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鰍鮀

台灣的特有種,分布於中部大肚溪、濁水溪及其支流,族群量已日漸稀少。 初級淡水魚,喜棲息於水流湍急且為高溶氧的溪流底層。 營底棲生活,通常棲息於水體底層的砂石面上。

基本資料

全長12厘米,體延長,前部略圓而粗狀,頭胸腹面平坦,後側略側扁。頭中大而平扁。口下位,弧形。側線上方之全部鱗片均具弱的棱脊,胸腹部裸露無鱗;側線完整,平直。

體背側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側線上方有一條不明顯的黑色塊狀斑紋所連成的縱紋。胸、腹鰭稍帶黃色,余鰭淺灰色;尾鰭下葉色暗。

物種

台灣的特有種,分布於中部大肚溪、濁水溪及其支流,族群量已日漸稀少。初級淡水魚,喜棲息於水流湍急且為高溶氧的溪流底層。雜食性,主要以底棲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或是啄食石礫而濾食藻類及有機碎屑。
隸屬鯉科鰍鮀亞科鰍鮀屬,本屬吻圓鈍;口下位,弧形或馬蹄形;有須4對。下咽齒2行。背鰭無硬刺。16種,分布在東亞地區,除朝鮮產3種外,其餘的種類皆分布於中國東部各河流中。為一類特殊的小型底層魚類。中國常見的有長須鰍鮀宜昌鰍鮀等。營底棲生活,通常棲息於水體底層的砂石面上。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藻類為食。
小型魚類,較不為人注意,或可油炸食之,亦可當觀賞用魚,唯族群量稀少,是極需保育之種類。
南方長須鰍鮀俗名白須公,分布於長江、珠江等水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