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志

吳洪志是一名書法家,任中國國際美術研究院副院長,國家 一級美術師, 中國香港美術家協會會員,出版《吳洪志梅花集》。

吳洪志的個人簡介

吳洪志,號宏志,筆名鴻瑞,中國國際美術研究院副院長,
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香港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長城將軍書畫院特約書畫家,四川省農民詩書畫藝協會邛崍市平樂古鎮副會長,四川省美術家協會邛崍市分會會員,邛崍市書畫院畫師,出版《吳洪志梅花集》。
吳洪志擅長寫意花卉,尤愛畫梅。書畫作品多次獲得大獎,並被授予“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稱號。其名字和書畫佳作先後載入《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商報》、《財經日報》、《新農村商報》、《美術家報》、《中國書畫報》、《全國梅蘭竹菊中國畫圖錄集》梅卷、《中國郵冊》收藏發行,
《四川農場》封面刊載、《中華作家》後封面刊載、《瀋陽雜誌》﹑《中國書畫家雜誌》、《中華文藝家》和《人民藝術》等書籍刊載發行。以及,人民藝術家網、中國書法網、中國文化人才網、中國科教網、國際商報網、中國藝術聯合網、大中華書畫網、卓克藝術網等多家新聞媒體均發表了其書畫佳作。更多作品被美國,俄羅斯,新加坡,日本,韓國,英國,馬來西亞等機關機構和國內友人及企業家收藏。
吳洪志多年來潛心學習、刻苦鑽研我國傳統繪畫,從芥子園入手,到金農﹑鮑筱安﹑吳昌碩﹑關山月等大師作品的臨摹體驗,並探索古今畫梅大師技法,而受到畫梅大家的影響。畫家以大自然的風光和梅花怒放的景色作畫,寫梅用筆瀟灑大氣,橫拖豎抹,抑揚頓挫,乾濕濃淡,揮灑自如,,大氣磅礴,如巨龍騰空一般在紙的天地之中彰顯一個真實燦爛的堅強生命,繪出了梅花枝幹內在的精魂之美,傲骨之氣!畫出梅花的千姿百態,鐵骨冰肌的精神。作品一種生機盎然,婀娜之氣,燦爛明艷中流露出一種清麗淡怡的氣質,表現了梅花的自然淳樸之美,畫出了冰花雪蕊梅開的藝術天地,一幅幅梅花圖,撲面而來,浩然正氣,氣勢磅礴,形成人民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 表達了我心中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繁榮昌盛對梅花的讚美和對祖國的熱愛,只想弘揚梅花一樣的中華民族精神。

吳洪志的梅花情結

畫梅名家吳洪志給人的印象是憨厚樸實,見人一臉笑。他的笑容不是偽裝出來的,而是從心底自然流露出來,讓人覺得可信可近可敬。他偏愛畫梅花,以其細膩、微妙和豐富的審美感受,以傳統寫意的表現手法,浪漫的想像與精妙的比喻,神采活現梅花的“一枝寒玉”、“暗香浮動”、“疏影橫斜”美的形態,為欣賞大眾和盤托出一席豐盛的梅花美學“文化大餐”,讓大眾在賞心悅目的美感享受中浮想聯翩,在欣賞梅花孤清高潔的美的同時,不由得不去讚美梅花凌寒不懼報春暉的堅韌精神。這種鐵骨冰心、高風亮節的品質和氣節不正是寫意了“龍的傳人”的精神風貌嗎?
梅花又名“五福花”,象徵著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梅花是歲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首,自古以來,用梅花來寄託多種情思,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審美趨向、情感脈絡和道德標準。吳洪志是四川成都邛崍人,不惑之年紀,現為中國農民詩書畫藝協會創作研究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他從小生活在農村,隆冬時節,梅花開遍山野,燦爛明艷,郁香透魂,在他幼小的心裡留下不可磨滅的美好印記。從國小到中學,就開始私下裡畫梅花,沒人指導,也沒
看過美術書,純粹是對著梅花畫梅花,大自然是他的啟蒙老師。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一方面深入體驗生活,細心觀察梅花的形態之美,從人與自然的統一中去尋找美;另一方面刻苦鑽研傳統繪畫技法,臨摹揣摩芥子園、鮑筱安、吳昌碩、關山月、王成喜等大師的作品,在創作實踐擴展審美之門,放飛自己的願望、情感和理想。他還善於與其他景物的組合,創造更豐富、廣闊的意境之美。他的以梅花為主體題材的作品,相繼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等媒體發表,很多作品被國內外組織機構和友人收藏,從而使他走上職業畫梅畫家的藝術人生之路。
吳洪志對梅花情有獨鍾,並為梅之品格所折服。梅花在他心中是“凌霜雪節獨完”的高潔志士,是“欲傳
春信息”使者,是“凌寒獨自開”的冰香美人,是“鐵骨傲霜雪”無畏鬥士,是“數點梅花天地心”的哲人意識。細細品賞吳洪志畫梅的作品,能深深感受到梅花四季開在他的心裡。列夫·托爾斯泰說:“藝術是為了喚起藝術家個人所體驗過的感受,然後憑藉線條、色彩,把這種感受傳達給他人。”他注重描寫梅花自身的形態之美引起人們感官注意,以形傳神凸顯個性特質,疏枝綴玉,繽紛怒放,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紅梅艷如朝霞,白梅冰花玉潔……老乾新枝,蒼勁挺拔,一派生機活力,表現了梅花的自然淳樸之美,寫出了梅花枝幹內在精魂之美及傲骨之氣。《瑞雪有情鋪大地,紅梅著意報新春》這幅作品,就是梅花與雪月等自然景物的組合共造意境之美的佳作,鐵龍枝幹,突兀堅挺,疏條勁俏,紅梅迎風傲雪怒放,凜冽風、飛舞的雪、清冷的月,忖映出梅花凌寒不懼報天下春的堅貞樂觀精神,意境更加清幽,氣勢更為宏大,寓意更加深刻。

做梅花使者,吳洪志愛梅、種梅、畫梅、贊梅,梅花已根植在他鋪開了的宣紙般的銀白世界中,已溶於他的藝術生命之中。“還疑孤影是前身”,他常說:“我的前世今生都跟梅花有緣。” 梅之風骨經吳洪志先生以博愛之情懷、恬淡之心境繪之,更加真切感人。

吳洪志心中的梅花

梅花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詠不絕的主題。又是中華民族浩然正氣的精神。她和蘭﹑竹﹑菊被和稱為“花中四君子” ﹑又和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這些年來吳洪志的書畫作品,尤其是梅花,越來越受到國內外人士的欣賞和喜愛。從事梅花創作的吳洪志認為,自己和梅有一種不解之緣,從很小洪志就喜歡梅花,因為洪志的家做在一個偏僻的山村里,別看它偏僻,還是一個世外桃源,人間仙境。洪志的家鄉滿山遍野有很多很多的梅花,每當初春,梅花開放之際,先天下而春,凌寒傲雪留香,梅是海,暗香浮動,香飄萬里,真是倩影優雅,凌寒而獨放。洪志寫生時走在梅山中香氣撲鼻而來,馨香陣陣,淡雅清新,使人感到心曠神怡,讓人難以捕捉。因此洪誌喜歡上了梅花,愛上了梅花,多年以來洪志也種了很多的梅花,常年
畫梅花。所以和梅花就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梅花有名五福花,她象徵快樂,幸福,和平,長壽和順利。
洪志心中的梅花是人人讚美的。梅花凌寒傲雪怒放的氣節和高雅純潔的品格,自古以來極受文人墨客的讚美和歌頌,留下了眾多佳話和不朽詩篇以及名畫。梅花的老乾似龍,枝條、花朵、色彩、風姿、神韻,都是洪志畫家筆下濃墨重彩的最佳對象。中國人最喜歡梅花,在很多年前的花評比中,梅花是呼聲最高、得票數最多的花卉,洪誌喜歡梅,愛梅,敬梅,贊梅,頌梅,賞梅,寫梅,畫梅……,洪志把梅花作為了堅貞不屈性格的象徵和中華人民高尚氣節的精神展現。

洪志心中的梅花是不畏嚴寒的。洪誌喜歡梅花的風骨和氣節。寒冷的冬天,皚皚白雪之中綻放著點點紅梅,就像是冬夜裡的火把,就像是寒冷時的炭火,就像是沙漠中的一片綠洲,帶給洪志的是熱情、興奮、希望和崇敬。梅花超凡脫俗、不畏嚴寒,“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梅花淡泊名利、堅強堅韌的高尚品格是洪志學習的榜樣。
洪志心中的梅花是芳香馥郁的。洪誌喜歡梅花,還喜歡梅花的獨特花香。梅花是薔薇科的植物,花朵雖然不大,但卻非常之香。洪志說:詩人王安石曾寫過“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的
詩句,描寫了梅花的香氣,無比誘人,在離梅花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梅花的香氣。陸游也寫過卜運算元·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千古名篇。陸游的這闕詞讚美的也是梅花的香氣。而毛澤東的卜運算元·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毛澤東的這首詞也讚美了梅花。飛雪又把春光迎來,梅花就在花叢中歡笑。洪志心中的梅花是淡雅樸實的。梅花不像牡丹那樣張揚富貴,不像桃花那樣濃艷,不像蘭花那樣幽雅,她是獨一無二的,蒼勁挺拔,繁花似錦,生機勃勃,欣欣向榮,淡雅清新。表現了梅花的自然之美和錚錚鐵骨精神。

洪志心中的梅花是純潔高貴的。洪誌喜歡梅花的純潔高雅,雪中的梅花那么的純潔無暇,是那么的美麗耀眼,就像是白雪一樣純淨自然。宋代盧梅坡在《雪梅》詩中寫道:“雪梅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就把雪花和梅花做了比較和讚美。洪志非常喜歡這首詩,於是把自己的書齋取名為“梅雪齋”,齋名是著名畫家王成喜題。洪志就是希望自己有梅的品格,有雪的高潔。古人云:鐵骨傲霜雪,幽香透國魂。洪誌喜歡梅花的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的品格。“梅花香自苦寒來”,洪志會像梅花一樣笑對人生,無論前路漫漫,無論世事變遷,從容面對,相信未來一定會像梅花一樣燦爛無限!
洪志心中的梅花是美麗的、純潔的、高雅的、高尚的、高貴的、堅韌的……洪志畫的梅花以大自然的風光和梅花怒放時的景色所畫。用筆瀟灑大氣,橫拖豎抹,徐急頓挫,乾濕濃淡,揮灑自如,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鐵骨精神品質;寫出了梅花枝幹內在精魂之美,傲骨之氣!畫花或點或勾,聚三成五,濃淡虛實,紅如朝霞彤雲,白似春山積雪,氣韻生動。老乾新枝,蒼勁挺拔,繁華似錦,生機活力。表現了梅花的自然淳樸之美。畫出了冰花雪蕊梅開的藝術天地。洪志畫的梅花,一幅幅梅花圖氣勢磅礴,撲面而來的是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形成了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只想弘揚梅花一樣的中華民族精神,對欣欣向榮,繁榮昌盛的祖國熱愛之情。的確,他從一個農家子弟開始在藝術的苗圃里辛勤耕耘,從而得到今天的收穫,凝結著他多少
執著的追求和艱難的辛苦啊!
洪志現在正當盛年精力充沛之時,仍在孜孜不倦地研究與創作,那么,此冊畫梅輯的問世,只是在他漫長的藝術道路上新的起步。我們相信他今後還會不斷地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獻與世,向新的藝術高峰攀登!

吳洪志梅花畫輯序

“鐵骨傲霜雪,幽香透國魂”。梅花,完美的體現出中華民族浩然正氣的精神,與蘭﹑竹﹑菊合稱為“四君子”,又和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所以,歷來是文人墨客吟詠不絕的主題。近年來,吳洪志畫的梅花,以鮮明的個人特色彰顯於世,受到國內外人士的欣賞和喜愛。
吳洪志和梅花有一種不解之緣。他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山村里。那裡是一個世外桃源,每當初春,梅花開放之際,這裡便是梅的海洋。凌寒傲雪,香飄萬里,淡雅清新,使人心曠神怡。滿山遍野的梅花,為他創作梅花帶來靈感。環境薰陶,使吳洪誌喜歡上了梅花,與梅花結下不解之緣;不但自己種了很多的梅花,也拿起畫筆畫起了梅花,一畫就是十幾年!
吳洪志心中的梅花具有凌寒傲雪的風骨。梅花的老乾似龍,花朵色彩鮮艷,風姿神韻俱佳,體現了梅花堅貞不屈性格,是中華民族風骨和氣節的展現。
吳洪志心中的梅花具有堅韌不拔的精神。“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皚皚白雪之中,綻放出點點紅梅,就像是冬夜裡的火把,給人們帶來熱情、興奮、希望和崇敬;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給人們
注入無窮盡的正向能量。
吳洪志心中的梅花具有高雅純潔的品格。梅花純潔無暇、美麗耀眼,就像是白雪一樣純淨自然。宋代盧梅坡在《雪梅》詩中寫道:“雪梅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吳洪志非常喜歡這首詩,於是把自己的書齋取名為“梅雪齋”,請著名畫家王成喜題寫,希望自己有梅的品格,有雪的高潔。
總之,吳洪志心中的梅花是美麗的、純潔的、高雅的、高尚的、高貴的、堅韌的……。他的梅花用筆瀟灑大氣,橫拖豎抹,徐急頓挫,乾濕濃淡,或點或勾,聚三成五,濃淡虛實,揮灑自如,蒼勁挺拔,如巨龍騰空一
般,一幅幅梅花圖彰顯一個個真實燦爛的堅強生命,氣勢磅礴,寫出了梅花傲骨之氣和內在精魂之美,撲面而來的是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顯然,是通過畫梅展現出他對欣欣向榮、繁榮昌盛的祖國熱愛之情。
吳洪志正值盛年,精力充沛。他孜孜不倦地研究與辛勤耕耘,必將會有更好的作品問世!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值此《吳洪志梅花畫輯》和大家見面之際,寫上上面幾段話,恐怕掛一漏萬。是為序。(壬辰初冬 張濟海於抱朴齋)

吳洪志的媒體報導

梅花香至苦寒來

——記農民畫家吳洪志畫梅

同吳洪志的認識源於一次四川省農民畫展。同是畫畫之人,對國畫梅花首先看的就是筆墨氣勢。前人畫梅花,無論是王冕、金農 還是老缶吳昌碩或關山月,講究的就是個梅花精神。一位青年農民畫家能把梅花畫得如此精神,當然讓作為省農民詩書畫藝協會理事的我刮目相看。洪志見面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箇中等身材,滿臉堆著憨笑的青年,不停地輕輕搓著的厚厚的雙手和不善言辭的靦腆都訴我,這是一個樸實可愛的農民。
吳洪志,筆名吳鴻瑞,號鴻志,四川成都邛崍市人。
生長在山清水美的平樂古鎮。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際美術研究院副院長。系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農民詩書畫藝協會創作研究員,中國長城將軍書畫院特約書畫家,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會員,臨邛書畫院畫師。擅長寫意花卉,尤長於寫梅。洪志多年來潛心學習、刻苦鑽研,從芥子園入手,到金農、吳昌碩,關山月,王成喜等大師作品的臨摹,研習古今畫梅大師技法,師古參今,不泥古,不媚俗,從而使作品氣象一新。
古人品梅多以曲為美,直則無姿; 以欹為美,正則無景,洪志畫梅以大自然的風光和梅花怒放的景色所畫,寫梅用筆瀟灑大氣,橫拖豎抹,徐急頓挫,乾濕濃淡,揮灑自如,寫出了梅花枝幹內在精魂之
美,傲骨之氣! 畫花或點或勾,聚三成五,濃淡虛實,紅如朝霞彤雲,白似春山積雪,氣韻生動。老乾新枝,蒼勁挺拔,繁花似錦,生機勃勃。表現了梅花的自然淳樸之美和錚錚鐵骨之精神。一幅幅梅花圖氣勢磅礴,撲面而來的是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形成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對欣欣向榮,繁榮昌盛祖國的熱愛之情。
衷心祝願洪志在藝術的道路上,日益精進,讓藝術之花常開!

西南一枝梅 聖手潤傲骨

——品中國國際美術研究院副院長吳洪志寫梅
吳洪志,筆名吳鴻瑞,號鴻志,四川成都邛崍市人,中國國際美術研究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香港美術家協會會員。其擅長寫意花卉,尤長於寫梅。
在藝術道路上,吳洪志是一個勇於攀登、拼搏不止的人。他創作數以萬計的梅花佳作被當地老百姓所收藏,可是他似乎並 沒有僅把自己當成擅長寫梅的畫家,而是把整個生命融入到梅花的品格之中,像梅花一樣具有傲然風骨的堅韌品德。畫家從內心喜愛梅花那種挺拔、孤傲、耿直、不俗的性格,更讓人佩服有加。
吳洪志畫梅重於枝幹,其筆下的梅花蒼勁有力、雄渾高古、挺拔伸展、大氣磅礴,如巨龍騰空一般在紙的天地之中彰顯一個真實絢爛的堅強生命。
多年來,吳洪志潛心學習、刻苦鑽研,從芥子園入手,到金農、吳昌碩、關山月等大師作品的臨摹,研習古今畫梅大師技法,師古參今,不泥古,不媚俗,從而使作品氣象一新,一幅幅梅花,錚錚鐵骨,浩然正氣,氣勢磅礴,形成了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
品讀吳洪志,筆者才漸漸感受到其愛梅、畫梅到一種痴狂的境界。“畫家以大自然的風光和梅花怒放的景色作畫,寫梅用筆瀟灑大氣,橫拖豎抹,抑揚頓挫,乾濕濃淡,揮灑自如,繪出了梅花枝幹內在的精魂之美,傲骨之氣!”故業界稱其為“西南一枝梅”一點也不為過。
2009年春至2011年10月,吳洪志創作的書畫作品先後獲第一、二、三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金獎三次。並被授予“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稱號。其名字先後載入《全國梅蘭竹菊中國畫圖錄集》梅卷、《中國當代國畫大辭典》、《世界百強書畫家名人錄》等,更多作品被海外友人、國家領導及企業家等收藏。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日報、財經日報、中國書畫家雜誌、中央電視台、中國商報、人民藝術家網等多家新聞媒體均發表了其書畫佳作及成才軼事。

高潔梅花生於腕下 傲雪精神樹於胸中

梅花,又名五福花,她象徵快樂、幸福、和平、長壽和順利。與蘭竹菊共稱“四君子”。自古以來,人們都讚美它的傲雪精神,及高潔之美。文人常以梅花象徵隱者高士、霜雪美人、高風亮節的君子;梅花象徵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這正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
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同樣也是騷人墨客的題材,更是畫家們所愛的題材。觀賞畫家吳洪志畫作,一幅幅梅花圖,撲面而來,大氣磅礴,浩然正氣。無論是艷而不俗的紅梅、清麗淡雅的粉梅、純潔如雪的白梅、還是高雅傲骨的黃梅、生機活力的綠梅;無論是冷月寒光下,還是冰天雪地里,無不展示著作者吳洪志對梅花生命奧妙的深刻理解。
吳洪志,筆名鴻瑞,四川成都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農民詩書畫藝協會創
作研究員,中國長城將軍書畫院特約書畫家,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擅長寫意花卉,尤愛畫梅,多年來潛心研究、學習、刻苦鑽研我國傳統繪畫。作品有一種生機盎然,婀娜之氣,燦爛明艷中流露出一種清麗淡怡的氣質,表現了梅花的自然淳樸之美,畫出了冰花雪蕊梅開的藝術天地,一幅幅梅花圖,撲面而來,浩然正氣,氣勢磅礴,形成人民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很多作品被美國,俄羅斯,日本,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機關機構和國內外收藏愛好者收藏。

吳洪志商報網報導

畫梅名家吳洪志給人的印象是憨厚樸實,見人一臉笑。他的笑容不是偽裝出來的,而是從心底自然流露出來,讓人覺得可信可近可敬。他偏愛畫梅花,以其細膩、微妙和豐富的審美感受,以傳統寫意的表現手法,浪漫的想像與精妙的比喻,神采活現梅花的“一枝寒玉”、“暗香浮動”、“疏影橫斜”美的形態。
梅花又名“五福花”,象徵著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梅花是歲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首,自古以來,用梅花來寄託多種情思,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審美趨向、情感脈絡和道德標準。吳洪志是四川成都邛崍人,不惑之年紀,現為中國農民詩書畫藝協會創作研究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他從小生活在農村,隆冬時節,梅花開遍山野,燦爛明艷,郁香透魂,在他幼小的心裡留下不可磨滅的美好印記。從國小到中學,就開始私下裡畫梅花,沒人指導,也沒看過美術書,純粹是對著梅花畫梅花,大自然是他的啟蒙老師。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一方面深入體驗生活,細心觀察梅花的形態之美,
從人與自然的統一中去尋找美;另一方面刻苦鑽研傳統繪畫技法,臨摹揣摩芥子園、鮑筱安、吳昌碩、關山月、王成喜等大師的作品,在創作實踐擴展審美之門,放飛自己的願望、情感和理想。他還善於與其他景物的組合,創造更豐富、廣闊的意境之美。他以梅花為主體題材的作品,相繼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等媒體發表,很多作品被國內外組織機構和友人收藏,從而使他走上職業畫梅畫家的藝術人生之路。
吳洪志對梅花情有獨鍾,梅花四季開在他的心中。梅花在他心中是“凌霜雪節獨完”的高潔志士,
是“欲傳春信息”使者,是“凌寒獨自開”的冰香美人,是“鐵骨傲霜雪”無畏鬥士,是“數點梅花天地心”的哲人意識。列夫。托爾斯泰說:“藝術是為了喚起藝術家個人所體驗過的感受,然後憑藉線條、色彩,把這種感受傳達給他人。”他注重描寫梅花自身的形態之美引起人們感官注意,以形傳神凸顯個性特質,疏枝綴玉,繽紛怒放,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紅梅艷如朝霞,白梅冰花玉潔……老乾新枝,蒼勁挺拔,一派生機活力,表現了梅花的自然淳樸之美,寫出了梅花枝幹內在精魂之美及傲骨之氣。《瑞雪有情鋪大地,紅梅著意報新春》這幅作品,就是梅花與雪月等自然景物的組合共造意境之美的佳作,鐵龍枝幹,突兀堅挺,疏條勁俏,紅梅迎風傲雪怒放,凜冽風、飛舞的雪
、清冷的月,忖映出梅花凌寒不懼報天下春的堅貞樂觀精神,意境更加清幽,氣勢更為宏大,寓意更加深刻。“還疑孤影是前身”,吳洪志愛梅、種梅、畫梅、贊梅,梅花已根植在他鋪開了的宣紙般的銀白世界中,已溶於他的藝術生命之中。他常說:“我的前世今生都跟梅花有緣。”
西南一枝梅 聖手潤傲骨
—— 走近西南品中國國際美術研究院副院長梅花聖手吳洪志寫梅
這些年搞藝術評論,無形之中認識了來自天南海北的書畫家送我的墨寶。
結識了西南梅花聖手吳洪志先生送我的《雪梅》,真讓我興奮了好半天,我給蕭寬先生談起吳洪志的梅花,他當既題寫了五個大字《西南一枝梅》。因此我也只有用我的筆來略表一點心意,也算是對吳老師作一點宣傳的鼓動吧。吳洪志,筆名鴻瑞,號鴻志,四川成都邛崍市人。生長在山清水美的平樂古鎮。四川省農民詩書畫藝協會邛崍市平樂古鎮支會副會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際美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長城將軍書畫院特約書畫家,中國香港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邛崍市美術家協會會員,臨邛書畫院畫師。擅長寫意花卉,尤長於寫梅。洪志多年來潛心學習、刻苦鑽研,從芥子園入手,到金農、吳昌碩,關山月,等大師作品的臨摹,研習古今畫梅大師技法,師古參今,不泥古,不媚俗,從而使作品氣象一新,一幅幅梅花,錚錚鐵骨,浩然正氣,氣勢磅礴,形成了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與吳洪志認識之後,才漸漸感受到他愛梅畫梅愛到一種發痴發獃的境界,“畫家以大自然的風光和梅花怒放的景色所畫,寫梅用筆瀟灑大氣,橫拖豎抹,徐急頓挫,
乾濕濃淡,揮灑自如,寫出了梅花枝幹內在精魂之美,傲骨之氣! ”稱他為“西南一枝梅”一點也不過分吧!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日報、財經日報,中國書畫家雜誌、中央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單位曾專題報導過吳洪志的藝術生涯及成才軼事,並發表了洪志的書畫佳作。2009年春,至2011年10月吳洪志先後獲第一、二、三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金獎三次。授予吳洪志先生《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光榮稱號。其名字載入:中國書畫報社《全國梅蘭竹菊中國畫圖錄集》梅卷,《中國當代國畫大辭典》、《世界百強書畫家名人錄》等,其作品曾被海外友人與國家領導人及企業家等收藏。吳洪志在藝術道路上是一個勇於攀登、拼搏不止的人,他創作數以萬計的梅花佳作被當地老百姓所喜愛收藏,可是他似乎並沒有把自己當成一位擅長畫梅的畫家,而是把自己的整個生命融入到梅花的品格中,像梅花一樣具有傲然風骨的堅韌品德。他從內心喜愛梅花那種挺拔、孤傲、耿直、不俗的性格,讓人佩服有加。如果說吳洪志的梅花讓我們
為何有心靈上的如此震撼,這也許是緣於畫家超視覺繪畫的絕妙技法,它不僅僅是給予人們一種簡單的形式美和畫理語言的豐厚真實,更重要的是給人帶來梅花那香自苦寒來的堅韌,以及梅花那碾著成泥香如故的本色。因此,他的梅花作品也多以“冷艷”、“清香”、“鐵骨”、“堅節”等詞語為名。
吳洪志畫梅是重於枝幹,他筆下的梅花蒼勁有力、雄渾高古、挺拔伸展、大氣磅礴,如巨龍騰空一般在紙的天地中彰顯一個真實絢爛的堅強生命。畫家把梅的個性在畫面的枝幹中
得到了充分展現,把一種枝幹之堅與花朵之柔的對比張力自然延伸了梅花別具一格層次鮮活的美麗動人、絢爛精彩,如煙雨中飄然而過的江南女子,是那樣楚楚動人,又是那樣讓人留戀著迷。正是他作品中這一個性化的梅花喻旨,不以觀念和理性思考見長,突出的是藝術家的直覺與對生命的悟性,而這兩點的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正好深化了畫家筆下梅花直率而強烈的情感泄露,而這一直率強烈情感的所有原始藝術才是最能表達梅花特徵強烈的生命力所然。正如摩爾斯達所說:“這種生命力是人們對生活所作出的直率和迅疾的反應而形
成的一種神性之美的東西。對這些人來說,繪畫並不是一種簡單的活動,而是一個表達強力的審美信念、願望和大膽嘗試的手段。”
吳洪志創造了一種直截了當畫梅的方式,以其直率而強烈的情感,自由的想像和敏感的形式,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純樸的自然之風,用飽滿地筆觸在紙上肆意揮灑自己的激情和豪邁,渲染出一個張弛有度、層次鮮明的梅花世界時,我們總能感受到他筆下的梅枝要在寒冬里燃燒般盡情地伸展和怒放,這不僅來自他本人的豪爽性格,對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更源自他具有梅骨一般的情懷,源自他對梅花的痴情大愛,對生命本質的死死堅守,活出一個真實、絢爛的梅花聖手。正因為如此,在這裡使我們又找回了對生命的渴望以及對自己生存的若有所悟。從而他手中的筆也仿佛如一把鋒芒畢露的刻刀,
在紙上一刀刀地鑿出只有梅花才有那種精氣神韻。也只有吳洪志這樣品德高潔的藝術家才不僅得到了梅的形,更得到了梅的骨,梅的神。所以他筆下梅花的怒放不是在表面上的張揚,也不是物我交融之後心與梅的碰撞,他是在這兩者之間的互為補充里領悟生命本源和真諦之後的一種無拘束的心靈釋放,一種返歸淡泊後的大徹與大悟。(1800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