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鐵

周良鐵

周良鐵,國家一級演員,男, 漢族,1949年2月出生。現任上海雜技團副團長,上海雜協副主席,中國技術魔術委員會副主席,上海魔術師俱樂部主任,美國國際魔術師協會311分會副秘書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周良鐵 周良鐵

周良鐵,1949年2月21日生,魔術表演藝術家,上海市雜技家協會副主席。11歲進上海雜技團學館學藝,以表演對手、疊羅漢及翻騰類節目見長,上世紀70年代首創高難度動作“單臂倒立側水平舉漢水”和“三掐脖”。後專攻魔術,在長達五十年的舞台生涯中,納百家之長,舉各派之要,具有明顯的海派風格。由他領銜創作演出的《魔術師的約會》、《變臉》、《百鳥朝鳳》等作品,屢獲國內、國際魔術節大獎。他的魔術表演精巧而華麗,典雅而新奇,南北風格兼容,民間藝術和舞台藝術並蓄。2010年6月,被授予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派魔術代表性傳承人“稱號。

人生經歷

周良鐵,1949年出生於上海,父親周志新為《解放日報》校對工,母親蔣秀珍是著名的雜技藝人。周良鐵十一歲進學館,為上海雜技團第二批學員(一共只招過3批,1956批,1960批,1972批)。從小接受雜技世家的薰陶,在雜技班不喊累,苦練基本功,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多練,勤練,別無他法。

周良鐵在學館度過了5年之後,1965年1月31日,農曆除夕前一天,隨上海雜技團學館第一次外出演出。下鄉演出歷時3個多星期。2月24號當晚在錦江小禮堂為劉少奇,朱德等國家領導人演出,周良鐵表演的是《小武術》。1966年,他第一次作為上海雜技團青年隊的一員走上舞台,正式在上海掛牌演出。

1966年9月5日,周良鐵從雜技團學館畢業。

隨後進入了一個讓人深感迷茫的時代,文革使國內雜技魔術等活動暫時停滯,著名魔術師莫非仙的魔術節目《農業科學家》被批判,周良鐵雜技老師申方良也被批判。1971年,莫非仙獲得解放,並且收周良鐵為徒弟,且悉心教授,使周良鐵成為中國魔術界的新秀。

1971年2月,為西哈努克親王演出《軍訓》。10月,為周總理和塞拉西皇帝演出。1972年,為尼克森訪華演出。1973年,東渡扶桑訪問演出。

1979年10月,上海魔術出現了轉機,美國魔術大師馬克訪問上海。中美魔術師在上海這一次重要交流活動後,給沉悶許久的中國魔術帶來了一股新風,中國恰似被馬克點了一把火,冒出了復興的火焰。1980到1989年,是周良鐵從事魔術表演的起始階段。1989年,他的魔術創作開始進入噴發期。年底,歷時三年精心創作的《魔術師的約會》問世。其後,經過5年時間打磨,推出了《變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回首過往,他不無感慨:對於魔術,我是既學其貌,鑽研其道,標新立異,探美求精。

《魔術師的約會》一炮打響,瞬間換衣從5套增加到了10套,為周良鐵帶來了許多榮譽。1991年,《魔術師的約會》在第三屆全國雜技比賽中以魔術師類第一名出線,榮獲銀獅獎。1994年,第二屆國際雜技比賽中獲優秀表演獎。1994年,代表中國魔術最新創作成就,第一次代表中國榮登世界魔術舞台(FISM)嘉賓演出,並參加第十九屆世界魔術大會。1997年,應邀參加世界性魔術組織S.A.N在日本召開的年會。

魔術《變臉》,不同於傳統的表演手法,周良鐵自創了飛臉法,能一下變出十張不同的臉譜,變化時候由於手部頭部動作很小,使變化更加神秘。1995年獲得全國第四節雜技比賽銀獅獎。1997年,獲得上海國際魔術節暨首屆國際魔術比賽金獎。

2002年農曆除夕,周良鐵在春晚表演《百鳥朝鳳》,引起轟動。

接下來幾年,周良鐵薪火傳承,培養了不少弟子,其中,劉明亞在2003年上海國際魔術節獲得金獎。

2010年2月21日,一位從事半個世紀雜技、魔術的藝術家,從位置上退了下來。50年舞台生涯一晃而過,歲月何其漫長。人生藝術,沒有終點。

作品

蠟燭無換衣術

中國著名魔術表演藝術家周良鐵 中國著名魔術表演藝術家周良鐵

白雪公主與小矮人

假人變真

迪斯科快速集體換衣

飛遁 小提琴

新羅圈獻影

新燒帶

新穎出彩箱

魔術師的約會(換衣術)

成就

1983年與朱騰雲等人合作編寫過<<精彩魔術選>>一書。

1960年進上海雜技團學館,迄今在藝苑辛勤耕耘了40多年。

魔術創作有:

·蠟燭無換衣術、白雪公主與小矮人、假人變真、迪斯科快速集體換衣、飛遁 小提琴、新羅圈獻影、新穎出彩箱、新燒帶、魔術師的約會(換衣術)。

周良鐵 周良鐵

"魔術師的約會"在第二屆全國雜技比賽上獲銀獅獎,在1994年武漢國際馬戲比賽上獲優秀表演獎,曾參加1994日本橫濱第十九屆世界魔術大會、1995德國"魔術之手"世界魔術大會、97日本米子魔術大會的嘉賓演出,成為中國魔術節目率先登上世界魔壇的代表節目之一。1995年推出魔術《變臉》為魔壇添了新作,為傳統變臉技巧增添了"飛臉法"的新招術,並在第四屆全國特技比賽上獲銀獅獎,又分別在1996珠海全國首屆魔術比賽和1997上海首屆國際魔術比賽上奪得金獎,並參加了2000年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辦的第二十一屆國際魔術大會的嘉賓演出。1999年創作的《變鳥》節目在第五屆全國雜技比賽上獲金獎。

1997年底參加了文化部舉辦的108名德藝雙馨座談會。1998年被上海文聯評為德藝雙馨文藝家。

人物評價

敢於突破、大膽實踐、追求藝術、不計名位是他做人風格,從他於九十年代初拋棄鐵飯碗,辦民間團,過內最早推廣設計魔術玩具,他實驗修建“魔術城堡”等,為人們開了先河。他的事跡,央視“夕陽紅”,“中國少兒”,上視“東方戲曲”、“家庭演播室”、“藝壇名流”等欄目多次予以專題報導。近年身體多病的情況下,他將工作重點轉到魔術理論研究,作一些總結性思考。

良鐵語錄

魔術本無真,全仗功力深;常懷謙和意,取信萬方人。魔術,都是假的,給與觀眾的都是假象。但是,魔術背後的一切,包括演員的演技、演員的胸襟、演員的品德,卻應該,而且必須都是真誠的,來不得半點虛假。面對觀眾,演員的笑應該是發自內心的,不應該是虛假的。表演魔術,沒有製作精良的道具不行,沒有手上的真功夫不行,沒有把握角色的表演能力不行,沒有一顆真誠的心更不行。

記憶的潮汐可以沖涮和帶走許多故事,唯獨我在上海雜技團學館的起點,猶如一顆銅豌豆,沖不走,打不垮,砸不爛。那裡有我勤學苦練的痕跡,有我一步一步走過的人生痕跡。

退休,只是人生階段性的一個句號。我有時間、有機會反思過去,反思自己走過的藝術道路。我要梳理一下過去的日子,點燃人生的紅燭,作為人生第二階段起步的動力,對過去,對現在,對將來,這都是必須的。

沉甸甸的稻穗是飽滿的,但它總是低垂著,俯視養育它的大地。走過了半個世紀的雜技舞台生涯,我覺得我仍然是一顆還在生長的稻穀。

周良鐵 周良鐵

中國著名魔術師

魔術已越來越成為大眾喜歡的表演項目,中國有很多優秀帥氣的魔術師,他們還曾登上春晚的舞台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戲。
早期: 朱連魁 程連蘇 曾國珍 戴濱淳
近期: Yif 劉謙[魔術師] 粘立人 傅琰東 姚金芬(女) 林卓傑
周良鐵 李寧[魔術師] 程廣生 秦鳴曉 楊露璐(女) 程毅
文沛然 陳智玲(女) 劉明亞 麥傑 鄧男子 茹仙古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