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歲朝清供圖軸

吳昌碩歲朝清供圖軸

收藏:故宮博物院《歲朝清供圖》軸,清,吳昌碩作,紙本,設色,縱151.6cm,橫80.7cm。 畫面左上角自題:“歲朝清供。 中國繪畫從明代開始,出現了普通老百姓喜歡的歲朝清供圖案。

基本信息

名稱: 《歲朝清供圖》軸
年代: 清

&&吳昌碩歲朝清供圖軸
尺寸:縱151.6cm,橫80.7cm。

作者:吳昌碩
類別:中國畫
材料:紙本,設色
收藏:故宮博物院

簡介

歲朝清供圖》軸,清,吳昌碩作,紙本,設色,縱151.6cm,橫80.7cm。
 歲朝指農曆元旦,歷代畫家特別是文人畫家都喜歡在這一天繪製《歲朝清供圖》,作為新年伊始的首幅作品。吳昌碩作為一名文人畫家,也幾乎每年都畫《歲朝清供圖》,且多所變化,其最大的特點是很少取材於牡丹,他在《缶廬別存》中有一段話披露了其用意,文曰:“己丑除夕,閉門守歲,呵凍作畫自娛。凡歲朝圖多畫牡丹,以富貴名也。予窮居海上,一官如虱,富貴花必不相稱,故寫梅取有出世姿,寫菊取有傲霜骨,讀書短檠,我家長物也,此是缶廬中冷淡生活。”此段話寫於1889年,而在這幅1915年的《歲朝清供圖》中仍然不見牡丹形象,其時吳氏的生活已有了極大改善,但仍不畫牡丹,可見其富貴不移初志的高雅人格與畫品。
 此圖以瓶梅、水仙、蒲草、秀石諸品組合而成,並置於瓶盆等器物中,以示為案頭清供之物。物品高下低昂、錯落有致地安排於畫面,並以右高左低的對角形式排列,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別配以題識和印章,這是吳昌碩花卉畫中常用的構圖形式。畫面左上角自題:“歲朝清供。歲朝寫案頭花,象古人所作歲時物之遷流也,茲擬其意。乙卯歲寒吳昌碩。”
 此圖信手揮灑,真情流溢筆端。高頸古瓶中的一枝紅梅,以及翠綠的水仙,紛披的蒲草,皆得其大意,筆法雋逸灑脫,極具清逸雅淡之氣。用墨、設色也恰到好處,用墨濃淡相宜,設色俏麗鮮艷,雅妍相兼,雙勾敷色的水仙花,更體現了吳氏晚年運筆遒勁古拙的獨特風韻。

書畫家手下的歲朝清供

“歲朝清供”這個題材在許許多多的書畫家手中是很能迎合市場的。從文人雅士的博古圖,結合各種民間喜樂,形成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清供”。如幾個蘑菇蘿蔔就是一幅山廚清供,幾枝梅花幾個佛手就成了歲朝清供。形形色色的內容形成了不同趣味十足的圖畫。中國繪畫從明代開始,出現了普通老百姓喜歡的歲朝清供圖案。隨之到了清代,無論年畫、瓷器、插屏、家具等等當中的紋飾都出現了不同的清供圖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