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茱萸葉五加

吳茱萸葉五加

吳茱萸葉五加屬於Acanthopanax Miq.,落葉喬木,無刺,高2—12米。掌狀複葉在短枝上簇生,在長枝上互生。分布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地的山谷、山坡林中。

基本信息

簡介

吳茱萸葉五加吳茱萸葉五加
所屬卷:Acanthopanax Miq.
所屬科:Araliaceae
中文名:吳茱萸葉五加

形態特徵

吳茱萸葉五加落葉喬木,無刺,高2—12米。掌狀複葉在短枝上簇生,在長枝上互生;小葉3,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7—17厘米,寬3—7厘米,先端漸尖至長漸尖,基部楔形至闊楔形,兩側的歪斜,邊緣為鑽狀銳尖的小鋸齒,有側脈8—10對,兩面顯著,網脈在兩面明顯,上面無毛,下面脈腋簇生鏽色絨毛;小葉無柄或具短柄,在葉柄連結處有銹色絨毛。傘形花序1個或數個簇生於枝頂,排列成復傘形花序;總花梗纖細,長2—16厘米,無毛;傘形花序有花數朵;苞片膜質,線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小花梗纖細,長1—2.3厘米;小苞片膜質,線形,長約2毫米;花綠色;花萼長約1毫米,邊緣有小的5齒或全緣;花瓣4(-5),長圓形,長約2.5毫米,反折;雄蕊4(-5),花絲與花瓣等長;子房下位,2—4室,花柱2—4,下部合生。果實近球形,徑約5毫米,成熟後黑色,有2-4淺稜。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分布及生境

分布於產雲南西北部(維西鶴慶貢山德欽麗江中甸福貢滄怒分水嶺、漾濞)及鎮雄、祿勸、景東、鎮康等地,海拔1800—3500米山谷、山坡林中;亦分布於我國四川貴州廣西江西浙江安徽陝西西藏等省區。模式標本采自洱源洋芋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