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鐵路

哈爾濱鐵路

哈爾濱鐵路,李鴻章[晚清名臣]堅持“必須名曰‘大清東省鐵路’,若名為‘滿洲鐵路’,即須取消允給之應需地畝權”。因此,正式定名為大清東省鐵路,又稱中國東省鐵路,簡稱為東清鐵路。

基本信息

大事記

1896年

6月3日,李鴻章與沙俄代表羅拔諾夫簽訂《中俄密約》,在“共同防日”的名義下,俄國攫取了在我國東北境內修築經營中東鐵路的權利。

12月,俄國將在中國東北境內修建的鐵路定名為“滿洲鐵路”,遭到李鴻章的反對。

1898年

6月9日,中東鐵路工程局由海參崴遷到哈爾濱,駐在哈爾濱香坊“田家燒鍋”院內。俄國把中東鐵路工程局全體人員到達哈爾濱之日定為哈爾濱的“誕生日”,並作為中東鐵路開始建築的紀念日。

1899年

3月4日,中東鐵路東部線哈爾濱至阿城之間臨時通車。

1900年

中東鐵路中央醫院在哈爾濱秦家崗南崗建成。

1901年

l0月2日,中東鐵路哈爾濱第一松花江大橋建成通車。

11月3日,中東鐵路全線臨時通車。中東鐵路幹線從滿洲里車站以西的國界起,經哈爾濱到綏芬河車站以東的國界止,全長1500.14公里,中東鐵路南支線從哈爾濱車站中心起,至旅順口車站線路終點為止,全長965.79公里。

1909年

日本樞密院議長伊藤博文專程來哈,欲與戈果甫佐夫修訂日俄密約,共議瓜分中國東北問題。專列到達哈爾濱火車站時,在第一站台伊藤博文被朝鮮革命志士安重根狙擊,當即斃命。

1910年

2月16日,開始發售俄國、滿洲、日本的聯運客票。

12月2日,中東鐵路哈爾濱鐵路俱樂部現哈鐵文化宮建成。

1913年

2月,民營修建的吉林雙城縣城內西大街至中東鐵路雙城車站輕便鐵路建成。該路不用機車,僅用馬拉,每輛車駕馬4匹。該路長12華里,軌距約70厘米。1915年

自年初至5月底,俄國在中國山東、華北等地招募華工達25萬人之多,將其運往中東鐵路沿線各站和哈爾濱、海參崴等地,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

1918年

2月1日,中東鐵路督辦公署在哈爾濱成立。5月1日中東鐵路沿線及哈爾濱停止使用俄歷,採用公曆。1919年

8月11日,北京政府任命孫烈臣兼黑龍江省長;派吉林督軍鮑貴卿接替郭宗熙兼任中東鐵路公司督辦,併兼中東鐵路護路軍總司令。

1920年

1月29日,北京政府外交部聲明:中東鐵路屬於中國領土主權,不容第二國施行統治權。6月1日北京政府令宋小濂督辦中東鐵路公司事宜。9月,北京政府內閣會議決定收回中東鐵路司法權。

1923年

中東鐵路客票行李運費均以大洋為計算收取的單位標準。

1924年

哈爾濱事務所在南崗車站街修新辦公樓(現哈爾濱鐵路公安處局址)。

1925年

中東鐵路中央圖書館在哈爾濱南崗大直街開館。

1926年

4月,中東鐵路局開工建造哈爾濱市內的霽虹橋。11月28日落成。

1927年

哈爾濱及中東鐵路沿線各公立、市立、路立學校統一稱為東省特別區立學校。

1928年

哈爾濱站開始發售哈爾濱到柏林及哈爾濱到其他國外大城市的客票。

1930年

1月,中共滿洲省委指示哈爾濱市委組成“中東路鬥爭委員會”。

1932年

12月14日,中東鐵路恢復運行經滿洲里的國際列車。

1934年

4月1日,呼海鐵路局改稱哈爾濱鐵路局。將建設中的拉濱線、北黑線、齊北線部分也置於其管理之下。1935年

7月,鐵路總局將洮南鐵路局移往齊齊哈爾,後改稱齊齊哈爾鐵路局。9月1日,哈爾濱至大連間開行“亞細亞”號旅遊特快。

1936年

9月1日,新設牡丹江鐵路局,濱綏線一面坡以東劃入該局。

1937年

9月,滿鐵將“站”改名“驛”,“碼頭”改為“埠頭”,“段”改為“區”。

1940年

哈局有倉庫營業站88個,齊局58個,牡局65個。12月1日,滿鐵規定社線及偽國線旅客票價率統一,每人每公里一等5分,二等2分8厘。

1941年

3月31日,公布鐵路職工統計人數:哈局23846人,齊局18761人,牡局23288人。

1942年

哈、齊、牡局的機車配屬情況是,哈299輛,齊181輛,牡351輛。機車每輛每日行駛里程,哈165公里,齊189公里,牡138公里。1942年各局客運情況:哈2593萬人,齊1324萬人,牡1558萬人。

1945年

8月15日,日本投降,偽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鐵道局解體。11月,中共中央東北局委派郭維城接受齊齊哈爾鐵路局;12月,國民黨政府派員到哈爾濱赴任。

1946年

7月10日,東北局成立東北鐵路管理總局,陳雲兼任局長,統一領導東北鐵路各線工作。8月7日,哈爾濱鐵路工委成立。

10月30日,哈爾濱機務段工人,將破損的304號機車修成一輛質量良好的機車,命名為“毛澤東號”。同時命名的還有“朱德號”機車。

1947年

1月1日,西滿鐵路局改稱齊齊哈爾鐵路管理局。

2月7日,“二七大罷工”紀念日,哈爾濱鐵路管理局為70餘位工作20年以上並且年齡為57歲以上的老職工祝壽。

6月1日,東北鐵路管理總局開始提速。旅客列車由每小時40公里提高50公里,貨車由30公里提高到35公里。

8月27日,哈局部分處室遷入新局址(現址為哈鐵職業高中)。

1948年

12月1日,齊齊哈爾鐵路管理局與新成立的錦州局在鄭家屯大土山間99公里處分界。

1949年

9月30日,哈局舉行隆重的升國旗典禮。

11月1日,北京滿洲裡間開行直達列車。

1950年

2月27日,毛主席、周總理親臨哈爾濱鐵路工廠視察。

3月21日,哈局局長莊林發布命令,從4月1日起,成立哈爾濱鐵路分局。

1952年

12月31日,中蘇共管的中長鐵路全部移交中國。

1954年

2月,原哈爾濱、瀋陽兩個公安處撤銷,成立哈爾濱鐵路管理局公安處,辦公地點在瀋陽。

5月21日,大興安嶺從庫都爾到圖里河段新建鐵路通車。

1956年

1月1日,哈爾濱鐵路管理局劃分為哈爾濱和瀋陽兩個鐵路管理局。新的哈爾濱鐵路局下轄滿洲里、哈爾濱和牡丹江三個分局。

1958年

1月1日,鐵道部決定:撤銷現有各鐵路分局,由管理局直接領導企業基層單位。

4月15日,濱綏複線哈爾濱至一面坡段新建工程開工。

1959年

3月11日,三棵樹編組站工程動工興建。7月21日,牡丹江樞紐站破土動工。8月6日,顧鄉屯站動工興建。

1963年

3月31日,牡丹江鐵路局撤銷,其管轄範圍全部併入哈爾濱鐵路局。

1987年

哈爾濱分局首次實現完整安全年。

1988年

6月7日,哈爾濱新站舍工程開工。10月,三棵樹新站舍投入使用。

1992年

4月20日,哈爾濱站前廣場工程動工。

6月1日,省內首列特快旅遊列車“黑河號”正式運行。

1993年

5月9日,哈長線雙線224公里無縫隙線路全部鋪設完畢,成為哈局第一條無縫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