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堡級飛彈艇

哥德堡級飛彈艇,瑞典海軍飛彈艦艇。“哥德堡”級共建造4艘,1985年12月,瑞典海軍與卡爾斯克納沃船廠簽訂了建造契約。1986年2月正式動工建造,1989年4月首艇下水,1990年2月服役。後續艇於1991-1993年建成。“哥德堡”級的使命任務為:攻擊水面艦艇和兩棲艦隊、反潛、防空反導及布雷。

基本信息

研製背景

哥德堡級飛彈艇哥德堡級飛彈艇

瑞典所在的波羅的海海域水道淺而多礁,相對小艇而言,大中型艦艇更易受到岸基飛機、岸基飛彈、小艇和潛艇等的攻擊,因而,從60年代中期開始,瑞典海軍就摒棄大中型水面艦艇致力於發展小型戰艦。瑞典曾先後推出過三型小艇,即“斯庇卡”I(SpicaI)、“斯庇卡”Ⅱ和“斯庇卡”Ⅲ型。由於當時瑞典本國不能生產艦對艦飛彈,所以,“斯庇卡”I/Ⅱ級艇裝備6枚線導魚雷,主機採用2台燃氣輪機,航速達40kn,以滿足高速突擊的要求。對空防禦及與小艇的對抗則依賴57mm多功能炮。其船體線型採用呂爾森公司的成功設計,首部為圓舭型,方尾,該船型在惡劣海況下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此後,瑞典SAAB/“博福斯”(Bofors)公司迅速研製出RBS-15艦對艦飛彈。這種亞音速掠海飛行飛彈總重770kg,射程70km,主動雷達制導,與533mm魚雷發射管占用的甲板空間相當。因而,“斯庇卡”Ⅲ型艇(即“斯德哥爾摩”級)即採用了這種武器。但是,Ⅲ型艇的設計建造相當倉促,儘管Ⅲ型艇裝備了一些反潛設備,瑞典海軍仍深感其反潛能力不足。為進一步改進反潛能力,對Ⅲ型艇相應加長,將上層建築前移以便安裝拖曳聲吶、為反潛深彈和箔條火箭提供遮蔽甲板,並採用了噴水推進器,這種改型即“哥德堡”(Gǒteborg)級。
“哥德堡”級共建造4艘,1985年12月,瑞典海軍與卡爾斯克納沃船廠簽訂了建造契約。1986年2月正式動工建造,1989年4月首艇下水,1990年2月服役。後續艇於1991-1993年建成。“哥德堡”級的使命任務為:攻擊水面艦艇和兩棲艦隊、反潛、防空反導及布雷。

性能設計

哥德堡級飛彈艇哥德堡級飛彈艇

1、主尺度與總體性能
主尺度(長×寬×吃水)(m):57×8×2
標準排水量(t):300
滿載排水量(t):399
最大航速(kn):32
艇員(名):36(其中軍官7人,士兵29人)
2、船體與總布置
在進行預研時,曾考慮過雙體船、水翼艇氣墊船的設計方案,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效費比最高的排水型船體。在確定採用噴水推進後,重新設計了一套新的船體線型。“哥德堡”級有一個連續的上甲板,船體首部為V型,尾部為圓舭平板型,有一個斜首柱和方尾。船體由8個艙壁分隔成如下主要的隔艙:首尖艙錨鏈艙;艇員住艙與燃油艙;軍官住艙與57mm炮彈藥艙;廚房,軍官住艙,軍官起居室,通信艙及40mm炮彈藥艙,貯存室,燃油艙和淡水艙,泵艙;作戰情報中心與主機控制艙及電子艙;前機艙;後機艙;噴水裝置艙;尾尖艙與貯藏室。
上層建築內為火箭彈艙,軍官住艙,電子艙,空調設備艙及駕駛艙。除上層建築、靠近船尾的隔艙及桅桿的下端為鋁合金,桅桿的上端採用玻璃鋼外,船體的其他部分為全焊接鋼結構。靠近作戰情報中心的電子艙採用雙層殼體,船體和上層建築傾斜一定的角度,以降低雷達反射信號。
三防:在發生原子、生物、化學戰時,該艇可完全氣密封閉;此外,設水幕系統,上層建築內設清洗站。
消磁:該艇上裝有一個三維線圈消磁系統,它由一個嵌有微處理器的磁強計進行控制,可對艇首向的所有變化迅速做出反應,並可防止電磁脈衝對雷達/通信/計算設備的干擾。
防火:該艇的內部襯料、絕緣材料和舾裝材料儘可能使用非易燃材料;船體分成幾個防火區段,可防止煙火擴散。

動力裝置

“哥德堡”級的動力裝置採用3台MTUl6V396TB94柴油機,持續總功率為6.39MW(8700hp),通過單級減速齒輪驅動“卡梅瓦”(KaMeWa)80-562/6噴水推進器。柴油機和減速齒輪箱均採取彈性安裝,並通過彈性聯軸節聯接到噴水推進器的葉輪上,因為噴水裝置可轉動30°角,通過對葉輪進行設定,可將推進裝置設定為正車、倒車,也可將其設定為0推進位置,因而可省去舵。

武器系統

哥德堡級飛彈艇哥德堡級飛彈艇

艇上裝備如下武備:8枚RBS-15艦對艦飛彈,慣性制導,主動雷達尋的,射程70km,速度0.8Ma,戰鬥部重150kg;也可換裝4具533mm魚雷發射管;1座“博福斯”57mm/70MK2多功能炮;1座“博福斯”40mm防空炮;4具400mmTP-42反潛魚雷;4具36管40mm箔條火箭發射裝置;4座9管Saab601型反潛火箭發射炮;水雷和深彈。
57mm炮直接從彈藥艙供彈,40mm炮預先裝彈100發,以後則從船體中部的彈藥艙手動補充彈藥。57mm炮和40mm炮炮彈均有兩種裝藥方式:近爆引信和接觸引信,用於對抗小型登入艦隻非常有效。深彈/火箭發射裝置也是從上層建築內的彈藥艙內直接供彈的。艇上有一個較大的空餘甲板空間,可供改裝時布置替換的武器裝備。40mm炮是一種過渡性裝備,它可能被艦對空飛彈取代。
集成C3I系統綜合有指揮控制、雷達警戒、電子戰、聲吶警戒、飛彈與反潛控制、火炮控制、通信與數據鏈及導航等自主的子系統,可及時靈活地對艦艇面臨的各種威脅作出反應。具體地說,C3I系統中綜合有:9LV-450武器控制系統及與之相關的ARTE-726E火炮控制系統,RCI-400飛彈控制系統,TORPE魚雷控制系統,9AU-300反潛控制系統,9CM-300電子戰系統,MARIL-880作戰情治單位等子系統。

電子設備

哥德堡級飛彈艇哥德堡級飛彈艇

“哥德堡”級裝備的主要電子設備包括:“海上長頸鹿”(SeaGiraffe)150HC型C波段對空/對海搜尋雷達(帶有敵我識別器);PN-612型I波段導航雷達;2部9GR-440型I/J波段火控雷達;CAROL電子偵察/電子對抗系統;紅外探測器;TSM-2643型變深聲吶和SA950型主動搜尋攻擊聲吶;2套9LV200MK3型“海盜”光電指揮儀;1套9LV250火炮火控系統;RCl-400飛彈火控系統;9AU-300反潛火控系統和9EW400電子戰控制系統;9LVMK3型作戰指揮控制系統。
所有的感測器和子系統均通過雙路冗餘數據匯流排相互連線在一起,處理後的信息和數據顯示在3台標繪儀和10個顯控台上。顯控台是統一的,且可互相通信,每一個顯控台可同時控制一個或多個子系統。
“菲利浦”電子公司是上述系統的主要集成商。大量的電子設備使作戰情報中心分散在5個艙室中,這使和電源有關的設備與處理設備分開,有助於減少電磁干擾。
該級艇將進行現代化改裝,改裝內容包括:反艦飛彈改裝為射程110km的MK2型飛彈;裝改進的反潛火箭;裝CDS的“九頭蛇”(Hydra)聲吶等。

技術特點

1.採用噴水推進,推進噪聲低
“哥德堡”級裝備“卡麥瓦”噴水推進器,與常規推進器相比,噴水推進器省去了艇尾的其他附屬檔案,這降低了船體阻力,有助於提高推進效率。試驗表明,噴水推進器與常規推進器相比效率僅低5%,但其噪聲低20dB。與舵相比,其迴轉性能(°/s)提高50%。
噴水推進器對於未來的飛彈艇是具有特殊吸引力的選擇。它們運行靈活,具有比較簡單的多發動機推進系統,它通過水而不是機械將發動機的功率組合在一起。可將柴油機動力用於低速巡航和加速燃氣輪機的強功率用於高速運行的優越性結合在一起。採用噴水推進器,加速渦輪機也可以毫不費力地被布置成通過尾板排氣,從而可減少信號特徵。
2.強調反潛能力,發展均衡武備
“哥德堡”級的主要武器為8枚用來對付水面目標的RBS-15艦對艦飛彈。為提高反潛探測能力,“哥德堡”級裝備了拖曳式變深聲吶;為降低艇的噪聲,便於聲吶工作,該艇採用噴水推進。在反潛武器方面,既裝備有4具400mm反潛魚雷發射管,又裝備有4座9管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在飛彈艇上同時裝備艦對艦飛彈和魚雷,將飛彈艇和魚雷艇的功能組合在一起,對於一些國家來講,它在火力組合、戰鬥使用和軍事經濟效益上都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它的組織指揮比較簡單,不象飛彈艇和魚雷艇協同作戰那樣複雜,飛彈和魚雷在突擊時間上也可以緊密銜接,有利於縮短戰鬥過程,爭取速戰速決。

盤點世界各國的飛彈艇

飛彈艇是以反艦飛彈為主要攻擊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戰鬥艇,主要用於近海攻擊和防禦作戰,在其他兵力的協同下,以編隊或單艇對敵方大、中型水面艦艇實施飛彈攻擊,也可用於巡邏、警戒、反潛、布雷等。它具有噸位小,靈活機動、火力強和效費比高的特點,是海戰武器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的作戰樣式中,它也是以小艦對大艦進行島鏈作戰的重要手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