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是我國台灣地區的一個醫學院,是從熱帶醫學研究所轉變而來的一所高校。

簡史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於1993年從醫學院獨立出來,成為台灣大學的第八個學院,目前有包括大學部的公共衛生學系及以及六個研究所。
公共衛生學院的前身為1939年成立的「熱帶醫學研究所」,光復後為因應時代變遷,於1951年更名為公共衛生研究所,並分別自1961年與1985年起招收碩士班與博士班學生。公共衛生學院成立之後,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流行病學研究所、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以及環境衛生研究所,分別於1993、1994、1995及1996年,自公共衛生研究所獨立;而公共衛生研究所也於1998年更名為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2001年,公共衛生學院增設預防醫學研究所,與其他五所共同肩負培育公共衛生學術研究頂尖人才的重任。
公共衛生學系成立於1972年,重視陶鑄學生的寬廣視野,每年暑期的公共衛生實習與公共衛生服務隊,不但可增進年輕學子整合學理與社會需求要,也讓才華洋溢的學生一展所長,並且增加歷練。這些活動已經成為公共衛生學院的重要傳承。

辦學特色

公衛學院堪稱小台大,系所之教學與研究不但涵蓋自然生物科學,而且涉及人文社會科學。就目標而言,我們關心健康人權,追求全民健康。就內容而言,我們努力的重點包括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環境保護與永續經營,以及健康產業的經營與管理。

教學資源

由於台大學生活潑熱情,不但可塑性高,同時也有追求卓越的特質,公衛學院的教育工作特別重視新觀念、新科技、團隊互助、國際視野與前瞻社會需要,鼓勵莘莘學子勇於開創、改進與推動社會的健康福祉。迄今,公衛學院已培育595位學士,1177位碩士及155位博士,提升國家公共衛生知能。公衛學院校友遍布社會各角落,推動自社區健康至國際衛生的點滴耕耘工作。

學術研究

公衛學院的學術研究重點,一向以解決大眾疾苦為優先。曾領導推動的研究包括:台灣食鹽加碘控制甲狀腺腫、烏腳病防治、尋找職業病病因、展開大規模鼻咽癌流行病學研究、推動肝炎與肝癌防治、制定水中砷的標準、職場污染物的偵測與控制、推動全民健保制度老人醫療照顧、菸害防治以及遺傳基因與環境研究等。這些研究所累積之成果,不但提升民眾整體健康與生活品質,並對學術知識之突破與累積有重大貢獻。
目前公衛學院設有七個研究中心,包括健康促進研究中心、國際衛生研究中心、環境暨職業病防治中心、健康保險研究中心、生物統計諮詢及研究中心、環境暨職業衛生研究中心、基因環境及健康研究中心,這些研究中心皆為因應當代台灣公共衛生需求而創設,並針對特殊公共衛生議題進行學術研究與服務社會。

未來展望

公衛學院的任務在於培育台灣及亞洲公共衛生所需的領導人才,整合健康研究與社會政策,以促進健康人權,達到全民健康的理想目標。未來公衛學院發展有三大方向:
1. 綜合分子、遺傳、免疫學、流行病學、生物統計與健康行為科學,以科學證據提升健康促進及預防醫學的全面發展。
2. 發展個人與整體環境之危害鑑定與暴露評估及風險評估,提供環境及職業衛生政策之實證基礎。
3. 健康體系改造之研與實驗:包含醫療照護品質與效率、長期照護制度、健康資訊系統與全健保制度等。

院徽說明

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標識由兩個部分組成。中央的橙色圖形代表眾人,其顏色象徵熱誠、創新與堅持。周圍的三節綠色圓環代表自然循環,其顏色象徵自然、成表與和諧,這兩部分的組合具有與自然保持和諧以促進眾人健康的涵意。此外,三節圓環亦代表公共衛生的衛政醫管、環衛職衛、流病預醫三大領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