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新路

《反腐新路》是 2002年 由 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圖書,作者是何增科 。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綜合運用新制度主義、治理與善治、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等國際社會科學前沿

反腐新路

理論和分析框架,對中國轉型期腐敗和反腐敗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作者根據所掌握的國內外大量第一手資料分析了中國轉型期腐敗的具體表現形式和特點、腐敗的類型、程度和發展演變趨勢,並運用制度分析法剖析了中國轉型期誘發政治腐敗的動機結構、機會結構和軟約束結構。作者還從制度性缺陷的角度分析了政治腐敗已經帶來的和可能帶來的影響。作者認為經過艱苦探索,黨和政府已經找到了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歷史條件下有效遏制腐敗的新路,即依靠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最後,作者就中國下一步如何進行反腐敗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從治理和善治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政策性建議。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中國轉型期政治腐敗狀況的透視

第一節 轉型期政治腐敗的概念界定

一 轉型期政治腐敗概念的定義

二 判定轉型期政治腐敗的標準

三 政治腐敗行為的構成要件

四 腐敗概念運用所產生的標籤效應和放大效應

第二節 轉型期政治腐敗行為的表現形式和特點

一 轉型期腐敗犯罪行為的表現形式和特點

二 轉型期部門和行業性不正之風的表現形式和特點

三 轉型期奢侈浪費之風的表現形式和特點

第三節 轉型期政治腐敗的類型、程度和發展演變趨勢

一 轉型期政治腐敗的類型劃分

二 轉型期政治腐敗的程度測量

三 轉型期政治腐敗發展演變的規律和特徵

第二章 中國轉型期政治腐敗成因的制度分析

第一節 用制度分析法研究轉型期政治腐敗的成因

一 對轉型期政治腐敗成因的幾種主要理論觀點的評介

二 用制度分析法研究轉型期政治腐敗的成因

第二節 轉型期政治腐敗行為的激勵機制

一 轉型期公職人員個人所面臨的激勵機制的嚴重扭曲

二 轉型期公職人員在工作單位所面臨的激勵機制的扭曲

三 轉型期非國有部門,非公職人員及地方政府所面臨的激勵機制的扭曲

第三節 轉型期政治腐敗行為的機會結構

一 政治領域腐敗行為的機會結構

二 經濟領域腐敗行為的機會結構

三 社會領域腐敗行為的機會結構

第四節 轉型期政治腐敗行為的約束機制

一 轉型期公職人員自律約束機制的弱化

二 轉型期公職人員責任約束機制的乏力

三 轉型期公職人員制度約束機制的疲軟

四 轉型期公職人員輿論約束機制的欠缺

第三章 中國轉型期政治腐敗影響面面觀

第一節 轉型期政治腐敗的經濟影響

一 對主張腐敗有利於經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觀點的評析

二 腐敗猖獗—經濟制度劣變—經濟績效惡化的路徑指向

第二節 轉型期政治腐敗的政治影響

一 對主張腐敗有利於政治發展的種種觀點的評析

二 腐敗猖獗—政治制度劣變—政治治理績效惡化的路徑指向

第三節 轉型期政治腐敗的社會影響

一 對主張腐敗有利於社會發展的種種觀點的評析

二 腐敗猖獗—社會結構劣變—社會發展遲滯的路徑指向

第四章 依靠制度建設根治腐敗:20年歷史的回顧

第一節 依靠制度建設根治腐敗:反腐敗新思路的逐步確立

一 改革開放前我黨在反腐敗總體思路上的探索

二 改革開放後反腐敗新思路的逐步確立

三 反腐敗新思路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第二節 深化體制改革 構建反腐敗的巨觀制度結構

一 經濟體制改革的漸次深入和四次經濟犯罪浪潮的依次退潮

二 穩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遏止政治領域的某些腐敗形

三 體制轉換時期的腐敗、改革與反腐敗

第三節 實行制度創新 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

一 加強制度建設,改進公職人員行為的激勵機制

二 推進制度創新,消除腐敗行為產生的機會和條件

三 健全法制加強監督,強化公職人員行為的約束機制

第五章 以體制創新遏止腐敗:一種政策分析框架

第一節 推進治理結構變革 最佳化反腐敗的巨觀制度環境

一 建立政治國家—市場經濟—公民社會分工合作關係的新型治理結構

二 深化反腐敗體制改革的五個基本面向

三 合政治國家、市場經濟和公民社會之力反腐敗

第二節 推進政府改革與創新 完善防治腐敗的制度安排

一 以善治為目標,推進政府改革與創新

二 反腐敗制度創新的八大努力方向

三 制度創新的反腐敗之路:國際經驗與“中國製造”

第三節 反腐敗專門機構的努力方向:“三管齊下”反腐敗

一 加強案件查處工作,增加腐敗行為的機會成本

二 做好腐敗預防工作,減少腐敗行為發生機會

三 加強反腐倡廉的宣傳教育,爭取公眾的支持和參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