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導讀

名作導讀

《名作導讀》一書集結了眾多名家對經典作品的導讀,作品從古典到現代,從中國到外國,不一而足。這些導讀或帶有歷史的痕跡,或帶有現代的眼光,或具有前沿的發掘,相信會對經典作品的閱讀起到引導的作用。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想對中外名著的內涵有一個更清楚地理解,那本書就是你不容錯過的讀本。

目錄

讀《左傳·餚之戰
《陳涉世家》賞析
《廉頗藺相如列傳》賞析
《木蘭詩》賞析及其文化學闡釋
白居易:春風又艱江南岸 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詞賞析
讀柳宗元《捕蛇者說》
讀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遊記傑作 寫景佳篇
——《小石譚記》賞析
賈島《尋隱者不遇》的解構主義批評
李煜詞《虞美人》賞析
宋祁:紅杏枝頭春意閡
——《紅樓春》詞賞析
讀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憂患意識與超脫心境
——《念奴妖·赫壁懷古》
君子人格的讚歌
——讀周敦頤的《愛蓮說》
歷史與現實的重疊映象
——讀姜夔《揚州慢》
馬致遠《秋思》發微
——《天淨沙·秋思》賞析
張讀岱《湖心亭看雪》
《芙蕖》:還荷花以自然品性
《柳敬亭傳》的選材藝術
精神“故鄉”的失落
——魯迅《故鄉》賞析
讀《社戲》
自然·社會·教育·人
——魯迅回憶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賞析
《拿來主義》的題旨及其他
……

書摘

書摘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這是寫李煜自己在開封當俘虜時的
生活。這句的意思是,春花秋月什麼時候才結束呢?回想當皇帝時的往事不
知有多少一一湧上心頭啊!本來一般人看見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月,都感到愉
快,感到欣喜,捨不得春花和秋月很快就消逝。但詩人此時成了階下囚,口
夜以淚洗臉,他的心情與常人就不同。“何時了”的口氣中,似乎是討厭春
天和秋天過得太慢了;歲歲開花,年年月滿,可前途茫茫,回首往事又讓人
心酸落淚。這樣,他就嫌棄春花秋月過得太慢了。既然美景讓我想起的都是
傷心事,還不如不讓我石到這美景呢!這裡詩人把自己的情感表現得很真實
和自然。同時,詞的開篇是兩個詰問,劈空而下,很有氣勢,問得人驚心動
魄。
P78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承接上面的詰問,找到的
回答是,昨夜我住的小樓又颳起了東風,我想到我的失去的故國南唐又在明
亮的月光中照耀,那景物歷歷如在眼前,真足不堪回首啊!這是回答,又不
是回答。李煜作此詞時,已經被囚一年之久,在無所事事中,時間顯得很漫
長。這裡一個“又”寧,表明東風不知吹過多少次,時間過得太慢,於是讓
他一次又一次想起了失去的南唐王朝的宮殿和種種生活情景,這是很難堪的
,很痛苦的。用月明襯托南唐的宮殿,就更覺得失去的宮殿和昔日生活的美
好,也就越發引起自己的感傷之情。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這句意思是說,南唐宮殿那些雕花
的欄桿和玉石砌的台階應該是還在的,只是由於主人離開了,那些朱紅的顏
色也改變了。這是直說,表達一種今昔不同之感,物是人非之感。“在”與
“改”兩個動詞用得十分恰當。江山仍“在”,可江山的顏色已“改”。這
個“改”字,正是詩人產生仇恨的根源。如果江山顏色沒改,他仍然做著南
唐皇帝,那么這些國恨家愁就小會產生了。所以這個“改”包含了豐富的內
涵,並點出了全篇題旨。
P7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