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路茶

[生態分布] [性味功能] [用法用量]

[別名] 扎腰草、葫蘆茶《生草藥性備要》牛蟲草、迫頸草、百勞舌(廣西),田刀柄、釗板茶、鹹魚草〈嶺南草藥〉。
[來源] 豆科植物葫蘆茶Tadehagi triquetrum (L.) Ohashi 的全草。
[形態特徵] 直立落葉半灌木,高40-100厘米。小枝有四棱,有短硬毛。單葉互生,狹披針形至披針形,卵狀,長6-15厘米,寬1.2-3.5厘米,頂端急尖,基部微心形或圓形,邊全緣;葉柄有寬翅,翅寬4-8毫米,托葉大,披針形,脫落。花紫紅色;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莢果條狀長圓形,長20-30毫米,寬約5毫米,密被柔毛,莢節5-8節,頂端有喙。花期7月,果期8-10月。
[生態分布] 生於黃泥土的山坡、路旁或草地上。產於廣西賀縣、昭平、梧州、岑溪、平南、北流、博白、靈山、南寧、武鳴、上林、凌雲、金秀、象州等縣市;分布於廣東、福建、雲南、貴州等省區。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最好夏秋季采,曬乾備用。
[性味功能] 味微苦、澀,性涼。清熱解毒,利濕消積,化痰止咳,除煩止嘔,收斂生肌,殺蟲防腐。
[傳統套用] 治感冒發熱,中暑,咽喉腫痛,黃疸型肝炎,痢疾,急性胃腸炎,腹瀉,食滯消化不良,急性腎炎,小便不利,水腫,瘡癤,皮膚潰瘍。
[用法用量] 15-60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水煎洗。
[方例] 1.血尿、小便赤短 古路茶(葫蘆茶),剎烈便(華澤蘭)根各15-30克,水煎服。
2.風濕性關節炎酸痛 古路茶(葫蘆茶)莖60克,配豬腳尖適量燉服。
[化學成分] 葉含鞣質,二氧化矽,氧化鉀[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