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器

古玉器

玉器的裝飾功能始終是玉器的主要功能。 真質假代玉器:即玉質是真的,而時代是假的。 假質假代玉器:顧名思義,即為玉質和時代均作偽的玉器,稱之為假質假代玉器。

簡介

中國古玉器的文化內涵不僅包括設計藝術、碾琢工藝、文字記載等,而且還包括古玉器的豐富的價值、禮儀功能。宗教功能、經濟價值和裝飾功能。

古玉器的政治價值表現在古玉器是社會等級制的物化,是古代人們道德和文化觀念的載體。出土玉器基本上出自有身份和地位的大中型墓葬中,春秋戰國就有“六瑞”的使用規定,6種不同地位的官員使用6種不同的玉器,即所謂“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壁、男執蒲壁”;從秦朝開始,皇帝採用以玉為璽的制度,一直沿襲到清朝;唐代明確規定了官員用玉的制度,如玉帶制度。

玉器玉器

在古代,玉象徵倫理道德觀念中高尚的品德,儒家有“君子比德於玉”的用玉觀;東漢關於“玉、石之美者,有五德”的說法,就是將玉石的5種物理性質比喻為人的5種品德:“仁、義、智、勇、潔”。古玉器的禮儀功能一直占中國古玉器的主流,“六器”是封建社會禮儀用玉的主幹,即用6種不同形制的玉器作為祭祀、朝拜、交聘、軍旅的禮儀活動的玉器,這就是《周禮大宗伯》所說的“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壁禮天,以黃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磺禮北方”。

古玉器的宗教功能體現古人在圖騰崇拜中的用玉,在佛教和道教中的用玉。玉器的經濟價值從古到今不減。大中型墓葬中出土較多的古玉器,除了表征墓主的身份和地位外,也是財富的象徵;商代至春秋戰國時期,有以玉作幣、以玉作交換和貢品的做法;清朝有“古銅舊玉無身價”的說法。

玉器的裝飾功能始終是玉器的主要功能。包括玉珠串、手鐲、玉佩等人體裝飾用玉;玉劍飾、玉帶鉤、玉帶扣等服飾裝飾用玉;玉山子、玉制瓶、玉制爐熏等陳列裝飾用玉等。

在中國玉器上述5種功能中,經濟價值和裝飾功能是玉器的自然屬性,現代玉器仍然具有這兩種功能。其他3種價值和功能則是人為賦予的,是古玉器不同於現代玉器的特有的功能。

類別

中國古玉器大致可分為禮樂器、儀仗器、喪葬器、佩飾、工具、生活用器、陳設器、雜器等八大類。在這幾類玉器中,除了玉禮器幾千年來品種變化不大外,其他幾類都隨時代的不同而發生了品種的變化。

(一) 禮樂類

在祭祀、朝享、交聘、軍旅等禮儀活動中使用的一些器物,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即所謂藏禮於器。

有些玉器直到清代晚期也依然作為重要的禮器。據《周禮.大宗伯》中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壁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虎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壁、琮、圭、璋、璜六種玉器,即是所謂的禮樂器。此外,瑗、環、 瓏等也曾有不同時期作過禮器。

(二)儀仗類

又稱玉兵器,主要有玉戈、玉刀、玉戚、玉 、牙璋、玉斧等。這些器形本源於實用器,主要出現於商、周兩代,以商前期最為突出。春秋戰國乃至以後的時代,除仿古玉器中有少量的作品外,這幾中器物均很少見到。大多無使用痕跡,而主要為儀仗用器。

(三)喪葬類

簡稱葬玉。古代的人們由於受鬼神觀念和宗教思想的影響,相信人死亡後,靈魂便會到另外一個世界。為了靈魂永存,人們認為玉能保護死者的屍體。從戰國時起,逐漸形成了一套喪葬用玉的制度。這裡葬玉,是專指為保存屍體而琢制的隨葬玉器。歷史上用過的葬玉主要的瞑目(包括面具、眼帘和眉)、玉 、玉握玉塞、玉衣等。

(四)佩飾

是指人身佩玉,其內容十分龐雜,主要有頭飾、耳飾、項飾、手飾、身飾之分玉佩飾產生於原始社會。許多器形較小的板狀體,器身有穿孔的各形器物都被認為是佩飾,主要有:玉 、玉人、玉龍、玉耳 、玉 、玉 及各種玉佩、玉墜等。

(五)生產工具

主要見於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隨著青銅冶鑄業的繁榮和鐵器的出現,以玉材琢成的生產工具逐步消失。玉工具有斧、 、箭、鏃、斤、鑿、刀等,與青銅工具的形制沒有什麼差異。在殷墟婦好墓、三星堆祭祀坑、江西新乾大墓等處都出土有大量的玉制工具。

(六)生活用具類

即玉制器皿。最早見於商代,哪玉簋。戰國秦漢時,玉角杯、玉卮、玉奩玉燈玉羽觴等也較常見。唐宋以後,玉杯、玉碗、玉瓶大量出現,餐具、文具、酒具等品種激增,仿古玉器皿在此後開始製作。到了清代,玉器皿的品種及數量均達到鼎盛。生活用具類的玉器也有可能因為隨葬而變成喪葬類玉器。

(七)陳設類

主要是玉山子、玉屏風、玉獸等器物,以清代最多見。商周時,一些無穿孔的小件圓雕玉器也可能是玉陳設。一些仿古的玉器皿也多用作陳設。此外,文房用具,如筆筒、書鎮、筆架等,均用玉材製成。(八)即指不能歸入以上幾類的器物,較常見的有鉤、如意、璇璣、剛卯、玉帶、玉劍飾等。中國傳統的玉器,在幾千年的發展進程中,絕大多數都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演變,無論是品種還是形制,只有少數幾種較為穩定。

沁色

1、黃斑與土沁

一些青玉、白玉製品往往帶有黃斑,這些黃斑可分為玉皮色、沁色、染色三類。玉皮色是玉材表皮原有的顏色,這種顏色是玉材在空氣中風化所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年久風化,玉的表皮已槽朽,形成較厚的皮層,皮層往往呈深黃、暗赭等色,也就是人們常講的玉璞之皮,從玉璞的外面已很難了解內里的玉色。另一種風化時間較短,表面僅呈膜狀,常出現於玉籽上,從外面常能透出裡面的玉色。一些出土硬度玉上也帶有這種黃斑,《格古要論》一書記載:"嘗見菜玉連環上儼然黃土一重,並洗不去,此土古也。"也就是說這種黃色是玉器在土內埋藏所致,按照古人的說法,這種玉經盤摩後,顏色變化更為複雜,孔尚任在《享金薄》中談及古玉沁色:"漢玉羌笛,色甘黃如柳花,......為漢器無疑,全體光瑩,不沾汗漿,亦無土花","雷紋漢玉環,徑二寸,內好相等,包漿熟潤若凝酥也"。這裡談的汗漿、包漿,都是講的玉沁色後又經盤摩而致。其實,在考古發掘中很少能見到帶有黃色沁色的玉器,個別玉器上的黃色斑,很可能是原來的玉皮,傳世玉器上帶有的黃色斑塊,往往是人工染色,因而遇到帶有黃色斑的玉器,應認真分辨。

2、黑斑與水銀沁

青白色玉料中常有局部的黑色,這是"白玉或青白玉的單晶料子之間,夾雜大量石墨所致"。(鄧淑苹《傳世古玉辨偽與鑒考》)。這類玉材大致有幾種,一為黑色墨點存於透度較高的青白玉間,人們稱為芝麻斑,漢代玉器至明清玉器中都有這類玉料使用。現代仿古玉也採用這類玉料。二為局部的淺淡墨色,其色深淺不一,有濃淡變化。三是純黑如漆,在玉中形成斑塊,黑色與白色界線分明。

古人把某些玉器上的黑斑稱為水銀沁,認為是玉材受到了土壤中的水銀沁入產生的色變。其實,被稱為帶有水銀沁的玉器,上面的黑斑很多是玉材中原有的墨色。存在不存在玉材受沁產生的黑色呢?跡象表明,某些玉器上的黑斑為土中埋藏產生的色變,例如遼寧清源出土的紅山文化獸首三環器,材質為青玉,中部三連環,兩側各有一個向外的蓋頭,局部裂紋中帶有黑色(見《中國玉器全集》)。黑龍江出土的金代墨玉魚,整體呈黑色,似炭精,局部露出玉材本色(見《中國玉器全集》)。安徽巢湖出土的漢代玉佩,局部裂縫中帶有黑色,這些玉器上的墨色斑,同我們能見到的帶有墨斑的玉材,色斑絕不一致,應是埋藏形成的色變。

很多玉器上的墨色斑是人工染成的。人工染黑的方式大致可明確為二種,一為漆染,故宮存有一件屬新石器時代的玉圭,展於玉器館內,其圭已斷,僅存半段,圭表墨褐色,油亮似漆,斷面處可看出,作品原為青玉,表面一層墨色,似蛋殼,圭上的顏色絕非土中沁成,而是人工所染。明人在《格古要論》中便提到了黑漆古,我們不能解析,墨漆古是用黑漆所染還是染成黑漆之色,這件作品用漆染的可能性非常大,作品為舊玉,染玉的年代已很難確定。人工染黑的第二種方法為火燒。"水銀沁之真者黑白分界處明晰如刀截。或提油,用烏木煨黑者則模糊矣。"就是說,用提油法、木屑煨黑法也可做水銀沁。晚清時,宮廷失火,燒毀大量器物,被燒玉器產生的色變有白、灰、黑色。白者溫度高,黑者所受溫度低,其中不乏黑似焦油而表面光亮者,有的殘玉白中且黑半,明顯表現出玉上的色變為人工燒烤而致。

3、白色斑與水沁

很多玉器經埋藏後會出現白色色斑,現實的識玉者稱這種色斑為水沁,意即它的出現同土壤中含的水分有關係。清代文獻《玉紀補》中說:"西土者,燥土也,南土者,溫土也,燥土之斑乾結,濕土之斑潤溽,乾結者色有瘢痕者,水坑物也。"由此而知,清代人已經注意到了水沁的問題。

按照文獻的解釋,水坑玉的沁色應是無土斑而有瘢痕的玉器,也就是無黑、綠、黃、褐、紅等沁色的沁色玉。這類沁色限於白色或灰色。從考古發掘到的玉器來看,白色或灰色沁的情況非常複雜,東北、山東、河北等地出土的玉器上,很可能見到白色沁斑,但遼寧建平出土的一件屬紅山文化玉器的玉獸頭玉玦,表面全部呈暗灰色,已不見玉材的本色,形成的原因是沁色還是製造時的人工處理,目前還不便進行更深入的分析。河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玉器發現的很少。商代玉器大量出土,其中一些玉器呈象牙白色,應是玉料本身特點及沁色相結合的產物。還有很多玉器呈雞骨白色,玉的比重也變輕,這種現象應該是沁色所造成的。但在河南出土的春秋戰國玉器上卻很難出現雞骨白色,一些玉器上出現了局部的浸潤性的水沁色變。江蘇、浙江、江西、廣東等南方省份出土的玉器中有很多帶有水沁,這種水沁面積較大,深淺程度不同,一些作品的局部硬度已非常低。筆者在安徽見到的少量漢代玉器上,看到有斑狀灰白色沁,沁色分布較廣,斑片不大但沁入很深,與周圍的玉色形成較強的對比。

自然界的玉料中存有青白相混的玉材,故宮博物院樂壽堂存有清代製造的福海大玉海,它的玉料呈青碧色,但混有灰白色斑片,其色同一些古玉器上的沁色相仿佛,玉海內膛極大,掏出的玉料數量應很大,目前尚不見其它用此種玉料造的器皿,相信掏出之料會被用去製造仿古玉器,因而利用玉料本身特點製造仿古水沁的可能是存在的。

人工仿造的玉器水沁大量存在,可用酸類液體浸泡、腐蝕,也可用火燒制。這兩種方法製成的顏色,經觀察是可以辨別的。

加工方法

中國玉器的加工,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紅山文化,當時人們還未掌握金屬冶煉技術,玉石的加工主要是以石攻石,利用銳石打鑿、刻玉、劃線、磨玉成形,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後來人們採集或用硬度大的岩石製成"解玉砂"用來琢玉,利用石器、獸牙、木桿、骨片、繩線、皮革配合解玉砂進行鑽、鋸、磨、使玉材成形,這是史前玉器加工的主要方法。

用轉動的砣輪加工玉是一大進步,而原始砣很可能始於良渚文化時期。人們用手拉弓弦,後用腳蹬,使砣輪轉動,砣輪用石材製成,做成不同的砣頭配合解玉砂進行琢玉。商代有了銅,銅製砣輪強度不大,自身容易磨損,做出的溝線淺而寬,斷面多呈半圓形。

西周末、春秋初有了鐵,鐵砣堅硬,能夠做得薄而銳,提高了加工精度。可以刻出細細的線條,深深的溝。鐵砣一直使用到民國初期。民國後期到20世紀70年代,有些地方仍有用鐵砣解玉砂琢玉的作坊,這種加工玉器的方法俗稱為“老工”。

80年代後幾乎全部使用高速電動機具和用人造金剛砂製成的磨具砣。這樣,現代玉器加工,電動工具和砂輪磨砣便成了一統天下,這就是“新工”。

老工、新工的不同,源於所用工具、磨具的不同,以及這些工具的轉速、效能、精確程度所產生的各種現象和留下不同的痕跡。判斷老工、新工就是從這裡入手。我們這裡主要說的是“鐵砣工”。

老工的工序大致如下:搗石、研漿或採集自然砂、開玉、掏膛、上花、琢玉、磨玉、打眼、上光。它們共同的特點是用人力和鐵砣,轉動速度不快,靠解玉砂磨玉,材料與設備同時磨損。

老工用手工定位操控,精度差、幾何誤差大,在平行度、基準面、圖形對稱等方面會有出入。但老工介質細,磨削量小加工力度輕,周期長,玉件不起熱。老工細心製作的玉件十分精美,形狀勻稱,線條流暢,掏膛寬闊,壓地柔平,拋光明亮,這樣的老工是精工。

新工的工序

玉石用砂輪開料,粗磨具砣脫坯後,用無級變速電機,帶動一根軟軸,軟軸卡頭上可以更換不同的、用人造金剛砂製成的砂輪砣頭,最高轉速可以達到每分鐘1萬轉。由於金剛砂砣轉速高,磨削快,製作時間大大減少,工效顯著提高。也正因為這樣,新工的粗工往往有快速急成的痕跡,如:轉速高出現乾磨現象,玉表就會起熱起毛,在鑽眼、開窗時因磨削量大,選用的砂輪粒度粗、磨削快,鑽孔或視窗側壁上,會見到起熱後拉毛的現象,玉表呈現一些環繞鑽孔或視窗的溝痕,平行毛刺,有時會看到黃焦顏色。

“玉不琢,不成器”。中國古代精心的手工雕琢藝術和古代能工巧匠的豐富想像力都充分的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經過歷史沉澱的藝術魂是在那之後的任何時代、任何機器都無法模仿也無法企及的。一件件震撼眼球的藝術成品,無不向世人展現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 。

收藏價值

不同時代的玉器,價值並不完全相同,概括玉器發展近6800年的歷史,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玉器的價值: 首先,製作玉器的原料,即玉料本身就是寶石,因而有其自身的價值,這是玉器與其他如書畫、青銅器、陶瓷器等古董的區別所在。玉料價值的大小受產地、色彩、形狀、大小等等的制約。雖然在歷史上曾有過“君子審玉,重德而次色”的玉材觀,但在先秦時期關於和氏璧的故事恰恰證明了玉料的價值被人們所重視。秦漢以後,西域的和闐玉湧入內地,以其產量大、質地純、色澤好而受到了人們的青睞。此後,和闐玉壟斷中國2000年之久,清乾隆帝不異花費大量財力和物力,從新疆運進單件上噸重的玉料。琢藝軒和田玉表示直到19世紀中葉以後,從緬甸境內運進的翡翠才取代了中國傳統的玉料。由引可見,玉料本身有著不容忽視的價值。 其次,初期的玉器主要是生產工具、祭祀工具和裝飾品。隨著生產的不斷發展,社會財富也漸漸增多,等級觀念也愈來愈重,產量稀少、美觀的玉器,賦予了這種制度的觀念。從新石器時代中期起,一引起氏族首領的墓葬中就發掘出了一些精美的玉器。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此現象更加明顯,哪良渚文化的一些墓地,一座墓葬中就曾出過上百件玉器,其中一引起形制的玉器顯然也只出土於大型的墓葬中,成為只有少數統治者才有權占用的器物。進入商周時代,情況更加普遍,哪二里頭文物中的“柄形飾”,都出土在商周時期的大型墓中。秦以後,玉璽成了君權的象徵。

據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用了一塊上等的藍田玉(又說為和氏璧)製成了一枚傳國璽,以後各代帝王都看重這枚傳國璽,認為要得了此璽,才是真命天子。東晉時的幾個皇帝都沒有得到這枚璽,被譏為“白版天子”。漢以後的各代還專門規定了達到某一級別的人才能有資格得到什麼形制的玉璽。以玉為璽的制度,一直沿襲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厘定的25枚寶璽,絕大多數為玉制。在唐代,則對玉帶的佩用作出了嚴格的規定,如《新唐書・輿服》中所謂的“其後以紫為三品之服,金玉帶�十三;緋為四品之服,金帶�十一……。”

《周禮》一書中曾作了詳細的記載,哪“六瑞”的使用規定為:天子用尺寸最大的鎮圭,公用桓圭,侯用信圭,伯用躬圭,子和男用谷璧和蒲璧。不夠某一級別身份的人不準持佩。《左傳》中明確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由此可見,從原始社會末期到清代,某些玉器一直是政治等級制度的重要標誌器物。 玉器又是聚斂財富的手段和顯示富有的一種標誌。良渚文化中出土幾十件以上玉器的墓葬,墓主都是有權有財富的人。有的一個墓葬出土上百件玉器,除作為宗都、喪葬用器外,有著標誌財富的功用。在安陽殷墟的婦好墓、江西新乾大墓等一批商代貴族和方國墓葬中,仍有大批玉器出土。在商代出現了玉作的幣,即貝形玉幣,同時玉也作為了交換品和貢品。婦好墓出土的一件玉戈上刻有“盧方皆人戈玉”。商代明期,商王室所用的玉器的玉材,有相當部分來自遼寧和新疆等地,是通過交換或入貢得到的。在西周,僻處四川的蜀國就曾向夷王貢獻瓊玉。名貴的玉器價值連城,為了得到一塊上等的玉器,不異發動戰爭,甚至割地相讓。秦漢之後,玉作為顯示富貴的財物,一直受到權貴們的青睞。作為一種商品設肆而賣,早在宋代就已出現。明清以來,玉器商店漸漸增多。晚至清代,玉器的身價更是普遍升高,有“古銅舊玉無定價”的說法。

製作方法

古玉器入土久長,常受到土壓、崩塌的破壞,發掘時又會受到損傷,長期的流傳過程中也會受到意外傷害,所以,一般說,古玉器多帶傷痕。要製造偽古玉,首先要將玉器作人工傷殘,使之古意盎然。

1.敲打。把仿古玉的邊緣、凸出部分敲打,使有傷痕、裂縫,或乾脆將玉器的耳、腳打斷,然後再行激接。或用火燒加熱,突然冷卻,使之裂痕累累。

2.舵碾。用細小的舵碾或鋼鑽,在玉器表面碾出大小不等的坑坑窪窪,或痕道,粗看像是遍體鱗傷,只要用放大鏡細察,就可以發現碾點的痕跡。

3.砂磋。新玉器拋光後,再用砂磋磨,使之失去新器的光澤,或部分拋光,部分留粗面,像是流傳己久的舊玉器。古玉器不僅是傷痕累累,而且時間久遠引起玉質變化,造成古玉的“浸”、“古”,更顯得色澤古雅、斑斕可愛。所以,仿古玉者還得將新造的玉器進行染色或人工作“浸”,因為“浸”、“沁”、“古”,是古玉標誌之一,有了古雅的色澤、斑紋,才能冒充古玉,這種作假的辦法很多。

文化特徵

1、從采玉時間上比較。

這裡有兩個可比點,即采玉時間的早晚和持續時間的長短。大約12000年以前,我國遼南原始居民就開始用蛇紋石打制砍砸器,7000年前的新樂文化出現了磨製較精的彩石石鑿,河姆渡出現了彩石玉玦,距今6000——4000年的新疆羅布淖爾先民已經採用和闐玉磨製無孔石斧。在此後4000年裡,我們祖先的治玉活動從未間斷過。而國外最早使用玉器的是公元前3000——2000年的西伯利亞原始文化,他們用軟玉製造工具和圓盤,但此後便銷聲匿跡,未再重現了。日本古代硬玉大珠出現於繩文時代中期(公元前2900年——公元前2300年),碧玉管出現於彌生時代(公元前300年——公元300年),到了古墳時代(公元300年——440年)治玉工藝便衰落以至消亡。印第安人玉器開始於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900年趨於消失。關於采玉時間的早晚,雖因檢測手段不同,可能出現一定的誤差,但可以肯定中國是用玉最早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用玉持續時間最長的國家。

2、從玉質、玉色上比較。

國外各產玉地點所出玉色澤較為單調,如日本、印第安玉器以翡翠為主,其軟玉亦呈深淺綠色,歐洲軟玉呈青、綠色,貝加爾湖附近所出玉石上帶有墨點,孔東原始文化出白色軟玉,而我國和闐玉除了青、碧、墨色之外,還有黃、白等色玉,其中尤以羊脂白玉最優。日本硬玉和碧玉,毛利人碧玉,印第安瑪雅硬玉之質地均缺少溫潤晶瑩之感,而我國和闐玉質地細膩縝密。因此,從玉質、玉色上比較,和闐玉亦是國外玉石所不及的。

3、從琢玉工具上比較。

我國琢玉用的鏇轉性工具,可能始於原始社會的紅山文化與良渚文化,後來又逐漸發展為“水凳”。日本、西伯利亞、印第安瑪雅等地又以何種工具琢玉呢?日本學者從現行攻玉法推論,認為日本古代玉器也是用鏇轉性工具碾琢的,此外不見其它論證材料。在印度,19世紀玉工操作鏇轉性工具的圖示流傳至今,為一老年玉工用右手推拉弓弦以帶動圓砣鏇轉,左手執玉琢磨,估計操作不便,效率較低。這幅圖中的琢玉工具比《天工開物》所描繪的水凳晚了3個世紀,在其結構、傳動裝置上也遠比水凳落後。不容否認,中國古代鏇轉性琢玉工具在當時是最先進、最完善的。

4、從碾琢技藝上比較。

我國古代玉器工藝有7000餘年的歷史,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這方面日本、歐洲、毛利、瑪雅和阿拉伯等地的碾玉技藝都是望塵莫及的。在這裡須對痕都斯坦玉——莫臥兒玉的碾琢技藝作一下具體分析。我們承認痕都斯坦琢玉技藝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並對我國晚清及現代玉器工藝產生過較大影響。乾隆對痕玉有過極高的評價,他在詩文中說:“璞韞崑山,鏤傳印度”,“西崑率產玉,良匠出痕都”,並贊其玉器“瑩薄如紙”,或比作“蟬翅”。又贊其琢磨精美:“葉簇見重層,刀斧渾無跡”,“細入毛髮理,渾無斧鑿痕”,“精鐫本鬼工”,但費解的是他竟誤認為痕玉是“水磨”而成。從現存的莫臥兒玉器考察,胎薄如紙者有之,但胎厚類瓷者亦不乏其例。蘇州仿“蕃作”中也有薄胎的,其中菊瓣盤薄如蟬翼,呈半透明狀態,說明蘇州玉工有能力把玉器磨得很薄。那么為什麼我國古代玉器中器胎偏厚者居多?這與玉材難得,價格昂貴有關,若琢磨得過薄,一則費工,二則使玉材耗損過大,三則有損玉質美,給人以不堅實感,易與玻璃混淆,故治玉不提倡薄胎之工。清代晚期玉業接受了痕都斯坦玉器的莨茹科植物圖案與寶石鑲嵌兩個特點,並發展成“仿蕃作”,這說明我國玉工對良玉技藝持揚長棄了其不符合我們民族傳統的薄胎及阿拉伯器形等因素。

5、從玉器功能上比較。

我國古代玉器與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都有著密切聯繫,前面已經介紹了它所具有的五方面社會功能。歐洲人認為,。軟玉(Nephrite)掛在腰間有治癒腎病的功效。這自然是一種迷信的認識,但其原始社會的玉器工具尚有一定的實和的價值;日本人對玉和玉器的認識較歐洲人複雜,他們認為玉除了裝飾功能之外,尚有“咒術的、寶器的、祭祀的”功能;阿拉伯玉器大致也僅限於生活用玉和瓶盆之類;印第安瑪雅人玉器與神官司的職司、祭祀有關,此外尚有生活用玉和裝飾玉器。總之,上述各國玉器所具有的社會功能均不及中國古代玉器所產生的廣泛的社會功能。

6、從玉器造型比較。

中國古代玉器型制相當豐富。國外古代玉器造型大致如下:日本古代玉器只限於珠、管、、勾、櫛形以及抽象化的動物,少見器皿;毛利人玉器僅見神像、佩、斧;西伯利亞新石器時代也僅有斧、鑿、盤等工具和器皿,且造型也較簡單;阿拉伯玉器以器皿為主,其器型別致,獨具一格,但類型也較單純;印第安瑪雅玉器型制比上述各地稍多,有工具、珠、管、片、人物浮雕和象生玉等,但與中國古代玉器型制相比,瑪雅玉器也顯得相當單調了。

7、從玉器裝飾圖案上比較。

中國古代玉器之裝飾圖案,有幾何形、動物、植物、文字以及繪畫性,綜合性等多種題材。而日本、歐洲、西伯利亞、毛利等地玉器則多呈光素狀或飾簡單的幾何形圖案,裝飾其甚少。其中瑪雅和阿拉伯等地玉器的裝飾圖飾圖案,有其自己的獨特風格,如痕玉之莨苕葉飾和“西蕃蓮”與“鐵線蓮”等花紋。印第安瑪雅玉器紋飾以人物圖案為精,但與中國古代玉器圖案裝飾相比,便顯得黯然失色,尤其是中國古玉上的繪畫性圖案,在世界琢玉史上獨具特色。

鑑別

古玉器的"三忌"、"四畏"古玉有“三忌”、“四畏”,劉大同在《古玉辨》中說,所謂“三忌”,是指古玉“忌油”、“忌腥”、“忌污濁氣體”。所謂“四畏”是指古玉“畏冰”、“畏火”、“畏姜水”、“畏驚氣”。

1、古玉忌油:古玉應避免接觸油膩,因為油脂會封堵玉質的微細孔隙,使玉質中的灰土不能退出來,玉器便不會瑩潤,透出所謂的“清光”。

2、古玉忌腥:腥氣或腥液中所含的化學成分,如鹵鹽等,對玉器有一定的腐蝕,而導致玉質受損,所以古玉要避免與腥物相觸。

3、古玉忌污穢:古玉忌污穢的道理與忌油相似,即污穢會使“土門”閉塞,而使玉質中的灰土不能退出,甚至反受其濁。因此玩玉前要洗淨雙手。

4、古玉怕冰:如果古玉時常近冰,或被凍,則色沁就不活,沒有潤感,謂之“死色”,甚至使玉質可能會產生裂紋而不可挽救。

5、古玉怕火:古玉如果常靠近火或熱源,則可能使“色漿”盡褪,色漿主要是指玉質的表面光澤和透明度。古玉近火受熱,尤其是高溫,可導致裂紋的產生,亦可傷及玉質,從而失去光澤,降低透明度。

6、古玉怕姜水:古玉與姜水接觸,往往會使已有的沁色黯淡無光。切勿以姜水除去出土古玉的土腥氣或腐臭氣,如果浸的太久,還會使玉器渾身起麻點。以後即便不斷“盤玩”,也難以補救。

7、古玉怕驚怕跌:即所謂“畏驚氣”,是指當佩戴者受驚或不慎將玉器跌落在地或碰撞於硬物之上,重則粉身碎骨,輕則產生裂紋,即使看不見,也不意味其完好無損。因為重撞之下,內部結構總會受影響,即便是肉眼看不見的微細裂紋,也是玉器的隱患。因此玩玉者講究平心靜氣,戒驚戒燥,這也是修身養性的內容。

古玉器辨偽的誤區

(一)、造型辨偽。

歷史上所有玉器的造型,對於現代科技及民間藝人來說,仿製還不算太難!造型及某些藝術風格現在並不能作為辨別真偽的內容!但也存在某些特別精湛的造型的藝術品特別難仿,這就是所說仿品的“有形無神”了;難仿的是藝術水平,而不是造型。

(二)、玉質、玉材辨偽。

玉的質地與真偽在高仿品當中並沒有直接關係,“千種瑪瑙萬種玉”,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古玉材都十分繁雜,每個時代,玉材都很複雜,特別是近年,高仿古玉基本不用玉粉及俄羅斯、阿富汗白玉。而是用當時流行的玉材,如和田、岫巖、南陽等玉材。玉材不可作辨偽依據。

(三)、紋飾辨偽。

由各種原因出土的玉器大部還都散存於民間,它基本上是不朽、不腐的、不碎的。我們知道:當前古玉的高科技作偽都已利用電腦成像,各時期古玉器紋飾並不複雜,都比較容易仿出來,但也有未知新的紋飾玉器出土,也不值得大驚小怪。所以當前以“紋飾”不能做辯偽依據,只能作為斷代參考。

(四)、風格辨偽。

風格,即是每個時代、每個文化類型的“特徵”;風格特點很容易仿製很多人一眼望見形制特殊風格的精品,就不再細看,就不屑一顧地妄斷“偽品”。

辨別仿古玉器

由於玉材、玉皮硬度不同,仿古玉器之琢刀走過時,遇玉皮,則刀痕陷入較深,其刀工所過之處,有玉皮不連續現象,且有琢磨之新光澤;如老玉新工,則用放大鏡細審其沁色時,其沁色則因新工的雕作,而有不連續的現象,甚易分辨。偽作所留開窗部分,極不自然,略具經驗,細審不難分辨,由於是作偽,假沁皆浮於表面,不能真沁深入玉里。

什麼是古玉的“皮殼”?

古玉特有的“皮殼”,即玉器長期與空氣接觸形成的類似“氧化膜”表層,並不平整,呈融蝕狀,視之微有溫潤的寶光,而新玉則因人工打磨的關係,光澤較亮,但多為浮光。

什麼是水銀沁?

古玉沁色中的黑色,俗稱“黑漆古”,為長期受水銀沁蝕而成,所以,又稱此類玉沁為“水銀沁”,但並不完全正確,古玉形成黑色,有兩種因素:第一、為原玉質,即黑色玉(或稱黛玉)與一般白玉共生,被認為是沁色。第二、一些銀銅材與玉複合而成的釵及古玉器,與金屬接觸的部分,常使玉器形成黑色沁,其中,尤以銀、玉嵌合器所見較多,所形成的黑色也較深(但亦有不沁者),故而古玉中的黑色沁,應為玉器與有機金屬接觸所形成,不僅限於水銀。

什麼是硃砂沁?

從沁色與質變狀況觀察,硃砂中的大量氧化汞,對玉器形成的質變多於沁色。玉器與硃砂長期裹合,出土後,尚有部分硃砂附沾於器表,但從器中砂垢剝落處,均泛白色,可知入土古玉器,長期與硃砂結合,可使玉器產生白色變質。玉器因曾長期與硃砂接觸,部分器表已呈白色質變,但有些高浮雕會使部分器表未與硃砂緊密接觸,保有原玉材的青玉材質,此即為古玉行家所常稱的“開窗”。

什麼是銅綠沁?

玉器受銅沁後,呈青色沁色,鐵器遇水,極易生鏽蝕,且在生鏽過程中,銹鐵體積會產生膨脹,致使玉器由內向外,產生黑色沁,若去除銹斑,銅、鐵與古玉長期入土的沁色品相,是相當類似。

什麼是雞骨白?

玉器有部分入沁呈雞骨白色,除火燒葬玉外,一般墓室含有大量強鹼(生石灰),亦可能沁蝕玉器,呈此類品相。而我國自古即有利用石灰收燥墓室的習俗,此亦為我國出土玉器中雞骨白沁色較多的原因。

什麼是老土大紅?

玉器有部分入土呈褐紅色,這類入土品相,一般認為受附近之鐵元素所沁,如陪葬物之鐵器等,造成玉器表面呈溶蝕之褐紅色,而非硃砂所沁(根據經驗,硃砂只沾染器表,而不能沁入,稍微清洗即可)。另外,若為染色,只能染於表面,不能深入玉里,稍加盤玩則脫色。

什麼是釘金沁?

玉器入土後,大部分表面積呈點狀或小塊狀之凹陷,顏色呈金黃色,好比把金點釘在玉表上,且凹陷處深淺不一。歷代亦有仿製釘金沁者,將玉表製成點狀之均勻斑點,再染制黃色斑塊,極不自然。現今仿製者,則利用金剛鑽於器表鑽出小斑點,亦極均勻,此類仿品稍加注意應可分辨。

什麼是唐爛斑?

玉器入土後有部分表面由於沁蝕嚴重,使玉表呈現大面積之凹陷狀,蛀孔蝕斑部分即唐爛斑。此類沁蝕,由於受沁過於嚴重,往往使玉器過於殘損而失去其完整性,因而降低其收藏價值。

辨別仿冒品

假質古玉器:以價值較低的玉質或劣質古玉器,有意冒充或無意誤定為高檔玉質古玉器,但時代不假或誤差不大者,被稱為假質古玉器。比如以蛇紋石玉質古玉器仿冒同時代軟玉古玉器等情況。這種情況,則只需鑑別玉質。只要注意玉質不同的特徵,用前所講的鑑別方法仔細觀察和鑑別便可。

假代古玉器:是以時代較新的古玉器,有意冒充或無意誤定為時代較老的古玉器,而玉質不假或不明者,可稱為假代古玉器。如以明代古玉器冒充漢代古玉器等。

這種情況下主要是解決斷問題。仔細觀察玉器的造型、琢工及其特徵、紋飾的內容和表現方法,以及局部線紋與整體布局的關係等。將這些特徵與各時代出土的典型玉器相對比,便可較準確地斷代,即恢復其真實時代。

真質假代玉器:即玉質是真的,而時代是假的。也就是新玉仿古玉器,稱為真質假代玉器。如現代製作的軟玉仿漢代玉器,假冒漢代軟玉古玉器,此即為真質假代玉器。這種情況下,為了使玉質酷似出土古玉,常有各種作假手段。最多見的便是仿製沁色或鈣化現象。鈣化也被稱為“灰沁”。

天然的沁色與玉質往往呈過渡關係,沒有截然的界線,且其沁人深度也有深有淺。灰沁也是如此。而人為仿製的沁色多是染色而成,通常可見顏色尤富集於裂紋中,且顏色往往比較均勻一致,給人不自然的感覺。

而“灰沁”的仿製,則常常在玉質外加石灰漿,而後放人微波爐中處理,形成鈣化的外殼。也有用燒制等方法作假的,用以仿“雞骨白”等古玉。這種方法製成的“灰沁”,僅為凝結於玉質表面的一層,與玉質之間通常界線分明,沒有過渡關係。若發現所謂的“古玉器”通體“鈣化”,不見玉質,便要小心。一般總要想辦法找到露出玉質的部位(俗稱開窗位),仔細觀察玉質和灰沁之間的關係,便可有收穫。

假質假代玉器:顧名思義,即為玉質和時代均作偽的玉器,稱之為假質假代玉器。通常是以低檔玉料或非玉質材料製成仿古玉器,以冒充高檔玉真古玉器。

比如以蛇紋石玉或塑膠、松香、玻璃等材料仿製古玉,以冒充軟玉古玉器。這些材料仿製的古玉器,常用泥漿等糊於表面,乾燥後仿冒出土之古玉,很有些人上當。其實以塑膠、松香偽造者,掂感很輕,一掂便知是假;玻璃仿製品,可用強光照射其露出質地的部位,或可發現氣泡;蛇紋石玉與軟玉的鑑別方法前面都已講過,只要仔細觀察會有發現。

八方面鑑別古玉器

一、玉材。從出土玉器可知,我國歷代玉器所用玉材雖然在產地、品種上帶有多元性、複雜性的特點,但是其時代性的主要傾向還是可以認識的。對傳世古玉辨偽,首先要辯證玉材的可靠性,若發現玉材與其時代不相符,則要提高警惕。

二、器形。古偽玉器主要有三種,一是仿照古玉,依式琢成;二是按圖索驥,只見其正面不知其背面;三是道聽途說,主觀臆造。偽古玉的造型若為杜撰,有經驗的人一望便知。而對於依式琢成的玉器也可從玉工的做工謹慎,惟恐做錯,而造成的呆板、無生氣以及缺乏時代感等處看出破綻。

三、紋飾。紋飾和器形相關,同樣要以出土玉器上的紋飾為辨偽的基本依據。很多杜撰出來的偽古玉其紋飾往往隨意為之,或是各代不同紋飾的拼湊,風馬牛不相及。

四、作工。玉器的作工就是玉人使用工具等多種手段加工玉材成器,其器紋所體現的工藝技巧及表現力等等因素的總和,同樣也具有強烈的時代性。簡單說來,在市場中若看到一件玉器,稍加辨認即可知道是現代機刻而成,如賣家非要按古玉銷售,其肯定是偽造品無疑。

五、沁色。沁是古玉在墓穴、遺址中的局部環境及其相似的條件下,由玉表侵入肌理的金屬元素染成的二次色。有人認為人工偽沁不會在古玉上出現,其實不然,清代就已出現人工染色的記載。因此在辨識古玉時,要學會區別天然沁色和人工偽沁,這需要經常觀察真偽兩種沁色,加以比較,了解兩者各自不同的特點,注意積累,不斷總結。

六、傷殘。古玉在流傳過程中,往往會多遭傷殘,完整者較少,這已是常識,作偽者也熟知此點,因此便出現了在偽古玉上再用砣頂、敲擊、擲摔等方法製造傷殘的行為,先天自然傷殘和人為制偽傷殘較難分辨,需要收藏者不斷學習積累。

七、銘款。銘是指文詞,款是指年款。古玉帶有銘款者比較少,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就開始出現銘文,明清有陸子岡款或子岡款玉器及詩畫並茂的子岡牌子。到了清代有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等款玉器及篆刻乾嘉兩帝御製詩的玉器。目前已知有偽印、偽剛卯及偽子岡款、偽宣和、偽乾隆年制款、偽乾隆御製等偽銘款玉器。

八、改制玉器。改制玉器其實就是舊器改造。古玉在出土和流傳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而致損傷,後人則根據其遭破壞程度大小,改制成為另一器物。這種更改製品在清末民初時頗為流行。此類玉器辨偽時要多關注紋飾,改制時一般會在原有的舊器上另刻上新紋,新舊紋飾的時代風格不同,便於分辨偽品。

保養

1、 避免與硬物撞碰。玉器受碰撞後很容易破裂,有時肉眼雖看不出裂紋,但玉表層內的分子結構已受損壞,產生了暗裂紋,天長日久就會顯露出來,大大損害其完美性和收藏價值。

2、 儘可能避免沾染灰塵、油污。玉器表面若有灰塵,宜用軟毛刷清潔;若有污垢或油漬等附著於玉面,可用溫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洗淨。切忌使用化學除油劑。對於嚴重污染的舊玉可到生產、清潔玉器的專業公司用專業的超音波清洗保養。

3、 玉器佩掛件不用時要放妥,最好放進首飾袋或首飾盒內,以免碰傷。避免與香水、化學藥劑、肥皂或人體汗液接觸。因為玉器接觸太多的汗液後,即會受到侵蝕,使外層受損,影響本來的鮮艷度。翡翠、羊脂白玉,更忌汗和油脂,佩帶之後要用柔弱的布擦淨。

4、 避免陽光長期直射。玉器陽光暴曬遇熱膨脹,分子體積增大,會影響玉質。尤其是水晶、瑪瑙等受到高熱會發生爆裂,因此更忌接近熱源。過於乾燥的環境容易使水分蒸發,從而損害玉的品質

保養方法

中國玉稱為軟玉,屬角閃石石類,但角閃石石類大家族中還有透閃石、直閃石、藍閃石、陽起石等,它們本身也有軟硬之別,而這些角閃石石類大家族中的玉器又不同地入土於中國較潮濕而地勢又較低的南方和出土於地勢高而又乾燥的北方。它們又入土於不同質量的墓穴,有的墓穴幾百年上千年不倒塌,有的墓穴幾年或幾十年已墓毀牆倒,所以玉器在土中受侵蝕的程度不同,有的出土之玉看上去很生、年紀很老而實際上年紀不算太老。據以上所述我在此只能談談出土古玉生坑、熟坑斷代的一般規律。在此我以北方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玉龍、龍形和南方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玉琮為依據逐代推斷。收藏出土古玉者要知道出土古玉有八怕。

怕油:出土古玉有異味之油如機油、柴油,生坑之玉不怕臉上汗油,因為生坑之玉表面還有熟。較熟之玉最好不要用玉擦臉上汗油,因為汗油會堵塞玉肌,不利於出土古玉吐灰恢復。

怕腥:出土古玉靠人汗精氣、盤燙髮熱使出土古玉新陳代謝,如出土古玉碰到有腥味之物玉會吸收,這樣會影響玉的氣味。

怕污:出土古玉的本身玉的肌理有土中侵入的“污泥濁水”,靠人盤玩使玉吐灰,如再遇污泥濁水會延長盤玉,使玉恢復脫胎的時間。出土古玉中的污泥濁水已演變為微量元素,不但不會給人帶來不利,反而會使人吸入本身缺少的某元素。

怕冷水:出土古玉靠人氣汗水、靠盤玩摩擦發燙生熱吐灰,如遇冷水玉肌會緊閉,會影響土灰,會影響出土古玉恢復變熟復原脫胎。

怕冰:出土古玉怕冷水更怕冰,冷水使出土古玉受傷,冰會使出土古玉受傷,使古玉玉質開裂,影響出土古玉的質量。

怕火:出土古玉受土中自然地火蒸燒玉會變白,這是長期土中地火慢慢蒸燒而成的。如出土古玉遇明火玉會變白帶黑,這會使古玉受傷,又給一塊真正的出土古玉帶來偽造地火的假成份。4怕墜地:玉墜地要裂要碎,出土古玉生坑時玉質松,墜地更易碎,出土古玉難得,難得的出土古玉也最怕墜地。

怕化學物;化學元素多種多樣,地下土中的自然的固有的物質和化學元素可使出土古玉產生色沁,而市場上的化學晶會使玉腐爛、變色、變形和發生異味。

怕姜水:古玉與姜水接觸,往往會使已有的沁色黯淡無光。切勿以姜水除去出土古玉的土腥氣或腐臭氣,如果浸的太久,還會使玉器渾身起麻點。以後即便不斷“盤玩”,也難以補救。

怕驚怕跌:即所謂“畏驚氣”,是指當佩戴者受驚或不慎將玉器跌落在地或碰撞於硬物之上,重則粉身碎骨,輕則產生裂紋,即使看不見,也不意味其完好無損。因為重撞之下,內部結構總會受影響,即便是肉眼看不見的微細裂紋,也是玉器的隱患。因此玩玉者講究平心靜氣,戒驚戒燥,這也是修身養性的內容。

器形花紋鑑定

古玉器的器形和花紋,是判別古玉器製作時代的重要根據:

1.原始社會末期玉制工具和兵器有斧、刀、戈、鋮等。禮玉和裝飾玉出現。一般來說,此時的玉器平素無花,只有琮有節刻和獸面文。器型也是長筒形多,扁矮的少。

2.商周時代工具和兵器有刀、斧、戈、鋮等,製作精巧,多有刻花。而且有大型玉兵器如鋮、戚,其刻花精美,可能作儀仗用。有較大的玉容器如簋、盤等。禮器中璧、琮、圭、璋俱全。無論兵器、器皿,其造型和花紋均與青銅器相類似。玉器花紋也是饕餮、變龍、蟋螭、雲雷、竊曲、蕉葉等。

3.春秋戰國時的玉器以禮器為多,尤以環璧類居多,而瓊、圭減少,說明禮玉逐步向佩飾玉轉化。從造型看,佩飾玉中的環璧、瓏形式都在變。璧有實心透雕的形式出現。同時出現玉帶鉤、玉印、玉璽等。並有瑪璃、綠松石,水晶的串珠。總之此時玉器器形和青銅器一樣,由笨重轉向細巧,花紋也由粗獷變為纖細。

4.西漢初的琢玉繼承了戰國傳統的風格,後來逐漸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以玉器的品種而言,禮玉之中只保存了玉璧,而其在形狀、花紋、用途上都起了變化。以“組佩”而言,璜、玦等佩飾玉器大量減少,而心形佩(又稱雞心佩)、龍形佩、玉人、動物等新型玉佩則大量增加。同時,葬玉中玉衣、王含、王塞、握玉等數量之多前所未見。此外也有一些日常用玉器出現,如枕、杯等。玉器的裝飾花紋,由戰國時代的神秘、抽象的圖案轉向現實風格。以幾何紋如乳釘、渦紋、捲雲紋等為主。

5.從東漢未到唐初四百年間,玉器也有了很大變化。首先是漢代的葬玉、禮玉,“組佩”沒有了,日常用玉器增多,並出現許多新的玉飾物,如代表官位品級的玉帶等。以花紋而言,漢代玉器上的乳釘紋,蟠螭紋、雷紋等不見了;玉璧上的谷紋,蒲紋也隨著玉璧的消亡而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纏枝、連理花卉、葵花等連續圖案,也有動物、飛天等花紋。

6.宋代以後:宋代的玉器繼承了唐代寫實的作風,日用玉器和裝飾玉器占絕大多數,如杯、盤、碗、洗等。紋飾在唐代刻花基礎上更為豐富綺麗,常用龍鳳呈祥圖案。同時出現仿古玉器。有仿青銅器的鼎、彝、熏爐等,也有仿古玉佩;宋以後至明清,由於工商業發達,玉器使用的範圍和收藏、愛好者更為廣泛。玉器器形紋飾更為絢麗多姿、百花齊放。無論是時做玉器、仿古玉器,都能據不同階層的愛好,做出各自需要的玉器 。

鑑賞原理解析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玉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媒介之一,他有別於世界其他文明起源。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中國人的先祖就發現並開始使用玉這種特殊的石頭。可以這么說,古玉器所承載的遠古信息早於文字記載。七千多年的玉石使用歷史沉澱、積蓄了豐厚文化內涵。一般認為上古時的人們在製作、使用石制工具時發現了玉這種礦物。他比一般石頭更為堅硬,於是人們就用它來加工其他的石製品。它又有與眾不同的色澤和光彩,晶瑩通透,惹人喜愛,於是人們就用它來做裝飾品,逐步形成了中國人崇玉、愛玉、玩玉、藏玉的傳統。在中國人眼裡的玉是與眾不同的,他已經超越了單純分類學的範疇,而成為中華民族族群的精神載體。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國各個歷史時期均有大量精美的玉器留存,是我們珍貴的民族瑰寶。由於玉材稀缺性和加工困難,因此就只有族群里少數頭面人物如族長、祭師才有資格佩帶並使用它,這又使它漸漸演變成禮器、祭器或圖騰。正是在這種長期緩慢的進化過程中,玉由原來僅僅是一種特別性質的石頭轉化為代表權力、地位、財富、神權的象徵。進入漢代以後,玉以其優良的化學、物理性能,作為一種優質材料被皇家和富豪廣泛的套用與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然而,由於我們以往對古玉的研究不夠,理論陳舊,相關知識不普及,專家與古玩家之間在認識上有斷層,國家收藏資金投入不足,致使大量古玉在民間流落,毀於不經意間,實在是令人心痛。最為可惜的是,由於文物鑑定程式不規範,方式不科學,使得真正的古玉被個別不學無術、濫竽充數的所謂專家判為仿品,導致千載難逢的古物得不到及時有效的保護。更有甚者,我們的瑰寶要到國外轉一圈,才會在國內價值倍增。換句話說就是要得到外國專家的首肯,這也是對我們民族精神的一種考驗。我們的鑑賞能力太弱了,不知道什麼是真品,什麼是仿品,又怎么能對本民族的古代瑰寶實施有效的保護呢?在近現代,更是有投資能力、有收藏熱情的人,有缺乏相關知識,真正的古玉放在眼前,也不能認定,與古玉緣失之交臂。加之真正的古玉在市場上並不多,淘寶也就成為空談。這正也是本文想探討、解決的又一問題之一,旨在提高廣大收藏愛好者的鑑賞水平,使流落在民間的珍貴古玉得到及時有效保護。贊成共同探討,不贊成詆毀.故步自封不利於進步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