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香

品香

品香對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外觀氣質有絕對的助益,在這個功利太過炙熱的社會,不妨利用品香靜下來調養氣息,提升自己的智慧。品香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在這裡主要討論的是隔火薰香法,並且是使用單一香料的薰香法。品香四時及朝暮晨昏皆可,但還是應隨時令和氣候變化而擇,春天宜以上午9時至12時為宜,夏天以晚上7時到10時為宜,秋天以中午晚上為宜,冬天宜午後為宜。這種品香方法有諸多優點,一是節省香材,每克奇楠至少可以拼30次以上;二是悠雅清潔,香味純正,五煙燻火燎之感;三是最大限度地促進香氣逸出,使香味富有變化和層次;四是出香時間較長,一般情況下,如時間許可可以法相2-4小時。品香之所宜境,房間面積一般20-30平米,光線柔和,透氣無風。

品香簡述

品香對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外觀氣質有絕對的助益,在這個功利太過炙熱的社會,不妨利用品香靜下來調養氣息,提升自己的智慧。品香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在這裡主要討論的是隔火薰香法,並且是使用單一香料的薰香法。

隔火薰香是指用雲母片,銀葉或其他隔火材料隔火的品香方法。這種方法最遲在唐代就已經出現,宋代時已經非常熟練。宋時陳敬《香譜》引顏約《香史》云:“焚香,必於深房曲室,用矮草置爐與人膝斗平,火上設特銀葉或雲母,制如盤型以之襯香,香不及或,自然舒慢,無煙燥氣。”明代仙霍《焚香七要》也記載了更為講究的隔火薰香法:“燒香取味,不在取煙。香菸若烈,則香味漫然,頃刻而滅。取味則味幽香馥,可久而不散,可用隔火。有以銀鐵明瓦片為之者,俱俗不可,且熱甚,不能隔火。雖用玉片為美,亦不及京師燒破砂鍋底,用以磨片,厚半分,隔火焚香絕妙。”在如惡化處理碳團方面,他也蠻有絕招。他在“埋火”條中說:“燒透炭塹入爐,以爐灰撥開,僅埋其半,不可便已灰擁炭火。先以生香焚之,謂之發香,欲其炭塹因香熱不滅故耳。香焚城或,方以筋埋炭塹,四面攢擁,上蓋以灰,厚五分。以或之人卜訊息,灰上加片、片上加香,則香味隱隱而發。然須以筋四維,直戳數十眼以通火氣周轉,炭方不滅。香味烈,則火大矣。又須取起砂片,加灰再焚其香。盡余塊用瓦盒收起;可投入火盒中,熏衣裳。”用材、埋炭,用火可謂詳盡有致。但古人的薰香法主要熏聞香丸、香餅等和香製品,一般不使單一香材。

使用單一香材薰香,對香材有更高要求:比尋質量上乘,香味變化靈動,有初香、本香、尾香之分。可以說,能夠滿足這種品香方法的只有奇楠,其他香材無法勝任。這種品香方法有諸多優點,一是節省香材,每克奇楠至少可以拼30次以上;二是悠雅清潔,香味純正,五煙燻火燎之感;三是最大限度地促進香氣逸出,使香味富有變化和層次;四是出香時間較長,一般情況下,如時間許可可以法相2-4小時。

使用這種方法品香,對炭團和爐灰有較高要求,最好使用正宗香堂(如日本松榮堂等)所製作香灰和香炭團,才能保證無異味和香炭團結實耐用。

需要說明的是,本書介紹是一個完整的品香過程。實際操作中,由於品香著水平高低、品香目的、香材和工具以及環境的差異,不一定每次都按部就班進行全部品香過程,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適當增減和調整先後次序等等。

環境

場所

場所場所

品香之所宜境,房間面積一般20-30平米,光線柔和,透氣無風。若處園林之中更為理想。房間布置以簡雅整潔為好,且勿有刺眼顏色。使用古家具或仿古家具,但以簡潔優雅之明式家具為上。置一書案或一方桌均可,椅子六七把。能放輕音樂之音響設備。點綴高雅古樸盆景一盆。

時間

品香四時及朝暮晨昏皆可,但還是應隨時令和氣候變化而擇,春天宜以上午9時至12時為宜,夏天以晚上7時到10時為宜,秋天以中午晚上為宜,冬天宜午後為宜。春宜與賞花結合,夏宜與論文相伴,秋宜與賞月同行,冬宜與踏雪相隨。

法無定義,雅興為上。可隨時尋借物候變換,佳節良辰,賞心美景,雅集交流。

請柬

結合時令,使用舊學雅詞,最好由主任親筆書寫並加蓋閒章為上,以示恭敬。內容可參考下列帖式,但不必過分拘泥。

春天:

天清氣朗,惠風和暢。良辰美景,最宜鼻觀。君玉樹臨風移駕寒舍,定能蓬草生輝。謹訂於某月某日某時假座某處香聚,敬希賜復。

某某謹邀

夏天:

驟雨初停,荷風送爽。三五知音雅集,綠茵草蓬,紅土奇楠怡心養性。謹訂於某年某月某時某處聞香品茗,可否一允,敬請賜復。

某某敬請

秋季:

明月在天,清風送爽,值此佳日,最宜品香。可否仿蘭亭之雅,移玉半日,於某處小聚,賞沉檀之妙香,吐清香以悅心?謹訂於某月某時某時某處香聚,如承惠允,即請賜復。

某某恭請

冬天:

瑞雪初降,紅梅乍綻。某某(主人)偶生訪戴之趣,卻矜芷香之雅。謹備海南安南之奇香,敬請屈駕,移玉寒齋。呈香上茗,以解思念。如蒙俯允,即請賜復。

某某誠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