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丹

吳麗丹

吳麗丹,女,1984年生,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馬鋪鄉石芹國小教師,漳州市第三屆農村組國小十佳青年教師。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說起馬鋪鄉,雲霄縣無人不知。因為地理位置最偏遠,交通最不便,那裡的人都被稱為“山內仔”。時至今日,國小教師吳麗丹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來到這個偏遠山鄉,來到石芹國小報到的情景:車子穿梭在崎嶇的山路上,沿途儘是連綿不斷的山,幾乎不見人煙。在顛簸了兩個多小時之後,車子終於把吳麗丹送到了山坳深處的石芹國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頗有年頭的雙層樓房,凹凸不平的空地中央,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正迎風飄展。

一說到大山,許多年輕人都會望而卻步。但是1984年出生的吳麗丹卻在這偏遠的山溝溝里一教就是5年。在這5年裡,這個80後城市女孩憑藉著堅強的毅力成長起來,不僅完全適應了農村生活,還成為了一位教學能手。按她的話說,,她是“大山中一棵倔強的野草”。

2006年,一踏進辦公室,,看到的是一張張樸實無華的面孔和極其簡陋的桌椅,吳麗丹有些呆了,這就是她將要為之奉獻青春年華的地方?然而,這一憂慮很快被山裡的孩子打消了。當看到許多孩子走著崎嶇的山路,不管颳風下雨一天來回四趟,從家裡到學校上學時,吳麗丹被感動了。她心想,孩子們都能堅持,我怎么就不能堅持呢!

山里教師緊缺,吳麗丹一上崗,就接下了大得驚人的工作量。她瘦弱的肩膀擔負著兩個班級兩個學科的教學,一星期二十幾個課時,課後還得面對一堆堆如小山似的作業。過去可以玩電腦、逛街購物、看電影,現在卻是不停歇地備課和批改作業,與她相伴的只有風聲蟲鳴和雪白的燈光。這種變化,對於一個年輕的女孩來講有些殘酷,但倔強的她沒有怨言,山里孩子那一雙雙充滿希冀的眼睛,給了她無窮的力量,她堅持了,適應了。

為了走進孩子們的世界,吳麗丹纏著校長帶著她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去家訪;為了不耽誤孩子們的學習,五年來吳麗丹從沒請過假,即使是生病了也堅持工作。有一年冬天,吳麗丹連續發燒了好幾天,嘔吐不止,但是她仍然堅持上課,下課了就去打點滴。吳麗丹為了把書教好,夏夜裡別人在庭院裡納涼喝茶,她一個人卻悶在屋裡埋頭整理材料。冬天清晨,別人還在被窩裡暖暖香香地睡著,她卻起早摸黑地做板報寫材料了。她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恨不得一天有48個小時。”

山區生活艱苦,工作繁重,但是都不曾讓吳麗丹掉過眼淚。可是有一次,她掉淚了:吳麗丹的班裡有個孩子叫何標祥,他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何標祥總是穿得邋裡邋遢的,也不愛和人說話。有一次家訪,吳麗丹走進了何家的小院,眼前的景象頓時讓她心頭一酸:何標祥的奶奶正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給雞餵食,他5歲的妹妹正趴在門檻上用小半截鉛筆在紙上認真地畫著,昏暗的廚房裡,小標祥正蹲在破灶前燒著飯。明亮的火光映紅了他那張稚氣未脫的淳樸臉龐,鼻尖上的汗珠閃閃發亮……看到這裡,吳麗丹的淚水啪嗒啪嗒地落了下來……從此以後,她常到何標祥家幫助小標祥做家務、輔導功課,並且送小標祥一些學習用品。村裡的人常說:“這孩子好福氣啊,老師就像媽媽一樣!”小標祥也挺爭氣,讀書越來越用功了,而且還養成了個習慣:每天放學找吳老師要兩道題,做完讓老師批改了才回家。

榮譽

2006年至今,吳麗丹的獎狀大大小小有十幾張。2010年,她獲得了“漳州市第三屆農村組國小十佳青年教師稱號”。

吳麗丹與學生在一起 吳麗丹與學生在一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