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月眉

卻月眉

唐時還流行柳葉眉,柳葉眉略寬,形彎曲如月,叫“月眉”或“卻月眉”。有詩曰:“詔下人間覓好花,月眉雲害選人家”;“春江欲疲臨妝鏡,試寫纖纖卻月眉”;《生查子》云:“新月曲如眉”等即指此。月眉的兩端,一般畫得比較尖銳,黛色也用得比較濃重。大約從貞元年間開始,闊眉由長式轉變為短式,元和年間,兩漢“八字眉”再次復現,並盛行一時,然而,這時的“八字眉”與漢時的大不相同,不僅闊而且相當彎曲。

基本信息

眉的形式

紋眉、蝶翅眉、柳葉眉、蝠:雲形眉、螳螂眉、鴛鴦眉、花眉、直眉、環眉、刁眉、方眉、尖眉、點眉、鴨蛋眉、棒槌眉、葫蘆眉、火焰眉、壽字眉等。唐明皇令畫工畫的十眉圖名稱為:鴛鴦眉、遠山眉、五嶽眉、三峰眉、垂珠眉、卻月眉、分捎眉、涵煙眉、拂雲眉、倒暈眉等,這些名目顯得很有文學特色。

卻月眉歷史

古代婦女眉妝式樣之一。又稱月棱眉,俗稱”。為歷代婦女較喜尚的一種眉形。其形如上弦之月,眉尖與眉梢較尖細,輯腰廣而濃。舊題 唐 宇文士及 《妝檯記》:“五代宮中畫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卻月眉。”

亦作“卻月眉”。 唐 代婦女眉型之一。 唐 杜牧 《閨情》詩:“娟娟卻月眉,新鬢學鵶飛。” 明 楊慎 《丹鉛續錄·十眉圖》:“ 唐明皇 令畫工畫十眉圖……六曰月棱眉,又名卻月眉。”亦省稱“ 卻月 ”。 宋蘇軾《眉子石硯歌贈胡誾》:“君不見 成都 畫手開十眉,橫雲卻月爭新奇。”參見“ 十眉圖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