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由兌換貨幣

可自由兌換貨幣

可自由兌換貨幣指一種貨幣的持有人能把該種貨幣兌換為任何其他國家貨幣而不受任何限制,這種貨幣被稱為可自由兌換貨幣。

基本簡介

可自由兌換貨幣可自由兌換貨幣

就是一個國家在其對外交往中,完全以外幣計價結 算,沒有外匯市場,既不實行本幣對外幣的兌換,也不公布本幣對 外幣的匯率,外幣與本幣完全處於隔絕狀態。目前,這種完全不能 兌換的貨幣很少。另外,還有一種介乎兩者之間的有限度自由兌換 貨幣。根據《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的規定,凡是對國際經常往來的 付款和資金轉移施加各種限制的貨幣,均屬於有限度的自由兌換 貨幣。這種貨幣通常有一個以上的匯率,同時對外匯交易也有所限 制。如規定只有非居民才能自由地將該國貨幣轉換成其他貨幣,而 本國居民非經批准,不得隨意將本幣換成外幣。有些國家規定,在 從事與商品貿易和勞務交易有關的經濟活動中,貨幣才可以兌換, 從事其他交易的則不能兌換等。 貨幣的兌換實際上是貨幣和勞務的交換。一國貨幣能否兌換, 並不取決於該國政府及貨幣當局的主觀願望,而是取決於該國進 出口能力及進出口的自由程度。

因為一國貨幣如能自由兌換,實際 上意味著該國居民可以自由地將本國貨幣兌換成外國貨幣,購買 別國的商品和勞務。也意味著別國居民能通過兌換,取得對該國商 品和勞務的購買權。反之,如果一國禁止本國人隨意購買別國的貨 物和勞務,或禁止外國人隨意購買本國的貨幣和勞務,這種貨幣就 不能稱為可自由兌換貨幣。目前,世界上已有67個國家接受了《國際貨幣基金協定》中關於貨幣自由兌換的規定,也就是說,這 些國家的貨幣被認為是自由兌換的貨幣。主要有:美元、德國馬克、 日元、英鎊、瑞士法郎、法國法郎、義大利里拉、荷蘭盾、比利時 法郎、丹麥克朗、瑞典克朗、挪威克朗、奧地利先令、港元、加拿 大元、澳大利亞元、紐西蘭元、新加坡元等。

兌換條件

可自由兌換貨幣匯率可自由兌換貨幣匯率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的規定,可自由兌換貨幣, 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①對國際經常往來的付款和資金轉移不 得施加限制。也就是說,這種貨幣在國際經常往來中,隨時可以無 條件地作為支付手段使用,對方也應無條件接受並承認其法定價 值。

②不施行歧視性貨幣措施或復匯率

③在另一成員國要求下, 隨時有義務換回對方在經常往來中所結存的本國貨幣。即參加該 協定的成員國具有無條件承兌本幣的義務。

兌換意義

1.有利於提高貨幣的國際地位
可自由兌換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地位較高,作用也較大,它在一國的國際收支、外匯儲備、市場干預及其他國際事務等方面,發揮著更大或關鍵的作用。
2.有利於形成多邊國際結算,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3.有利於利用國際資本發展經濟
一國貨幣能否自由兌換,儘管不是利用外資的先決條件,但卻是一個長期性的影響因素,特別是外國投資者的利息、利潤能否匯出,是外國投資者必然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4.有利於維護貿易往來和資本交易的公平性
5.有利於獲取比較優勢,減少儲備風險與成本
如果一國貨幣是可自由兌換貨幣,該國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就可以用本幣支付,由此減少了動用外匯儲備來平衡的壓力;同時,也可以不需儲備太多的外匯而造成投資機會與投資收益的損失,即減少儲備風險和成本。
6.有利於滿足於國際金融、貿易組織的要求,改善國際間的各種經濟關係
一國實現貨幣自由兌換在其帶來好處的同時,也會帶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尤其一國在其條件未具備時,過早過快地讓其貨幣自由兌換,過早過快地把國內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事實證明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是巨大的。開發中國家更是如此。

發展現狀

可自由兌換貨幣圖解可自由兌換貨幣圖解

1、人民幣當前是否已經具備自由浮動的條件
總體上看,目前的人民幣匯率是浮動的而不是固定的。1994年實行匯率並軌以來,人民幣匯率進入了相對靈活的浮動狀態,在不同時點上對不同貨幣的匯率有升有降,幅度有大有小。就近年來的情況而言,人民幣相對主要貿易夥伴貨幣的匯率是升值的。到2002年末,人民幣相對於美元、歐元、日元、韓元和泰銖名義升值幅度分別為5.1%、17.9%、17.0%、58.1%和78.7%。從現在的情況看,人民幣匯率基本上是穩定、合適的。

現行的以外匯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符合我國的現實情況。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享有“歐元之父”美稱的羅伯特.蒙代爾教授認為,中國要想實現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必須有兩大前提:一是人民幣完全能夠自由兌換,這就是說中國要完全開放資本項目;二是中國必須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最起碼中國應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在這兩大條件沒有完全滿足之前,中國不宜讓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
2、人民幣自由兌換是一個長遠目標
貨幣自由兌換改革必須循序漸進、分段實施。這是因為本國貨幣的完全自由兌換將加大外部衝擊對國內經濟影響的程度,不利於本國經濟穩定,尤其在初始時期,出現震盪的可能性更大。即便是市場經濟成熟、發達的國家,實現貨幣的完全可兌換往往也要經歷較長時間的過程。而盲目追求自由兌換進程的速度,忽視經濟發達程度的制約,必然會加劇金融風險、誘發金融危機,進而導致整個國家的經濟金融付出高昂沉重、無法挽回的代價和損失。
因此,國內經濟條件越成熟,貨幣自由兌換的社會成本和制度代價就越小。一般說來,貨幣的自由兌換應當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穩定的巨觀經濟、健全的微觀基礎、完善的金融體系、有效的金融監管、良好的國際環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