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選集

周恩來選集

《周恩來選集》,分為上下兩卷,上卷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著作,下卷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著作。周恩來同志寫過大量的文章、檔案、書信、電報,做過很多重要的講話。由於過去艱苦的戰爭環境,那時的許多文獻未能保存下來。現在我們儘可能地把周恩來同志的著作和講話記錄收集起來,收入選集的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有不少是過去沒有公開發表過的。收入選集的著作,凡是周恩來同志在世時公開發表過或有手稿的,都保持原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周恩來著作選集。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委員會編輯,人民出版社出版,分上、下兩卷。

上卷重要著作

上卷於1980年出版,收錄了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起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重要著作,共60篇,其中40篇沒有公開發表過。

上卷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包括黨的建設、武裝鬥爭和軍隊建設、統一戰線、白區工作和根據地工作、反對“左”右傾錯誤、抗日戰爭的方針政策、領導方法與領導作風等方面的重要論述,以及歷史經驗的深刻分析和總結等。

下卷重要著作

下卷於1984年出版,收錄了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重要著作,共56篇,其中35篇沒有公開發表過,基本上反映了周恩來對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觀點

下卷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包括周恩來對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統一戰線、知識分子、少數民族、民族資產階級等方面工作的重要論述。選集還收入了周恩來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為保護大批幹部、民主人士、科學家而發出的若干電文。

作品目錄

(上)

現時政治鬥爭中之我們(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十一日)

迅速出師討伐蔣介石(一九二七年四月)

周恩來選集

周恩來選集

堅決肅清黨內一切非無產階級的意識(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十一日)

關於湘鄂西蘇區發展的幾個問題(一九二九年三月十七日)

在白色恐怖下如何健全黨的組織工作(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彭楊顏邢四同志被敵人捕殺經過(一九二九年九月十四日)

中共中央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一九二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托洛茨基反對派在中國發生的原因及其前途(一九二九年十月)

周恩來選集周恩來選集

關於武漢工作問題(一九三○年九月四日)

立三路線的理論基礎(一九三○年十二月一日)

關於粉碎第四次“圍剿”的電報(一九三三年一月——三月)

關於西安事變的三個電報(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五日)

反對妥協求和,堅持華北抗戰(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三日)

目前抗戰危機與堅持華北抗戰的任務(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六日)

現階段青年運動的性質和任務(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抗戰軍隊的政治工作(一九三八年一月十日)

目前形勢和新四軍的任務(一九三九年三月)

建設堅強的戰鬥的西南黨組織(一九四二年一月)

關於一九二四至二六年黨對國民黨的關係(一九四三年春)

我的修養要則(一九四三年三月十八日)

致柯棣華大夫家屬的慰問信(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二日)

怎樣做一個好的領導者(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二日)

在延安歡迎會上的演說(一九四三年八月二日)

論中國的法西斯主義——新專制主義(一九四三年八月十六日)

關於黨的“六大”的研究(一九四四年三月三日、四日)

關於大後方文化人整風問題的意見(一九四五年一月十八日)

論統一戰線(一九四五年四月三十日)

目前緊急要求(一九四五年八月)

積極宣傳反內戰反獨裁,揭穿蔣介石的欺騙陰謀(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六日)

致鄒韜奮夫人沈粹縝的慰問信(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二日)

關於國民黨二中全會的談話(一九四六年三月十八日)

“四八”烈士永垂不朽(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九日)

反對擴大內戰與政治暗殺的嚴正聲明(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七日)

對進步朋友應多加關照(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悼李公朴、聞一多詞(一九四六年十月四日)

在上海魯迅逝世十周年紀念會上的演說(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九日)

對國民黨召開“國大”的嚴正聲明(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十六日)

為慶賀朱總司令六十大壽的祝辭(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三十日)

在延安各界舉行的“雙十二”紀念會上的講演(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二日)

一年來的談判及前途(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八日)

評馬歇爾離華聲明(一九四七年一月十日)

關於在蔣管區的工作方針和鬥爭策略的兩個檔案(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五月五日)

全國大反攻,打倒蔣介石(一九四七年九月二十八日)

關於當前民主黨派工作的意見(一九四八年一月)

領導作風的一個重要問題(一九四八年二月五日)

老區半老區的土地改革與整黨工作(一九四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關於土改和整黨問題給阜平中央局的電報(一九四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黨的政策必須適時地向民眾公開(一九四八年三月七日)

在部隊中試驗組織士兵委員會(一九四八年三月八日)

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建設(一九四八年六月二十一日)

擊破敵人假和平運動的陰謀(一九四八年七月二十七日)

蔣管區鬥爭要有清醒頭腦和靈活策略(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二日)

致鄭洞國信(一九四八年十月十八日)

關於和平談判問題的報告(一九四九年四月十七日)

團結廣大人民民眾一道前進(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學習毛澤東(一九四九年五月七日)

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一九四九年七月六日)

恢復生產,建設中國(一九四九年七月二十三日)

人民政協共同綱領草案的特點(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二日)

(下)

當前財經形勢和新中國經濟的幾種關係(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

在全國高等教育會議上的講話(一九五○年六月八日)

建設與團結(一九五○年八月二十四日)

為鞏固和發展人民的勝利而奮鬥(一九五○年九月三十日)

抗美援朝,保衛和平(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四日)

切實執行婚姻法,保護婦女合法權益(一九五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關於知識分子的改造問題(一九五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加強老根據地的工作(一九五一年――一九五二年)

“三反”運動與民族資產階級(一九五二年一月五日)

我們的外交方針和任務(一九五二年四月三十日)

關於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問題(一九五二年六月十九日)

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一九五三年九月八日)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增強黨的團結,反對資產階級個人主義(一九五四年二月十日)

為祖國鍛鍊身體(一九五四年二月二十一日)

把我國建設成為強大的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的工業國家(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三日)

在亞非會議全體會議上的發言(一九五五年四月十九日)

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一九五六年一月十四日)

經濟工作要實事求是(一九五六年二月八日)

關於崑曲《十五貫》的兩次講話(一九五六年四月、五月)

台灣的解放一定能夠實現(一九五六年六月二十八日)

專政要繼續,民主要擴大(一九五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第一個五年計畫的執行情況和第二個五年計畫的基本任務(一九五六年九月十六日)

經濟建設的幾個方針性問題(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日)

關於中緬邊界問題的報告(一九五七年七月九日)

關於我國民族政策的幾個問題(一九五七年八月四日)

給程硯秋的信(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三日)

進一步提高軍隊的政治素養(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一九五八年一月十日)

把知識和經驗留給後代(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一九六○年七月十四日、十五日)

加強調查研究(一九六一年三月、五月)

接見嵯峨浩、溥傑、溥儀等人的談話(一九六一年六月十日)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故事片創作會議上的講話(一九六一年六月十九日)

說真話,鼓真勁,做實事,收實效(一九六二年二月三日)

論知識分子問題(一九六二年三月二日)

國民經濟的調整工作和當前任務(一九六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我國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新發展(一九六二年四月十八日)

認清形勢,掌握主動(一九六二年五月十一日)

建成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於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一九六三年一月二十九日)

學習雷鋒(一九六三年三月六日)

反對官僚主義(一九六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過好“五關”(一九六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對外經濟技術援助的八項原則(一九六四年一月十五日)

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一九六四年十月十七日)

在治理黃河會議上的講話(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十八日)

發展國民經濟的主要任務(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農村衛生工作和計畫生育問題(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一日)

植樹造林是百年大計(一九六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發展生產,重建家園(一九六六年三月十日)

關於保護幹部的若干文電(一九六六年——一九七四年)

關於經濟工作的幾則文電(一九六六年――一九七三年)

恢復文教科技部門的正常工作(一九七○年――一九七三年)

中美友好來往的大門終於打開了(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中日兩國人民應該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五日)

向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前進(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三日)

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周恩來

作者簡介

周恩來

(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淮安。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他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來同志的卓著功勳、崇高品德、光輝人格,深深銘記在全國各族人民心中。

作者履歷

解放前

1917年天津南開學校畢業後,留學日本。1919年回國。五四運動中,在天津組織覺悟社,從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動。1920年去法國勤工儉學,發起組織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青年團旅歐支部書記、中共旅歐支部領導人。1924年回國。1927年8月1日領導了南昌起義。

解放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擔任政府總理,兼任過外交部長,並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主席。是中共第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六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兼書記處書記,第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屆、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