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元興

司馬元興在北魏官至寧朔將軍、固州鎮將、鎮東將軍、漁陽太守,承襲了父親的爵位宜陽子[1]。 北魏太和十七年歲次戊申七月庚辰朔十二日壬子(493年8月1日),司馬元興在家中去世,永平四年歲次辛卯十月癸亥朔十一日癸酉(511年11月16日),遷葬於溫城西北二十里[2]。 其墓誌全稱《魏故寧朔將軍固州鎮將鎮東將軍漁陽太守宜陽子司馬元興墓志銘》,於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河南孟縣出土,與同時出土的三方墓誌並稱“四司馬墓誌”,是魏碑中的名品。

司馬元興(?-493年8月1日),名紹,字元興,以字行,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安平獻王司馬孚的後裔,東晉右衛將軍、散騎常侍、中護軍、使持節、侍中、太尉公、河間武王司馬欽的玄孫,東晉侍中、左衛將軍、河間景王司馬曇之的曾孫,北魏安遠將軍、丹陽簡侯司馬叔璠的孫子,北魏寧朔將軍、驃騎府從事中郎、鎮西將軍、略陽王府長史、宜陽子司馬道壽的長子,司馬仲明的兄弟。
司馬元興在北魏官至寧朔將軍、固州鎮將、鎮東將軍、漁陽太守,承襲了父親的爵位宜陽子[1]。北魏太和十七年歲次戊申七月庚辰朔十二日壬子(493年8月1日),司馬元興在家中去世,永平四年歲次辛卯十月癸亥朔十一日癸酉(511年11月16日),遷葬於溫城西北二十里[2]。其墓誌全稱《魏故寧朔將軍固州鎮將鎮東將軍漁陽太守宜陽子司馬元興墓志銘》,於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河南孟縣出土,與同時出土的三方墓誌並稱“四司馬墓誌”,是魏碑中的名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