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璋[中共將領]

吳國璋[中共將領]

吳國璋,1919年能月出生,安徽金寨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經歷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歷任班長、排長、分隊長、隊長、政治指導員、科長、營長、團長、師長、副軍長等職。1951年10月6日,在抗美援朝時犧牲。

基本信息

簡介

吳國璋吳國璋
姓名:吳國璋

出生:1919年4月
籍貫:安徽金寨縣

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經歷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歷任班長、排長、分隊長、隊長、政治指導員、科長、營長、團長、師長、副軍長等職。

經歷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時,吳國璋同志正處在病中,住院治療。而恰在此時,在戰爭年代失散了二十多年,杳無音信的母親有了訊息,吳國璋很想去看望母親,而母親也正急於見到兒子。但是,赴朝參戰的任務已經確定,1950年10月8日,中共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發布命令,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第39軍列為第一批入朝部隊。作為部隊的高級指揮員,吳國璋同志放棄了回家探望母親的打算,帶病率部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在朝鮮戰場上,第39軍一直是志願軍的主力部隊,從鴨綠江邊打到三八線以南,戰績卓著,英雄輩出。吳國璋同志參與指揮了1至5次戰役。在第一次戰役中第39軍大戰雲山,這是志願軍入朝後首次與美軍交火。39軍將士,面對強敵,英勇作戰,首次與美軍作戰就重創美國人引以為驕傲的開國元勛師,即美騎兵第一師,並殲滅騎兵第一師第八團大部。志願軍入朝初期,尚有一些部隊存在“恐美”思想,雲山之戰為志願軍各部隊做出了榜樣,並取得了同美軍作戰的初步經驗。在此後的作戰中,第39軍越戰越勇,越戰越強。突破臨津江,橫城反擊戰,第39軍在與敵作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這些功績的取得都與第39軍首長和吳國璋同志的正確決策,果斷指揮分不開的。

1951年10月6日,吳國璋同志在志願軍司令部開完會,乘一輛吉普車返回軍部。當車行駛到平壤附近時,突然遭到美軍飛機的空襲,吳國璋同志左肋處中彈,不幸犧牲,年僅32歲。吳國璋犧牲時,警衛人員在他的衣袋裡發現了一份染上鮮血的賬單,賬單上清楚地記錄著他從志願軍後勤部門借的100元錢的開支情況,連幾角幾分都未遺漏。吳國璋同志犧牲後,第39軍軍長吳信泉,親自將這位紅軍時期就共同戰鬥的親密戰友送回國內,安葬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