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廣龍[阿縣書法協會副主席]

周廣龍[阿縣書法協會副主席]
周廣龍[阿縣書法協會副主席]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周廣龍,號山東枕雲 ,1973年7月2日出生於山東榮成。畢業於東阿縣實驗國小,五年級學歷。山東省書協會員,聊城市書法協會理事,東阿縣書法協會副主席,東阿縣政協委員。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國小畢業後,開始臨摹書法。先是顏體,接著是魏筆,臨張猛龍的貼。這七年期間,周廣龍在建築工地乾過泥瓦匠,在街頭賣過饅頭。

1993年為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東阿書法家協會組織書展,周廣龍的書法作品首次亮相得到廣泛好評,被收入優秀作品集中。

2008年,參加了書法學習班。受中國書協會員張錫庚先生的教育,使他對書法的再認識產生了極大影響。之後他開始靜下心來,更加注重臨摹名家名帖。尤其喜愛二王、孫過庭書譜。 讀帖、臨帖。再以自己的感悟,創作自己滿意的作品。並不斷外出交流學習。

個人作品

周廣龍作品 周廣龍作品

他的書法作品書走龍蛇,劍氣滔滔。以大草為主,氣勢磅礴,起伏跌宕,在省內外屢屢獲獎。

成長的故事

老師的鼓勵

上國小四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教語文課的陳老師,一位帶眼眼鏡的女老師,在仔細地批改了他的小字作業後,連聲誇獎他字寫的好,並說他以後會很有出息。老師那天的話,鼓勵著他更加認真的書寫。使得上學期間,他的字一直是班級寫的最漂亮的。直到現在,那天的情景,老師說話的語氣,還牢牢的留在他的記憶里。 因為生活原因,國小畢業後,他就輟學回家,幫助父母料理家務。他看到同村的好同學付茂廣跟人學習刻章。老師是東阿當時有名的刻章師傅唐立仁。要學習刻章,書法是必修課程。周廣龍看到同學每天坐在那裡寫毛筆字,不由的心熱。也拿過筆寫了幾下,居然十分的周正。他的毛筆字首先得到唐師傅的讚揚:“若好好練習,肯定有出息!”唐師傅鼓勵的話,他又記在了心裡。 於是,他省吃儉用,買了紙、筆、字帖,每天到了晚上,就在簡陋的條桌上,開始臨摹起來。先是顏體,接著是魏筆,臨張猛龍的貼。這一寫就是七年。

艱苦歲月

結婚後,家裡連張書桌也沒有。為生計,才不得不撂下心愛的筆。這一放就是十年。但十年中,他內心對於書法的熱愛始終沒變。偶爾路過縣城幾家書畫裝裱門市部,總忍不住走進去,看看那些懸掛在牆壁畫廊上的書畫作品,默默在心裡揣摩,用手指比劃。

亦師亦友

東阿有位書法家李光文,在老建設局北側開了一家裝裱門市部,周廣龍三來兩去和他成了好朋友。受劉廣文的鼓勵,廣龍有了空閒時間,就到他的書法繪畫室來寫上一會字。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拓展,他的字寫的越來越好。漸漸在書法界有了名氣。 在縣文聯張軍主席和諸位書法愛好者的鼓勵下,周廣龍跟東阿書畫家劉光文、姜東明等人,參加了書法學習班。也就是在那次學習中,中國書協會員張錫庚先生的教育,使他對書法的再認識產生了極大影響。 談起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培訓班的學習,周廣龍依舊十分的激動。有次張錫庚老師給學員講解臨摹蘇東坡的《寒食帖》。張先生對周廣龍說,如果他的字第四天寫的比第三天的好,他會親自給廣龍臨摹一幅。受老師的鼓勵,廣龍結合張先生的教導,對著字帖,認真研究,細緻的揣摩,一點不敢懈怠。《寒食帖》是蘇東坡行書代表作,通篇書法寫的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無慌率之筆。被稱做“天下第三行書”。在反覆的對比,一遍遍的臨摹,用心來感悟後,廣龍對書法的認識,驟然間有了新的感覺。到第四天,看到廣龍的字明顯的進步,張先生欣然坐下來,親自給他臨了一幅《寒食帖》。這種鼓勵,讓周廣龍感激不已。

學習歸來,他開始靜下心來,更加注重臨摹名家名帖。尤其喜愛二王、孫過庭書譜。

他說:他喜歡孫過庭書法的乾淨利落,不矯揉造作,十分注重提按有度的用筆特色。也極其羨慕二王書法。二王用筆:一點一畫均非直過,而是具有豐富的變化。首筆和末筆變化豐富,筆畫或短或長,或藏鋒或露鋒,都呈曲勢,非一帶而過,中間充滿了微妙的變化。翁方綱所謂“中過”,包世臣所謂“善用曲”。用筆以中鋒為主,有些字如“山”字、“報”字使用側鋒也十分明顯。在字的結構中:大小不一,或長或短,或平正或倚斜,皆隨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勻稱,行距不求密疏劃一,這就決定了書帖的錯落跌宕、變幻莫測的整個面貌。論章法:這種情況同當時人們追求自然瀟灑的社會風氣有關。唐代以後追求精整規範,這樣的字就很難出現了。

成就及榮譽

2009年到河南省參加中國書協培訓班學習。 作品入選山東省書法展。

2009年底被吸收山東省書法協會。東阿書法家協會成立,被推薦為副主席,兼副秘書長。

2011年因為在書法界的影響,被推薦為政協第九屆東阿縣委員會委員。

2012年3月22在深圳《中國書法報》搞的一次全國範圍內書法愛好者的書法比賽活動,得了三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