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闖[記者]

吳闖[記者]
吳闖[記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闖,遼寧省阜新人,畢業於武漢大學,任中央電視台《法治線上》欄目策劃人、編輯、記者。多次參與重大新聞事件報導,深入質檢、緝毒一線特別是金三角地區採訪,入選2009中國記者網路影響力排行榜,代表作有電視專題片《刀鋒》、新聞報導《高中生猝死公安局之問》。

基本信息

簡介

吳闖,武漢大學新聞學博士,中央電視台《法治線上》策劃人、記者,2001年起在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擔任政法報導記者,多次隨警拍攝報導大案件偵破,連續5年赴境外金三角毒源地採訪,曾先後專訪跨國毒梟譚小林、韓永萬等犯罪嫌疑人,多次隨公安部禁毒局暗訪涉毒娛樂場所,《刀鋒》紀錄片總編導。

深入金三角

吳闖吳闖
深入“金三角”中緬邊境等緝毒一線,隨警拍攝7集紀錄片《刀鋒》。記者吳闖曾經5次去金三角採訪,每次去都有新的變化,3年前去金三角採訪時,那裡還只有罌粟花。最近幾次去,跟過去已經很不同,那裡城市的化痕跡非常明顯,很像中國的一個小城鎮,只不過那裡有賭場,街上的人帶著

在最後一次去金三角採訪發現,賭場現在是金三角最主要經濟來源之一。除了吸納所謂的外資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很多賭徒賭輸了錢之後,走投無路只能替毒販販毒,因賭而毒。

記者吳闖在採訪過程中接觸最多的就是吸毒者,一個吸毒者向記者介紹獲取毒資方式,獲取毒品得有錢,自己錢花光了怎么辦?就得以販養吸、以道養吸、以娼養吸、以吸養吸。

記者吳闖在拍攝怒江阻擊戰的時候遇到一個緬甸的孕婦,毒販讓她帶海洛因到國內,這是故意鑽中國法律的空子,因為中國政府對孕期婦女一直是持人性的態度的。

這個女子帶了三個月的孩子,記者在拍攝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孩子不對,總是不停的哭。記者和警察就把孩子送到醫院,挽救了孩子的性命。之後她向警察坦白道這一次交易只給她三千人民幣,為了這些錢差點要了她孩子的性命。 像這樣的採訪記者與現場零距離,不僅冒著生命危險,還經受著精神的洗禮和壓力,但是在吳闖等人的報導中,人們看到了金山角真實的狀況,也更加深了對毒品的深惡痛絕。

暗訪“油耗子”

吳闖吳闖
《每周質量報告》是在中央電視台和國家質檢總局密切、全面合作基礎上,特別開辦的生活消費類組合性新聞節目。自成立那天起,就與質檢系統結下了不解之緣,特別是在採訪中,節目組記者與地方質檢系統部門強強聯手,屢戰屢勝。

在“揭秘加油站”節目採訪中記者吳闖與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聯手,一舉成功揭開了加油機偷油的秘密。
2002年夏天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從美國引進一輛加油車,從外部看跟普通的汽車沒什麼兩樣,車內卻裝置了精密的檢測器。這部車實際上就是一台類似公平計量器的加油機檢測器,專門整治加油站加油機的計量問題,捉拿“油耗子”。

得到這個訊息後,《每周質檢報告》的製片陳杰在周一召開的選題會上宣布:該出手了。

接過令牌的吳闖飛抵成都,同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有關同志一起,鑽進檢測車,踏上“揭秘加油機”的征程。
抽查地點選擇在成都至都江堰沿途的加油站,不過由於該檢測設備前不久剛剛試過身手,並且被當地媒體炒得沸沸揚揚,令許多加油站感到風聲鶴唳,不敢輕易越雷池半步,士氣高漲的吳闖一行接連測了幾個加油站,結果個個計量準確。

在經過一家名為“玉堂”的加油站時,吳闖忽然感到可能要發生什麼似的,建議技術人員停車檢查。吳闖事後說,當時就是看到加油站的名字,忽然想起了《三俠五義》中“錦毛鼠”白玉堂,或許是巧合,這個“玉堂”很容易讓人想到與“油耗子”有某種關聯。

如今,加油站的“油耗子”已經由以前的“遙控式”變成了“電腦式”,所有的玄機就在電腦機房,敲一下鍵盤就可以偷油或恢復正常,手段十分隱秘。執法人員兵分兩路,一路直接奔電腦機房,防止對方啟動“恢復鍵”;一路把檢測車開去加油,進行執法檢查。

檢測的結果還是出人意料,加入20升汽油,測試結果顯示20.01升,加油機似乎沒有問題。

吳闖的直覺告訴他,事情也許沒有這么簡單,他一邊點滴不漏地組織採訪,一邊觀察事情發展態勢。終於出現了轉機,技術人員檢查中發現,控制電腦操作的H鍵實際用途和說明書上有出入,敲下此鍵後再次進行測試,結果發現加入105升汽油時,實際只有100升,5升油不知了去向,剛才還非常準確的加油機現出了“油耗子”的原形。
結果找到了,接下來便是探究奧秘。為了從加油站老闆口中套出加油機的秘密,吳闖開始跟他套近乎,並漸漸建立起一種較為信任的關係。但是這個老闆很警惕,對一些電子設備比較敏感,想要通過拍攝記錄他講出秘密時的畫面,似乎不太容易。

吳闖說,記者暗訪必要時肯定要出“絕招”。在這裡不好描述絕招的具體路數,因為絕招自然需要保密。

在賓館房間中,吳闖終於拍到了揭露真相的鏡頭。原來,有些加油機生產廠家為了搶占市場,授意推銷員非法改動加油機係數,滿足加油站的不法經營者“特殊”用途和要求。吳闖連環出招,終於把這個秘密用鏡頭語言告知天下。節目播出後,全國對“油耗子”人人喊打,國內不少大型加油機生產廠家致電《每周質量報告》節目組,表示願意出資支持記者採訪。

北京奧運報導

奧運會開始之前,吳闖就已被確定加入“奧運動車組”,忙著賽事報導的前期準備工作。在天津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舉行的中國隊對瑞典隊女足賽事中,他作為前方記者進行了現場報導。在連線過程中,他表示目前的報導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每個記者都各司其職,不容絲毫馬虎。“我們根據觀眾對賽事的關注度自行提交選題,經審批同意後才能進入賽場採訪,尤其是必須與相關人員積極密切配合才能保證賽事的直播順暢。”經過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射箭場的兩場比賽報導,他又參加了在首都體育場中國女排對美國女排的賽事報導。“當時胡錦濤主席及夫人也在看台上觀看並鼓掌加油,女排也是我非常喜歡看的,雖然在現場也會為運動員的精彩表現激動興奮,但是我們都知道做好本職工作是最重要的。”

個人榮譽

中央電視台法治線上記者吳闖 2009年11月入選中國記者網路影響力排行榜,入選理由:作為《法治線上》的資深編輯,參與了一次次大型報導。如建國六十年、全運會,其陝西高中生殺人事件的獨家報導引起巨大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