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鐵路

合資鐵路

合資鐵路,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後出現的新事物。對於中國鐵路建設和管理,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新體制,是一種有益的探索。

合資鐵路合資鐵路

發展

“七五”期間,是合資鐵路探索起步階段。在改革開放方針指引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鐵路成為制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瓶頸”。一些省、市、自治區政府為發展經濟,修建鐵路的願望十分迫切,這是合資鐵路建設的良好機遇。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在南防鐵路建設中,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與鐵道部共同探索了合作途徑,出現了合資建路的雛形。“七五”末期,在三茂鐵路建設中,廣東省政府與鐵道部合作,組建了三茂鐵路公司,共同出資建成了我國第一條中央與地方合資的鐵路。
“八五”期間,是合資鐵路快速發展階段。1991年,國家計委、鐵道部在廣東省聯合召開了全國合資鐵路工作會議,肯定了合資鐵路發展的方向。1992年,國務院對合資鐵路建設提出了“統籌規劃、條塊結合、分層負責、聯合建設”的方針,並頒發了《關於發展中央和地方合資建設鐵路意見的通知》 ,明確指出:“修建合資鐵路是對傳統的建設和管理體制一大突破,是深化鐵路改革的一條新路”,“國家對合資鐵路實行特殊運價,並給予其它必要的優惠政策”。這有力地推進了合資鐵路的發展。這一時期,先後有達成、廣大、廣梅汕、邯濟、合九、石長、橫南、金溫等13個合資鐵路項目開工建設,並建成了合資鐵路中最長的集通鐵路(圖1.3.2_01我國最長的合資鐵路——集通鐵路)以及連線亞歐第二條鐵路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北疆鐵路以及連線海南島的粵海鐵路。
到2002年底,全國建成合資鐵路共33條,總里程達8601公里。合資鐵路打破了多年來我國鐵路建設投資主體單一的局面,調動了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拓寬了籌資渠道,鐵路建設初步形成了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格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