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體育學院成立於1958年,地處環境優美、四季分明的吉林省長春市,是吉林省唯一一所高等體育專業院校。隨著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全面推進,2004年,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吉林省體育運動學校併入吉林體育學院。 學校現有南嶺和臨河兩個校區,占地面積62.7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近600人,各類全日制學生7000餘人。有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其中,高級職稱教師200餘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比例達到70%。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吉林體育學院校園風光 吉林體育學院校園風光

1958年9月,長春體育學院成立。

1961年,學院更名為吉林體育學院。

1962年,在暫時經濟困難時期,吉林體育學院根據國家“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停辦。

1981年7月,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為適應吉林省體育事業發展需要,經國務院批准,吉林體育學院正式復建,肩負起為吉林省體育事業培養高級人才的重任。

1993年,學院提出建設具有吉林特色新型體院的構想,教學上進行面向21世紀的教改工程。

1997年,與吉林省體委一起進行運動員學生化管理體制改革,得到國家體委的充分肯定。

2004年,在《中國青年報》刊載的全國普通院校辦學綜合實力評價報告中,吉林體育學院在14所體育院校中排名第七。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09年9月,學校有教職工537餘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近200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比例達到70%。擁有吉林省教學名師、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數名。    

吉林省教學名師:宋麗媛、於立強、邵桂華、方方  

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方方、張秀芳等  

院級教學名師:於立強、於清、劉憶冰、劉志二、趙紅、祝嘉一、譚炳春等  

院系專業

2014年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體育教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學院、冰雪學院、體育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學院、體育藝術學院、基礎課教學研究部7院1部,設有9個本科專業。

本科專業:

體育教育專業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體育學院

社會體育專業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體育管理方向)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

民族傳統體育專業(防衛體育方向)

運動訓練專業

民族傳統體育專業

體育表演專業  

學科建設

截至2014年7月,學院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省級優勢特色重點學科1個(涵蓋4個二級學科),二級省級重點學科2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體育學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民族傳統體育、體育產業管理  

專業學位授權點:體育碩士 、藝術碩士  

省級優勢特色重點學科:體育學

二級省級重點學科: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  

教學建設

截至2013年,學校有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  

國家級精品課程:競技教育學、運動心理學  

省級精品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武術教育、輪滑教育、學校體育學與社會、籃球教育、運動解剖體操、桌球、田徑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民族傳統體育、體育教育  

• 教學成果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體育學院

主持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主編國家級精品教材1部體操學科《競技體操與健身體操的整合》研究成果在1997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競技教育學》被立為國家級課題,成為教育部精品教材,並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運動解剖、體操、桌球、田徑、籃球、武術教學研究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競賽成績:學校的拳擊、散打、滑雪、跆拳道、射擊、射箭、游泳、體育舞蹈等高水平運動隊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創造一系列優異成績,其中拳擊和散打運動隊已達國際水平。學校培養了世錦賽女子舉重冠軍李亞娟,世錦賽、世界盃女子速滑冠軍葉喬波,世錦賽女子花樣滑冰冠軍陳露,世錦賽、世界盃短道速滑冠軍李佳軍,世錦賽、世界盃女子拳擊冠軍李金子,世錦賽女子散打冠軍鄂美蝶、劉玲玲,亞洲田徑女子七項全能賽冠軍董玉萍,四大洲花樣滑冰比賽男子花樣單人滑冠軍李成江等一大批世界和洲際冠軍。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3年,學院有省部級研究基地4個。其中,國家體育總局2個,吉林省2個。  

• 國家體育總局

國家體育總局冬季耐力項目重點實驗室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吉林省

解剖和生理實驗室

吉林冰雪文化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

2002年至2013年,學院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項14項。  

2014年上半年,學校共立項省部級以上課題13項,課題經費達到65.1萬元。

《競技體育審美思想及其美育價值研究》、《近代以來我國體育學術發展與變遷的計量學分析》分別入選了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和青年項目。在自然科學領域,學校《吉林省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系統動力研究》獲得吉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學報封面 學報封面

截至2011年,學校圖書館館藏各種文獻總計370910萬冊,其中南嶺、臨河校區總計279036冊(南嶺校區藏書203299萬冊,臨河校區藏書75737冊)。競技運動人才基地藏書91874冊。  

學術期刊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創建於1985,每兩月出版一次,是ASPT來源刊,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是吉林省級優秀期刊。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徽
校徽圖案為字母“JT(吉林/體育)、跑道、運動員、太陽”協調組合的“體育人才搖籃”,體現吉林體育學院科學管理、嚴謹治學的規範性與開放性,以及為祖國體育爭光、為人類傳承友誼的莊嚴使命感。字母“J”突出吉林體育學院的“吉林”地域概念,“T”代表“體育”;“跑道、運動員”體現吉林體育學院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各級各類體育人才作為根本任務,教學與科研並舉的多學科、多層次、多形式的教學體系和強大的學研優勢,人才輩出,碩果纍纍,鑄就輝煌。  校徽 校徽

社團

截至2009年,學校有足球協會、籃球協會、排球協會、攝影協會、愛心社、紫緒文學社輪滑協會等30餘個社團。並舉辦校園讀書節、社團文化月等活動豐富大學生的校園生活。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截至2018年4月)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 趙志軍
院長 張瑞林
副院長、紀委書記 王永明 
副院長 邵桂華
副院長 王月華
副院長武紅軍 

( 參考資料    )

體育學院百科

學院 (college)主要指只含有一個門類的學習機構, 比如醫 學院 ,文 學院 ,經濟 學院 等等。  
 

吉林大學一覽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