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吶

吶吶

本義:說話遲鈍或口吃)同本義。同“訥”〖slow(ofspeech)〗言之訥也。——《說文》其辯不若其吶也。——《荀子·非相》廣吶口少言。——《漢書·李廣傳》臣宣吶鈍於辭。——《漢書·鮑宣傳》吶者言之疑。——《韓非子·八經》又如:吶口(說話困難,不流暢);吶吃(口吃。說話結結巴巴);吶吶(說話遲鈍);吶鈍(語言遲鈍) 吶 nè【動】小聲說話〖whisper;speakinalowvoice〗只聽得差撥口裡吶出一句‘高太尉’三個字來。——《水滸》另見nà。

吶的中文解釋

吶nà

部首筆畫
部首:口 部外筆畫:4 總筆畫:7
五筆86:KMWY 五筆98:KMWY 倉頡:ROB
筆順編號:2512534 四角號碼:640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450
基本字義
1. 〔~喊〕大聲呼喊,如“~~助威”、“搖旗~~”。
詳細字義
〈動〉
1. 吶喊,大叫 [cry out]
且說史進就中堂又放起火來,大開了莊門,吶聲喊,殺將出來。——《水滸傳》
〈嘆〉
1. 表示提醒注意 [mind]
吶,我們可以開始了。——吉學沛《田野里的追逐》
2. 另見nè

吶nè

1. 古同“”,說話遲鈍。
詳細字義
〈形〉
1. (會意兼形聲。從口,從內,內亦聲。講話遲鈍或口吃,好像在口記憶體留。本義:說話遲鈍或口吃) 同本義。同“” [slow (of speech)]
言之訥也。——《說文》
其辯不若其吶也。——《荀子·非相》
廣吶口少言。——《漢書·李廣傳》
臣宣吶鈍於辭。——《漢書·鮑宣傳》
吶者言之疑。——《韓非子·八經》
2. 又如:吶口(說話困難,不流暢);吶吃(口吃。說話結結巴巴);吶吶(說話遲鈍);吶鈍(語言遲鈍)
〈動〉
1. 小聲說話 [whisper;speak in a low voice]
只聽得差撥口裡吶出一句‘高太尉’三個字來。——《水滸》
2. 另見nà

基本字義

本義:說話遲鈍或口吃)同本義。同“訥”〖slow(ofspeech)〗 言之訥也。——《說文》 其辯不若其吶也。——《荀子·非相》 廣吶口少言。——《漢書·李廣傳》 臣宣吶鈍於辭。——《漢書·鮑宣傳》 吶者言之疑。——《韓非子·八經》 又如:吶口(說話困難,不流暢);吶吃(口吃。說話結結巴巴);吶吶(說話遲鈍);吶鈍(語言遲鈍) 吶 nè 【動】 小聲說話〖whisper;speakinalowvoice〗 只聽得差撥口裡吶出一句‘高太尉’三個字來。——《水滸》 另見nà

引用

(1).形容說話遲鈍。《禮記·檀弓下》:“其言吶吶然,如不出(諸)其口。”《魏書·高允傳》:“ 高子內文明而外柔弱,其言吶吶不能出口。”
(2).猶唯唯。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劉姓》:“ 劉芒然改容,吶吶斂手而退。”
(3).形容說話聲音低沉或含混不清。《金瓶梅詞話》第九一回:“[玉簪兒]口內喃喃吶吶,說道:‘也沒見這浪淫婦刁鑽古怪,禁害老娘。’” 清黃軒祖《游梁瑣記·內黃大盜》:“ 陶吶吶念遁咒,泮亦咒解之。” 丁玲《韋護》第二章五:“ 珊珊只是不安的巡迴望著他們兩人,時時噓著氣,既到韋護徵求她的意見時,她竟無所措手足的吶吶著。”

摩爾莊園新天使

摩爾莊園新出的天使吶吶是由吶果子進化而來,也有可能蛻變失敗變成枯果子
吶果子的出處:
吶果子的天使種子是靠打敗難度一般的便便樹後得到的,一般難度可得到一個,困難可得到兩個,蛻變需要24個小時 。
吶吶的戰鬥能力:
傷害:35
攻擊速度:8
攻擊範圍:4
能量需求:6顆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