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

吉林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

吉林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吉林省輝南森林經營局作業區的原始森林之中,以地形複雜、地貌奇特集中分布的火山口湖群體組成。

基本信息

簡介

吉林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吉林省輝南森林經營局作業區的原始森林之中,以地形複雜、地貌奇特集中分布的火山口湖群體組成。公園面積為8102公頃,其中,水域面積為227公頃。景區由“七灣二頂一瀑一漂流”十一大景區組成。分別是大龍灣、三角龍灣、東龍灣、南龍灣、二龍灣、小龍灣、旱龍灣、金龍頂、四方頂、吊水湖瀑布、龍灣漂流。景區內共有景點80餘處。

龍灣火山口湖群是中國最大的火山口湖群,地處長白山西麓龍崗山脈,是古地質年代由火山噴發而形成的高山湖泊群,平均水深在50米左右,最深處達100米左右。在輝南龍崗山脈火山及火山口湖共有164座之多,其地質風貌之典型,景觀之奇美,保存之完整,在中國境內尚不多見。

火山地貌,使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獨具魅力和特色。

吉林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吉林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

在數百萬年前的地質年代,這裡是壯觀、奇幻的龍崗火山群噴發的世界。 大地抖動、山鳴谷應。在地球數公里的深處,無數高溫的岩漿尋找著諸多的渠道向地表奔突,集群式地在地表噴涌而出。頓時,火山噴發,紅光滿天,熔岩橫溢。那岩漿河像一條紅飄帶,帶著硫化氫的氣味,從火山向遠處流去。在她的身後,從此出現了火山口湖群落,即今日的龍灣火山口湖群。形成各種形狀的湖泊和火山錐金龍頂子、四方頂子等突峰。岩漿河冷卻後,大地層層疊疊,山峰千奇百怪,形成今日的山峰、石海、懸崖瀑布、生態溝、玄武岩、石洞等壯麗景觀和奇特誘人的地質表征,訴說著地質的變遷和自然造化。

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自1992年被國家林業部批准成立以來,輝南森林經營局加大了投資建設力度,共投資1375萬元,建設規模已具備了旅遊行業所規定的接待標準,由原來年接待5萬人次,發展到現在的10萬人次以上。

三角龍灣景區,在龍灣群中,秀美首推三角龍灣。

三角龍灣距輝南縣城朝陽鎮67公里,湖面海拔687米,火山口壁高50-130米,湖面面積42.6公頃,湖水最深為86米。

三角龍灣共有景點18個,其中自然景點12個,分別為三角龍灣、旱龍灣、同心島、烏沙灘、葫蘆台、黑龍石、白龍泉、三劍峰、映霞壁、雙龍洞、畫壁、森林浴場;人文景點有6個,分別為觀光亭、通天亭、動物園、山門、瞭望台、滑雪場。

三角龍灣山秀峰險,石奇水美。傳說有條黑龍居此修煉,後來黑龍飛往長白山天池,龍去留瀾,遂成龍灣,又因水面呈三角形而得名。又說因灣南側有高矗的三角巨石而得名。三角龍灣自然分成南北兩部分。南湖大,水面開闊,北湖小而水面平靜。中間為一小島。島上建有靈新閣。兩岸壁險峰奇,東岸岩如壁畫,四周火山口壁高低起伏,嶺翠山青,湖水清澈澄碧,景色居諸龍灣之冠。

雙龍洞位於湖東南角火山口壁上。花崗岩石壁在大自然的作用下,形成兩個天然洞穴,在此觀覽湖景,南北兩湖盡收眼底,景色壯觀。東岸溶岩畫壁,成2–8米高陡崖,崖面斑駁,如一幅潑墨山水畫。烏沙灘與小島對應東岸,為火山礦礫的淺灘,建有浴場。葫蘆台,北岸花崗岩石柱,頂平可容7-8人,站此有臨水之感。黑龍石位於西岸,為花崗石蛋,孤立岸邊。白龍泉,位於黑龍石附近,泉水從地下湧出,淙淙有聲,同平靜的湖面形成鮮明對比。三劍峰,位於湖中間收縮部位,三條石壁並列,似三把倚天長劍直刺雲天。一線天,在二、三石壁間有一裂縫,從下仰望,只能看到青天一線。映霞壁,位於三劍峰南,由90米高的花崗岩組成,因位於南側,地勢高,當太陽東升時,首先受霞光映照。通天亭,建於霞壁上,高聳突出,有通天之感。

旅遊景點

大龍灣

大龍灣大龍灣

大龍灣位於金川鎮金川屯南約1公里處,海拔629米,水域面積81公頃,最大水深88米左右。是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七個龍灣中水域面積最大的一個龍灣,據專家推測大約形成於150萬年前,屬低平火山口湖,即瑪珥湖(maarlake),水質清純,群山環抱,生態優良,呈闊秀之美。主要景點有蘆花島、釣魚台、觀音洞、龍潭宮等,尤以五月的龍灣杜鵑花盛開時,景色最為迷人。

三角龍灣

三角龍灣三角龍灣

三角龍灣位於金川鎮金川屯以東距大龍灣6公里,海拔687米,水域面積42.6公頃,最大水深97米左右,形成於約60-100萬年前,是由兩次以上火山噴發形成的連體火山口湖,亦屬瑪珥湖。三角龍灣沿岸曲折有致,壁險峰奇,水色碧綠深幽,神奇曼妙,具雄秀之美。因水面呈三角形而得名,湖心有一小島如天外飛石孤立水中,白雲碧水間,映霞壁、三劍峰、白龍泉等生態奇觀將三角龍灣裝點的如詩如畫,景致據諸龍灣之首。

吊水湖瀑布

吊水湖瀑布吊水湖瀑布

吊水壺景區位於大龍灣東南側約3.5公里處。原發於長白山系龍崗山脈的響水河,流經於此,因火山運動導致河床段跌,形成高約4米、寬約13米的瀑布,水瀉如練,滾珠落玉,恰似一把碩大的水壺懸於林間,故當地人稱其為“吊水壺”。響水河源於地下2600餘米,終年流淌,常溫7Co ,是具備長白山礦泉水優良品質的低礦化度偏矽酸優質礦泉水,夏季清涼刺骨,嚴冬霧氣繚繞,曲橋棧道,通幽引勝,林風鮮氧,沁人心脾,鳥鳴泉吟,物我兩忘。

漂 流

漂 流漂 流

龍灣漂流區位於吊水壺景區響水河下游後河林場東側1公里處,距大龍灣景區8km。漂流河段全程5km,河谷落差33.8m,河道平均寬度5.6m,平均水深80㎝,河水徑流量3.5m3/ 秒。河谷兩岸森林茂密,風光迤邐,河水湍急清澈,漂流驚險刺激,配套服務安全措施與設施周到齊全。是深度體驗森林遊樂趣和釋放激情的選擇。

四方頂子

四方頂子四方頂子

四方頂,海拔1233.3米,龍灣景區內最高的玄武岩質火山錐,也是輝南縣境內最高山峰,開闊平坦的峰頂約30餘公頃,在高山氣候的作用下,形成了奇特的林相和植物群落,綠草如茵、野花似錦,古樹虬枝,千姿百態,物競天擇,生生不息,昭示大自然神奇的的力量與風雨滄桑,呈現出一幅近乎遠古時期的生態景觀,有高山花苑之美譽,深得攝影愛好者的青睞。

二龍灣

二龍灣位於金川鎮吳家趟子屯西南2公里處,距大龍灣3.5公里,海拔530米,水域面積27.5公頃,最大水深35米左右,垣口與東龍灣相近,也為典型的瑪珥湖,四周山勢起伏有致,生態優良,享幽秀之譽。

小龍灣

小龍灣小龍灣

小龍灣位於大龍灣西南側2.5公里處,距二龍灣1.5公里,水域面積12.5公頃,最大水深27米左右,岸邊湖水較淺,密生蘆葦,環境幽謐,是水鳥理想的棲息之地。

東龍灣

東龍灣東龍灣

東龍灣位於金川鎮東龍灣屯南約1.5公里處,海拔832米,水域面積47.5公頃,最大水深126米左右。是龍灣公園內七個龍灣中垣口最圓、深度最大、水質最清、保存最完整的火山口湖,也是最典型、最完美的瑪珥湖。環湖崖壁相對高度在70米以上,樹高林密,生態系統完整優良。以險秀稱最。主要有七星泉、飛天崖、將軍洞等景觀、景點,據史料記載,抗聯英雄楊靖宇將軍曾在這裡與日軍周旋。而現在呈現出的卻是空山野水,鳥鳴泉吟,一派靜謐與安詳。

南龍灣

南龍灣南龍灣

南龍灣位於金川鎮南龍灣屯以東約0.5公里處,海拔620米,水域面積25公頃,最大水深 72米左右,據專家考證,也是兩次以上火山噴發所形成的連體火山口湖,因此湖面垣口呈“葫蘆”狀,水映藍天,樹影婆娑,景致典雅,風光迤邐,享錦繡之美譽,是盛夏時節避暑垂釣的樂園。

金龍頂

金龍頂金龍頂

金龍頂位於大龍灣與吊水壺景區之間,海拔999.3米,火山渣與玄武質火山錐體。山勢高聳巍峨,林深樹密、生態完整。登上山頂,可遠眺群山、雲海、村落俯視大龍灣、三角龍灣等火山口湖。

旱龍灣

旱龍灣旱龍灣

旱龍灣位於三角龍灣西南側,僅隔一道山樑,沿320米棧道可直達。旱龍灣面積4.5公頃,最大水深1.5米。是火山口湖演替為森林濕地的生態景觀,初春時節,這裡水鳥雲集,生機盎然。夏季來臨,紫色鳶尾花開似錦,清風徐來,蝶飛蜂舞,遊樂項目,挑戰極限、驚險刺激,是森林遊憩的絕佳勝地。

龍灣文化

薩滿文化

薩滿,被稱為神與人之間的中介者。他可以將人的祈求、願望轉達給神,也可以將神的意志傳達給人。薩滿企圖以各種精神方式掌握超級生命形態的秘密和能力,獲取這些秘密和神靈奇力是薩滿的一種生命實踐內容。薩滿分為家薩滿和野薩滿。家薩滿作為侍神者,主要負責族中的祭祀活動。野薩滿(又稱大神)是神抓薩滿,即神靈附體的薩滿。神抓薩滿的活動包括醫病、軀災、祈福、占卜、預測等人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滿族薩滿平時與族內普通人一樣,他們的服務是不取報酬的,也沒有超越他人的許可權,他們可以結婚生子。薩滿死後,所用的神器、佩飾、服裝等隨葬。新薩滿要經過挑選、培訓(滿語學烏雲),最後才能確定。 滿族薩滿面具多在跳野神祭祀時使用。薩滿祭祀中,依照祭祀內容要求,模擬成各種動物或神怪。由於怕被死者或神靈認出,薩滿要戴上面具,並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臉。身穿薩滿服,腰系腰鈴,左手抓鼓,右手執鼓鞭,在抬鼓和其他響器的配合下,邊敲神鼓,邊唱神歌,充滿神秘的色彩。

青年滿學家王松林在黑龍江寧安地區調研考察時,發現寧安滿族文化傳人傅英仁掌握大量滿族薩滿面具圖譜。王松林的真誠、痴迷、執著打動了老人,老人拿出了100餘個滿族薩滿面具圖譜和25個滿族圖騰圖繪,作為滿族史料贈送給他。經過王松林的整理、繪製,滿族薩滿面具終於在2000年秋面世了,被稱為二十世紀末中國民間藝術的奇觀。

滿族面具以反映女神為主,其形成時間大約為原始母系社會的繁榮時期。滿族面具是薩滿教的活化石,其涉及歷史久遠,內涵豐富,神秘粗獷,色彩明快,稚美可掬。

面具作為一種純精神的萬能武器,等到原始先民的恐懼感、自卑感逐漸消失後,就漫漫演變成娛樂工具。滿族面具由莊重威嚴的薩滿祭奉逐漸轉為戲劇娛樂表演。

在清朝,宮廷和民間已廣為流傳著瑪虎戲。“瑪虎”為滿語,即假面舞,或稱面具舞。早年,面具多用草枇、獸革、龜蓋、貝殼製成。近世多用高麗紙、樺樹皮製成,再刻繪人、鳥、鬼怪臉面形象,或慈祥,或猙獰,千姿百態。

薩滿教

薩滿教是原生性宗教。薩滿教不是創生的,而是自發產生的。

廣義上的薩滿教是世界的。薩滿文化是個世界性的文化現象,

其流行區域集中在亞洲北部和中部,乃至歐洲北部、北美、南美和非洲

這是廣義的薩滿教。

狹義上的薩滿教為阿爾泰語系,如:維吾爾、哈薩克、塔塔爾、蒙古、錫伯等民族所信仰

其信仰主要是萬物有靈論、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

薩滿教的基本特點是沒有始祖、沒有教義、崇拜多種神靈

沒有組織、沒有固定的廟宇教堂、沒有專門的神職人員。

薩滿教的主要活動是跳神。另外薩滿教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薩滿教者多為女性。

薩滿教的本質像其他宗教一樣,是關於神靈的信仰和崇拜,因此不應該把它排除在宗教之外。

薩滿教在宗教意識之中確立了各種具體的信仰和崇拜對象

並建立了同這些對象之間或溝通、利用、祈求、崇拜,或防備、驅趕、爭鬥等

宗教行為模式薩滿服務其中的社會組織約束並規範了其社會的共同

信仰和各種宗教行為,決定了薩滿的社會角色和社會作用

並利用它們服務於現實的社會生活秩序和社會組織體制。

因此薩滿教應看作是以信仰觀念和崇拜對象為核心

以薩滿和一般信眾的習俗性的宗教體驗,以規範化的信仰和崇拜行為

以血緣或地域關係為活動形式三方面表現相統一的社會文化體系

薩滿教主要崇拜

一、自然崇拜(元素薩滿)

薩滿教是自然壓迫的結果。阿爾泰語系諸民族的先民在生產力極為低下的情況下

其生命的延續和“種的繁衍”完全依賴於自然界。

而自然界是喜怒無常的,有時賜予,有時剝奪。先民們希求得更多、更大的賜予

避免或減少對自己的剝奪,唯一的辦法,就是拜倒在自然的面前,將其神化

無可奈何、可憐巴巴地祈求自己所創造的自然神靈。

自然界的一切現象、事物都成了他們祈求的對象——神靈。

這就決定了薩滿教中自然神靈系統的龐雜性。

崇拜范 圍包括天、地、日、月、星、 山、石、海、湖、河、水、火、風、雨、雷、雪、

雲、虹等天體萬物及自然變遷現象。

原始人認為這些自然存在現象表現出生命、意志、情感、靈性和奇特能力,

會對人的生存及命運產生各種影響,因此對之敬拜和求告,希望獲其消災降福和佑護。

自然崇拜與人的社會存在有著密切關係

人類原始部落群體因其生活環境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自然崇拜對象及活動形式

一般都崇拜對本部落及其生存地區的社會生產與生活影響最大或危害最大的自然物和自然力

並且具有近山者拜山、靠水者敬水等地域及氣候特色

反映出人們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平安、豐產富足的實際需要。

原始自然崇拜,後因對其崇拜對象的神靈化而發展出更為抽象的自然神崇拜

形成天體之神、萬物之神、四季之神、氣象之神

等千姿百態各種各樣的自然神靈觀念和與之相關的眾多祭拜活動。

這種具有原生型特點的宗教崇拜形式自遠古社會延續下來,成為流傳至今的宗教信仰之一。

二、動物崇拜(增強薩滿)

對動物神中的鷹、熊、狼、鹿、兔、鼠、貂等崇拜;

對鷹、天鵝、公牛、野豬等圖騰的崇拜以及生殖崇拜等。

熊在薩滿教崇拜中占有相當地位,在熊和人之間有著一套繁瑣的禁忌和交往習慣。

我國鄂倫春、鄂溫克等民族中發現的有關熊的薩滿教傳統習俗,

同北歐、東北亞的許多土著民族中普遍流行的熊神話和熊節禮儀十分相似。

我國學者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熊得到這種特殊待遇的原因:

首先是對熊的恐懼。熊是龐大而兇猛的野獸,喜歡主動向人進攻,在交配和哺乳期更加兇殘。

這樣兇猛的野獸出沒在山林間,對狩獵部落造成巨大的威脅

特別是在使用簡陋的木石工具的原始時代。在蒐集到的滿族薩滿教儀式里

熊表現的就是這種兇猛形象。滿族火祭中,熊是太陽神的開路先鋒,力大無窮

勇猛、忠誠。薩滿請神後,熊神附體,它能將磨盤舉起,能將巨柳輕鬆拔起

能將巨石像泥丸樣拋擲出去。人們對於熊的這種恐懼心理還表現在日常活動中

滿族的某些薩滿祭規中明確說明,不能用熊皮做鼓面、做偶像等。其次熊像人

人們對熊除了恐懼外,又增加了一層神秘的“親緣”的外衣。

在薩滿教信仰中,熊“神”能給人們送熊,是人類的朋友和恩人。

滿族先民的崇鷹習俗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史前時期,這可以從某些考古文物中得到印證

1972年夏天,黑龍江省考古工作者在大小興凱湖發現了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在其出土的文物中反映原始宗教的藝術品有三件:

一為用獸骨雕成的鷹頭;二為骨角雕成的游魚;三為陶塑的人首像。

雕鷹頭,是一件七厘米長的圓雕,系用堅硬的石器在獸骨上精心雕磨而成。

整個體勢呈彎月形,鷹的眼、口部雕琢清晰,手法簡潔古拙,構成一種尋覓和獵取食物的神態。

經測定,這個造型生動的骨雕鷹首至少有5至6千年的歷史。

三、祖神崇拜(恢復薩滿)

祖先崇拜是指人們對自己先人—家長、族長、部落長等所有的一種宗教式的崇拜感

以祖先亡靈為崇拜對象的宗教形式。在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的發展過程中

由圖騰崇拜過渡而來。即在親緣意識中萌生、衍化出對本族始祖先人的敬拜思想

最初始於原始人對同族死者的某種追思和懷念

氏族社會的演進確立了父權制,原始家庭制度趨於明朗、穩定和完善

人們逐漸有了其父親家長或氏族中前輩長者的靈魂可以庇佑本族成員、賜福兒孫後代的觀念

並開始祭拜、祈求其祖宗亡靈的宗教活動,從此才形成嚴格意義上的祖先崇拜

其崇拜行為的特點,首先是將本族的祖先神化並對之祭拜,具有本族認同性和異族排斥性

其次是相信其祖先神靈具有神奇超凡的威力,會庇佑後代族人並與之溝通互感

最後超越了原始圖騰崇拜和生殖崇拜的認識局限

不再用動植物等圖騰象徵或生殖象徵來作為其氏族落的標誌,而以其氏族祖先的名字取代

由此使古代宗教從自然崇拜上升為人文崇拜

祖先崇拜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宗教傳統中尤為突出

四大薩滿信仰神系

天神系:

敬天是東北阿爾泰語系諸族古老的傳統。

天神,滿族、 錫伯族稱“阿布卡恩都力”鄂倫春族稱“恩都力”蒙古族稱“騰格里”

達斡爾族稱“騰格日”。在蒙古英雄史詩和薩滿的神詞中,具有各種職司的騰格里有上百個。

山神系:

山神,達斡爾、鄂溫克語為“白那查”,鄂倫春語為“白那恰”認為梵谷山峻岭

懸崖絕壁或奇異洞穴都是山神居住的地方,白那恰統轄著山林中的動植物

將一棵高大的老樹距地面兩米左右的部位砍去一塊樹皮,刮平後在上面畫個人的臉形。

還有一種供奉的方法,在一塊白布上畫一隻老虎,一個山神爺,兩側站著兩個小鬼

供奉在山嶺上木製的小廟裡。狩獵豐收需酬謝白那恰,久獵無獲需祈求白那恰。

畜牧神系:

“吉雅其”,是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共同信仰的牲畜保護神

“吉雅其原是一位深知馬的習性、勤勞而又熱情的牧馬人。”

死後成了護佑牲畜的神靈。通過祭祀吉雅其驅除瘟災,使得人畜平安、牧業興旺。

生育神系:

滿族、錫伯族、赫哲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均有生育神信仰。

滿族稱“鄂莫西媽媽”,錫伯族稱“希林媽媽”其他民族一般沿用漢語稱謂“娘娘神”。

這些神系及其與之相關的祭祀儀式,形成於東北阿爾泰語系諸族漁獵、遊牧經濟基礎之上。

是這些民族解決生死、衣食生育和戰爭勝負問題的精神渠道。

天神系和山神系屬自然崇拜範疇的典型,牲畜保護神系和生育保護神系則屬祖先崇拜範疇的典型。

顯而易見,它反映了一定經濟形態下人與自然的關係

出於解決人與自然緊張關係需要而產生的觀念體系。

薩滿的道具

薩滿的道具--薩滿神鼓

薩滿神鼓薩滿神鼓

鼓是薩滿獲得靈感和力量並得以與神靈溝通的媒介。

薩滿通過鼓語實現人與神的對話

這種被常人視為虛擬的語境,不僅成為罩在薩滿頭上的神秘光環

而且為薩滿信仰者創造了一個獨特、神秘的話語系統

成為他們舉行複雜薩滿跳神儀式所必需並且能夠使客群通曉的思維表達方式。

在東北阿爾泰語族諸族中,使用抓持型薩滿鼓的民族居多,有滿族、錫伯族、赫哲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

蒙古族中也有使用這種形制薩滿鼓的。

薩滿神鼓的基本構成:鼓面 以革蒙制。早期為獸皮

如狍皮等早期薩滿常在鼓面上繪製各種具有象徵意義的圖案

如“日、月、星 辰;彩虹,山和樹,熊、鹿等獸和馬、牛等家畜,還有蛇、蜥蜴、蛙、龜等動物”。

薩滿神鼓面具(日神)圖騰薩滿神鼓面具(日神)圖騰

鼓圈 木製,圓形或橢圓形。鼓圈直徑的大小與鼓邊的寬窄不一,以能承受鼓麵皮革的張力為宜。

鼓圈用料就地取材,常見的有柳、杉、樺木等。

鼓繩 是連線抓環與鼓圈的紐帶鼓繩的材料,一般用皮條製成,亦有用麻繩或線繩的。鼓繩的數量並無定數,最少的有4根,多者也有12根。

鼓環 一般鑲嵌在鼓圈的木框上抓環 在鼓的背面中央設一圓環金屬( 或銅或鐵)制,用手抓而執其鼓它還是拴結鼓繩的“中心”。鼓鞭 多為竹篾纏裹布條的鞭狀擊鼓工具。

薩滿中的跳神

薩滿中的跳神,跳神一般在三種情況下進行:

其一,為人治病;其二,教新薩滿;其三,舉行祭神儀式。

薩滿跳神薩滿跳神

薩滿為人治病的跳神儀式是這樣的:傍晚,在患者居住的“仙仁柱”中

人們圍坐在周圍,在跳神前點燃一種木本植物,發出香氣,淨化污濁空氣,以便神靈能夠到來。

屆時,薩滿身穿神衣,頭戴神帽,左手持鼓,右手拿槌

盤腿坐在西北角的“塔了蘭”的專門位置上,病人坐在東南位置上

薩滿在請神前,雙眼半睜半閉,打幾個哈欠後,開始擊鼓

然後起身,邊擊鼓,邊跳躍,邊吟唱,音調極其深沉

薩滿唱一句“扎列”(二神)和參加跳神儀式的人們伴隨著合唱。

鼓聲漸緊薩滿下巴哆嗦,牙齒咬得格格作響,雙目緊閉,周身搖晃,表現出神靈附體時的痛苦情狀。

這時有人拿出一團燒紅的火炭,放在薩滿腳前,為神引路。

薩滿鼓聲突停,混身大抖,這是神已附體的表現。

這時附體的是祖先神借薩滿之口詢問:“你們請我來有什麼事?”

“扎列”及病人親屬代答:“因某人患病,驚動祖先來給看病。”

這時薩滿再擊鼓吟唱,通過逐一恭請諸神,探尋病人沖犯哪位神。

薩滿提到一位神的名字,病人不由地顫抖起來,則認為是此神在作祟病人;

有時作祟之神借薩滿之口,自認是他所為,要求供祭某種犧牲

患者家屬趕緊應允,答應病好後就還願。有的薩滿看病人的病情嚴重,就讓病人裸體躺在床上

向其身噴開水,叫“阿爾沁達蘭”。如果認為危重病人的靈魂被惡神掠去

薩滿要藉助祖先神的力量,於想像中遠征沙場,與惡鬼搏鬥,把患者的靈魂奪回來,病人方能得救。

薩滿跳神時間長短不一,視病人症狀輕重,短則半小時長則1~2個晚上。有的薩滿鬥不過凶神惡剎,囑咐另請其他薩滿來跳神。

旅遊路線

自駕、自助游

長撫高速一朝陽鎮一輝南鎮一撫民鎮一龍灣(全長210公里)

瀋陽一瀋吉高速一草市一梅河口一朝陽鎮一輝南鎮一撫民鎮一龍灣 (全長350公里)

吉林一永吉一磐石一牛心頂一朝陽鎮一輝南鎮一撫民鎮一龍灣景區 (全長280公里)

哈爾濱一長營高速一朝陽山一牛心頂一朝陽鎮一輝南鎮一撫民鎮一龍灣景區 (全長420公里)

大連一瀋陽一瀋吉高速一草市一梅河口一朝陽鎮一輝南鎮一撫民鎮一龍灣景區 (全長550公里)

四平一遼源一梅河口一朝陽鎮一輝南鎮一撫民鎮一龍灣景區 (全長280公里)

通化一白山一涼水一金川鎮一龍灣景區 (全長147公里)

延吉—敦化—撫松—靖宇—龍灣景區 (全長約400公里)

龍灣接地一日游

早抵龍灣後,游秀闊迷人大龍灣 感受道家文化,親臨原北京白雲觀道教理事“震陽真人”曹信義曾經修行之所“龍潭宮古道觀”——到傳說中的天外飛石“鎮龍石”摸寶沾染仙氣(約40分鐘),——大龍灣遊船20元/人(可自理約5分鐘)環湖遊覽——登觀音洞參觀觀音神像,俯瞰大龍灣全景(約10分鐘)一一赴蘆花島親臨“水上森林”,探索形成原因(約40分鐘)。游綠色生態吊水壺瀑布景區 享受森林浴——欣賞滿族文化薩滿圖騰林一一徒步形態各異“金龍十二橋”——賞傳說中冬暖夏涼之“吊水壺瀑布”(約1小時30分鐘)。午餐後,遊春意盎然三角龍灣 親自感受現實中的拐子台階(約20分鐘)——登山觀看火山口湖全景(約30分鐘)一一乘遊船環湖遊覽20元/人可自理(約5分鐘)——乘船登世界罕見“湖心島”觀看三劍峰(約10分鐘)---登旱龍灣木質台階,賞濕地風光(旱龍灣景區)動物園觀看東北野生黑熊一一旱龍灣滑索(娛樂項目自理)俯瞰旱龍灣濕地植物一一森林搖床讓你回到童年(約1小時)。結束愉快行程。

龍灣接地二日游1

D1、中午抵朝陽鎮,赴龍灣景區。午餐後,遊春意盎然三角龍灣 親自感受現實中的拐子台階(約20分鐘)——登山觀看火山口湖全景(約30分鐘)一一乘遊船環湖遊覽(約5分鐘)——乘船20元/人可自理登世界罕見“湖心島”觀看三劍峰(約10分鐘)---登旱龍灣木質台階,賞濕地風光(旱龍灣景區)動物園觀看東北野生黑熊一一旱龍灣滑索(娛樂項目自理)俯瞰旱龍灣濕地植物一一森林搖床讓你回到童年(約1小時)。

入住酒店,晚餐後,可組織篝火晚會(費用自理)

D2、早餐後,游綠色生態吊水壺瀑布景區 享受森林浴——欣賞滿族文化薩滿圖騰林一一徒步形態各異“金龍十二橋”——賞傳說中冬暖夏涼之“吊水壺瀑布”(約1小時30分鐘)。 游秀闊迷人大龍灣 感受道家文化,親臨原北京白雲觀道教理事“震陽真人”曹信義曾經修行之所“龍潭宮古道觀”——到傳說中的天外飛石“鎮龍石”摸寶沾染仙氣(約40分鐘),——大龍灣遊船20元/人(可自理約5分鐘)環湖遊覽——登觀音洞參觀觀音神像,俯瞰大龍灣全景(約10分鐘),徒步森林步道,欣賞野生杜鵑(朝鮮族的金達萊)一一赴蘆花島親臨“水上森林”,探索形成原因(約1小時)。午餐後送團

龍灣接地二日游2

D1、中午抵朝陽鎮,赴龍灣景區。午餐後,游綠色生態吊水壺瀑布景區 享受森林浴——欣賞滿族文化薩滿圖騰林一一徒步形態各異“金龍十二橋”——賞傳說中冬暖夏涼之“吊水壺瀑布”(約1小時30分鐘)。 游秀闊迷人大龍灣 感受道家文化,親臨原北京白雲觀道教理事“震陽真人”曹信義曾經修行之所“龍潭宮古道觀”——到傳說中的天外飛石“鎮龍石”摸寶沾染仙氣(約40分鐘),——大龍灣遊船20元/人(可自理約5分鐘)環湖遊覽——登觀音洞參觀觀音神像,俯瞰大龍灣全景(約10分鐘),徒步森林步道,欣賞野生杜鵑(朝鮮族的金達萊)一一赴蘆花島親臨“水上森林”,探索形成原因(約1小時)。)。

入住酒店,晚餐後,可組織篝火晚會(費用自理)

D2、早餐後,遊春意盎然三角龍灣 親自感受現實中的拐子台階(約20分鐘)——登山觀看火山口湖全景(約30分鐘)一一乘遊船環湖遊覽(約5分鐘)——乘船20元/人可自理登世界罕見“湖心島”觀看三劍峰(約10分鐘)---登旱龍灣木質台階,賞濕地風光(旱龍灣景區)動物園觀看東北野生黑熊一一旱龍灣滑索(娛樂項目自理)俯瞰旱龍灣濕地植物一一森林搖床讓你回到童年(約1小時 ),

午餐後漂流(約兩個小時 ) 送團

龍灣接地三日游

D1、中午抵朝陽鎮,赴龍灣景區。午餐後漂流(約兩個小時 ),入住酒店,晚餐後,可組織篝火晚會(費用自理)

D2、早餐後,游綠色生態吊水壺瀑布景區 享受森林浴——欣賞滿族文化薩滿圖騰林一一徒步形態各異“金龍十二橋”——賞傳說中冬暖夏涼之“吊水壺瀑布”(約1小時30分鐘)。 游秀闊迷人大龍灣 感受道家文化,親臨原北京白雲觀道教理事“震陽真人”曹信義曾經修行之所“龍潭宮古道觀”——到傳說中的天外飛石“鎮龍石”摸寶沾染仙氣(約40分鐘),——大龍灣遊船20元/人(可自理約5分鐘)環湖遊覽——登觀音洞參觀觀音神像,俯瞰大龍灣全景(約10分鐘),徒步森林步道,欣賞野生杜鵑(朝鮮族的金達萊)一一赴蘆花島親臨“水上森林”,探索形成原因(約1小時)。午餐後,遊春意盎然三角龍灣 親自感受現實中的拐子台階(約20分鐘)——登山觀看火山口湖全景(約30分鐘)一一乘遊船環湖遊覽(約5分鐘)——乘船20元/人可自理登世界罕見“湖心島”觀看三劍峰(約10分鐘)---登旱龍灣木質台階,賞濕地風光(旱龍灣景區)動物園觀看東北野生黑熊一一旱龍灣滑索(娛樂項目自理)俯瞰旱龍灣濕地植物一一森林搖床讓你回到童年(約1小時 )

入住酒店,晚餐後,可組織篝火晚會(費用自理)

D3、早餐後赴四方頂子郊遊,野餐後送團

龍灣特色美食

龍灣提供各具特色的美食。以吉菜為主的生態餐飲;特產龍灣魚、龍灣蝦、龍灣喇咕和各類野山菜;東北大煎餅、一鍋出酸菜白肉火鍋、土雞燉山珍等東北農家風味;還有更具龍灣特色的龍灣魚宴和烤全羊。

龍灣住宿

瑪珥湖山莊(四星級)

總統套房: 數量:1間 價格:2880元/天

標準間: 數量:47間 價格:480元/天

三人標準間: 數量:3間 價格:580元/天

五人標準間: 數量:1間 價格:880元/天

五、六人標準間: 數量:1間 價格:980元/天

休閒木屋

四人間: 數量:22間 價格:120元/天

二人間: 數量:9間 價格:100元/天

標準間: 數量:13間 價格:280元/天

大龍灣酒店

標準間: 數量:38間 價格:280元/天

普通四人間: 數量:25間 價格:200元/天

金龍山莊

標準間: 數量:5間 價格:280元/天

普通四人間: 數量:30間 價格:200元/天

龍泉大酒店

標準間: 數量:38間 價格:280元/天

普通四人間: 數量:17間 價格:120元/天

特產資源

大煎餅、野生菌葡萄酒、古界天龍泉陳年窖酒、中草藥(野山參)、梅花鹿五味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