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道術論

品牌道術論

品牌道術論是指以道家傳統智慧為指導,從“道”的法則、規律、過程和本原縱論企業品牌的誠信、創新、責任和產品,並以“命、卜、相、醫、山”的道家五術橫論企業的定位、規劃、傳播、行銷和品牌。

概念解析

道術道術
當今世界,品牌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品牌的競爭。美國著名品牌專家LarryLight說:“未來的行銷是品牌的戰爭,即品牌互爭長短的競爭。擁有市場比擁有工廠更重要,而擁有市場的唯一途徑就是擁有強勢的品牌。”隨著國內對品牌認識的加深,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重新調整發展戰略,在品牌化上做出更多探索。
品牌道術論作為當前新興流行的品牌理論,最初由品牌中國電子商務專委會秘書長、分媒國際​總裁、E品牌專家胥苗龍先生提出。品牌道術論提倡企業品牌“道”和“術”的結合,道生術,術生萬物,從而實現品牌的功德圓滿。這一理論不僅僅從“如何做”的實操角度出發,更追究品牌建設過程中的靈魂本源,即“為什麼”、“去到哪裡”。品牌道術論是國內首個“從宗教智慧看品牌、論品牌、做品牌”的獨特思想成果,是形而上的精華,對中國企業的品牌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理論根源

本質上來說,品牌道術論由道家思想衍生並發展。道家,是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派別,也是發源於古代中國的傳統固有宗教,以老子、莊子、楊朱為主要代表。道教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英國近代生物化學家和科學技術史專家李約瑟曾在《中國的科學與文明》評論說:“中國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來自道家的傳統。中國如果沒有道家,就像大樹沒有根一樣。”我國著名的史學家呂思勉也曾著書說明:“道家之學,實為諸家之綱領。”

涵義

品牌道術論是指以道家傳統智慧為指導,從“道”的法則、規律、過程和本原縱論企業品牌的誠信、創新、責任和產品,並以“命、卜、相、醫、山”的道家五術橫論企業的定位、規劃、傳播、行銷和品牌。前者正本清源,側重品牌建設形而上的思想指導;後者從企業的運營角度出發,重在實踐操作。
顧名思義,品牌道術論分為品牌“道”和品牌“術”兩個層面的內容。

道有“四解”,品牌有“四道”

品牌“四道”品牌“四道”

道是法則——品牌之“誠信道”
老子認為,道的原則是最高原則,道是必須遵循的法則,是觀察事物的永恆法。他說,“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又說,“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即人們要堅持遵循道的法則,駕馭現實的實有,以認識歷史的規律,這就是遵循道的法則的具體表現。道也有很高的價值,按道的法則去作,道會成全你的,“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老子所說的法則,很大程度上直指誠信。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道德文化的核心。從現代商業意義上看,誠信不僅是一種道德要求,一種用來評價人的基本尺度,而且是現代企業的一個黃金原則,是企業無形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重要資源,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更為重要。企業在品牌建設過程中,必須講究企業誠信,遵紀守法,以信取人。商人在簽訂契約時,都會期望對方信守契約。誠信更是各種商業活動的最佳競爭手段,是市場經濟的靈魂,是企業家的一張真正的“金質名片”。
通用電氣公司在給其股東的一封信中首先講的就是企業誠信問題,“誠信是我們價值觀中最重要的一點。誠信意味著永遠遵循法律的精神。但是,誠信也不遠遠只是個法律問題,它是我們一切關係的核心。”如通用電氣一樣,國際知名品牌企業都非常重視誠信。日本松下奉行“科技為先、質量保證、信譽第一、服務一流,熱忱歡迎國內外客戶惠顧”為經營理念;中國海爾也以“忠誠到永遠”的服務宗旨贏得國際知名品牌盛譽。塑造和堅持企業誠信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對形成支撐企業健康發展的獨特文化特徵,推動企業從優秀邁向卓越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反觀近幾年,毒奶粉事件、假紫砂事件……中國所遭受的各種危機,很大程度上源於誠信的缺失。重構誠信基石,贏回消費者對行業的信心,成為整個社會不容迴避的話題。
企業在品牌建設中,應把誠信作為品牌核心價值的根本原則,遵紀守法,以忠誠消費者、為消費者創造超額價值為己任,嚴格把關產品質量;重視對消費者的承諾,架構領先的服務體系;在品牌宣傳中,急功近利的做法或許能帶來一時的快感,但可能對企業的長遠品牌造成致命一擊。
道是規律——品牌之“創新道”
老子指出,“道者萬物之奧”,就是說,道是萬事萬物運動的規律,是天地萬物變化的終極原因。道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但一切都受到它的支配和制約。只有遵循道的規律,,才能把事情辦好。否則,“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違背了規律要受到規律的懲罰,下場是極其可悲的。
企業的品牌成長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在經過多年服務各大企業的經驗發現,企業品牌並非高深莫測,只要按照品牌自身規律培育和發展品牌,品牌價值是可以不斷增長的。
在品牌成長中,品牌的靈魂是永遠不變的,比如誠信的根本原則,比如品牌的社會責任使命。而隨著競爭環境的變化、新興行銷工具的更新、品牌階段的不同等等因素,品牌的定位、規劃、行銷措施等又必須隨之而變,以保持品牌持續旺盛的生命力。這就要求企業不斷實現品牌的創新。
品牌創新,實質就是賦予品牌要素以創造價值的新能力的行為,即通過技術、質量、商業模式和企業文化創新,增強品牌生命力。這樣的話,品牌創新就可分為質量(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企業文化創新。
企業的品牌創新不容易,第一,創新意味著改變,所謂推陳出新、氣象萬新、煥然一新,無不是訴說著一個“變”字;第二,創新意味著付出,因為慣性作用,沒有外力是不可能有改變的,這個外力就是創新者的付出;第三,創新意味著風險,從來都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而創新的付出卻可能收穫一份失敗的回報。對於企業來說,品牌建設要通過對消費者視覺、聽覺、味覺、嗅覺等方面的引導和改造,從廣告、銷售、促銷、活動、互動等多個行銷平台,建構品牌的獨特辨識和持久生命力。
道是過程——品牌之“責任道”
道不是一種靜態的形而上實體,而是一個過程。道的過程性表現為道生萬物的過程,即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這一過程中,道循環往復,“周行而不殆”,它的運動周期是“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它逐漸的離開,離開得越來越遠,遠到一定程度又返回來。萬物又復歸於道。道的過程性是由只能用混沌理論說明的各種關係構成的,因此,道也是關係。也就是說,一個品牌並不是獨立的,它與周圍的社會、企業、組織和個人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聯繫,這個品牌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對周遭事物構成或好或壞的影響。品牌應努力承擔起它作為社會細胞的社會責任感。
品牌社會責任”的概念最早產生於英國,其主要觀點是認為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來完成品牌行銷的使命,是品牌打造的更高階段和最前沿手段。2006年在英國舉行的一項針對品牌社會責任的消費者調查顯示,世界快餐業老大麥當勞由於被指提供“垃圾食品”,而成為英國消費者心中“最沒有道德”的品牌。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最新公布的對4586位企業經營者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在企業經營者看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首要動因是“提升企業品牌形象”,選擇比重為百分之七十一點三,高於為社會發展做貢獻和更好地創造利潤等選項。任何一個不斷成長的企業,都會強烈地感受到社會責任不動聲色的推動力。惟有重視社會責任感,才會逐漸鍛造出企業的品牌,並使品牌走向世界而立於不敗。社會責任感是企業不懈的動力,品牌所肩負的社會責任感不僅包括員工,更包括享受產品的所有消費者;品牌不僅要為企業負責,更要為企業所在的社區,所在的國家以至全球負責。
品牌社會責任離不開品牌標定下的產品及服務質量的提高、也離不開品牌傳播力度及效果。
道是本原——品牌之“產品道”
道是天地萬物之母,無和有都來自道,是道的不同角度的名稱。作為本原,它是物質的東西,“道之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道家講究唯物主義,對於企業來說,歸根到底也是產品的行銷。這種產品就包括向市場提供的能滿足消費者或用戶某種需求的任何有形物品和無形服務。產品是品牌的依託。

道有“五術”,品牌有五“術”

品牌“五術”品牌“五術”

道家講究五“術”。術者,道之用也。所謂五術,就是“山、醫、命、相、卜”這五學問。它是以道家自渡渡人為目標的學問,道與術常相輔相成,以法術衛身,以玄功成真。相應地,品牌也有五“術”。
山術——品牌之“名牌”術
在道家思想里,山術實為仙術。所謂“山”,即道家修煉法。就是通過食餌、丹法、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來修煉“肉體”與“精神”,以達超脫身心的一種學問。簡單來說,“山”術就是利用禪、靜坐、武學、食療等各種方法以培養完滿人格的一種學問。
“山”術與品牌建設的目的相通。在現代企業中,企業想方設法通過品牌調研、產品定位、行銷執行、公眾傳播等方式提升企業形象、塑造產品口碑,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鍛造一個行業、甚至世界知名品牌。
大多數學者普遍認為,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品牌應該具有以下三個主要特徵:①高市場占有率,②高知名度,③高品質。不難發現,高知名度和高品質是名牌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名牌必須是高知名度和高品質的;相反,高知名度和高品質的品牌並不一定是名牌。例如在我國曾經因大量的廣告投入而產生高知名度的品牌如巨人腦黃金和秦池酒等,實際上都稱不上名牌。至於品質好而不是名牌的產品,那就更是不乏其例,只不過說出來也沒有人知道罷了。
現在社會各界都在談品牌,企業希望把自己的品牌做起來,把品牌做好,國家在政策上也給予了很多支持,媒體也在傳播各種品牌理念。但當前我們的品牌觀念存在很多誤區,很多人對品牌的認識並不清晰,造成其塑造品牌的行為模糊、隨意,產生的品牌結果自然也是不如人意。
品牌道術論中就是要通過探討品牌的靈魂和實操技巧,從而實現企業品牌從無到有、從“隱形冠軍”到知名品牌的過程。品牌道術論關注締造品牌的“三度”(即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普及度)。
命術——品牌之“定位”術
所謂“命”,就是透過推理命運的方式來了解人生,分析宇宙自然日月對人體的影響,進而達到趨吉避凶、改善人命的一種學問。
在品牌建設和維護中,也需要分析品牌的成長環境,對品牌的巨觀環境、行業背景、消費者需求、產品功能、區域細分等等多個細節進行充分調研,判斷品牌的未來投資方向,從而對特定的品牌在文化取向及個性差異上做出商業性決策,贏在起點。這就是品牌的“定位術”。換言之,品牌定位是為某個特定品牌確定一個適當的市場位置,使商品在消費者的心中占領一個特殊的位置,當某種需要突然產生時,比如在炎熱的夏天突然口渴時,人們會立刻想到“可口可樂”紅白相間的清涼爽口。
品牌定位是品牌經營的首要任務,是品牌建設的基礎,是品牌經營成功的前提。企業一旦選定了目標市場,就要設計並塑造自己相應的產品,品牌及企業形象,以爭取目標消費者的認同。
品牌定位是市場定位的核心,其核心是STP,即細分市場(segmenting)。市場實踐證明,任何一個品牌都不可能為全體顧客服務,細分市場並正確定位,是品牌贏得競爭的必然選擇。只有品牌定位明確,個性鮮明,才會有明確的目標消費層。唯有明確的定位,消費者才會感到商品有特色,有別於同理產品,形成穩定的消費群體。而且,唯有定位明確的品牌,才會形成一定的品味,成為某一層次消費者文化品味的象徵,從而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讓顧客得到情感和理性的滿足感。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唯一的選擇就是差異化,而定位正是在戰略達到差異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企業如不懂得定位,必將湮沒在茫茫的市場中。
長期以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是飲料市場無可爭議的頂尖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不可動搖,許多新品牌無數次進攻,均以失敗而告終。然而,七喜卻以“非可樂”的定位,成為可樂飲料之外的另一種飲料選擇,不僅避免了與良種可樂的正面競爭,還巧妙的從另一個角度與兩種品牌掛上了鉤,使自己提升至和他們並列的地位,穩坐市場交椅。可以看出,七喜的成功主要是“定位”的成功。品牌定位對於一個品牌的成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卜術——品牌之“規劃”術
所謂“卜”,它包括卜和筮,其目的在於預測及處理事情。
毫無疑問,品牌也需要根據定位預測品牌未來的發展結果,包括正向和負向的可能性。針對這些結果,品牌必須未雨綢繆進行事先規劃,從而使品牌結果朝著理想中的正向軌道行進,趨吉避凶。也就是說,品牌的規劃至關重要。
品牌的“規劃”術,是建立以塑造強勢品牌為核心的企業戰略,將品牌建設提升到企業經營戰略的高度,其核心在於建立與眾不同的品牌識別,為品牌建設設立目標、方向、原則與指導策略,為日後的具體品牌建設戰術與行為制定“憲法”。
品牌規劃包含五個核心:一是,提煉品牌的核心價值,這個核心作為企業的靈魂,貫穿整個企業的所有經營活動;二是,規範品牌識別系統,並把品牌識別的元素執行到企業的所有行銷傳播活動中去;三是,建立品牌化模型,優選品牌化戰略,通過整合所有的資源,實現品牌價值的提升;四是,進行理性的品牌延伸擴張,追求品牌價值最大化;五是,加強品牌管理,尤其是避免“品牌危機”事件的發生,從而累積豐厚的品牌資產
相術——品牌之“傳播”術
所謂“相”,就是觀其形而知其義之法,通過相天、相地、相水,對眼睛所看到的物體作觀察,以達趨吉避凶的一種方法。
消費者在對品牌進行感知時,首先即是通過品牌的外在形象判讀品牌。這個時候,企業就要學會品牌傳播。“品牌傳播”術,,就是企業以品牌的核心價值為原則,在品牌識別的整體框架下,選擇廣告、公關、銷售、人際等傳播方式,將特定品牌推廣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進市場銷售。
傳播是品牌力塑造的主要途徑。品牌傳播是企業滿足消費者需要,培養消費者忠誠度的有效手段,是目前企業家們高擎的一面大旗。品牌傳播的最終目的就是要發揮創意的力量利用各種有效發聲點在市場上形成品牌聲浪,有聲浪就有話語權。
目前,傳播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擇廣告、公共關係、銷售、人際等傳播方式,,這些渠道僅僅只是工具,而如何運用使之事半功倍是很多企業都在積極探索的問題。

醫術——品牌之“行銷”術
道學精髓里,所謂“醫”,是利用方藥、針灸、推拿,靈治等方法,以達保持健康、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這裡,對應的就是品牌的“行銷”術。
品牌行銷(Brandmarketing),是通過市場行銷使客戶形成對企業品牌和產品的認知過程,是企業要想不斷獲得和保持競爭優勢,必須構建高品位的行銷理念。最高級的行銷不是建立龐大的行銷網路,而是利用品牌符號,把無形的行銷網路鋪建到社會公眾心裡,把產品輸送到消費者心裡。使消費者選擇消費時認這個產品,投資商選擇合作時認這個企業。
品牌行銷的前提是產品要有質量上的保證,這樣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品牌建立在有形產品和無形服務的基礎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