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酒

品酒

品酒並不是喝酒,品酒是一門學問。譬如欣賞一幅畫、聽一首音樂,如果你沒有美術和音樂的修養,就不可能說出他的好壞。品酒並不是大師們的專利,掌握它,你將真正享受到酒的美妙。

基本信息

品酒

簡介

有人說:“品酒與喝酒的區別在於思考。”在西方,品酒被視為一種高雅而細緻的情趣,鑑賞紅葡萄酒更是有閒階層的風雅之舉。品酒可區分成5個基本步驟:觀色、搖晃、聞酒、品嘗和回味。只要有敏銳的感覺和靈性,付出相應的耐心和時間,你一定可以領略其中的玄妙悠然
品酒如品茶,只懷風月,不識經道,就如耕牛飲渠。
品酒並不是喝酒,品酒是一門學問。譬如欣賞一幅畫、聽一首音樂,如果你沒有美術和音樂的修養,就不可能說出他的好壞。品酒並不是大師們的專利,掌握它,你將真正享受到酒的美妙。
就好似溫存前要調情一番,品酒前也必有幾個動作不可略。目的都是為了效果更撩人心弦,讓人愉悅。通常品嘗葡萄酒的方法不外乎視覺、嗅覺及味覺的觀察,與品茶有異曲同工之理。

醒酒

拔起瓶塞後,有些葡萄酒如花朵般綻開,可以馬上享用。但年紀太輕或單寧過硬的酒,此時便需要醒酒過程打開它沉睡的心。沉澱物過多的陳年老酒,可以用換瓶的方式處理。但時間不能太長,以免酒香盡失。

酒溫

葡萄酒的溫度非常重要。一般品嘗白葡萄酒的溫度在10~16攝氏度之間,紅葡萄酒的溫度比白酒要稍高一點。而甜酒的溫度則可以更低,氣泡酒通常介於7-9攝氏度間。但年份香檳例外,不能在低溫下品嘗,它細緻的風味將被困住無法釋放出來。

酒杯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酒杯對於葡萄酒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選擇什麼類型的酒杯,這是品嘗葡萄酒時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同一瓶葡萄酒,倒進不同形狀的酒杯中,聞到的香氣也會有所不同。它的風味會隨著杯子的形狀而產生不同風格的表現。酒杯的直徑,杯體的長度,杯口的寬度甚至杯璧的厚度,都會對葡萄酒的風味產生微妙的影響。
1.寬身窄口的杯子,特別容易凝聚香氣,讓葡萄酒表現出非常奔放的酒香來。波爾多紅酒杯,杯身較長,杯口較窄,酒的味道聚集於杯口。
2.窄身窄口的設計,是為了讓酒的香氣不特別外放,可以表現出更多的細微變化。勃艮第紅酒杯,杯身較矮,杯肚較寬,杯口較大,適合把鼻子放進去聞香。

持杯

選定酒杯倒進葡萄酒後,如何持杯呢?別以為用手捧著豐滿的杯肚最穩當,因為手掌的溫度會令杯中的酒開始升溫。而應該嘗試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杯座。如果不習慣,也可以在杯肚和杯底中間細長處,找個舒服合適的拿法即可。

觀色

將酒杯在純白色的背景前傾斜45度,以分辨色調和濃淡。葡萄酒貼近杯壁最外緣的區域稱為酒緣,通常越濃厚的酒,酒緣越窄,越清淡或越老的酒,酒緣會越寬。紅酒尤為明顯。

搖杯

酒在手中以後,為了增加酒與空氣的接觸面,充分散發它的香味,我們應該搖晃手中的酒杯,以與桌面平行的圈狀鏇轉為原則。至於應該順時針還是逆時針,端看個人喜好習慣而定。搖杯後的葡萄酒會在酒杯的內璧留下一條條酒痕來,越密、越粗、越長、越持久,就代表酒含有越多酒精、甘油或是糖分,葡萄酒就越濃越甜美。

嗅感

重點分為濃度、品質和種類三方面。用以感受葡萄的香氣、濃郁度、細緻與否以及是否豐富多變。只要將酒杯靠近鼻端,將鼻端貼近杯口邊緣處緩慢吸氣即可。有時會同時出現水果香、花香及其他各種香氣,而這也正是葡萄酒迷人之處。

入口

入口不要馬上吞下,而是要味覺感受葡萄酒中的味道,酸甜苦澀不一而足。先將酒含在口中,做咀嚼吸氣動作,反覆於口腔中進行攪動,記得它布滿您口腔四周,舌頭兩側、舌背、舌尖,並延伸到喉頭底部。好讓香味散發到整個口腔中。經過以上的動作後,就可以喝下葡萄酒。但品嘗並未結束,因為葡萄酒留下來的余香具有持久性,這就是餘韻。其實,品酒的規矩不是一個定式。每個愛酒的人(酒徒除外)都有一套獨到的品酒經。只要你愛酒,你就會為遇到好酒的那一刻去費思量

品紅酒三步曲

上等的紅葡萄酒如同一部完美和諧的交響樂,其每個音符和音調都清晰可辨。好的紅葡萄酒在葡萄酒世界中確實稱得上是一件輝煌的藝術珍品。

觀色:觀察酒的顏色,一是欣賞其迷人的色澤,二是根據色澤判斷酒的新鮮度。倒入杯子一半滿的葡萄酒,以拇指及食指握住杯腳進行觀色。觀色最理想的情況是在日光下進行,若在室內則以普通燈泡為宜。先將杯向前傾斜,從杯側看液面,觀察透明度和澄清度,巔峰狀態的紅酒擁有最豐富的天然葡萄紅;年代較遠的紅酒會呈現棕啡色,透明度越高越健康。

聞香:先將杯子以傾斜的角度送到鼻子前端,先聞葡萄酒靜止狀態下的香氣,繼而以畫小圓圈的方式輕搖酒杯,再將杯子送到鼻子前端,深吸氣,這次聞的是葡萄酒搖晃加溫後散發出來的各種醉人香氣。紅酒除了葡萄丹寧酸味還有橡木桶味、胡椒味、果味、淡香草味、黑加侖子味,醇正香芬,正是優質紅酒所獨具的風範。 

品嘗:飲用極品年份紅酒,不能狼吞急咽。最好啜取一小口含在口腔,然後用舌頭攪動幾下,讓酒與舌面充分接觸,並讓味道在口腔中慢慢擴散開。接著嘴唇微張

輕吸一口氣,讓酒香充滿整個鼻腔,這時要稍稍屏氣,再將氣自鼻腔吐出,此時會感覺到令人激賞的濃郁甘醇充塞整個鼻腔。最後讓酒輕輕滑入喉嚨,品其餘韻。

一杯好的葡萄酒,應該是酸度、甘甜度(酒精)和丹寧三者的均勻調配。

A 觀看

品評紅葡萄酒先從眼睛開始,因為紅葡萄酒的外觀是其健康程度、品質特性及藏釀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首先應審視酒瓶包裝,看酒瓶背面標籤上的國際條形碼是否以3字打頭法國國際碼是3,看酒瓶背面標籤上是否有中文標誌;打開酒瓶,看木頭酒塞上的文字是否與酒瓶標籤上的文字一樣,在法國,酒瓶與酒塞都是專用的。喝紅葡萄酒,那一張酒標籤相當於酒的身份證。酒標籤上,通常包括了酒莊的名稱、酒的名字、酒的品種、酒的容量、酒精度、出品國、生長的年份、在何處封裝入瓶等信息。對於資深的顧客來說,這些資料十分重要,比如通過葡萄的生長年份,可知道其生長過程是否完美,還可決定其是即時飲用還是需要再多儲存幾年飲用更好。
在酒標籤上還有各具特色的圖案。在以往這多是酒莊的標誌,甚至是流傳下來的貴族標誌、皇室御用標誌或者是酒莊的風景與建築物等,均是獨具魅力。此外,由於每一年的酒都會印上年份,故此,不少飲家都將特別靚的年份酒標籤保留下來,以供回味甚至向朋友們炫耀一番。慢慢地,收藏酒標籤又成為酒客們的雅興。
審視完外觀後,即可輕輕拔掉瓶塞,注意不要晃動酒瓶,將少量紅葡萄酒倒入一個清亮透明的鬱金香型酒杯中,倒至距杯腳上約5厘米處即可。明亮的光線下,握住杯腳或杯底,傾斜45度,並對著白色的背景,觀察酒的外觀和顏色。
對紅葡萄酒的外觀進行評定,主要有顏色、清澈度、濃度以及光澤等要素。對於質量好的紅葡萄酒,其澄清、透亮、有光澤是給人的第一感覺,也是好酒的基本素質。新酒顏色清晰鮮明,陳酒呈輕微的黃褐色。
把酒杯側斜45度來觀察,此時,酒與杯壁結合部有一層水狀體,它越寬則表明酒的酒精度越高。在這個水狀體與酒體結合部,能出現不同的顏色,從而顯示出酒的酒齡。藍色和淡紫色等於3至5年酒齡;紅磚色等於5至6年;琥珀色等於8至10年;橘紅色說明已經過期了。
在大多數正常的情況下,乾紅葡萄酒的顏色呈現鮮紅色,代表著酒齡頗淺,通常在1至4歲之間;乾紅葡萄酒的顏色呈現紫色,代表酒已到中年,約4至8歲;當乾紅葡萄酒的顏色呈現咖啡色,代表酒已到達壯年或老年,通常在9或10歲以上。不同的造酒程式,不同的造酒風格,對酒的顏色變化起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一、澄清度
首先,觀察此款葡萄酒是澄清的,還是有渾濁現象。一款澄清的葡萄酒不會使照射它的光束分散。大多數葡萄酒都會有輕微的懸浮粒子,這些粒子會使光束輕微分散,尤其是對那些裝瓶前未經澄清和過濾的葡萄酒。如果葡萄酒中的懸浮粒子在可以接受的水平範圍,那么這款葡萄酒就是“澄清的”,相反則會被描述為“朦朧的”或“渾濁的”。如果酒中存在過多的懸浮粒子,那這款葡萄酒的品質很可能已經受到了影響,比如受到微生物的污染。此外,如果這款酒過於朦朧,可能表示這款酒已出現了“缺陷”,具體屬於哪種問題還需要在聞香後進行確定。
二、色深
葡萄酒的色深可以通過傾斜酒杯,觀察葡萄酒顏色最深的部分及邊緣的顏色進行評定。紅葡萄酒的色深也可以將雙眼垂直向下,觀察杯腿與杯肚銜接的地方是否能夠清晰地看到光圈來進行確定。
所有的白葡萄酒邊緣都近似無色,但是如果有一款白葡萄酒的邊緣色帶很寬,那么這款酒應該為淺色,而如果邊緣的顏色與中心的顏色非常接近,那么可以將其描述為深色。所有紅葡萄酒中心的顏色都是不透明的,我們將紅葡萄酒倒入足夠大的酒杯中,觀察它的邊緣,如果靠近邊緣處的顏色非常淺,那么可以描述為淺色,淺色葡萄酒杯肚底部的光圈會非常清晰。如果靠近邊緣的顏色非常深,那么可以描述為深色,深色葡萄酒杯肚底部的光圈幾乎看不見。你也可以反覆多練習幾次,形成自己對色深範圍的理解,比如通過葡萄酒觀察你的手指等。
三、色調
葡萄酒是一種均勻的液體,其表面與底部的物質組成是相同的,所以當我們傾斜酒杯,通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來觀察葡萄酒顏色的時候,所得出的結論不會發生變化。不過,葡萄酒的色深會由於液體的觀察深度而發生變化。
白葡萄酒和大多數桃紅葡萄酒的色澤相對來說都比較淺,邊緣處幾近無色,所以我們需要酒杯中有足夠多的酒液才能夠更好地觀察到這些葡萄酒中心的色調。大多數紅葡萄酒的顏色相對較深,它們的中心常常是不透明的,所以在靠近邊緣處觀察紅葡萄酒的顏色最為準確。
許多物質成分都可以為葡萄酒增色,白葡萄酒的顏色一般會呈現出綠色(由於葉綠素的存在)、黃色、橘色以及棕色(由於橡木桶、陳釀及氧化的影響)。白葡萄酒中最常見的顏色是“檸檬色”,如果其中帶有明顯的綠色,那么此款葡萄酒的顏色即為“檸檬綠”。如果其中帶有一絲橘色或者棕色,該葡萄酒的顏色則為“金色”。如果出現了非常明顯的棕色,那么可以將它描述為琥珀色或者棕色。這種情況通常是酒齡比較老的葡萄酒,或者是過氧化的葡萄酒。
紅葡萄酒的顏色包括藍色(由於葡萄皮中的色素)、紅色(來自單寧色素)、橘色以及棕色(由於氧化及陳釀的影響)。紅葡萄酒中最常見的顏色是寶石紅,如果其中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藍色或者紫色,那么可以將其描述為紫色。如果其中有顯著的橘色或者棕色,但是比起棕色來更偏向於紅色,那么可以描述為石榴紅。如果葡萄酒更接近於棕色,那么可以描述為石榴紅或者棕色。但是,這些顏色通常只會在酒齡較老的葡萄酒或者過氧化的葡萄酒中出現。
桃紅葡萄酒的色澤比紅葡萄酒要淺。大多數桃紅葡萄酒都屬於三文魚色,這種葡萄酒的顏色在粉紅與橘紅之間。
同種顏色的葡萄酒通常會呈現出差不多的色深(如在白葡萄酒中,棕色一般會比較深一些,而檸檬綠色則很少會非常深)。對“深檸檬”與“中等金色”這兩種描述,色澤及色深都不相同。
在一些品酒場合,某些描述顏色的詞語,如“磚紅色”、“瓷磚色”、“禾桿黃”等運用得非常廣泛,但是這些詞語在品酒術語的表格中卻通常並不存在。
四、其他觀察
對葡萄酒的外觀,還有少量的其他觀察,如小氣泡、氣泡的出現也可以說明這款葡萄酒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瓶中出現了蘋果酸-乳酸的再次發酵。一些酒體較輕、未經橡木桶陳釀的白葡萄酒尤其需要精心的處理,以保留髮酵所獲得的二氧化碳為葡萄酒增添新鮮感及口感材質。對起泡葡萄酒來說,氣泡的大小和持久性通常會作為一個評估質量的因素,但泡沫的材質需要通過口感品嘗才能得到更好的評估。
當我們用合適的酒杯品酒時,所有的葡萄酒都會有酒淚(或酒腿)。糖分或酒精含量較高的葡萄酒會更具有粘性,也會更厚重,因而具有更多的酒淚。一些紅葡萄酒非常緊緻,以至於酒淚也帶有明顯的顏色。當你傾斜酒杯時,酒液表面會閃爍出漂亮的光澤。這些光澤看上去好像很強烈、會閃光,但這並不是葡萄酒本身的特性。

B 搖晃

手握酒杯底托,不停地搖晃杯中酒使酒體掛於杯壁上。搖晃會使酒中的酯、醚和乙醛釋放出來,使氧氣與紅葡萄酒充分融合,最大程度地釋放出紅葡萄酒的獨特香氣,從而使品者根據酒的香氣來判斷酒的優劣和特色。從酒杯正側方的水平方向看,搖動酒杯,看酒從杯壁均勻流下時的速度。酒越黏稠,速度流得越慢,酒質越好。

C 聞香

鼻子是我們試酒時最敏感的器官。實際上,鼻聞的氣息和口嘗的味道關係密切,口腔感覺會證實鼻聞的經歷。在沒有搖動酒的情況下聞酒,所感知的氣味為酒的“第一氣味”,也叫“前香”。聞酒前最好先呼吸一口室外的新鮮空氣,然後緊握杯腳,把杯子傾斜45度,鼻尖探入杯內聞酒的原始氣味,此刻細膩悅人、幽雅濃郁的香氣會撲鼻而至。短促地輕聞幾下,不可長長地深吸,因為嗅覺容易鈍化,尤其是當你要評試幾種較淺嫩的紅葡萄酒時。自問是否喜歡這種氣味,是清淡?是清新?是酸或是甜?濃厚或甜膩?是強勁還是婉約?
將酒杯鏇轉搖動後,迅速聞酒中釋放出的氣味,此為酒的“第二氣味”,也叫“後香”。記住,紅葡萄酒的氣味如同顏色一樣,能反映紅葡萄酒品種及紅葡萄酒本身的成熟程度,部分源於釀製方法。新酒會釋放出其釀製所用葡萄特有的“異香”。“異香”傳統上是指人們從淺嫩紅葡萄酒中聞到的氣味,而“醇香”一詞通常用於藏釀紅葡萄酒。對於藏釀紅葡萄酒,其香氣是持久而豐富的,有花草香、果實香、泥土香、橡木香、毛皮香、烤肉香等諸多風味。

D 品嘗

品嘗紅葡萄酒前不要吃過甜的食物,否則會有酸、苦、澀之感。對大部分人來說,品酒指的是啜一口酒並快速吞下去,但這不叫品酒。品酒是一件用味蕾去從事的事情。記住,讓酒布滿你口腔四周、舌頭兩側、舌背、舌尖,並延伸到喉頭底部。舌頭上的味蕾能分辨四種基本味道:甜、鹹、酸、苦。舌尖嘗甜味,舌兩旁邊沿嘗鹹味,舌上部兩旁嘗酸味,舌根嘗苦味。
簡單而言,好酒應該有以下特性:香味濃淡適中,要夠豐富、夠複雜;酒味同樣要夠風富、夠複雜;回味要夠長;酒味及橡木味要平衡。以上四點是好酒的基本條件,缺一不可。
將酒液啜入一小口放於口腔前部,讓舌頭及相關部分把酒液溫熱,使各種香味緩緩逸出,漸入佳境。通常會感到下列味道相互糅合:甜味不甜的稱為“乾”,提前終止發酵的酒會留下一些天然糖分,舌頭若明顯感觸到糖分,便屬於微甜至十分甜的酒;酸味,可於舌頭兩側和顎部感覺到;澀味,紅葡萄酒丹寧酸含量最高,乾澀的感覺也較強;酒精味,酒液流進喉嚨里時,會瀰漫一股暖氣。酒精越多,溫暖度越強。
品嘗感覺的是紅葡萄酒對口腔的刺激以及入口的質感,不同的酒因其釀製方法各異,有的柔滑,有的剛烈,有的嫵媚……
真是酒如人,人如酒,箇中滋味,只有細細品嘗方能領略。

E 回味

此刻,品嘗者可以安靜地體會奇妙的酒香、滋味和特性:協調、醇和、甘洌、細膩、豐滿、綿延、純正……真正的好酒醇美無瑕,令人回味無窮。酒是否清淡是中度濃郁,還是比較濃郁?紅葡萄酒丹寧酸太強或太澀?令人感到愉快嗎?餘味持續多久?最重要的是你喜不喜歡這瓶酒?品嘗佳釀後給人的感覺是奇妙而溫馨的。
上等的紅葡萄酒如同一部完美和諧的交響樂,其每個音符和音調都清晰可辨。好的紅葡萄酒在葡萄酒世界中確實稱得上是一件輝煌的藝術珍品。

學習品酒

外觀忽略不記

葡萄酒的外觀雖然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但事實上,現代釀酒的技術已經可以讓所有的葡萄酒都具有毫無缺陷的外觀表現。現代的釀酒企業通常都裝備了足夠的設備,排除一切讓葡萄酒在瓶中變質的可能性。幾乎所有新出廠的葡萄酒在外觀上都具有清澈明亮的特性。因此,任何外觀上面試圖尋找出來的質量差異,至少對於經驗尚少的普通消費者來說只能是徒勞無功,甚至在國際的評酒比賽上,絕大多數評審也只能對外觀給予毫無差異的分數。至於一些假內行樂於談論的掛杯,那不過是酒中酒精、甘油和糖分的表現,與葡萄酒的質量一點關係都沒有。唯一能夠從外觀透露出來的信息,是一些保存時間較長,保存條件不太好的酒,會變成褐色,紅酒偏棕,白酒偏棕黃,當然一旦如此,從香氣、口感也可以辨別。因此對於外觀的觀察和評價,我們通常可以省略了。

香氣因人而異

當我所認識的很多葡萄酒消費者,面對著酒評上超級複雜和漫長的香氣描述的時候通常有兩種反應:“真能夠從一款葡萄酒中聞出這么多香氣嗎?”或者“我怎么聞不出來?”當然,也有葡萄酒愛好者,十分真誠地在問我,“趕緊告訴我,這款酒中都有什麼香氣?”多數的葡萄酒評論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葡萄酒的複雜性,然而事實上這種方式給不少消費者造成了巨大的困惑

不同的葡萄品種具有不同的香氣特點,表現為它們在某些種類的香氣上更加突出,這被稱作“品種香氣”。品種香氣並非是一種特定的單一的香氣,而是葡萄酒中蘊藏的香氣物質多種多樣,它們獨自表現或者相互作用,演變出變化萬千的葡萄酒的香氣。但是對於不同的葡萄酒,並不因為某種香氣的存在與否而突出或平庸。換句話說,並不因為某款酒裡面比另外一款酒多出一些朱古力的香氣而更加高級。關鍵是,香氣是令人愉悅、和諧並且代表了葡萄果實的本質的。

欣賞葡萄酒的時候,我們大可以忽略去分辨葡萄酒中含有什麼樣的香氣,而集中於,它是濃郁強烈還是柔和清淡,是否有刺激性缺陷,自己是否喜歡這種香氣。

口感至關重要

葡萄酒生產出來是為了讓人喝,而不是讓人看或者讓人聞。因此,葡萄酒的口感遠遠要比顏色和香氣重要。葡萄酒的口感要關注最重要的四個方面是:味道、氣味、重量、質感。

味道:是我們的舌頭味蕾的感覺,氣味則是當酒進入口腔之後,鼻腔對其香氣的感知。一個簡單的試驗就能夠知道雖然鼻子並沒有接觸到葡萄酒:你可以含一口酒,然後捏起鼻子,你會發現所有的味道都消失了,放開之後,那些失去的味道又回來了。口腔與鼻腔的連線處,是嗅覺神經豐富的地方,通過口腔的加溫和攪動,我們飲下葡萄酒後會感覺到與單純從杯中聞酒不同的氣味,當然也會發現一些不容易發現的缺陷

重量:是一個很難解釋的名詞,也可以叫做“酒體”。英國著名葡萄酒作家HughJohnson的解釋是“酒體表明了酒離水有多遠,他一部分來自於酒精含量”。有趣的事情是,雖然葡萄酒的比重略低於水,但是它帶給我們口腔的重量感明顯要高於水。酒體需要用舌頭的中部來感覺,從輕酒體到重酒體的感覺如同檸檬水到加有全脂牛奶的咖啡之間的不同。影響酒體的因素有酸、單寧、乾浸出物含量、酒精含量等。既然是描述“重量”,酒體一般用從輕到重來描述,包括輕,中-輕,中等,中-重,重和超重幾個等級。很少有普通的葡萄酒能夠到超重酒體,Port酒才會有。

質感:質感是當酒液與口腔接觸的時候所產生的觸感,觸感由酒與口腔黏膜接觸引起,不同的酒流動性不同,觸感也不同,更重要的是葡萄酒中的酸、酒精、單寧等等物質引起口腔黏膜的變化讓質感更加複雜。比如令人覺得發澀的單寧會令口腔黏膜收斂,讓人口腔中產生一種發皺或者顆粒般的質感。而酸度會刺激口腔黏膜分泌,產生一種爽脆的感覺。各種成分交相刺激我們的口腔,連同自身特點形成變化多端的質感:如果說一款酒質感如同絲綢一般,他一定是滑爽的,帶有輕微的細緻的單寧澀味,如同肌膚觸碰絲綢那樣除了滑之外還會有輕微的澀;如果說一款酒質感如同天鵝絨,那明顯其單寧要比“絲綢般”質感的葡萄酒強。

回味繞樑三日

最後我們要關注酒在口腔中回味的長短,也就是把酒咽下去之後,它們的味道還會在口腔中持續多長時間。回味的長短與味道的強烈程度並沒有直接關係,雖然通常味道強烈的酒,其持續力會稍微好一些。但是那些味道柔和細緻,並非強烈的高級葡萄酒也會有長達數分鐘之久,繞樑三日餘音不絕的回味。如同優美的音樂,因強烈而持久固然好,由細膩而持久更顯得難能可貴。

紅酒的歷史

其實世界各地都有種植葡萄,所以世界各國也都有葡萄酒的生產。年平均氣溫為10-20℃的溫和氣候地區最適合栽種葡萄,而雨量豐、濕氣重的地方則有礙葡萄樹的生長,因此土壤排水良好也是栽種的條件之一。在眾多的紅酒中獨鍾『法國紅酒』的原因是,法國不但是全世界釀造最多種葡萄酒的國家,也生產了無數聞名於世的高級葡萄酒。 『勃根地第地區』 本區約有一千八百處酒園,本區由南至北依序可再劃分六個產區: 莎布里(Chablis)、夜坡(CotedeNuits)、邦內坡(CotedeBeaune)、莎隆內坡(CotedeChalonnaise)、馬孔內(Maconnais)、薄酒萊(Beaujolais)-----勃根地六區中最精華的一區乃夜坡與邦邦內坡所構成的『黃金坡』(Coted’Or),前者以紅酒著稱,後者則以白酒為尊。該地區的沃恩·羅曼尼(Vosne-Romanee)酒村中的『羅曼尼·康帝』酒園(DomainedeLaRomaneeConti,DRC)所釀產的『羅曼尼·康帝』(LaRomaneeConti)位居紅酒首席。

專業名詞

醒酒

由於紅酒被喻為有生命力的液體,是由於紅酒當中含有丹寧酸(TannicAcid)的成分,丹寧酸跟空氣接觸之後所產生的變化是非常豐富的。而要分辨一瓶酒的變化最好的方式是開瓶後第一次倒2杯,而先飲用一杯,另一杯則放置至最後才飲用,就能很清楚的感覺出來。每一瓶酒的變化時間並不一樣,也許在10分鐘、也許半個小時、也許在兩個小時後。如何去發覺酒的生命力就靠自己的感覺跟經驗了。

過酒(Decenting)

過酒的方式,是將葡萄酒倒入醒酒瓶(Decenter)的動作稱為過酒,但過酒的目的到底何在?其實有二,一是藉此將陳置多年的沉澱物去除。雖然喝下這些沉澱物並無任何大礙,但有損葡萄酒的風味,所以必須去除。另一則是使年份較少的葡萄酒將其原始的風味,從沉睡中甦醒過來。因為葡萄酒會因過酒的動作而有機會與空氣接觸,此時沉睡中的葡萄酒將立刻芳香四溢,味道也變的圓潤了。

酒標

如何選擇一瓶好喝的紅酒,第一要件是口感要順,什麼樣的味道才較順口,看個人喜好,品嘗紅酒是一門高深學問,學會品酒需要長時間的研究及一層層的磨鍊,不過學會認酒則是一件比較簡單的事。

如何認酒呢?先學看酒瓶上的標籤。葡萄酒的卷標又稱為『etiquette』(法文,意為許可證),如同人們的履歷表一樣。正如在懂得葡萄酒的人們之間,流傳著『只要看了卷標,就知道它的味道了』一般,卷標上確實透露著關於葡萄酒味道(特色)的訊息。一般卷標上通常會標示:葡萄收成的年份、葡萄酒的酒名(以產地或酒園名(Chateau)命名)、生產國或生產地、莊園地名的名稱、生產者(造酒者)名、容量、酒精濃度…等。卷標依設計者的設計,有各種不同的樣式,所以數據所書寫的位置也不同。

【收成年】該年的天候會影響葡萄收成的品質
【產區】一瓶葡萄酒的好壞節定於產地的地質狀況
【A.O.C.】指定優良產區A.O.C.法定名稱
【城堡內裝酒】MisEnBoteilleAuChateau
釀酒師簽名】對酒品質有更一層的保證
【TERROIR】法國人稱影響葡萄酒產品的特殊地理特徵

常用品酒辭彙

酒體(body)

酒體是喝葡萄酒時所感受到的味道的濃淡厚薄,也就是所謂“醇厚度”的表現用語。將葡萄酒含在口中時,你所感受到的豐滿或者乏味程度,它是葡萄酒中的酒精、甘油及葡萄榨汁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通常說酒體清淡、適中、豐滿。它可能與葡萄酒的味道或其他成分協調一致,也可能不相協調。

有黏度的葡萄酒比一般葡萄酒更厚重、更濃郁,酒體更豐滿。人們用“濃郁”一詞來形容酒精和甘油含量高、味道豐富、酸度較低、酒體豐滿的葡萄酒。有黏度的葡萄酒經常出現“掛杯”現象,拉菲的“掛杯”就很美。

葡萄酒中各種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和諧意味著圓潤、流暢和協調統一。當酒中的一切都協調一致時,我們就說該酒酒體和諧。

酸度(acidity)

酸度是指葡萄酒中非揮發性成分的含量,主要是酒石酸、蘋果酸和檸檬酸。這些酸性物質賦予葡萄酒清新爽口的感覺。足夠的酸度可以使葡萄酒酒體強勁,而缺乏酸度的葡萄酒會感到平淡無味。

協調性(Harmony)

協調性是指葡萄酒中各種不同成分的比例和相互關係。比如酸度與甜度、果味與橡木味、單寧酸、酒精與酸性、味道,這些好像歌劇里的所有聲部都必不可少,但又有主次。它的完美並不是所有的都一樣,錯落有致才是和諧完美

烈度(intensity)

烈度指由酒精、酸性物質和單寧酸所形成的結構性酒質構造,烈度適宜的葡萄酒品飲時清新適口、酒香醇正。

口感(mouthfeel)

口感,即葡萄酒的質感。當你將葡萄酒啜吸到嘴裡時,酒液在口中的鏇動,使你的味蕾充分感受葡萄酒的質感和神韻。即便是葡萄酒鑑賞家評定葡萄酒也不能只靠嗅覺,他們不咽下葡萄酒而是要含在口中讓味蕾充分體驗葡萄酒是柔和、圓潤、生硬粗糙或者順暢。法國的許多紅葡萄酒的單寧酸讓剛開始喝葡萄酒的人感到不適應,但是隨著品酒經歷的豐富,你會感受到單寧酸給紅葡萄酒帶來的豐富

單寧(Tannins)

從葡萄皮,葡萄籽,葡萄藤以及橡木桶中衍生出來的物質。存在於紅葡萄酒中。單寧賦予葡萄酒口澀的感覺,但也起天然保護劑的作用,並幫助葡萄酒陳年。單寧決定酒的結構與質地,多數進口葡萄酒入口後,口腔里會有一種乾澀感,仿佛葡萄酒的骨架,有時候會令口腔黏膜產生褶皺感,這便是酒里的單寧帶給口腔的感受。如果沒有喝過葡萄酒,回想一下平日嚼葡萄皮的時候,會有一種澀澀的感覺,這就是單寧的味道。

紅酒的儲存

保存葡萄酒最忌諱的是溫度的強烈變化,如果你在店家購買的時候是處於常溫之下,則在家裡只要保存於常溫之下即可。你若想飲用冰鎮過的葡萄酒於飲用前冰凍即可。如果你將葡萄酒儲存於冰櫃中,只適合存放於溫度變化較小的蔬菜室內。最理想與長期的儲存環境是溫度約在攝氏12~14度間保持恆溫,濕度在65%~80%間,保持黑暗,一般酒都放置於地下室。保持乾淨,以免其它異味滲入酒內。

軟木塞 軟木塞具有密度低、彈性佳、可伸縮性強、不滲透、抗腐壞、抗分解、抗變質等特性,可以保持葡萄酒品質經年不變。通常一般等級的葡萄酒所使用的軟木塞長度約3.5公分至5公分左右,比較優質的葡萄酒的使用的軟木塞長度多在5公分以上。一般優質酒使用較長的軟木塞,但使用長軟木塞的葡萄酒並不保證一定是優質葡萄酒。

室溫 我們常聽到某款酒最適合"在室溫下飲用",到底室溫是指多少度呢?其實室溫通常是指原產地的溫度,而不是中國的室溫。以法國葡萄酒而言,室溫通常是指16至18℃左右。對於幅員遼闊的中國而言,除了寒冬,這個溫度大部分都需要冷藏方式來達成,千萬不要將灑放在常溫狀態下,理所當然地認為那就是“室溫”。

品酒杯的選擇 選擇適當的品酒杯才能完全品出葡萄酒的物色,品酒時所用的酒杯以鬱金香型或縮口的透明酒杯為上選,可以將酒的香氣集中於杯口附近,便於嗅聞判斷。不要有雕花或是有其他顏色,以免對葡萄酒顏色產生錯誤判斷。

酒並非越陳越香 葡萄酒並非是越陳越香。過了葡萄酒陳年的高峰期,只有每況愈下,就像美人也有遲暮之時,之後就逐漸人老珠黃,邁入退化期。所以葡萄酒也需要在適當的時間飲用,才能品嘗出它最巔峰的風味

儲存心愛的葡萄酒 找一個陰涼、安靜的角落作為儲存葡萄酒的地方,要避免強烈或異常的氣味(如油漆、榴槤),及過度的溫度影響葡萄酒;也不要太過沉迷愛不釋手,時時拿出來欣賞擦拭。葡萄酒最不需要的就是搖晃與光線刺激

長期儲存,躺著比較好 若想將葡萄酒貯存一段時間,最好能讓酒瓶平躺,其目的是為了使軟木塞能與酒液接觸以保持浸潤。如果酒瓶直立置放,軟木塞會過度乾燥,將使空氣進入而破壞酒質。

喝不完的葡萄酒怎么處理 喝紅酒有益健康,使得許多家庭都購買紅酒回家慢慢喝。但目前市場上的紅酒多數為750亳升,一個人一天基本上喝不完一瓶紅酒。紅酒一打開瓶塞,與空氣接觸時就開始氧化,喝不完的紅酒就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應該如何處理喝不完的紅酒呢?其實,喝不完的紅酒可以換個小瓶子來保存,因為瓶中的酒越多,空氣就越少,氧化就越慢,保存時間就會越久。另外,可以利用市場上出售的空氣抽出器或氮氣瓶,其保存紅酒的期限可以延長3~5天,甚至一個星期。如果您沒有可利用的器具,也可以把原來的軟木塞換頭塞回去,然後放進冰櫃保存(溫度越低老化越慢),瓶身最好直立,以減少紅酒與瓶中空氣的接觸紅酒面積。雖然有這些處理方法,但還是建議您越早喝完越好。喝剩的紅酒還可以用來做菜,或加入其它他的飲料製成雞尾酒;進行一個紅酒浴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健康功能

醫學研究表明葡萄酒中蘊含豐富的維他命,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抗感冒的能力.葡萄酒中含有胺基酸/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C、B1、B2、B12等),另外葡萄酒中的酒精和單寧有抵制細菌生長的作用;所含的維生素C、E、胡蘿蔔素都具有抗氧化功能;葡萄皮和籽中釋出的酚類物質,如紅色素、黃烷醇類物質、單寧等是極好的抗氧化劑,具有延緩衰老的作用.根據許多科學研究。

適度飲用有以下功能:
1)增加生活情趣以葡萄酒佐餐可以使用餐速度放慢,心情自然比較輕鬆愉悅.
2)可減少25%---45%的心肌梗塞發病率。
3)對腦血管疾病,如中風等有降低發病率的效果。
4)葡萄酒中含有能消除脂肪的單寧,可使血液保持弱鹼性,並能強化微血管讓皮膚維持柔嫩有彈性。
5)葡萄酒能補充鐵質,預防骨質疏鬆。
6)每日飲用適量葡萄酒的老人,其精神與智力方面的反應,比滴酒不沾或酗酒的老人為佳。 醫生與釀酒師建議葡萄酒的飲用量為:男性每人每天300~400毫升;女性每人每天200~300毫升。

紅葡萄酒還可以美容養顏:自古以來,紅葡萄酒作為美容養顏的佳品,倍受人們喜愛。

紅葡萄酒的美容功能源於酒中含有大量超強抗氧化劑,其中的SOD能中和身體所產生的自由基,保護細胞和器官免受氧化,令肌膚恢復美白光澤紅葡萄酒能防衰抗老,這就包括延緩皮膚的衰老,使皮膚少生皺紋。除飲用外,還有不少人喜歡將葡萄酒外搽於面部及體表,因為低濃度的果酸有抗皺潔膚的作用。

社交功能

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與提高,城市富裕階層的興起,人們不再醉心於一般的社交活動,而品酒作為一項高雅而奢華的社交活動,便悄然興起於城市的角落。有些些社會上層人士,即使並不太懂洋酒,但是作為身份和品位的象徵,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這一活動中來,流連於各式各樣的品酒會之間,因此說品酒活動在中國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社交功能。 紅酒品鑑這個聽起來又酷又高雅的詞,是否專屬於富人呢?工薪階層是否也可以搭上品鑑、收藏葡萄酒的時尚快車? 在如今的社會,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個人酒櫃

工薪階層的經濟之選 擁有私家酒窖的人畢竟屈指可數,相比之下,酒櫃更加務實。 在中國,葡萄酒作為朝陽行業,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目光。

如果真的喜歡葡萄酒,想收藏一些好酒隔三岔五和家人好友共享愉悅,酒櫃其實是個更加務實的選擇。

酒櫃的選擇非常多,價格從一兩千元到數萬元不等,且有不同規格,儲量從50瓶到160瓶不等。市面上流行的酒櫃品牌有海爾、博世、凱森、優羅克、Vintec、EuroCave(尤勒凱夫)、Gaggenau(嘉格納)等,葡萄酒愛好者可以根據需要及自身的承受能力選擇購買。

商家專業儲藏室

可代客儲存葡萄酒 葡萄酒進入中國之初,出於某種商業目的,為了避開和國產白酒的競爭,葡萄酒被塑造為高貴的形象,並以此作為賣點。其實不然,葡萄酒並非專屬於“高貴”人群,作為一種時尚飲品,葡萄酒是可以更加貼近大眾生活的。 在廣州著名的葡萄酒品酒勝地富隆酒窖,在酒窖專門的儲酒室——名酒屋裡,在一排各式名酒對面,是一排標註有顧客姓名的葡萄酒。這些酒是酒窖專門為顧客代為儲藏的,廣州不少商業酒窖都提供代客存酒的業務。有些顧客覺得建酒窖麻煩,而且在家中建酒窖還要常年開空調,也挺浪費。平時只是偶爾喝喝,不需要專門買酒櫃,就把酒存在葡萄酒商的專業酒窖,既方便又實惠。

送禮佳品

酒自古以來就是送禮佳品,送酒不僅富含情感深意——長長久久(酒酒),永不變質,越久越醇,而且還頗顯身份和地位。一瓶好酒,不僅價值不菲,而且極具收藏價值。因此,酒作為禮品是一份絕佳的禮物。目前各大葡萄酒商都會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品酒會,如葡道品酒會,大紅倉酒坊,MHD等等。 當前有一種將葡萄酒與送禮較好地結合起來的新型送禮模式,既自選式禮品盒,裡面包含了一些葡萄酒品嘗,紅酒品鑑,葡萄酒搭配乳酪等等與酒相關的主題活動,時尚、方便又有品味,是一個不錯的送禮創意。無論送同事還是上司都頗顯檔次。在這一領域的公司企業有法國的Dakotabox,以及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D'Elysee丹嵐舍,目前在中國大陸市場上屬於領頭羊。丹嵐舍禮品盒,引進2003年起源於比利時,現已風靡整個歐洲的自選禮品模式,將禮品選擇權由送禮人轉交至收禮人手中。丹嵐舍攜手張裕愛斐堡、八隆樽酒業等著名酒莊,邀您一起品嘗頂級紅酒,飽覽歐洲田園風情,帶給您不一樣的禮品選擇,不一樣的收禮體驗

通過品酒判斷紅酒品質

苦澀

適量的澀對於葡萄酒愛好者來說是心頭之好。但過猶不及,苦澀味的來源是單寧,亦即葡萄果皮。產生過度苦澀多因未臻全熟便摘下的葡萄果實,此情況常發生於低價葡萄酒。

門外漢乍聽之下會極度抗拒。但恰當程度的味提神怡人,亦減輕了葡萄酒的澀味。輕清身型的葡萄酒酸味較高,最宜於炎炎夏日冷卻後飲用。

身型

決定身型的第一要素是酒的重量。果粒較細的葡萄,葡萄皮相對較多,因而,釀成的酒在口腔中顯得較沉重。其次要素是酒精度,酒精成分高,對口腔的刺激力度亦較大。最後是味道的豐寡問題。味道豐富的,即身型較大,反之亦然。

霉塞味

處理不當(如室內太潮濕),受感染的木塞(cork)會導致葡萄酒帶霉腐味。貯存經年的葡萄酒常常多少有此毛病

酸爽

突出、清新可人的酸味

土香

有些葡萄酒帶土壤氣味,這是好事。這不同於壞了的葡萄酒的霉腐味。

易入口

形容很順喉的葡萄酒,但沒有複雜性、深度、餘韻這些東西作鑑賞。對於廉價酒而言易入口也不是輕易的。澳洲及南美洲國家在這方面頗成功。

優雅

最上等的評語之一。指葡萄酒的整體感覺非常優雅

花香

形容氣味豐富,值得一再長時間去聞。只有極少的葡萄品種可釀製出氣味芬香可人的葡萄酒。

水果味

只要不是最低劣的葡萄酒,都含有一種或以上的水果味道,如檸檬、荔枝、梅子等,指水果味非常突出的意思。美國出產的酒通常較多水果味。而法國致力追求的是柔和細膩的風格。

中虛

有些葡萄酒入口時味道豐富,咀嚼之下,又發覺香味不知哪裡去了;但吞下時又覺得還有些味道。這個特性就被稱為中虛。嚴重的便叫中空。要留意的是,這不同於易入口的葡萄酒。沒有中虛這毛病,易入口的葡萄酒中段也可維持剛入口早段的味道。

蜜糖味

已成熟的好葡萄酒細細品嘗下可能會察覺有一絲小巧誘惑的蜜糖甜味。

橡木味

存釀葡萄酒的木桶多乃橡木所制。較新的橡木桶會帶給葡萄酒橡木味。過度的橡木味常發生於存釀多年的葡萄酒。某些技巧高超的釀酒師會利用恰到好處的橡木味令葡萄酒的味道更複雜,多層次。但過度的橡木味則會喧賓奪主,抑壓了葡萄酒的其他良好元素。

粗糙

太酸,太澀;整體表現低劣。均衡

葡萄酒的各項要素如酸、甜、酒精,有恰當的比例,不會因某方面缺乏或太突出,而破壞了和諧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