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罪與正義

原罪與正義

《原罪與正義》,作者劉宗坤,由華東師範大學於2006-8-1出版。描述的是罪論通過自然法理論而影響到基督教的社會政治學說,並對西方近代民主憲政思潮產生了深遠影響。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原罪與正義

罪論通過自然法理論而影響到基督教的社會政治學說,並對西方近代民主憲政思潮產生了深遠影響。上帝之神聖性質與國家之世俗 性質的張力充分表現在奧古斯丁的神學中,上帝之城與世俗之城形成了截然對立的兩個世界。國家成為人類處於淪落狀態的權宜之計, 因其世俗性而不稟有神聖的目的。這種理論之於近代政治思想的意義在於,它為限制國家權力開闢了道路。它基於人類的罪性和普遍墮 落,強調通過限制所有人的權力來保護每個人的自由,而不是基於人性可以達到至善的理想,去賦予聖人無限擴張的政治權力。前者對 人性和國家均採取低調,並不夢想藉助建立國家來為人性確立通往至善的道路;後者則期望建立國家以保證人性之改良,並最終達到至 善。這正是基於基督教原罪傳統的政治理論與其他各種政治思潮的根本區別所在。

本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罪”作為奧秘

第一節 可言說性與不可言說性

第二節 神話解釋與世俗解釋

第三節 一元論與二元論

第四節 淪落與無辜

第二章 從“罪”到“原罪”

第一節 原罪的含義及爭論

第二節 亞當與原罪

第三節 保羅與原罪論

第四節 原罪與實踐教義學

第三章 “罪”與聖經神學

第一節 《舊約》論罪

第二節 《新約》論罪

第三節 罪與疏離

第四章 罪的教義學基礎

第一節 罪與神義論

第二節 罪與淪落

第三節 罪與自由意志

第四節 罪與救贖

第五章 罪的現代闡釋

第一節 生存哲學與生存論闡釋

第二節 敘述神學與人性論闡釋

第三節 審美闡釋與生存的悲劇性

第六章 罪的社會向度

第一節 自由派神學與社會罪性

第二節 原罪與罪的社會向度

第三節 何為罪的社會向度

第四節 社會罪性與個人罪性

第七章 原罪、自然法與基督教的社會思想

第一節 自然法學說:從斯多亞派到基督教

第二節 相對自然法與絕對自然法

第三節 基督教自然法與世俗自然法

第八章 原罪、烏托邦與政治現實主義

第一節 個體言說進入公共論域的合法性問題

第二節 樂觀與悲觀

第三節 原罪論與社會建構

第四節 政治烏托邦與人性論

第五節 原罪與政治倫理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