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學報

吉林大學學報

《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原《白求恩醫科大學學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學主辦的綜合性醫藥衛生類學術期刊。1959年創刊,1966停刊,1975復刊,復刊時刊名為《吉林醫科大學學報》,1978年隨學校更名改為《白求恩醫科大學學報》,2000年白求恩醫科大學合併到新吉林大學,2002年刊名變更為《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

基本信息

雜誌簡介

刊名: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

出版地:吉林省長春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ISSN:1671-5489

CN:22-1340/O

郵發代號:12-19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

曾用刊名:吉林大學自然科學學報;吉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創刊時間:1955

《吉林大學學報》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學主辦的綜合性科學技術類學術期刊。由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和長春郵電學院5 所院校新組建的吉林大學於 2000 年 6 月 12 日 成立,原各院校所屬的自然科學學報(《吉林大學自然科學學報》《吉林工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白求恩醫科大學學報》《長春科技大學學報》《長春郵電學院學報》)經過整合,並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於 2002 年 1 月正式更名為《吉林大學學報》,分 5 個版本出版 :《吉林大學學報 ( 理學版 ) 》 《吉林大學學報 ( 工學版 ) 》《吉林大學學報 ( 醫學版 ) 》《吉林大學學報 ( 地球科學版 ) 》《吉林大學學報 ( 信息科學版 ) 》。

歷史榮譽

CA 化學文摘(美)(2009)

SA 科學文摘(英)(2009)

Pж(AJ) 文摘雜誌(俄)(2009)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簡介

《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經過40餘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在國內外享有一定學術地位和影響的科技期刊。

辦刊宗旨

遵循黨和國家的辦刊政策及法規,報導醫學科學研究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和國內外的學術交流。

主要欄目

《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設有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臨床醫學、影像學、調查研究、技術交流、綜述、短篇及個案報導等欄目。

刊登情況

全年刊發約300篇文章(不包括短篇報導),其中省級以上基金資助項目論文占80%以上。在基金資助項目中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計畫項目、973計畫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占很大比例。近年逐漸增加了校外優秀論文的刊發數量。

收錄情況

《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提高辦刊質量,先後被評為中國綜合性醫藥衛生類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級期刊。收錄《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的文摘刊物和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萬方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中國生物文獻資料庫》《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中國藥學文摘》《中文科技資料目錄》《全國報刊索引》《電子科學文摘》、台灣《中文電子期刊服務》、美國《化學文摘》和俄羅斯《文摘雜誌》等。

編委組成

《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編輯委員會設有主任委員1名,副主任委員8名,委員51名,均為在醫學科學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各學科專業的學術帶頭人,其中95%為博士研究生導師。該刊編輯部現有專職編輯5名(均為碩士研究生),編務1名,他們均曾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及醫藥信息研究等不同領域從事過教學、科研及臨床工作,具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及編輯出版工作經驗。

發展展望

《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將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多學科聯合辦刊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刊文領域,活躍欄目形式,增加信息容量,加快傳播速度,拓展學術範圍,加強國際合作,竭誠為廣大讀者和作者服務。

獲獎情況

2001年12月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執行評優活動中獲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

2004年08月榮獲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優秀編輯出版質量獎

2004年09月榮獲第一屆北方優秀期刊獎

2005年08月榮獲高校科技期刊先進集體獎

2006年10月榮獲首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

2007年02月在第二屆北方期刊獎評選中榮獲十佳期刊獎

2007年02月在第二屆北方期刊獎評選中榮獲優秀期刊獎

2007年08月榮獲首屆吉林省高校科學研究促進獎

2008年01月在吉林省第八次期刊等級評審中榮獲十佳科技期刊獎

2008年10月榮獲第二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

2008年10月榮獲高校科技期刊先進集體獎

2009年10月榮獲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評選的2009年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

2009年11月在由吉林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局共同組織的第九次(2007-2008年度)全省期刊等級評審工作中被評為吉林省一級期刊和吉林省名刊

2009年12月在第二屆吉林省新聞出版獎評選工作中榮獲第二屆吉林省新聞出版獎的期刊精品獎稱號

2010年11月榮獲第三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稱號

2011年05月在第二屆中國學術期刊評價中被評為"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注:RCCSE為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英文縮寫)

2011年05月在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舉辦的"中國科技論文線上優秀期刊"評比活動中獲一等獎

2011年10月在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司舉辦的"2011年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團隊和優秀個人評選活動"中被評為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團隊

影響引子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9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收錄的1868種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的統計報告,2008年《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發表論文總數281篇,總被引頻次為934,影響因子0.400,基金論文比0.99,被引半衰期4.58,即年指標0.018,他引率0.88,引用刊數33,擴散因子3.53,權威因子333.69,學科擴散指標0.67,學科影響指標0.57,文獻選出率0.64,參考文獻量2776,平均引文數9.91,平均作者數5.17,地區分布數13,機構分布數33。《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在49種醫科大學學報類期刊中總被引頻次排第7名,影響因子排第9名。具體排名如下:

49種醫科大學學報類期刊總被引頻次排序前10名期刊:

排名

期刊

總被引頻次

第1名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

2454

第2名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

2447

第3名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

1581

第4名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

1559

第5名

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

1019

第6名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935

第7名

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

934

第8名

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

886

第9名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834

第10名

新鄉醫學院學報

830

49種醫科大學學報類期刊影響因子排序前10名期刊:

排名

期刊

影響因子

第1名

新鄉醫學院學報

0.926

第2名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0.654

第3名

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0.653

第4名

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

0.589

第5名

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

0.543

第6名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

0.428

第7名

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0.423

第8名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

0.414

第9名

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

0.400

第10名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

0.395

辦刊思想

吉林大學學報吉林大學學報

“建一流大學,辦一流學報”是我們的辦刊目標,“尊重科學,弘揚學術,追求卓越”是我們的辦刊理念。新組建的吉林大學學科門類更加齊全,學科分類更加合理。《吉林大學學報》和《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將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多學科聯合辦刊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刊文領域,活躍欄目形式,增加信息容量,加快傳播速度,把握時代脈搏,瞄準科技前沿,拓展學術範圍,加強國際合作,鼓勵科技創新,培養科技新人。學報編輯部全體工作人員將繼續發揚求實創新的辦刊精神,愛崗敬業,踏實工作,開拓創新,謀求發展,將吉林大學學報辦出特色,辦出水平,竭誠為廣大讀者和作者服務。

投稿要求

投稿前最好先閱讀本刊,以便對本刊有基本的了解。尤其要注意以下問題。

1 作者和單位的中英文名字、所在地、郵編分別列於中英文題目之下,單位的英文名稱應是系統內認可的、符合規範的。

2 個人署名作者在2人(含2人)以上以及集體作者,應指定一位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應有簡短的中英文自傳:姓名、性別、學位、職稱、主攻研究方向,放在文稿第一頁的左下方。副高職稱以上的作者應有親筆簽名。

3 受資助的情況(資助單位、項目名稱、契約號)用中英文分別列於文稿左下方。

4 所有稿件都應有中英文摘要。一般科技論文的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作者應能使讀者通過閱讀摘要就能掌握該文的主要內容或數據。為便於國際讀者檢索並了解文章的基本信息,英文摘要應比中文摘要更詳細。

5 每篇文章應標註中英文關鍵字各3~8個。

6 縮略語、簡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清楚外,在首次出現處必須寫出全稱並註明以下所用的簡稱。如新術語尚無合適的中文術語譯名可使用原文或譯名後加括弧註明原文。

7 用於表示科學計量和具有統計意義的數字要使用阿拉伯數字。

8 研究對象為人時,需註明試驗組、對照組受試者的來源、選擇標準及一般情況等。研究對象為試驗動物時需註明動物的名稱、種系、等級、數量、來源、性別、年齡、體重、飼養條件和健康狀況等。

9 藥品、試劑使用化學名,並註明劑量、單位、純度、批號、生產單位和生產時間。

10 儀器、設備應註明名稱、型號、規格、生產單位、精密度或誤差範圍。

11 圖和表格與文字的內容不要重複,圖、表應有自明性,即不看正文就能理解圖意、表意。圖題和表題均應中英文對照。

12 所引的參考文獻應僅限於作者親自閱讀過的。未公開發表或在非正式出版物上發表的著作如確有必要引用,可用圓括弧插入正文或在當頁地腳加注釋說明。原文作者若不超過3人應將作者姓名依次列出,中間用“,”隔開,3位以上作者則列出前3位,逗號後加“等”。

投稿須知

《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學主辦的綜合性醫藥衛生類學術期刊,為中文綜合性醫藥衛生類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級期刊;被國內外多種文摘雜誌及資料庫摘引和收錄;設有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臨床醫學、影像學、調查研究、技術交流、綜合評述、短篇與個案報導等欄目,以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論著為主,兼顧其他體裁的文章,綜合評述原則以約稿為主。

來稿要求

1.1 稿件必須是未經正式發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醫學科學研究學術論文。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創新性和實用性,文字簡練,層次分明,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字準確,圖表規範、清晰、明確。根據《著作權法》規定,文責自負。對被錄用稿件,本刊有刪改權,結構性修改有違原意處與作者磋商,不同意刪改者請在來稿時註明。本刊已入編《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及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美國《化學文摘》及俄羅斯《文摘雜誌》等國內外十餘種文摘期刊及資料庫,如作者不同意,請在投稿時聲明,否則將視為同意入編、上網及文摘刊物摘引。

1.2 來稿一式兩份(自留底稿),附簽有科室和院(部、系、所)意見的投稿介紹信(科室主任意見、簽字或蓋章,院科教科蓋章),證明論文中的內容和有關工作是否真實可靠、有無泄密及作者、單位署名有無爭議,並就論文內容做出評價,有關侵權事宜由作者自負。來稿須用4號宋體字隔行列印,並附軟碟(Word純文本檔案,*.txt 檔案)。外地稿件可以通過遠程投稿系統投稿,也可郵寄或通過E-mail投稿(投稿介紹信需郵寄)。編輯部收到稿件3個月內通知作者稿件處理結果(學術觀點有爭議或交叉學科需經多位專家審查的稿件除外),作者可通過電話查詢。

1.3 論文必須包括的項目: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及郵編、中英文摘要和關鍵字、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基金資助單位全稱及課題號、第一作者簡介及通訊作者聯繫方式(電話或E-mail)。正文部分應包括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結論。文章篇幅(含圖表):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論著一般在6 000字以內,臨床醫學、調查研究、技術交流4 000字以內,短篇報導800字以內。

1.4 須在文稿首頁地腳位置註明的項目:基金資助單位全稱和課題號(基金資助項目或獲獎成果的論文優先發表);第一作者簡介(按以下格式書寫: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電話或E-mail地址。

1.5 來稿要求中文和英文對照部分:文章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具體到教研室或研究室),單位所在地、郵政編碼,摘要,關鍵字,表題、圖題及表圖內所涉及的文字和注釋。

1.6 摘要須採用報導性文體,論著的摘要按結構式摘要書寫,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部分,以300字左右為宜;綜合評述的摘要應是主要內容的高度概括,不必寫成結構式,以200字左右為宜。關鍵字3~6個,以《MeSH》中的主題詞為宜。英文摘要和關鍵字必須與中文相對應。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從《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中選定。

1.7 來稿中使用的物理量、單位及符號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法定標準》(1995年7月新版);外文字母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字元的位置應明確,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號應在第一次出現時用鉛筆特殊標明。

1.8 表格採用"三線表"形式隨文排列,內容不應與文字重複;統計圖(線圖、條圖、散點圖)的內容不應與表格和文字重複,縱橫兩軸比例以5:7為宜;彩色照片應清晰,黑白照片應反差鮮明,並應以箭頭標明觀察內容,不允許用複印件。

1.9 參考文獻應引用必要且較新的文獻,論著一般應在10篇以內,綜述應在20篇以內;請勿引用未公開發表的文獻或非公開出版物;文後參考文獻採用順序編碼制,按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編號;著錄項目應完整,內容應準確。作者、編者、譯者不超過3人時全部寫出,超過時寫出前3名,後加"等"或"et al";國外作者姓名的書寫應"姓前名後,名用縮寫,不加縮寫點"。

* 專著:[序號] 主要責任者(作者或編者).書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頁-止頁.

* 專著中析出文獻: [序號] 作者.題名[A].見(In):原文獻責任者(編者).書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頁-止頁.

*期刊中析出的文獻: [序號] 作者.題名[J].刊名,年,卷(期): 起頁-止頁.

*論文集中析出的文獻: [序號] 作者.題名[A].見(In):編者.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頁-止頁.

* 譯文: [序號] 作者.譯名[J].譯者. 刊名,年,卷(期): 起頁-止頁.

* 技術標準: [序號] 起草責任者.標準代號.標準順序-發布年.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專利文獻: [序號] 專利申請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 電子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作者).電子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 學位論文: [序號] 作者.題名[D].學位名稱.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 報紙中析出的文獻: [序號] 作者.題名[N].報紙名,年-月-日(版次).

1.10 校外來稿必須有省級以上基金資助,其他要求同上。

學報徵稿信息

短時幀Turbo碼的幀結束方案研究

智慧型天線技術的抗多徑干擾性能分析

VC++和FORTRAN混合編程的調用技術

智慧型門禁系統門控部分軟體設計

ATMD網路管理資料庫的分析及套用

Web資料庫技術在信息管理系統中的套用

業務控制結點安全維護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用現場可程式門陣列進行VLSI設計驗證

套用SPICE程式模擬振盪器電路

稱重系統模擬電壓—頻率比變換電路

液體流量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套用

基於MOST網路的多媒體信息傳輸設計與實現

回歸分析人工神經網路

基於改進人工協調場的多機器人運動編隊

自主視覺導航方法綜述

CAN匯流排網關的設計與實現

變權組合預測模型在滑坡預測中的套用

基於自組織數據挖掘信息產業測度綜合法

基於多Agent搜尋行為分析的用戶興趣模型

基於FLV流媒體技術的視頻會議系統設計

最優控制在汽車部件疲勞試驗台的套用

基於設計模式的·NET通用數據訪問層研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