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現有7個系和4個研究所(中心),共11個教學科研單位,設本科專業4個,並設有國家“863”智慧型機器人網點開放實驗室、國家“863” CIMS 培訓中心、國家工科機械基礎教學基地。

機電工程學院簡介

學院現有 7 個系和 4 個研究所(中心),共 11 個教學科研單位,設本科專業 4 個, 並設有國家“ 863 ”智慧型機器人網點開放實驗室、國家“ 863 ” CIMS 培訓中心、國家工科機械基礎教學基地、 日本 SMC 哈工大氣動技術中心、黑龍江省機電自動化技術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超精密加工與特種加工重點實驗室 等教學科研基地以及以博實 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海爾哈工大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具有較強實力和良好發展前景的科技產業公司。
學院現有教職工 395 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 1 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 人、教授 74 人(其中博士生導師 46 人)、具有副高級職稱的 126 人,教 師 博士化率已達到 54% 。現有學生 2613 人,其中博士生 422 人,碩士生 773 人,本科生 1418 人。幾年來學院逐步提高辦學層次, 2003 年起研究生招生規模已經超出本科生, 目前 研究生與本科生的年招生比例 已達到 1.3:1 。
學院的機械工程學科 是我國最早建立的機械工程一級學科之一, 1987 年設立博士後流動站, 1998 年被批准為首批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在 2002 年全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排名第二,已形成一批穩定而有特色並且處於 國內高校領先地位或先進水平 的研究方向:如機器人理論與技術、超精密加工與納米加工、特種製造、製造過程自動化與信息化。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兩個二級學科於 1949 年就開始在前蘇聯專家指導下培養研究生。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和機械電子工程學科都是我國首批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設崗單位、“ 211 工程”和“ 985 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在 2001 年全國重點學科評估中均被評為全國重點學科。學院還有航空宇航製造工 程 博士點。 學院所屬的機器人研究所和精密工程研究所是全國高校同行中實力最強、最負盛名的研究所。
學院教學科研和成果轉化水平高、實力強。 2 004 年在研項目 219 項,科研經費 達 7500 萬元,發表論文近 700 余篇。成果轉化創產值近 3 億元。近 3 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3 項,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3 項,出版專著與教材 60 餘部。學院對外開展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已派出一批骨幹教師和大批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前往美、歐、日本、俄羅斯、新加坡、香港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一流大學和研究機構學習與研究。

學科介紹

機電工程學院所屬的機械工程一級學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機械工程學科之一,它包括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和機械設計及理論 3 個二級學科,是我國首批具有“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予權”的學科, 並設有機械工 程 博士後流動站。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和機械電子工程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 國家 “211 工程 ” 重點建設學科以及國家長江學者獎勵計畫中首批被批准聘請特聘教授的學科 ,機械設計及理論學科 為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 此外,學院還設有航空宇航製造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機械工程領域和工業工程領域 2 個工程碩士授權點。經過國家“ 211 工程”和“ 985 工程”的建設,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發展,在 2002 年教育部組織的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名列第二。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學科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學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哈工大成立伊始,具有優良的傳統和業績,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為新中國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改革開放以來,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學科建設有了更大的發展。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學科於 1981 年被評為 國家 博士和碩士學位授權點, 1987 年設立了機械工 程 博士後流動站, 1988 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 1996 年被評為“ 211 ”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1998 年被批准為首批國家長江學者計畫可聘請特聘教授的學科。
學科由機械製造及自動化系、精密工程研究所和工程訓練中心組成,目前具有優良的教學環境和科研條件,現有一支業務素質好、學術水平高、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學術隊伍。目前有教授(含研究員) 24 人,其中博導 15 人(其中境外兼職 1 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 29 人。目前碩士招生規模 100 人,博士招生規模 23 人。截至 2005 年已累計授予碩士學位 707 人,博士學位 174 人。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 1 )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技術,包括精密及超精密加工工藝和設備研究、微型機械和微小零件製造技術、精密機械控制技術和新材料的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技術等。( 2 )納米製造技術,包括納米製造工藝及相關設備研究和微納米檢測技術等。( 3 )特種製造技術,包括特種加工工藝及設備研究、雷射加工新技術、雷射微細加工技術、智慧型加工技術和先進複合材料構件製造技術等。( 4 )製造過程自動化及信息技術,包括數位化製造技術與系統、加工與檢測一體化技術、加工誤差檢測與補償技術、三維檢測模型與套用技術、分散式製造系統模型與仿真、機電控制及自動化技術、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數控技術和製造仿真技術等。( 5 )現代設計理論及套用技術,包括精密非標設備設計方法和微結構設計理論與方法等。
機械電子工程學科
機械電子工程學科是隨著機械工程領域的發展而產生的一個新興學科,我院的機械電子工程學科是由原“機電控制及自動化學科”和“流體傳動及控制學科”於 1998 年合併而成的。“機電控制及自動化學科”是 1992 年被批准建立的碩士點, 1990 年被批准建立的我國第一個博士點。“流體傳動及控制學科” 是 1981 年被批准建立的碩士點, 1983 年被批准建立的我國第一批流體傳動及控制博士點。合併後的機械電子工程學科在傳統優勢學科的基礎上,開闢了許多新的研究方向並得到快速發展,目前以隊伍規模大、研究方向全和學術水平高的優勢在全國同類 2 級學科中名列第一。
機械電子工程學科目前是國家重點學科,“ 211 ”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和首批國家長江學者計畫可聘請特聘教授的學科,並設有機械工 程 博士後流動站。
學科由機電控制及自動化系、流體控制及自動化系、機器人研究所和現代生產技術中心組成,目前具有優良的教學環境和科研條件,設有國家“ 863 ”智慧型機器人網點開放實驗室和國家“ 863 ” CIMS 培訓中心等一些高水平的實驗室。學科現有一支以工程院院士 蔡鶴皋 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的業務素質好、學術水平高、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學術隊伍。目前有院士 1 人,教授(含研究員) 29 人,其中博導 20 人(其中境外兼職 2 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 49 人。目前碩士招生規模 230 人,博士招生規模 60 人。截至 2005 年已累計授予碩士學位 670 人,博士學位 223 人。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 1 )機電系統控制及自動化,包括機電一體化技術、機器人自主控制技術、壓電和超聲驅動與控制技術、運動模擬器結構最佳化技術和機電系統動力學研究等。( 2 )仿真與試驗系統,包括仿真與試驗系統集成設計理論研究、快速控制系統原型理論與套用、空間飛行器地面仿真技術、虛擬裝配技術及其關鍵元器件的研究、飛行仿真試驗系統設計理論及試驗設備研究和全物理仿真試驗系統的研究等。( 3 )流體控制及自動化,包括電液伺服系統的計算機控制、新型氣動元件及氣動伺服控制系統的研究、液壓控制系統、新型流體伺服元件及系統研究、變粘度流體流動特性理論及套用、靜液驅動理論研究和水壓元件研究等。( 4 )感測與測控技術,包括機器人的感測器系統、機器人感測器與環境感知理論研究、多感測器系統集成及控制技術、納米尺度幾何量測量技術、汽車檢測和故障診斷技術和過程生產中的感測與測控技術等。( 5 )機器人技術,包括智慧型機器人、微驅動與微操作機器人、微小型機器人、先進機器人機構與控制技術、醫療輔助機器人、仿人形機器人靈巧手研究、機器人柔性臂研究、空間機器人、基於網際網路機器人遙操作及臨場感技術、自重構模組化機器人和智慧型機構與仿生機器人等。( 6 )先進制造技術,包括數位化快速製造技術、數位化設計與製造和智慧型機構設計與製造等。
機械設計及理論學科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學科是哈工大的傳統優勢學科之一,早在 1981 年就被國家首批批准建立了碩士點, 1985 年被批准建立了博士點,並設有機械工 程 博士後流動站。目前是國家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 1998 年得到教育部、國防科工委和世界銀行貸款資助,建立了國家工科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實驗基地,學科總體實力在全國同類二級學科居領先地位。
學科由機械設計系、工程機械與物流技術系、工業設計教研室和工程圖學部組成,具有優良的教學環境和科研條件。學科現有一支業務素質好、學術水平高、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學術隊伍。目前有教授(含研究員) 19 人,其中博導 13 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 39 人。目前碩士招生規模 80 人,博士招生規模 18 人。截至 2005 年已累計授予碩士學位 462 人,博士學位 74 人。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 1 )特種傳動智慧型設計及控制,包括智慧型機構系統研究、光電機熱耦合系統精密控制、離散系統的感測與控制、空間嚙合理論研究、微機構及模糊系統動力學、微機械設計理論、並在線上構及並在線上床研究與開發和先進數控加工技術等。( 2 )仿生及特種機器人,包括機器人技術在生物醫學中的套用、生物醫學圖像處理技術、機器人技術研究和宇航空間機構研究等。( 3 )摩擦磨損理論,包括極限工況下摩擦學研究及設備開發、高性能陶瓷軸承與密封綜合技術、自潤滑材料製備技術及套用、壓電微驅動器及其摩擦驅動理論研究、先進聚合物及其複合材料摩擦學研究、新型滑動軸承潤滑理論及其套用和納米潤滑材料研究等。( 4 )機械 CAD 及智慧型控制,包括特種機械傳動 CAD 及仿真、數位化設計與製造和先進裝備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等。( 5 )振動與噪聲控制,包括機械系統動力學、工程與起重運輸機械設計理論、機械結構強度與可靠性分析、振動噪聲控制技術研究和鏇轉機械故障診斷技術研究等。
航空宇航製造工程學科
航空宇航製造工程是具有哈工大為航天事業服務特色的一個學科,它於 1993 年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權點, 2001 年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點。
學科設在機電控制及自動化系,具有優良的教學環境和科研條件,現有教授 6 人,其中博導 3 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 6 人。目前碩士招生規模 15 人,博士招生規模 5 人。目前學科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省攻關等項目 20 餘項。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 1 ) 航天產品製造過程信息化技術。( 2 )飛行器 地面模擬設備機電一體化技術。( 3 ) 飛行器特殊材料加工。( 4 ) 空間環境下的虛擬裝配與維修技術。( 5 )超音波技術及套用。( 6 )超精加工技術。
2005-10-6更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