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要義

周易要義

《周易要義》,南宋魏了翁撰。 《周易要義》共十卷,卷一上乾,卷一中坤至需,卷一下訟至履,卷二上泰至謙,卷二下豫至觀,卷三上噬嗑至無妄,卷三下大畜至離,卷四上鹹至明夷,卷四下家人至益,卷五上夬至井,卷五下革至歸妹,卷六上豐至節,卷六下中孚至未濟,卷七上系,卷八下系,卷九說卦,卷十序卦雜卦略例,前冠有綱領一卷。

基本信息

《周易要義》取王弼、韓康伯《周易注》、孔穎達《周易正義》等註疏之文,精心採摘,據事別類而錄之,一事一類均加小標題,條理清晰,簡以得其要,約而頗致詳,其大旨主於以象數求義理,折衷於漢學、宋學之間。該書尤為注意黜削舊注中緯書之說,後世推許為有廓清之功。

魏了翁(1178-1237),字華父,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學者稱鶴山先生。慶元五年(1199)進士,歷知嘉定、漢州、眉州、瀘州、潼川、福州等地,官至同簽書樞密院事,資政殿大學士。理宗寶應元年(1225),魏了翁被貶靖州之後,以說經者但知誦習成言,不能求之詳博,因而作《九經要義》百卷,《周易要義》即為其中之第一部。魏了翁另著有《周易集義》四十六卷,取宋代十七家《易》說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