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事件

厄爾尼諾事件

厄爾尼諾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大範圍異常偏暖0.5℃以上、持續時間一般為6個月到1年半的現象。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厄爾尼諾現象變得越來越頻繁,每4~5年出現一次。

基本信息

厄爾尼諾暖流,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東部,自南向北流動著一股著名的秘魯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溫普遍升高,向西流動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強。恰逢此時,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向南移動,東北信風越過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稱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轉成西北季風。西北季風不但削弱了秘魯西海岸的離岸風--東南信風,使秘魯寒流冷水上泛減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著水溫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魯寒流的水溫反常升高。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稱為"厄爾尼諾暖流"。
厄爾尼諾又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但這個狀態要維持3個月以上,才認定是真正發生了厄爾尼諾事件。

名稱

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事件

西班牙文EL-Nino是“聖嬰”的意思,其譯名為“厄爾尼諾”。過去,地處南美洲的秘魯漁民,稱呼每年聖誕節前後南美沿岸海水溫度上升的現象為“聖嬰”,即“厄爾尼諾”。後來,氣象學家與海洋學家,把厄瓜多至秘魯赤道東太平洋沿岸—帶海水溫度異常偏高的現象,稱之為“厄爾尼諾”事件。
判斷是否是—次厄爾尼諾事件,氣象界是以若干個關鍵海域的海表溫度至少連續三個月正距平(比常年同期偏高)在0.5℃以上,或者季距平達到0.5℃以上為依據的。
相反,當海溫連續三個月負距平(比常年同期偏低)在以5℃以上時,氣象界稱之為“拉尼娜事件”,本來LaNina,西班牙文指小女孩。它是與厄爾尼諾事件相反海溫變化的“冷事件”。“厄爾尼諾和“拉尼娜”都是發生在赤道東太平洋的海溫異常偏暖或偏冷現象。

形成原因

當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東南信風減弱後,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泛會減少或停止,從而形成大範圍海水溫度異常增暖,傳統赤道洋流和大氣環流發生異常,導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區迎來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則乾旱嚴重。[1]
在正常年份,此區域東南信風盛行。赤道表面東風應力把表層暖水向西太平洋輸送,在西太平洋堆積,從而使那裡的海平面上升,海水溫度升高。而東太平洋在離岸風的作用下,表層海水產生離岸漂流,造成這裡持續的海水質量輻散,海平面降低,下層冷海水上涌,導致這裡海面溫度的降低。上涌的冷海水營養鹽比較豐富,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魚類提供充足的餌料。魚類的繁盛又為以魚為食的鳥類提供了豐盛的食物,所以這裡的鳥類甚多。由於海水溫度低,水溫低於氣溫,空氣層結穩定,對流不宜發展,赤道東太平洋地區降雨偏少,氣候偏乾;而赤道西太平洋地區由於海水溫度高,空氣層結不穩定,對流強烈,降水較多,氣候較濕潤。
當東南信風異常加強時,赤道東太平洋海水上翻異常強烈,降水異常偏少;而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溫度異常偏高,降水異常偏多。這就是所說的拉尼娜事件。拉尼娜現象與厄爾尼諾相反,指東太平洋海水溫度異常降低。兩種現象都與全球氣候有密切聯繫,可能導致極端天氣出現的幾率增加。
可是每隔數年,東南信風減弱,東太平洋冷水上翻現象消失,表層暖水向東回流,導致赤道東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溫升高,秘魯、厄瓜多沿岸由冷洋流轉變為暖洋流。下層海水中的無機鹽類營養成分不再湧向海面導致當地的浮游生物和魚類大量死亡,大批鳥類亦因飢餓而死。形成一種嚴重的災害。與此同時,原來的乾旱氣候轉變為多雨氣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濫,這就是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對氣候的影響,以環赤道太平洋地區最為顯著。在厄爾尼諾年,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南亞次大陸和巴西東北部均出現乾旱,而從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則多雨。厄爾尼諾現象可以產生毀滅性的影響,可能在拉丁美洲引發洪水、導致澳大利亞出現乾旱和印度的農作物歉收。許多觀測事實還表明,厄爾尼諾事件通過海氣作用的遙相關,還對相當遠的地區,甚至對北半球中高緯度的環流變化也有一定影響。研究發現,當厄爾尼諾出現時,將促使日本列島及我國東北地區夏季發生持續低溫,有的年份使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降水有偏少的趨勢。這從一個側面說明地球表層環境的整體性:一個圈層的變化會導致其他圈層的變化,一個地區的變化會引起其他地區的變化,局部的變化也會引致半球甚至全球環境的變化。

運行周期

厄爾尼諾是一種周期性的自然現象,大約每隔7年出現一次。科學家通過對全球氣候的研究,認為厄爾尼諾不是一個孤立的自然現象,它是全球性氣候異常的一個方面。在正常年份,秘魯西海岸的太平洋沿岸地區都受一股冷洋流控制,有一個範圍很大的天然漁場。一旦出現氣候異常,東太平洋的冷洋流即被一股暖洋流所代替。厚度達30多米的暖洋流覆蓋在冷洋流之上,使大量冷水性的浮游生物遭到滅頂之災,紛紛逃離或死亡,這就是厄爾尼諾現象。

學術研究

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事件

赤道信風使暖水集中在赤道西太平洋,冷水集中在赤道東太平洋,溫差為3~9℃,高差為40~60cm。當厄爾尼諾到來時,情況發生逆轉。由於地殼均衡原理和水均衡作用,東西太平洋地殼在拉尼娜事件和厄爾尼諾事件交替中至少分別升降13~20cm,引發地震活動和火山活動,造成太平洋海溫異常升高。由此引發的地殼均衡運動具有東西太平洋地殼反向升降的特點,與潮汐引起的東西太平洋海面60cm高差相疊加,相互加強。這是厄爾尼諾前後強潮汐激發地震火山作用非常明顯的原因。我們稱之為“大洋地殼蹺蹺板運動”。蹺蹺板累計力矩達1.3×1010N。
由布拉德•亞當斯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通過對極地岩心和其他氣候現象(比如年輪、珊瑚等)的研究,推斷出厄爾尼諾氣候急劇變化的時間,然後將這些時間記錄與1649年以來記錄在案的熱帶地區火山爆發的時間進行比較。每當有一次火山爆發,當年冬天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幾率就會增加一倍。火山爆發時會噴出大量岩灰到平流層,它們將阻礙太陽光線到達地球,既而使大氣氣溫下降十幾度之多。研究人員認為,火山爆發會改變大氣和海洋之間的相互作用,極有可能導致熱水集中在太平洋中心部位,既而引發厄爾尼諾現象。
Walker,D.A發現,兩個截然不同的現象——厄爾尼諾和地震群——不顧它們無規律的循環速率和周期,看上去幾乎是同時發生的。在過去最持久的六個厄爾尼諾與最反常的插入式地震活動相一致,它們在1964到1992年沿東太平洋隆起從15oS到40oS同時發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