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粉

原著粉

原著粉,就是網路小說或其他文學作品的冬粉,他們只忠實於自己理解的原著的內容,相比一般觀眾他們對故事情節邏輯有著吹毛求疵的要求,有的時候近乎偏執。一些製片方看重這些冬粉的基礎,把一些網路小說改編為電視劇,想以此提升電視劇的收視率。但如果改編不好,電視劇內容與原著的差別太大,這些原著粉就會倒戈相向,甚至有致使電視劇入不敷出。

簡介

圖

圖原著粉,是一群忠實於圖書或者網路小說原作內容的冬粉,也就是過去常說的書迷。隨著小說改編熱的興趣,部分網路小說搬上螢屏後面目全非是常事,除了角色還是原有名字外,書迷已經找不到其他相似之處,這樣的改編大概只是看中了原著小說的名字和吸引力而已,但這樣的“貨不對板”遲早還是會被書迷發現和唾棄的,原著粉們常常發出“不如不改”、“請別糟蹋我心中經典”等呼聲。

表示

收視保證

《何以笙簫默》、《花千骨》的熱播,讓不少電視劇製作單位似乎找到了奪取收視冠軍的捷徑:買下那些受追捧的熱門網路小說,找到相對符合書中人物設定的男女主角,播出時就能把大量書迷轉換成觀眾,話題度收視率唾手可得。享受著原著書迷的擁護以及極具爆點的網路宣傳噱頭,網文劇不僅具有原著冬粉的超高人氣,還捧紅了一系列偶像明星。

片方之所以看重熱門小說主要還是看重小說背後數量巨大的冬粉。根據熱門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開播後由於有死忠“原著粉”做後盾,收視率往往能直線拉升,將同檔期的電視劇遠遠甩在身後。剛剛開播的《花千骨》儘管是在非黃金時段播出,但一經播出就立馬占據微博熱搜榜,短短兩個小時,話題飆升一億,收視率也輕鬆破1。而在視頻網站播出的《盜墓筆記》上線不到22小時,點擊量就成功破億,引起網路各平台的廣泛討論,今年以來由於“一劇兩星”的影響,新劇收視率一直低迷,而這兩部由於“原著粉”基礎雄厚,收視率雙雙創下紀錄。

變身黑粉

雖然“原著粉”對電視劇是一劑強心針,但如果用得不好,強心針也會變成“催命針”。由於很多死忠的“原著粉”對原著感情很深,而且對小說情節可謂爛熟於心,一旦改編得不成功或者脫離了原著精髓,這些電視劇會讓“原著粉”立馬“粉”轉“黑”,組織一大批人攻擊吐槽電視劇,讓電視劇口碑遭受“滅頂”之災,而前期靠“原著粉”帶來的收視率也會迅速下滑。

《盜墓筆記》上線後人氣爆棚,但是僅僅播出一集後就遭到了“原著粉”的集中吐槽,相對原著,劇本《盜墓筆記》大幅度的內容改編,酷似“西遊記”的特效、雷人的劇情讓“原著粉”們無法接受,書迷指出電視劇的亂序與變動破壞了原著精髓。不少“原著粉”在網上發起抵制活動,讓剛剛嘗到甜頭的劇方頗為焦慮,如果不能扭轉“原著粉”一邊倒的口誅筆伐,接下來的收視率很可能讓劇方坐不住。

另一部電視劇《花千骨》的命運和《盜墓筆記》也類似,開播前的眾人期待到開播四集後“原著粉”們集體“反水”,稱不理解劇中的人物關係,改編過度,電視劇的劇情編排和演技上都有問題,一個字——亂,兩個字——草率,很多書迷表示想“抄著傢伙”找編劇談人生。

除了那些播出成功的例子,不少改編自熱門網路小說的電視劇作品無聲無息就播完了——即使是被公認為作品“質量保證”的桐華,也有過改編後收視遠低於預期的經歷,《最美的時光》沒有得到“最美”的結果,除了當時播出頻道的刪減過猛外,“故事矯情、表演浮誇”等批評聲不絕於耳。這或許給從業者提了醒:光有原著基礎還不夠,還要有良好的改編、拍攝能力,否則,再好的小說也經不起“山寨”的折騰。況且,“原著粉”相當挑剔,他們不會無原則地追捧改編作品,必須是那些符合自己想像的改編,才能獲得最大程度的認同。

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2014年《何以笙簫默》等劇的熱播,讓IP成了行業者追逐的對象。在2015年的電視節上,IP更成了電視展上的“主力軍”,“杜拉拉”“南派三叔”“幻城”“神犬小七”等強IP作品也是現場最受關注的劇集。熱門IP扎堆改編成電視劇,主要原因還是片方看重背後巨大的人氣和讀者基礎,對於低迷的電視劇市場來說,改編現成的小說也是偷懶的一種捷徑,風險相對較小。但是“原著粉”是把雙刃劍,相比一般觀眾他們對故事情節邏輯有著吹毛求疵的要求,有的時候近乎偏執,改編得成功自然皆大歡喜,如果改編失敗會讓電視劇遭遇毀滅性的輿論壓力和打擊,一邊倒的吐槽和攻擊也會讓市場失去相對理性客觀的用戶數據反饋,這會給後續的改編以及整個電視劇市場帶來誤導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