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式摔跤

古典式摔跤

現代摔跤運動起源於希臘,古希臘人非常崇尚摔跤運動。相傳,神話中的英雄捷謝伊——雅典民主奠基人,從雅典女神那裡學來了摔跤規則,從而發展了摔跤運動。2012年倫敦奧運會首次將古典式摔跤列入比賽項目。

基本信息

運動起源

現代摔跤運動起源於希臘,古希臘人非常崇尚摔跤運動。相傳,神話中的英雄捷謝伊——雅典民主奠基人,從雅典女神那裡學來了摔跤規則,從而發展了摔跤運動。

古典式摔跤古典式摔跤

公元前2世紀末,羅馬帝國出兵侵略希臘。占領者在征服希臘之後,將自己國家原有的摔跤和希臘式摔跤相結合,並在此基礎上發展與創新,產生了希臘羅馬式摔跤。因為希臘羅馬式摔跤出現於希臘奴隸制繁榮階段,該時期在歷史上被稱為希臘古典時期,所以,這種摔跤最初被稱為古典式摔跤。這項運動在希臘的不斷發展和在歐洲其他國家的推廣,對古典式摔跤的形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8世紀90年代,法國一些喜愛這項運動的人自動組織職業班子,到許多地方巡迴表演。後來逐步演變成為一種比賽,使古典式摔跤逐漸發展起來。 在古典式摔跤興起的年代,歐洲又出現了另一種摔跤——自由式摔跤。這種摔跤與古典式摔跤基本相同,差異之處在於選手可以用手臂抱對手的下肢,還可以用腿絆,其技術比古典式更為豐富。19世紀,英國人制定了較為明確的自由式摔跤規則,所以自由式摔跤最後定型於英國。

他又稱古典式角力。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盛行摔跤。後國際奧委會認為法國摔跤就是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的摔跤,故將法國摔跤命名為希臘羅馬式摔跤。比賽時不許抓衣服、不準用手和腿進攻對方的下肢,只許用手臂抱頭、頸、軀幹和上肢。將對方摔倒後使其雙肩觸及墊子者為勝,如在規定的時間內未出現這種情況,則按兩個回合中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

規則

裁判職能

古典式摔跤古典式摔跤

每場比賽的執行裁判組由下列人員構成:1名執行裁判長,1名場上裁判員,1名

側面裁判員。在任何情況下,不允許一場比賽的執行裁判組中有兩名同一國籍/地區的裁判員。嚴格禁止裁判員執裁本國(地區)運動員的比賽。

執行裁判長和側面裁判員使用的場上記錄表用來全面地記錄雙方運動員使用動作所獲得的分數。所有記錄的動作分值、受到的警告都必須做到最大程度的準確,以便達到與比賽具體階段的一致性。執行裁判長和側面裁判員必須在自己的記錄表上籤名。執行裁判長應具備運用國際裁判員章程相關章節中規定的技術和特別技巧的能力。

場上裁判員應左臂(Left Arm)佩戴紅色(Red)袖套,右臂(Right Arm)佩戴藍色(Blue)袖套。 運動員使用動作後,場上裁判員套用手指表示動作的分值。紅方運動員得分就舉起左手,藍方運動員得分就舉起右手。運動員使用動作後,場上裁判員用手指進行打分: 得1分手勢:高舉手臂、手握拳、伸出大拇指。 得2分手勢:高舉手臂、伸出大拇指和食指。 得3分手勢:高舉手臂、伸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 得5分手勢:高舉手臂,手掌全部展開。

比賽程式

稱量體重:各級別比賽前一天稱量體重,時間持續30分鐘。

抽籤:運動員稱量體重,離開磅稱時自己抽籤號,並依此為基礎編排配對。

最初的排列順序:如果有一名或數名運動員未參加稱量體重或者超重,稱量體重結束後,依據從小號到大號的原則重新排列運動員的序號。

編排:依據運動員所抽的簽號進行分組配對。按抽籤的順序進行排列,如:1對2,3對4,5對6,依次進行配對。

比賽的淘汰:比賽按參賽的人數分兩大組進行淘汰賽,直到各組產生最後一名獲勝者,他們將進行冠亞軍的決賽。除在比賽中負於2名進行決賽運動員而參加爭奪3~8名復活賽(Repechage)的運動員外,其他比賽中的負方將被淘汰,其最終名次將根據所獲名次排列。

技術分值

古典式摔跤古典式摔跤

摔跤比賽中一方將另一方摔成不同的狀態所獲得的技術分值不一樣,摔跤的

技術分值有:“1分、2分、3分和5分。”

1分分值

(1)通過轉移到對手的後面將其摔倒在墊上,並控制住對手,使其三點著地(二手和一膝或二膝和一手);

(2)站立或跪撐時,使用正確的動作但未使對手處於危險狀態(肩背同時著地);

(3)轉移到對手的後面並控制住對手;

(4)將對手阻止在背朝墊子、一手或雙手支撐墊子狀態;

(5)使用動作時對手犯規,但動作仍然成功;

(6)對手逃出界外、逃避抓握、拒絕正確的開始姿勢、使用犯規動作或有不道德行為;

(7)將對手處於危險狀態達5秒或5秒以上;

(8)對手一隻腳踏入保護區;

(9)對手故意拒絕摟抱;

(10)對手因傷暫停比賽,但沒有出現流血現象。

2分分值

(1)跪撐摔時,運動員使用正確的動作,將對手處於危險狀態或瞬間雙肩著地;

(2)使對手雙肩滾動;

(3)對手處於危險狀態時,為脫離控制逃出界外;

(4)防守方使用犯規動作,以阻止進攻運動員某一個動作或雙肩著地動作的完成;

(5)進攻運動員使用動作時,出現瞬間雙肩著地或者雙肩滾動;

(6)防守運動員在站立時,使用反攻動作將對手處於危險狀態。

3分分值

(1)站立時,運動員使用動作將對手直接摔至危險狀態,但幅度較小;

(2)所有將對手從墊上抱起,並使其立即處於危險狀態,但幅度較小的動作。即使進攻者的一膝或雙膝跪在墊上;

(3)運動員使用大幅度動作,但未使對手直接或立即處於危險狀態。 注意:使用動作時,如防守運動員的一隻手保持同墊子的接觸,隨後立即被處於危險狀態,這種情況進攻運動員應獲得3分。

5分分值

(1)所有站立狀態下使用的大幅度動作,並使對手直接和立即處於危險狀態; (2)跪撐狀態時,進攻隊員將對手抱提離墊面,並使用大幅度動作將對手直接和立即處於危險狀態。 1.6.獲勝方式 (1)摔跤比賽分為三局,採用三局兩勝制。每局2分鐘,局間休息30秒。教練可以坐在比賽墊子紅方、藍方對角旁邊的椅子上指揮比賽。

(2)每一局比賽中比分多的選手將獲得局回合比賽的勝利。如果前兩局摔平,那么將進行第三局決勝局的比賽,決勝局獲勝的選手將獲得整場比賽的勝利。

(3)如果一局比賽結束,比分相同,獲得大技術分值的運動員獲勝;如雙方技術分值都相同,則判後得分者獲勝。

(4)古典式摔跤在每一局的比賽進行到1分鐘時,將進行跪撐提反抱軀幹,由裁判員拋牌決定哪一方先進攻。30秒之後進行交換,原防守的一方成為進攻方,直至時間到,由比分的多少判定勝負。

(5)自由式摔跤在每一局比賽結束時,如果比分為0∶0,將進行摟抱。由裁判員拋牌決定哪一方進攻。在30秒之內進攻方一旦得分,比賽結束,判進攻方獲勝;如果30秒鐘進攻方沒有得分,比賽結束,給對方1分,判防守方獲勝。

獲勝方式

1、雙肩著地、受傷、棄權、點名未到、技術優勢獲勝、技術分獲勝。

2、提前結束一場比賽的條件:

雙肩著地、技術優勢獲勝、一方運動員連續獲得三個警告。

3、技術優勢獲勝

--自由式摔跤、女子摔跤10分分差結束全場

--古典式摔跤8分分差結束全場比賽。

4、平分時判定獲勝方的標準

兩局比賽結束,雙方運動員技術分相同的情況下,將按照下列標準和順序判定獲勝運動員:

1)技術分分值大小和數量

2)所獲警告數量少者

3)最後得分

摔跤區別

自由式摔跤和古典式摔跤都被稱為國際式摔跤。古典式和自由式最大的區別在於

自由式摔跤

自由式可以採取腰部以下的動作,可以使用腿,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隨便摔”(即:在自由式摔跤比賽中,運動員可以用腿攻擊對手,攻擊目標可以是對方腰以上或以下的部分)。而古典式摔跤則要求運動員只許用手臂和上身攻擊或摟抱對方身體的上半部分。

摔跤是一項古老的奧林匹克運動,只限男子選手參加。據傳中國在公元前幾千年就有類似摔跤的遊戲,但歷史有記載的比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8年。在古代奧運會上摔跤是主要比賽項目,當時運動員身上塗油在沙地里進行比賽。

古典式摔跤:48-54KG、58KG、63KG、69KG、76KG、85KG、97KG、97- 130KG

自由式摔跤:48-54KG、58KG、63KG、69KG、76KG、85KG、97KG、97-130 KG

技術戰術

古典式和自由式摔跤技術分為站立時摔倒對方的站立技術和倒在墊子上翻滾角斗的跪撐技術。

①站立技術最基本的動作有:滾動倒,即身體落地時團身成一球形,身體的一點著地並滾動;拍地倒,即落地時用手臂拍擊地面,以減輕身體落地的震動。兩手以推、拉、扭、按、提等動作,來封閉、隔擋對方的握抱和身體的接觸,解脫開對方的握抱,並握抱住對方,繼之施用進攻技術。兩腳以欺、離、抽、撤、閃、空的基本方法靈活移動,轉移自己身體重心,保持平衡,促使對方身體重心失去平衡,並以別、挑、纏、踢的技法摔倒對方。在進攻技術中,古典式摔跤常用肩背把對方背起來摔下去。過胸摔是握抱住對方後,用胸腹把對方頂起來,向後摔下去。自由式摔跤中最主要的技術是抱腿摔,它又分為抱單腿摔和抱雙腿摔,還可以用腿腳絆住對方的腿腳把對方摔倒,如握背挾頸別,就是握抱住對方的一臂和頸部,用腳別住對方的腿,把對方摔倒。

②跪撐技術有兩個基本姿勢:一是“跪撐”,即兩膝分開跪地,兩臂伸直向前撐地;另一是“橋”,即背朝下,兩腳和頭著地,身體懸空成反弓形,以避免雙肩著地。跪撐技術的要害是如何把對方翻到背朝下,直至壓到雙肩著地。

古典式摔跤,只能用腰部以上不能抱窩和用腿腳使拌的站立和跪撐式摔跤。

奧運摔跤

首屆現代奧運會於1896年在希臘雅典舉行,當時就把摔跤列為了正式比賽項目。如今的古典式摔跤可以說是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摔跤運動的再現。

奧運古典式摔跤奧運古典式摔跤

在8年之後的美國聖路易斯奧運會上,設立了規則更為自由的,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隨便摔”的自由式摔跤項目。自由式摔跤在19世紀的英國和美國非常流行,經常是集會和節日等熱鬧場所的娛樂項目。

俄羅斯是古典式摔跤強國,在這項比賽中,運動員只許用手臂和上身攻擊或摟抱對方身體的上半部分;很多國家在自由式摔跤項目上都有優勢,上屆亞特蘭大奧運會該項目有17個國家的選手獲得獎牌,在自由式摔跤比賽中,運動員可以用腿攻擊對手,攻擊目標可以是對方腰以上或以下的部分。

賽制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摔跤比賽形式由以前的雙淘汰制改為小組賽。20名參賽選手分成6個小組,有四名選手的兩個小組第一名直接進入半決賽,有三名選手的四個小組第一進行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獲勝者爭奪冠軍,半決賽失利者爭奪銅牌。

名將介紹

亞歷山大·卡列林(俄羅斯)

卡列林卡列林

1988年韓國漢城夏季奧運會超重量級摔跤比賽中,亞歷山大·卡列林輕鬆的戰勝他前四輪的對手,決賽中在30秒就取得3-0的領先,並最終以5分的優勢奪取個人的第一枚奧運金牌。在隨後

的幾年,卡列林在世界大賽中獲得全勝的戰績。1992年,他在西班牙的巴塞羅納沒受到太大的挑戰就成功衛冕奧運會金牌,全部比賽中,只有一個對手能堅持到比賽時間結束。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比賽中,卡列林在五個對手面前取得了25-0的優勢,實現奧運冠軍三連冠。到悉尼奧運會的時候,卡列林已經13年沒有失敗過。在悉尼,他順利的進入最後的決賽,為自己的第四枚奧運金牌努力,他的對手是來自美國的加德納,卡列林以0-1嘗到多年來的第一次失敗,也將奧運金牌四連冠之夢打破。在他的運動生涯中,奪得3枚奧運會金牌、9屆世錦賽冠軍和12屆歐錦賽冠軍。特別是“卡列林托舉”讓許多選手都膽戰心驚。儘管在摔跤場上,卡列林是個令對手膽寒的巨漢,但卡列林也有細膩和敏捷的一面,他是文學專業的學生,並且在1999年,成功競選為俄羅斯杜馬下議院議員,成為俄羅斯的傳奇人物。

沈權虎(韓國)

沈權虎沈權虎

古典式摔跤運動員沈權虎是韓國唯一在夏季奧運會上奪取兩枚金牌的運動員。1993年世界摔跤錦標賽中,他參加48公斤級比賽獲得銅牌。1995年世界錦標賽中,沈權虎奪取48公斤級冠軍。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比賽中,他以4-0的比分擊敗白俄羅斯帕夫洛夫奪取金牌。這屆奧運會後,他開始參加54公斤級比賽,在2000年澳大利亞悉尼夏季奧運會的開幕式上,韓國和朝鮮運動員在一個旗幟下組隊進場。在摔跤比賽半決賽中,沈權虎以10-0擊敗朝鮮運動員姜永均。在銅牌爭奪戰之前,沈權虎給姜永均分析了他的銅牌戰對手,烏克蘭運動員卡拉什尼科夫的特點,並

向他提出自己的建議;而姜永均也向沈權虎分析了自己對申全浩的決賽對手古巴運動員拉薩羅的看法。在隨後進行的比賽中,這兩名來自朝鮮半島的運動員分別擊敗各自的對手,奪取奧運獎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