唆羅連

執旗者舞於各家廳堂,呼吉祥話,提籃者送戶主鮮花,人家以紅包勞之,是召‘彩蓮'。 因採蓮歌中多次出現“唆羅連”伴腔,民間便稱它為‘唆羅連'。 1957年當地整理的《唆羅連》民俗舞蹈,被選晉京參加全國民眾文藝會演,受到好評。

福建閩南著名的民俗文化活動。流傳於晉江安海一帶清初修編的《安海志》載:“端午……冬境扛木刻龍王,舉大旗,提鮮花籃,敲鑼鼓,奏管弦,唱採蓮歌,迎於各戶。執旗者舞於各家廳堂,呼吉祥話,提籃者送戶主鮮花,人家以紅包勞之,是召‘彩蓮'。因採蓮歌中多次出現“唆羅連”伴腔,民間便稱它為‘唆羅連'。”數百年來沿襲至今。這些年,活動隊伍又添進了彩球舞、高蹺舞獅、舞龍、旱船等,更具有濃烈的民間節俗氣氛,反映了民眾希望驅邪祈福的心愿。1957年當地整理的《唆羅連》民俗舞蹈,被選晉京參加全國民眾文藝會演,受到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