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善柳

吳善柳

吳善柳,浦北縣北通鎮大書房村人。2014年,32歲的吳善柳2014年在欽州二中參加高考,奪取了欽州市理科狀元,現在被清華大學錄取 。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吳善柳 吳善柳

2001年,在復讀一年後,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學(下稱“北交大”)。清華大學距離北交大不遠,開學報到的第二天,他便參觀了清華大學。

2007年,開啟了復讀之旅,並於當年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接下來幾年,他考取了一些名校,但都不是他理想的清華。

2011年,吳善柳到浦北中學復讀,並考上了北京大學。在所有人都覺得他已經圓夢,並會去讀北大的時候,吳善柳做了一個外人無法理解的決定:放棄北大,繼續復讀。

2014年吳善柳參加高考,奪取了欽州市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吳善柳表示8月底,他將去清華大學報到,除了錄取的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外,他還想選修經濟學專業,因為他對數字很敏感。

高考次數

32歲的廣西“考霸”吳善柳,26日帶著簡單的行囊,登上10時35分由南寧開往北京的列車,向清華大學出發。

過去多年,吳善柳曾10次考上大學 ,甚至被北京大學錄取,卻依然選擇復讀,被稱為現代版“范進” 、“考霸”、“高考專業戶”。

8月上旬,此前因闌尾炎住院的吳善柳剛出院,就到其復讀的母校欽州二中領取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一拿到通知書,吳善柳就趕緊購買火車票。

儘管提前買票,但吳善柳還是未能如願買到臥鋪票。此次,他將乘坐近26個小時的硬座列車趕到清華大學報到 。

參加完新生入學典禮後,吳善柳將和眾多“90後”新生們一起參加為期20多天的軍訓。

原因

欽州市教育局辦公室及欽州市教科所有關負責人稱,對於高考特別優秀的學生,前幾年會由財政劃撥專項資金,以現金作為獎勵。吳善柳這些年來獲得多少現金獎勵,記者沒有得到準確數字,但是,如果回報太低,吳善柳不可能當那么多年“考霸”。自己沒有收入,當啃老的考霸,作為理科狀元,吳善柳應該不會做這個虧本生意。

對於2011年,放棄北大醫學部,吳善柳的解釋是,放棄學醫主要原因是,自己從小害怕見血。但他也提到,聽說醫學部學生只在本校待一年,缺乏北大的氛圍。

吳善柳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自己不是非清華不上。除了醫學,北大的任何一個專業包括歷史、哲學等,都可以;“復旦也不錯”。而對於其他名校,他更看重專業。他對經濟、金融很感興趣,理想中的職業是當股票交易員,因為賺得多,刺激和有成就感。簡而言之,要么北大清華,要么名校經濟專業。吳善柳說,這樣的目標,完全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做出的一個理性選擇。

有人說他非清華不上,有人覺得他迷戀上了考試,有人指責他占用教育資源,甚至還有人懷疑他多次復讀是為了高額獎金。吳善柳全部予以否認。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因為大學畢業後工作受挫,他“迫不得已”才選擇重新復讀,但後來就有些騎虎難下。

“就像一輛已經長期偏離軌道的列車,終於回到了正軌。”他說,這只是一種個人選擇,很難複製,也不(符合)主流價值觀,“最好不宣傳、不評論、不報導”。

當事人回應

談及即將開始的“象牙塔”新生活,吳善柳表示在感到壓力的同時,也滿懷期待。“先把學習搞好,除了必考的英語四六級證書和計算機證,再考個註冊會計師、教師資格證等。”吳善柳說,“在大學踏踏實實學習,找份好工作,找個令自己滿意的老婆,平平淡淡過一生。”

對於在校園生活中如何跟相差10多歲的同學相處時,吳善柳很坦然。“其實不用想太多,不要刻意擴大年齡差距,平靜一些,大學裡什麼人都有,每個人性格都不一樣,總會交得到談得來的朋友。”

吳善柳說,在高中復讀的時候,他和班上同學的年齡也相差較大。儘管平時不太去學校,但是也有幾個玩得來的朋友,他們偶爾一起聊天探討人生。

因報讀的專業是電氣與自動化專業,吳善柳稱,畢業以後想留在北京打拚,從事電力相關工作或者經濟類的工作。“我覺得北京的天氣好,學校裡面很多東西看,外面很多地方玩,各方面環境都適合我。”吳善柳說。

從2007年起,吳善柳輾轉欽州市浦北中學、靈山中學、欽州一中、欽州二中等學校參加高考復讀,並曾被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名校錄取,但他均放棄就讀。今年,吳善柳以680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錄取。

“能夠讀北大、清華這樣文化底蘊深厚的名校,每走一步都能觸摸到大師所走過的足跡,可以感覺到他們的靈魂。”吳善柳說,雖然此前曾被北京大學錄取,但他最終選擇放棄的原因與錄取的專業非他所願相關——本碩連讀的臨床醫學專業。

外界評論

吳善柳之所以引起網友關注,是他的特殊經歷,他曾輾轉多所學校參加高考,並幾次考上重點大學。起初,大家都以為他非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不讀,紛紛誇讚他精神可嘉,誰知道,後來發現他考上北京大學也沒去讀,這才懷疑他是一個“高考專業戶”。對此,有人指責他動機不純 。

吳善柳是這條利益鏈上的獲利者,也是受害者。先後考上過北師大(兩次)、中山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足以證明他的學習能力很強,如果他選擇了一所他喜歡的學校和專業,從事一個他感興趣的專業工作,或走上一條學術道路,既能為國家做出貢獻,又能獲得一個更豐富、更充實的人生。但是,在他最寶貴的年華里,他成了一個“高考專業戶”,得到了一些獎金,失去了更豐富的人生。現行高考制度和教育體制對他的誤導至少要負一部分責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