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爾

古埃爾

古埃爾(Eusebio Guell),高迪的摯友,一位紡織、航業巨子,熱心社會改革, 欣賞霍華德的花園城思想,1881年委託高迪為他在巴塞隆納郊區的紡織工業區設計一個工人村,後取名古埃爾領地。1900年古埃爾又委託高迪為他設計一處供中產階級居住的小區,取名古埃爾公園,公園位於佩拉達山坡,規劃的每一棟住宅都可以得到陽光並可以俯覽以大海為背景的巴塞隆納市容,遺憾的是已建成的住宅只有兩棟,一棟是為古埃爾家庭設計的,另一棟後來被高迪買下並一直住在那裡。住宅是高迪的助手設計的。高迪的藝術風格在古埃爾公園規劃設計中如魚得水,可謂發揮得淋漓盡致,將建築、雕塑、色彩、光影、空間以及大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人物簡介

公園布局沿構圖中心有一條軸線,有些古典味道,大門兩側分別是警衛室和接待室,建築平面為橢圓形,屋頂是傳統的加泰隆尼亞式磚砌穹頂,碎石砌築的牆、色彩幫斑斕的馬賽克裝飾和10m高的裝飾性塔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格外注目,因而公園從一開始就把人們吸引住了。進入公園,沿軸線布置大台階和跌落水池、噴泉,導向一座由69根陶力克柱支起的大廳,原設計作為居住區的中心市場或傳統商業街,大廳屋頂是個廣場或露天劇場,高迪稱之為“希臘式劇場”。屋頂廣場的排水方式很特殊,雨水滲入在土中,通過沙、石過濾層穿過中心排到容量1200m2的地下沉澱池。

主要事跡

公園最精彩的是獨具特色的立體廊道體系,即可防曬又可避雨,廊道下都是廊,頂上是路,廊道有單跨的也有雙跨的,少量地段還是雙層的,廊道由四部分組成,它斷斷續續、曲曲折折地和園內道路連成一體貫穿全園。廊道的支柱由粗糙石料砌築,石料原地取材,根據自然形狀稍稍加工, 砌築後原汁原味,依山就勢,層層疊疊,維護了原有的自然地貌,雖是人工建造,不僅一般遊客注意不到,不經意提示的內行也往往會疏忽,頗似《園冶》一書中論述的“雖由人工,宛自天成”。

公園圍牆也很有特色,圍牆下部以普通碎石砌築,上部向外出挑,以光滑的馬賽克飾面,這樣就可以阻止外人進入,使藝術與功能巧妙結合,圍牆頂上每隔8m設一圓形裝飾,彩色馬賽克拼成西班牙文的“古埃爾公園”。由於公園的建築材料幾乎全部選用了廉價的地方材料,不僅經濟合理而且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

高迪原計畫在公園西邊設計一座教堂,造型象一朵玫瑰花,但未能實現,後來改為修建一座耶穌受難的雕像,有人諷刺地認為耶穌受難的形象或許隱喻了高迪所處的痛苦時代。 公園雖未全部建成,但高迪超凡的想像力已令人置身於夢幻之中。

古埃爾把高迪引入巴塞隆納上流社會後,愛趕時髦的富人們紛紛請他設計、建造公館、別墅等,從此他就忙開了。他先是為一位工業家的遺孀建造富麗堂皇的巴洛克式宅邸,後又設計、建造了造型奇特的巴特略公寓,再後又建造了像哥德式城堡的貝列斯瓜德別墅。

當然,他更沒有忘記為他的至友古埃爾效力。可以說,古埃爾跟高迪一樣也是一位幻想家。1900年他突發奇想,決定建造一座花園式城市。這是一個極為宏大的計畫。為此,他在巴塞隆納郊區買了一座光禿禿的山頭,打算就在這裡建設“古埃爾公園”——巴塞隆納上流社會的富人居住區。

高迪滿腔熱情地支持古埃爾的這一計畫。自然,當時他們倆誰也沒考慮到,這個選址畢竟離市區太遠,地勢也太高了。就是今天,人們除了使用兩部大型升降梯代步外,還得走很長一段陡峭的山路才能到達那裡。難怪當時就有不少人認為,選擇這樣的地方建住宅區簡直是發瘋了。

高迪把這一大片山地劃分成十幾塊單獨的地塊並用大圓石作了標記,接著浩大的建築工程就開工了。正是在古埃爾公園這裡,高迪成功地將大自然與建築有機地結合成一個完美的整體。這裡的一切——小橋、道路和鑲嵌著彩色瓷片的長椅,都蜿蜒曲折,好像漂蕩流動著似的,構成詩一般的意境。按建築師的意圖將成為未來居民休憩場所的中央廣場,建有柱廊,但其中的柱子沒有一根是筆直的,全像天然森林中的樹幹。

這裡處處能帶給人驚喜。整座公園像一個童話世界,又像一件懸掛在空中的巨型藝術作品。即使高迪不曾建造任何其他建築,單單這座公園就足以使他名垂青史了。

古埃爾公園從建築藝術上說是一個偉大的成就,但從經濟上說卻是一大失敗。園內規劃為私人住宅建築用地的16塊土地,僅售出了一塊。原因很簡單:巴塞隆納人不想天天爬山越嶺,他們不是山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