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躬

反躬

反躬,漢語辭彙。 拼音:fǎn ɡōnɡ, 釋義:反過來要求自己;自我檢束的意思。

詞目

反躬

拼音

fǎn ɡōnɡ

出處與詳解

反過來要求自己;自我檢束。

1、《禮記·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2、宋 葉適 《漳浦縣聖祖殿記》:“至於所好者山水,則以為豫於德而賢之,豈非動靜協應物之宜,壽樂由反躬之効歟!”

3、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其為學大抵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

4、明 唐順之 《葛母傳》:“而其所以盡乎己者,固不在於聲華辭藝之蔚然者,而有在於克己反躬之闇然者矣。”

5、金松岑 《論寫情小說於新社會之關係》:“非獨文明國然,彼觀《游山拷火》、《御碑亭》之劇本,與夫《聊齋志異·》之鬼史,或嘗以見色不亂,反躬而自律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