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倩[華裔鋼琴家]

吳倩[華裔鋼琴家]

吳倩(1984年——)女,上海人,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碩士學位,華裔鋼琴家。曾獲英國皇家學院的學院獎;英國Tunbridge Wells國際青年藝術家比賽金獎;英國馬丁音樂基金會頒發的悉尼派瑞獎;英國Tunbridge Wells國際青年藝術家獎;英國馬丁基金會及博愛斯基金會獎學金。

基本信息

簡介

吳倩吳倩

中文名字:吳倩
英文名字:QianWu
身高:165cm
籍貫:上海
現居地:英國倫敦
學歷: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碩士學位
獲得獎項:英國皇家學院的學院獎;英國TunbridgeWells國際青年藝術家比賽金獎;英國馬丁音樂基金會頒發的悉尼派瑞獎;英國TunbridgeWells國際青年藝術家獎;英國馬丁基金會及博愛斯基金會獎學金
掌握語言:中文,英語、法語、俄語、德語
興趣愛好:電影,十六、十七世紀時期的繪畫和雕塑作品
喜愛的運動:滑翔、滑水、過山車、笨豬跳、射擊
喜愛的作家:簡·奧斯汀、夏洛蒂·勃朗特、喬治·艾略特 
語錄:“我堅信一個好人應該有純潔的心靈,我相信我的琴聲會傳達出我的信念。”

藝術經歷

2007年12月,吳倩受到英國皇室的熱情邀請,為英國女皇伊麗沙白二世親自演奏,得到皇室家族的大加讚賞。
2008年,吳倩再次受到皇室邀請到聖詹姆斯宮(StJamesPalace)為安德魯王子表演舒伯特的名曲《鱒魚》(Trout)和吳倩自己改編的中國樂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被英國安德魯王子稱讚為“天使一般的古典精靈。”

吳倩吳倩

2009年4月,吳倩正式推出個人首張古典大碟,專輯一經推出受到古典音樂各界的熱烈討論和盛情讚譽,被《國際鋼琴》譽為迄今為止最好的華裔天才女鋼琴家之一和本年度最受矚目的古典專輯。同時《泰晤士》《晚間標準》《觀察家》《鋼琴周刊》等各大英國主流媒體和專業媒體均異口同聲的給予了張專輯很高的評價,對吳倩下一步的發展和成就表示了極高的的期待。
17歲與美國鋼琴大師LeonFleisher同台演奏,同年入選ParkLane音樂秀節目,之後在西方各大知名的國際音樂節上嶄露頭角。

18歲在英國各大城市舉辦了巡迴演出,在包括Harrogate,Norfolk,Norwich和倫敦蕭邦音樂節等音樂節擔任表演嘉賓,並在舉世聞名的WigmoreHalls舉行了獨奏音樂會
20歲應香港文化書邀請在香港大會堂舉辦了獨奏音樂會。

23歲受到英國皇室邀請為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親自演奏,英國《獨立報》將吳倩評為“2007年年輕明星”。
24歲與國際著名鋼琴家朗朗一同作為中國古典音樂形象大使參加“歐羅巴利亞”藝術節,在四個城市舉行的專場巡演引起轟動。同年,吳倩再次受英國皇室邀請為英國王室安德魯王子表演。
吳倩大事記

成長經歷

1984年,吳倩出生在中國上海的一個文化世家
1990年,6歲的吳倩進入培育過無數音樂天才的上海音樂學院附小和附中學習鋼琴。

1995年,11歲的吳倩以一首莫扎特小奏鳴曲征服了英國鋼琴大師特魯普教授(MalcolmTroup),並為她申請到英國著名的曼紐因音樂學院(MenuhinSchool)全額獎學金,將她帶到英國深造。
1997年9月,13歲的吳倩隻身赴英,跟隨IrinaZaritskaya學習鋼琴演奏。
1998年6月(14歲),在吉爾福德市政廳與吉爾福德交響樂團共同演奏弗蘭克交響變奏曲。
1999年11月(15歲),在英國著名的伊莉莎白皇后大廳演奏莫扎特降E大調第14鋼琴協奏曲。
2000年,16歲的吳倩在英國TunbridgeWells舉辦的不分年齡組,包括各種器樂的“國際青年藝術家比賽”中,戰勝了來自27個國家近百名其他選手,奪得金獎。是該項比賽舉辦以來年齡最小的獲獎者。

2000年7月(16歲),吳倩在瑞士格施塔德(Gstaad)舉行的MenuhinFestival中表演獨奏。
2000年11月(16歲),作為馬丁音樂基金會頒發的悉尼派瑞獎獲獎者與英國愛樂樂團在倫敦聖約翰史密斯廣場合奏,共同演繹聖桑(Saint-Saens)的第二鋼琴協奏曲。
2000年(16歲),吳倩贏得英國TunbridgeWells國際青年藝術家獎,也因此有了她在英國音樂聖殿PurcellRoom的第一個獨奏會。
2001年1月(17歲),與美國鋼琴大師LeonFleisher同台演奏;同年入選ParkLane音樂秀節目,繼續在PrinceRoom音樂大廳演奏了包括LigetiEtudes和ElliotCarter的作品,以及當代作曲家MalcolmSinger的作品《Toccata》的全球首演,BBCRadio3(英國最大的古典音樂頻道)進行了現場轉播,《泰晤士報》、《每日電訊》、《衛報》、《獨立報》等各大報刊好評如潮。

吳倩吳倩

2002年,吳倩在英國各大城市舉辦了巡迴演出。
2002年,吳倩陸續參加了眾多的慈善音樂會,分別在倫敦皇家音樂廳、德國漢諾瓦、荷蘭阿姆斯特丹、漢堡的斯坦威音樂廳以及紐約進行慈善表演。日本NHK電視台在紐約對她進行專訪並製作了為時50分鐘的專題片,在美國及亞洲播放。
2002年,吳倩獲全額獎學金,進入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師從ChristopherElton教授。在而後的學習中,每年都獲得學校獎勵。
2002年,吳倩作為倫敦蕭邦音樂節擔任表演嘉賓。

2003年,吳倩在倫敦舉世聞名的威格莫爾音樂廳開辦了慈善獨奏會,之後又受邀在德國科不倫茨國際音樂節以及耶魯國際音樂節分別擔任表演嘉賓,為非洲無家可歸的孤童籌集善款,演出結束後更被邀請再次赴德演出。
2003年,吳倩受邀在坦布里奇韋爾斯“國際青年藝術家比賽”中擔任表演嘉賓,並與坦布里奇管弦交響樂團共同演奏了,富有俄國史詩式浪漫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二鋼琴曲&帕格尼尼狂想曲》。
2004年開始,吳倩每年應邀在倫敦威格莫爾音樂廳舉辦一場獨奏音樂會,並在漢諾瓦、海牙、漢堡、阿姆斯特丹、紐約等地演出。
2004年,吳倩再次受邀參加德國科不倫茨國際音樂節,擔任表演嘉賓。
2004年11月12日,吳倩受邀出席了極具聲譽的倫敦Messiaen音樂節,同鋼琴大師Pierre-AndreValade和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室內交響樂團一同合奏了名曲《UnVitrailEtDesOiseaux》,贏得全場持久的熱烈掌聲與歡呼讚揚。
2004年12月,吳倩應香港文化署邀請,在香港大會堂舉辦了獨奏音樂會。
2005年,吳倩獲得了馬丁基金會及博愛斯基金會獎學金。
2005年,吳倩分別在著名的曼徹斯特布里瓦特音樂廳和倫敦波瑟爾音樂廳了個人音樂會。
2005年9月22日,吳倩在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倫敦威格莫音樂廳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表演曲目包括了舒伯特的F小調鋼琴奏鳴曲、揚納切克和舒曼克萊斯萊利亞納的Op16鋼琴協奏曲。
2006年,吳倩以優異成績本科畢業並獲榮譽學士學位。繼而,皇家音樂學院繼續為吳倩提供全額獎學金,支持她在該校攻讀碩士學位。
2006年11月22日,吳倩再次在威格莫爾音樂廳舉行鋼琴獨奏音樂會,並再次引起轟動。在近1個半小時的演奏中,吳倩以嫻熟的技巧和充沛的激情演奏了普羅科菲耶夫的D小調第二鋼琴奏鳴曲、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奏鳴曲、幻想曲以及西班牙作曲家阿爾貝尼茲的作品。全場600多名觀眾對她的精彩演出報以熱烈掌聲。
2007年,吳倩獲皇家音樂學院鋼琴演奏碩士學位。
2007年,英國《獨立報》將吳倩評為“2007年年輕明星”。BBC電視台對吳倩進行了採訪,並在BBC4和BBCWorld等頻道的新聞節目中多次播放。
2007年12月,吳倩受到英國皇室的熱情邀請,和她所帶領的知名三重奏組合一起為英國女皇伊麗沙白二世親自演奏,得到皇室家族的大加讚賞。
2008年,吳倩再次受到皇家邀請到聖詹姆斯宮(StJamesPalace)為安德魯王子(PrinceAndrew)表演舒伯特的名曲《鱒魚》(Trout)和吳倩自己改編的中國樂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在場的中英觀眾都很喜歡
2008年1月1日,吳倩參加了在香港舉行的國際文化藝術節,為年輕的鋼琴愛好者和習琴之人現場表演,交流心得傳授琴技,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和一致肯定。
2008年2月4日,吳倩再次登上威格莫爾音樂廳的舞台。
2008年2月5日,吳倩受邀參加了在倫敦LoganHall舉行的2008全英學聯春節聯歡晚會,演奏了激動人心的《春節序曲》。同台演出的還有英國皇家歌劇院人男高音的薛皓垠;著名琵琶及古琴演奏家,任教於倫敦亞非學院,英國中樂團團長的程玉博士;超過30人之眾的全英最大的中國大學生管弦樂隊——劍橋華樂團等眾多旅英學子。
2008年6月2日,吳倩在再一次登上威格莫爾音樂廳的舞台,表演了鋼琴二重奏。
2008年7月13日,吳倩參加了在St.Gabrial's教堂舉行的倫敦蕭邦音樂節。
2008年年末,在英國華人成就最高榮譽“伯樂獎”頒獎盛典中,吳倩應邀參加並擔任表演嘉賓,她的非凡彈奏深深地打動了一同出席盛典的英國安德魯王子,稱讚她是“天使一般的古典精靈”,並期待日後繼續欣賞她的精彩表演。
2009年年初,吳倩與獲得LEONARDBERNSTEIN獎的SITKOVETSKY鋼琴三人組在英國,德國和荷蘭進行巡迴演出。
2009年4月16日,吳倩正式推出個人首張古典大碟,一經推出受到古典音樂各界的熱烈討論和盛情讚譽,被《國際鋼琴》譽為迄今為止最好的華裔天才女鋼琴家之一和本年度最受矚目的古典專輯。同時《泰晤士》《晚間標準》《觀察家》《鋼琴周刊》等各大英國主流媒體和專業媒體均異口同聲的給與了這張專輯很高的評價,對吳倩下一步的發展和成就都表示出了極高的期待。
2009年5月8日到5月10日,吳倩作為表演嘉賓和藝術總監參加了在CHANNELISLANDOFJERSEY舉辦的LIBERATION音樂節。
2009年6月,專門向公眾介紹青年音樂家的機構“鍵盤慈善信託”(KeyboardCharitableTrust)為吳倩在倫敦舉辦了個人獨奏會。她對巴赫、法朗克及謝德林曲目的演繹當中,“溫暖、投入而且圓潤的音色”吸引住了英國人的目光。
2009年10月28日-31日,吳倩受中國國家文化部、中國對外演出公司邀請,作為中國的古典音樂形象大使參加了在比利時舉行的歐羅巴利亞中國藝術節。並與不利是愛樂樂團合作,分別在奧伊彭、布魯塞爾、荷蘭哈瑟爾特、根特四個城市舉行了專場演出。
2010年的第一期《國際鋼琴季刊》稱讚吳倩是“近年旅居英國的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年輕天才”。
2010年1月,在PLG年度青年音樂家系列音樂會上,吳倩再次受到英國媒體的關注與肯定。這一系列音樂會演出的皆為20世紀作品,包括11首世界首演的作品。吳倩是33名音樂家中最年輕的1位。
2010年5月13日,吳倩再次參加了英國澤西音樂節,成為音樂節上最後歡迎的音樂家。這次音樂節上吳倩不僅擔任了表演嘉賓,更參與了邀請和曲目安排的工作,她還特意安排了一些與二戰有關的曲目。
媒體評價

人物評價

“(吳倩)首張個人古典大碟展現了作為一名鋼琴藝術家非凡的成熟度,毫無造作的自然大氣,將舒曼的KREISLERIANA賦予了無與倫比的精確度與感染力….清澈流暢的petrarch奏鳴曲以及蕩漾著濃濃吉普賽光芒的NO12匈牙利狂想曲..(吳倩)總是讓人喜出望外.” ----TheTimes,May09
“一位才華橫溢的天才華裔女鋼琴家?一個字,YES!多幾個字?YES,而且簡直是迄今為止最好的之一!”
“如果說這是一個天造地設的搭配,那麼吳倩彈奏時所表現的果敢無畏同她高深嫺熟的技巧無疑是完美搭檔.”
“…對於一些藝術家來說,憑藉直覺的表現手法可以具有毀滅性的悲劇.然而倩卻仰賴著如此這般的敏銳直覺出色地完成一切,很簡單,一切是無懈可擊的恰到好處與完滿.” ----GuyDammannMAY-JUNE2009 
“…出自這樣一位富含藝術感的中國鋼琴家吳倩之手,完美的演繹出舒曼內心深處的自我掙扎和黯淡的心路歷程…(她)彈奏的李斯特NO.12匈牙利狂想曲更是具有驚心的美感….真是令人無比欣喜的體驗.” ----TheObserver,19.04.09
“有些今天是家喻戶曉的事..好像吳倩成為當今的焦點女鋼琴家,絕對是命中注定的明日之星..” “(她)完全打量了Malcolm歌手的Franco’sGone一曲蘊含的唐突辭藻,用心去營造了一個寧靜又傳神的獨白.她統合了濃郁深刻的色彩在ElliotCarter的也幻想中,轉而又彈奏了愈加讓人興奮到無法呼吸的Hallgrimson的VictoryBoogieWoogie. ----RickJones
“吳倩是我之前聽過的非常令人愉悅的演奏家.一直以來都對她準確的藝術表達方式,高超的鋼琴造詣和對音樂的忘我投入而深深打動.” ----DiarmuidDunne
“她(吳倩)對鋼琴鍵的駕馭能力具有一種令人無法置信的超能力,看似毫不費力的精巧演繹,讓她可以輕鬆面對諸如Shostakovich,Prokofiev,Shchedrin,Ligeti等各位大師級現代作曲家提出的各種挑戰.” ----RobertHardcastle
“倩的彈奏可以將樂曲作品中蘊含的高不可攀的技巧詮釋得輕巧自然,好似將Carter作品中的詩情畫意猶如雷射刺射一般的精準無誤的傳達出來…這當中所折射出的個人情感,對音樂的驚人理解力都是倩作為不可多得的鋼琴藝術家的驚人的藝術成熟度.” ----TheGuardian
“是英國近年來湧現的最奪目耀眼的青年鋼琴家之一.” ----PianoQuarterly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