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財神廟

司馬財神廟

司馬財神廟應該是指四川逢安縣周子古鎮的財神樓,也稱逢安財神樓,位於司馬相如故里四川省南充市逢安縣,它是“嘉陵第一桑梓”旅遊區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唐初,清康熙、鹹豐年間曾兩次翻修,“文革”中被毀,2006年重建。重新建成的“財神樓”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左右,為四層開放式樓閣建築。在修建過程中,既尊重歷史原貌,又融入現代流行元素,與碼頭客棧、臨江閣茶樓等建築有機融合。2006年9月30日,蓬安縣投資100餘萬元修建的“財神樓”竣工,成為該縣“十一”黃金周旅遊的一大亮點。

建築簡介

財神樓財神樓

司馬財神廟應該是指周子古鎮的財神樓,也稱蓬安財神樓。位於司馬相如故里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它是“嘉陵第一桑梓”旅遊區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唐初,清康熙、鹹豐年間曾兩次翻修,“文革”中被毀,2006年重建。重新建成的“財神樓”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左右,為四層開放式樓閣建築。在修建過程中,既尊重歷史原貌,又融入現代流行元素,與碼頭客棧、臨江閣茶樓等建築有機融合。2006年9月30日,蓬安縣投資100餘萬元修建的“財神樓”竣工,成為該縣“十一”黃金周旅遊的一大亮點。

設計寓意

周子古鎮的風水好在位於龍角山、嘉陵江的“陰陽太極圖”之中,但也有不足之處,下河街出口臨嘉陵江的去處,“右高左下,失賓主之辨”,於是,古人採取了風水學上的“障空補缺”、“均衡形局”的措施,於此建築了財神樓,每處細節的設計都有深刻的含義。一樓出入口有仿銅雕塑金蟾聚財。二樓外圍的四方欄桿上雕刻有金元寶紋飾,欄桿板的高浮雕為雙龍送寶,目的是為了突出四方來財、財源廣進的寓意。四樓供奉的是三尊神像,其中財神趙公明統管人間一切金銀財寶(生日農曆正月初五),文昌帝君掌管世人功名利祿(生日農曆二月初三)、龍王敖廣保佑人間風調雨順。

名字由來

根據歷史記載和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漢文帝初年(公元前179年),大辭賦家司馬相如誕生於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利溪鎮兩河塘(蓬安縣位於南充市東北,嘉陵江中游),後遷成都,拜中郎將出使“西南夷”回京被誣告後,攜妻子回到古安漢縣舊居兩河塘居住,漢武帝復召司馬相如為“郎”時方始離去。南梁天監六年(公元507年),為紀念司馬相如,析安漢縣東北域置縣,以其人名命縣名,稱相如縣,縣府設在兩河塘。武周萬歲通天二年(公元697年),縣衙遷至陵江鎮(今蓬安縣錦屏鎮),距兩河塘二十里左右的嘉陵江畔)。因為蓬安財神樓是在司馬相如故里蓬安縣,因此,蓬安財神樓被稱為司馬財神廟不無道理。

文人描述

財神樓財神樓

嘉陵江畔第一樓——財神樓:“一條襟帶隔蓬州,數里平沙接渡頭。雲里魚鱗錦上市,鏡中蜃氣水邊樓。牛毛漩急灘聲壯,龍角山高樹影幽。遙想愛蓮人已古,光風霽月至今留”。飛檐翹拱,雕樑畫棟,氣勢非凡。高大巍峨的蓬安財神樓可謂嘉陵第一桑梓地表性建築,遊覽嘉陵第一桑梓,財神樓是一定得去的一個好去處。建於唐朝初年的財神樓,至今已逾千年。據當地上了年紀的老人們講述:建在千年古鎮周子碼頭的這座財神樓是大有講究的,古時蓬州先人以為,周子古鎮位於嘉陵江畔大河灣的彎弓之外,風水不佳,不聚財,且有殺氣,為了彌補地理上的缺陷,於是古鎮上的商人們便紛紛籌集資金,便於此修建成了財神樓,樓中供奉了財神、文昌帝君、東海龍王等神仙,祈求諸位神仙護佑古鎮人民吉祥、平安、升官、發財,據考察,這座氣勢宏偉、高大巍峨的財神樓竟是千里嘉陵江上唯一的一座財神樓,遠遠望去,高大巍峨的財神樓隱藏在青山綠水之間,宛如人間仙閣,更似瓊樓玉宇,氣吞山河,雄據一方,堪稱“嘉陵江畔第一樓。”

有關傳說

從前,有一位白鶴仙子和一位牛屎八兒姑娘玩得很好,各帶著數千隻白鶴和牛屎八兒飛到蓬安東門河壩與他們的牛大哥相會。牛大哥特別憨厚、老實,忠誠,每天領著上千隻牛兄弟在東門河壩啃著青草。每天清晨,這東門河壩便繪出了千牛閒庭信步,萬鳥竟飛的美麗畫卷。
一天,牛大哥把白鶴仙子與牛屎八兒姑娘叫到身邊,指著江對面,眼淚撲簌簌的往下掉,對他們心痛地說道:“瞧瞧,那就是周子鎮,那就是下河街,那就是鹽碼頭。你們再瞧瞧,江水到了哪兒了?洪水馬上就要把下河街淹沒了。弟兄姐妹們,我們去救救他們好嗎?”
白鶴仙子與牛屎八兒姑娘飛上天空,朝江對面望去,頓時對牛大哥道:“牛大哥,我們先行一步,你趕緊領著大家來。”白鶴仙子和牛屎八兒姑娘一聲令下,萬鳥騰飛,撲向江對面。萬鳥來到周子鎮下河街,從龍角山上銜來泥土,扎著圍堰。
牛大哥領上千隻牛衝進江中,浮呀浮,衝破一個又一兇猛的洪峰,來到鹽碼頭,手牽著手,紮起了牛堰。可是江水仍繼續猛漲,浪頭一個接著一個,衝垮了牛牆。白鶴仙子和牛屎八兒姑娘領眾兄弟姐妹,全都撲向了江中。洪水越來越兇猛,撕開一道道口子,將一頭頭牛和一隻只白鶴牛屎八兒捲走淹死。
這時財神老爺騎著猛虎高舉著金銀鞭帶著金銀路過下河街上空,眼見下河街成了一片汪洋大海,財神老爺悲憫天下蒼生,來不及細想,便毫不猶豫地打開衣篼,將所有的金銀全部投在了下河街口,成山的金銀財寶頓時擋住了猛獸般的洪水。
眾街坊鄰居獲救後,還得了如此巨大的財富,便商量在鹽碼頭修一座財神樓來紀念救苦救難的財神爺,並請路過此地的畫聖吳道子在樓上畫上一幅幅巨大的壁畫,把千牛萬鳥與洪水搏鬥救人的故事描繪出來流傳後世。
洪水退後魯班路過周子鎮,眾街坊鄰居把他留了下來。魯班領著眾徒弟從千里之外用鞭子趕來數根大石柱,又從千里之外運來巨大無比的馬桑樹,大柱立在了鹽碼頭頗為壯觀,不幾日高聳入雲的財神樓便修建竣工矗立在了蜿蜒的下河街口,樓上的千牛萬鳥救人圖便從此流傳了下來。從此便有了一說,“蓬安有座財神樓,半截伸在河裡頭”。
蓬安的財神樓與閬中的保寧醋、隆昌的麻布一樣馳名中外。而且在千里嘉陵江上,惟有蓬安有座高大巍峨的財神樓,因此蓬安文化旅遊名樓財神樓也被人們親切地譽為————嘉陵江畔第一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