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斯塔特

哈爾斯塔特

哈爾斯塔特位於風景如畫的薩爾茨卡默古特“湖區”的中心地帶,依山傍水。在19世紀,此地被形容為“世間最可愛的湖濱小鎮”。在1997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簡介

哈爾斯塔特哈爾斯塔特

哈爾斯塔特是奧地利一個風光秀麗的村莊,這裡坐擁湖光山色,有著優雅的教堂、古老的旅館和美麗的村舍。因為景致得天獨厚,哈爾斯塔特名列世界文化遺產之列。每年,至少有80萬遊客來這個僅有900居民的小村莊參觀。

哈爾斯塔特是處於阿爾卑斯群山環抱中的一個湖邊小鎮,位於著名的鹽湖地區薩爾茨卡默古特內。哈爾斯塔特貴為奧地利最古老的小鎮,被評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這個小小的村莊見證了歷史長河中的無數變遷,在這裡可以找到從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到現代建築的蹤影,環球旅行家AlexandervonHumboldt更稱讚這裡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湖泊”。這裡原是皇家領地,鹽礦為哈布斯堡皇朝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不過,這裡的村民們最近遇到了一個不小的困惑,因為他們的家鄉,將在萬里之外的中國出現“山寨版”。《華盛頓郵報》2011年6月17日報導稱,中國五礦集團打算在廣東省惠州市附近照原樣復建哈爾斯塔特,複製品已於4月份開工。對此,當地居民情緒複雜。

景點介紹

哈爾斯塔特湖(LakeofHallstatt)是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14個湖泊中最富靈性的觀光勝地。清晨的湖面不時籠罩著一層薄霧,偶然撐來一葉扁舟,激起的波瀾在平靜的湖面劃出無數漣漪;傍晚的湖岸更是迷人,紅樹黃葉漫山遍野,天鵝水鴨浮游覓食,還有岸邊花團錦蔟的咖啡屋,都成為哈爾施塔特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Salz”一詞的意思是“鹽”,正是它使得哈爾斯塔特在羅馬時代之前就成了繁榮的商業中心。此地的史前考古發掘物,包括多瑙河地區的青銅碟子、德國北部的琥珀、義大利的玻璃和非洲的象牙,歷史意義十分重大,以至於現在普遍將公元前800年一公元前400年的歷史時期稱作“哈爾斯塔特時期”。
小鎮位於哈爾斯塔特湖與達赫施泰因山脈之間,這裡未通鐵路,來參觀的人,只能乘船渡過湖面。據介紹,這裡建於16世紀的牧區教堂是當地的見證基督遊行活動(5月底)的焦點。教堂走廊上的壁畫,哥德式祭壇上方華麗而飄逸的飾物,緊靠著門的屍骨堂,層迭排放著整齊的頭蓋骨和肢骨,許多骨骸上刻著姓名和日期。
小鎮山上350米處有世界最古老的鹽礦。來此參觀,要先坐索道纜車,到了鹽礦上安全服,然後乘坐採礦車,走上兩公里進入克里斯蒂娜隧道。在礦區,可看一部反映鹽礦歷史的影片,順著一條木製的斜道下到一處地下湖,參觀有燈光裝飾的板條箱,最後再走185米返回採礦車,離開礦區。

相關事件

哈爾斯塔特哈爾斯塔特

2011年6月17日,美國媒體爆料稱,中國五礦公司正準備將一個奧地利村莊“原樣複製”到廣東惠州,建成一個面向高端群體以及居住在香港的外國人的歐式風格住宅開發區。奧地利本地村民對此有支持也有反對。一位奧籍議員表示,將推動歐盟討論此事,並要求五礦公司均分利益。

有支持有反對

哈爾斯塔特村村長舒爾茨支持自己的家鄉被複製。《華盛頓郵報》援引他的話說:“我們應該為我們的歷史感到驕傲。中國複製我們的鄉村,其實是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廣告。很多中國人到時肯定會想來看看原本。”
“他們覺得我們的村莊足夠美,對此我們很高興,”紀念品商店店主賈努也對《華盛頓郵報》記者表示。
不過,也有人並不滿意,“這幢房子是我個人藝術的結晶,”村莊旅館的主人溫格內對英國《衛報》表示,“我不喜歡有個團隊來這裡測量、拍照,研究我們。”
她的旅館已有400年歷史,“人們來這裡複製我的旅館,對我來說,就好像一個畫家抄襲了別人的畫作一樣。”
據報導,一些村民也表示,儘管複製從今年4月份就開始,但他們對此事一無所知,直到一位項目組成員無意中給溫格內看了一些照片和圖紙,“就像是我們這裡的一面鏡子”。村民們大吃一驚,“我們至少應該有知情權,”溫格內表示。

公司否認侵權

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中國五礦一位負責人表示,他們打算把這個複製品建成一個“低密度、高端的歐式風格住宅開發區”,這個住宅區不僅面向高端群體,也將面向“居住在香港的外國人”,供他們“解鄉愁”。這名負責人說,這裡面不存在智慧財產權的問題。
《今日美國》援引奧地利名勝保護辦公室負責人尼鮑爾的話說,他們對於防止模仿一事無能為力。如果有業主認為他們權利受損,可以單獨提出控告。
但也有美國媒體認為,儘管是模仿,但複製品跟實地肯定會有很大差異。“就好像一個是杏仁軟糖,另一個則是豆腐。”
奧地利《新聞網》報導稱,由於不存在世界文化遺產“著作權保護”,所以哈爾斯塔特也不會譴責中國“盜版”。

要求“均利”

但瑞士《巴塞爾日報》報導稱,歐洲議會奧地利籍議員馬丁反對中國克隆奧地利鄉村,並稱將推動歐盟討論此事。
“中國複製歐洲文化財富必須在一個公平的基礎上進行。不能只是複製者獲益,被複製者也必須獲益。”馬丁稱。

相關評論

五礦公司“原樣複製”這個小村莊,其實創意很不錯。既可給中外觀光客帶來別樣的享受,也可互相傳名,擴大影響,實現雙贏。起碼內地人知道這個“複製”的哈爾斯塔特後,可能會生出對“原汁原味”的哈爾斯塔特的嚮往,若條件允許,會去奧地利一游。所以,對“複製”哈爾斯塔特一舉持反對意見者,也該有此考慮,要審慎對待。如果確像某奧籍議員所言,要經歐盟討論,被“均分利益”,五礦公司也該據理力爭,做適當讓利,也未嘗不可。
而筆者感興趣的並不在此,我覺得,村莊或許也有“肖像”,並連帶著具有“肖像權”。五礦公司之所以“複製”哈爾斯塔特,原因恰在哈爾斯塔特的美對五礦公司的吸引,這美,自然不僅在其肖像,更在其內涵。如此說,五礦公司是否涉嫌侵犯哈爾斯塔特的“肖像權”問題,可以讓各界有識之士認真評議或論證一番。
如果村莊也有“肖像權”,那么其先決條件是這個村莊決非普通的村莊,起碼要有建築特色、文化特色、人文特色,村莊裡生活著的人,都是幸福的。遺憾的是,國內發展理念或諸如五礦公司這樣的商業大鱷的理念,只是著眼於借鑑或打造,而失卻了對一個村莊的長久規劃和悉心經營。中國的村莊或許在現在及未來的建設用地的促狹中,在城鎮化的浪潮中,面目全非,消失殆盡。
當城市都在“叫春”,如何能讓鄉村、村莊安閒?奧地利的哈爾斯塔特村有幸落戶廣東惠州,內地又能有哪個村莊的“肖像權”,也這樣被海外“侵犯”一下呢?
村莊“肖像”及“肖像權”,其實不是小問題,這可能關乎我們民族性東西的迷失、淪喪或消解。當商業瘋狂,不得不再掉回頭來找尋文化、人文的價值,我們似乎又走了一段彎路。

旅遊時間

哈爾施塔特是一座簇擁著湖光山色的小鎮,氣候溫暖,環境幽雅,一年四季都適宜旅遊。夏季,高山峽谷之中的哈爾施塔特湖像一條寬闊的綠色綢帶,飄揚在大山的懷抱之中,湖水清澈見底,兩岸青山及教堂高塔的倒影映在湖中,色彩斑斕,美不勝收;而10月中旬以後,漫山遍野紅樹黃葉,秋色如畫,如織如夢。四面環山,湖彎曲折的哈爾施塔特不論任何時候都是遊人最佳的選擇。

境內酒店

哈爾施塔特酒店、卡斯托夫潘森格魯納安格酒店、綠樹酒店

著名景點

哈爾施塔特湖、點評骸骨教堂、上特勞恩、世界文化遺產博物館、特勞恩湖

小鎮特色

哈爾斯塔特湖

哈爾施塔特氣候溫暖,一年四季都適宜旅遊。這座在險峻的斜坡和寶石般翡翠的湖泊間佇立的湖畔小鎮,到處可見童話般清幽美好的住宅。
海拔3000多米的山峰和清澈透底的湖泊,把這個地方變成了人間天堂。住在臨湖的庭院旅館,推窗見湖,遙望湖上泛起清煙,仿佛來到人間仙境。

古墓遺蹟

這裡曾被發現有大量的史前古墓遺蹟———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著名的哈爾施塔特史前文明古蹟了。整個遺蹟位於鹽山谷地出口處,高於Hallstaett湖約450米。
在古墓發掘地最古老的墓穴是公元前800年,其中出土了銅或鐵質的砍刀,還有被稱之為Hallstatt的劍,以及眾多銅質陪葬物。較年輕的發掘層中裝飾物更多。最有價值是一具在鹽礦中發掘的一具保持完整的古屍被稱為“鹽中人”,又一次證明了歐洲的古老文明。

特殊的葬禮

由於小鎮依山傍湖,土貴如金,此地的埋葬方式也很特別。據當地人說,所有逝去的人在埋葬10年後骸骨都將被移出墳墓,放到山上洞穴中的骸骨館,到骸骨教堂可以親眼所見這些獨特的場景。區別方法除了在頭骨上貼標籤,就是藝術性地繪上幾筆裝飾紋樣了。據了解,這樣的做法已有1600餘年的歷史了。

千年鹽礦

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末期,正是鹽礦的開掘使得哈爾施塔特開始有人居住。古老的凱爾特人在此開採生活的白金——山鹽。這裡有世界上最古老的鹽坑,令人吃驚的是現今還在作業,有興趣也可以去體驗一番,在休息室里穿上作業服,然後導遊會帶你坐著軌道推車,進入寒氣逼人的鹽坑深處,最驚險的是坐木製滑座往下滑!一路上聽導遊講解鹽坑的歷史,感受鹽礦工人的生活。
冰川溶洞
阿爾卑斯的山中傳奇就是千年不化的冰川,更有厚達25厘米的冰壁,讓人嘆為觀止。冬天則可以拿著火把踏著雪路來到洞口,進入其中聆聽奇妙的水聲、探詢湖水的聲源。頭頂上點滴如鐘乳石筍,在蜿蜒的溶洞漫遊,又是另一番的體驗。
木屋小鎮
哈爾施塔特湖清澈透底,在高山峽谷之中,像一條寬闊的綠色綢帶。一排排臨湖而建的木屋,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這些木屋與中國江南民居非常相似,但牆壁、窗戶、陽台等都採用木頭做材料。為了不同於別家,每家每戶還會在屋形、色彩上表現自己的風格。由於處於湖邊,每戶人家還在臨岸的水中建有木船屋,專門停靠自家小木船或遊艇,作為交通工具。 上了岸,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裡的居民似乎個個都是藝術家。每戶人家的木門全打開著,裡面展示並出售他們自製的各種手工藝品:麻線編的裝飾品、民族娃娃、各種陶製品……當然,最多也是最吸引人的要數木雕藝術品了,有可愛的動物卡通造型,也有現代感十足的生活物品,還有名人的雕像等。 走在狹長的小鎮上,還能時不時看到各種各樣的木頭路標。在一個路口,一塊木牌上刻有三個箭頭,上面寫著路的名稱;一家旅館在附近的牆上掛著一個男人在床上呼呼大睡的木牌作為路標;一家飯店索性在外牆裝飾著木頭做的魚頭,告訴遊人千萬別錯過美味;而學校、公司等也都有各種木頭標牌。 小鎮居民愛木頭的例子還有很多,每家每戶門口還堆著劈好的木條,碼頭、車站也都用木頭建造,教堂選用木雕裝飾,還有各種木工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