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之學

發音口耳之學: kǒu ěr zhī xué釋義口耳之學, 指只知道耳朵進口裡出的一些皮毛之見,而沒有真正的學識。(口耳之學後也指從道聽途說中獲取的片斷知識。)。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基本信息

成語釋義

指只知道耳朵進口裡出的一些皮毛之見,而沒有真正的學識。

出處

《荀子·勸學》:“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何)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作 者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漢族,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周朝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示 例 是當時雖從事於經義,亦皆~。 ★清·趙翼《廿二史札記》卷八

“蓋欲注杜詩,須去少陵地位不大遠乃可下語。不然,則勿注可也。今諸家徒欲以口耳之學揣摩得之,可乎?”宋·陸游《跋柳書蘇夫人墓誌》

用法

多用於口語,貶義

近:道聽途說

反:真才實學

延展閱讀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