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澤

周洪澤

周洪澤是1958年出國去葡萄牙的。那年他27歲。 出國創業,在他老家浙江省青田縣港頭鄉並不是什麼稀奇事。青田是僑鄉,港頭更是僑鄉中的僑鄉,家家戶戶幾乎都有親屬或親戚在歐洲。親戚帶親戚,親戚再帶親戚,“雪球”於是越磙越大。周洪澤家也是華僑世家,父輩中就有人去歐洲經商。像他這樣的農家子弟,有什麼理由不出去闖蕩一番,卻要守著貧窮呆在家裡?當然,所謂“闖蕩一番”也不是做什麼太轟轟烈烈的事,無非是憑一雙手謀生,靠艱苦勞動賺錢,靠最大的節儉積攢資金,然後,選擇中餐業作為發家之道——多年來,他的青田同鄉們幾乎都是走的這條“必由之路”。不過,即使是同樣的路,周洪澤也想走得與別人稍有不同。他看到,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並不大,只有83萬人,可是,旅居葡萄牙的華僑華人卻有百分之七八十集中在這裡,而且大多數都在做中餐業。為了避免“爭飯吃”、“搶飯吃”,他沒在里斯本“安營紮寨”,而是另闢蹊徑,選擇了外地,到西北部的波爾圖創業,在那裡開闢發展新的天地。

基本信息

創業生涯

周洪澤 周洪澤

 周洪澤是1958年出國去葡萄牙的。那年他27歲。

出國創業,在他老家浙江省青田縣港頭鄉並不是什麼稀奇事。青田是僑鄉,港頭更是僑鄉中的僑鄉,家家戶戶幾乎都有親屬或親戚在歐洲。親戚帶親戚,親戚再帶親戚,“雪球”於是越磙越大。周洪澤家也是華僑世家,父輩中就有人去歐洲經商。像他這樣的農家子弟,有什麼理由不出去闖蕩一番,卻要守著貧窮呆在家裡?

當然,所謂“闖蕩一番”也不是做什麼太轟轟烈烈的事,無非是憑一雙手謀生,靠艱苦勞動賺錢,靠最大的節儉積攢資金,然後,選擇中餐業作為發家之道——多年來,他的青田同鄉們幾乎都是走的這條“必由之路”。不過,即使是同樣的路,周洪澤也想走得與別人稍有不同。他看到,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並不大,只有83萬人,可是,旅居葡萄牙的華僑華人卻有百分之七八十集中在這裡,而且大多數都在做中餐業。為了避免“爭飯吃”、“搶飯吃”,他沒在里斯本“安營紮寨”,而是另闢蹊徑,選擇了外地,到西北部的波爾圖創業,在那裡開闢發展新的天地。

到波爾圖不到兩年,他開設了自己的首家餐館,取了一個最質樸最能表達心跡的名字,叫“中國酒家”。這是當地最早的中餐館之一。他認為,儘早創辦餐館,那怕規模小,資金少,營業額不大,在“戰略”上卻是可取的,因為有了自己的牌子和基地,有了業主身份,便可以貸款、僱工,從小到大地發展。很快地,他的“中國酒家”規模日益擴大,達到100多個座位,生意也日趨興隆,成了波爾圖頗具名聲的大餐館。以“中國酒家”的所得,他又開設了第二家,取名“金龍酒家”。爾後,又有了第三家……

餐館業是服務性很強的行業,服務和信譽至關重要。周洪澤對此非常明白,他把顧客奉為上帝,向他們提供蘇、粵、川、魯等各種萊式,讓他們不出波爾圖就能吃到中國的“東南西北”。他立志把餐館變成中國文化的一個視窗,讓顧客領略到中國古典藝術的風韻。他還通過自己餐館把中國人熱情好客、忠厚誠實的形象展示給葡國人,為商不奸,價格合理,飯菜質量又好,新老顧客都感到滿意,“回頭率”很高。

周洪澤很幸運,他的種種做法竟然引起了葡國領導人的注意,甚至聲播葡國之外。葡國總理作出決空,給予“中國酒家”和“金龍酒家”嘉獎,特準免稅25年,並頒給周洪澤“歐洲獎”。義大利、西班牙等國慕名,也向他頒發了餐飲業方面的榮譽獎。

進入八九十年代,周洪澤又向餐飲業以外的天地擴展,開辦了五六家商店和貿易公司。他馬不停蹄地奔波在生意場上,抓住商機壯大自己的經濟實力,同時,以炎黃子孫的深厚情感,把自己的事業與祖國家鄉的建設結合起來,大膽跨越,回身進入中國大市場。他還與西班牙華人實業家陳迪光合作,建起了跨國的中國貿易公司香港豐宇實業有限公司,由陳迪光任董事長,他任副董事長。他與陳迪光將“豐宇”的戰略定向為中國,瞄準中國大市場,在紹興、溫州、麗水、杭州等地創辦了一批製衣、電器儀表、衛生用品、化工生產企業。這一戰略,已經取得良好的成果。

華僑元老

作為波爾圖華僑社區的“元老派”, 周洪澤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幫新濟貧,成了僑胞們的貼心人。他深知華僑華人在歐洲社會地位不高,創業更難,很有必要團結起來。在他和其他老華僑的多年努力下,葡萄牙華僑華人協會終於在1991年成立。他先後出任了副會長、會長,併兼任該會的分會——設在波爾圖的北部協會會長。他儘自己之力,在這些崗位上默默為僑胞作貢獻。他帶領僑胞互濟互助,克服困難,尋求發展。僑團被僑胞們視為“娘家”,從生活生計到創業大計,從經濟發展到文化教育,在許多方面都發揮了作用。

政治成就

周洪澤是浙江省第七、第八屆政協的海外委員。在數十萬浙江籍華僑中,有幸擔任海外政協委員的只有四人,周洪澤不忘僑胞們的重託,努力充當海外僑胞與祖國家鄉之間的“橋樑”和“紐帶”,他年年堅持參加政協大會,認真反映僑胞的心聲。他曾針對使歐洲華僑華人聲譽受損的非法移民問題,與另一位歐洲僑領胡志光一道,多次與中央和省級有關部門共同商討對策,並在葡、荷兩國據理力爭,伸張正義,維護了華僑華人權益。

參與公益事業

他熱心家鄉的公益事業,不但身體力行,還發動葡國僑胞為家鄉賑災、修路、興辦教育。他受到聘請擔任了浙江、天津兩省市的海外聯誼會理事,並被麗水地區行署聘為“經濟顧問”。

家庭生活

周洪澤有一個幸福的家。他的子女個個都是具有高等學歷的文化、科技方面的專門人才 ,尤其是他的兩個女兒,雙雙成了醫學博士。這是他注重子女教育的結果,對此他有說不出的欣慰。

副主任醫師 周澤洪

周洪澤 副主任醫師。1952年2月出生,江蘇宜興人。197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現任北京軍區292醫院副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外科教研室副教授。是中華醫學會會員。熱衷於部隊的衛生事業,帶領部隊基層醫療人員刻苦鑽研技術,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先後發表專業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預製顱骨瓣行顱骨修補》獲臨床成果三等獎;《943例痛風的臨床研究》獲臨床成果二等獎;《高血壓腦出血並發胃腸出血的研究》、《外傷脾破裂的修補治療》等分別發表於《中華神經外科雜誌》、《人民軍醫》。現主要研究方向是神經外科及普外的介入治療。個人業績曾被收入《中國當代醫藥界名人錄》、《中國人才辭海》等大型人物辭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