物塑像(包括飛禽走獸)
除各式陶俑外,唐三彩中的動物塑像也是豐富多采的,在各種動物塑像中,馬和駱駝最為引人注目。在唐三彩中出現如此之多的馬和駱駝,是與當時的社會發展歷史相一致的。集中反映了當時發達的交通運輸業。唐三彩中還有其它造型的動物諸如:豬、羊、兔、雞、鴨等應有盡有。
三、生活用具
唐三彩中最常見的是那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器具,如盤、三足盤、洗、碗、壺、罐、瓶、尊、缽、枕等。那些生活用具中包括飲食用器、文房用器、化妝用器、儲藏器等多種類別,但大多數器物可能作為明器用以陪葬,因為從實物看,絕大多數生活用具是從墓葬中出土的,尤其是一些小件器更是毫無價值,只能是明器。
四、模型
唐三彩中還有一種模型類製品,作為陪葬品中的一個方面,唐三彩模型的多樣化是顯而易見的,為了使那些已死去的人過與生前相同的生活,一些有身份的人墓中通常會被安排置放各種不同的模型,為在歷代墓葬中均可見到。
唐三彩是局限於唐代製作的三彩陶器,隨著唐王朝的減亡,唐三彩也隨之消失。唐代以後,唐三彩的製作工藝在北方地區流傳繁衍,其中包括契丹民族的三彩和北宋三彩,還有金代的金三彩等。但它們的藝術水平與唐三彩相比較為遜色。風格也有較大的區別。

工藝特色

唐三彩的生產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唐三彩製作工藝複雜,以經過精細加工的高嶺土作為坯體,用含銅、鐵、鈷、錳、金等礦物作為釉料的著色劑,並在釉中加入適量的煉鉛熔渣和鉛灰作為助劑。先將素坯入窯焙燒,陶坯燒成後,再上釉彩,再次入窯燒至800℃左右而成。由於鉛釉的流動性強,在燒制的過程中釉面向四周擴散流淌,各色釉互相浸潤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駁絢麗的色彩,是一種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傳統工藝品。

對陶瓷業的影響

唐三彩不僅貴在釉色濃艷瑰麗,而且駱駝、馬和人物等的造型生動傳神,富有生活氣息,當時的國際場上,唐三彩就已負有盛名,成為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物品之一。1928年,隴海鐵路修築到洛陽邙山時,出土了大量唐三彩,古董商們將其運至北京,受到了國內外古器物研究者的重視和古玩商競相收藏。之後,洛陽地區不斷有唐三彩出土,數量之多、質量之美,令人驚嘆。

發展情況

唐三彩的複製和仿製工藝,在洛陽已有百年的歷史,經過歷代藝人們的研製,唐三彩工藝技術逐步完善,燒制水平不斷提高,使"洛陽唐三彩"的工藝技巧和藝術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國際市場上,唐三彩已成為極其珍貴的藝術品,曾在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國際旅遊會議上被評為優秀旅遊產品,被譽為“東方藝術瑰寶”。唐三彩大馬、駱駝等曾作為國禮,贈送給50多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